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钢铁雄心之舰男穿越记-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5年六月后,苏联援助中国的I16战斗机遭遇了不受欢迎的尴尬。不光是红军的飞行员不想要,就连苏联派过去的援华飞行员,在飞过FW90后,同样也不想驾驶“国产”战斗机上天空战。而为了充分利用好手中的苏联飞行员资源,红军这边更将多余备用的FW90和He51交给苏联空军驾驶。I16当时只能尴尬地充当轰炸机用。

这一消息传回苏联,斯大林得知此事后大为不满,问明原委后,他连发几个电报催促厂方加快生产速度。在这位铁腕强人的压力下,苏联加快了I16-5型战斗机的生产速度。一二·五沪航空战时,唐珏阳能够那么早就驾驶最新型的I16参战,斯大林的铁腕干涉功不可没。为了给I16配套的新式发动机能够尽早投产,苏联国内一切部门全力运转起来为其加快投产服务。在动员能力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里尽显无疑。

和历史上在1937年才参加抗战I16-5型不同的是,这个时代的I16-5型有一项改进措施就是“大胆”地仿照FW90的设计,将敞开式坐舱改成了封闭坐舱,此举令该机的时速上升了十几公里。唯一的问题是,由于苏联人在制造时“不够精细”的“老毛病”,该机的座舱盖锁扣有大问题,经常无法从内部打开。所以在中国服役的这批I16,运到中国后,飞行员在接收飞机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地勤拆除锁扣,将报废的FW90战机上的锁扣换上——中方的这一改进措施很快也被援华的苏联飞行员有样学样地照搬了。

十二月八日的空战结束后,红军开始将防空重点北移,大量的战机转场到苏北、山东一线参予对日作战。在此期间,沪杭两地机空军的维修部门是加班加点,拼命地维修空战中受创战机。通过维修和拆卸拼凑,到十二月十五日,两地机库里损坏的战机中已有百分六十恢复了战斗力。

此时日本人已经在山东建立起了多个野战机场,随着红军主力不断地进入山东,登陆山东的日军注意力全部被吸引了过来。

此次登陆山东,日本陆航是抱着一雪前耻的想法而来。过去的几个月里,为了拉拢日本人出力卖命,英国人虽然开出了不少空头支票,但“干货”还是有一些的。英国人以半卖半送的价格,“支援”了日本人一批720马力的航空发动机用于现有的九二式战机的改进。英国人不是不想供应日本人格斗士战斗机,只是刚刚才进入飞机生产总动员的英国,格斗士战斗机的产量自己都供不应求。

1935年,对于各国空军来说都是转型期。而对于日本来说,同样也是一个工业升级的转型期。此时的日本,国产飞机的发动机生产全部都落后了,历史上的日本也是在这个时期引进美国的发动机技术后,经过数年的苦功,才能几年后完成战斗机的完全国产化。

抗日战争因为林汉的出现而大大提前了,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日本根本就没有准备好。日本1932年完全占领东北后,为了充分发挥这儿的产能,前后投资了超过二十亿日元开发东北,到1937年七月时,东北已经成为侵华日军重要的军工后勤基地,在抗战中期时东北的产出甚至一度超越了其本土。

不过现在是1935年,仓促发动侵华战争的日本根本就还没有准备好,他们在东北的投资正处于资本投入远远大于产出的尴尬境地。此外还有一点,林汉和汉娜将奉天银行里几十吨的黄金转走,也让日本的建设资金缩水了很多。

如果再算上加贺号沉没,赤城号被重创,鹿尔岛的爆炸,1935年时的日本,其实已经比历史上虚弱了不少,而战斗机的制造能力,更是虚弱。如果不是英国人送来大批发动机给其改进飞机,面对红军这边“代差”的优势,日本人除了进口飞机之外别无他法。现在日本国内正在开发中的九五式战斗机,在一票的单翼机面前,已经成了一款还没有装备就已经提前过时的飞机,而为九五式战斗机准备的中岛1式730马力的发动机,其生产线目前正准备中,离大规模量产还要等上一个月的时间。

从航空技术进步和改进的角度来说,1935年解决南京政府的红军,实在是选择了恰到好处的切入点:恰好都是在各国空军改朝换代前昔最虚弱的时候。而因为穿越者而提前转变观念德国飞机在这一点上就占了极大的便宜。

改进了手中的飞机后,怀着一雪前耻复仇心态而来的日本陆航,配合山东的侵华日军,在山东战场频频出没。而为了对抗日本陆航的压力,红军也不断地将沪杭两地的防空战机调走北进,同时也撤走了一部分的防空高炮部队。

从战略上看,十二月五日到八日那三天,红军集中空军力量,在沪杭和英国人打一场惨烈的空战是完全正确的。否则南有英国空军,北有日本陆航,这种首尾难顾的局面如果分兵作战,反而会分散了自己的空军实力。

十二月八日结束的空战,一口气打掉了英国皇家空军的精气神,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道丁虽然依旧不断获得新飞机和新飞行员的补充,却不得不花上长时间进行休整,针对沪杭两地的空中攻击也明显减弱了许多。

对于中共的态度,斯大林现在很复杂。

林汉这个穿越者意外的出现,粉碎了历史。他和汉娜“假装左转”和“看似亲苏”的态度,让在国际上孤立的苏联看到了摆脱孤立的希望。

历史上,极度反苏的希特勒上台后,苏联国内全国上下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而这个位面,基尔会议后,因为苏德关系的缓和,苏联上层也为此放下了大半颗心。而中国革命形势的一片大好,同样让苏联看到了在远东获得一个强力盟友的可能。

就象苏联宣称的,第二次无产阶级革命的大高氵朝正在兴起。

本来一切都是很好的。

唯一让斯大林不安的,就是斯大林自己的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思想在作祟。

“知道历史的穿越者结合的中国,迟早会是苏联的威胁”,这个想法一直象恶魔一般,时不时地徘徊在斯大林的心头。导致斯大林对中共这个“无产阶级革命兄弟”的态度看法,矛盾无比。

这几年,随着红军在南方中国的革命形势不断好转和中苏间“误解”的化解,红军内部亲苏派的力量也在不断地复苏。但是同样的,这些力量也受上层有意无意地压制。

斯大林本质上并不是个信奉列宁提出的“共产主义者世界大同无国界”的人,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者。在他眼里,共产国际只是一个工具,他支持中国革命,骨子还是为了苏联的利益。他最想看到的,将中国变成苏联的“小弟”和“傀儡”,最想做的是在中共上层扶持起一位苏联的“代言人”。

但是这一设想,因为穿越者林汉的出现,已变得遥遥无期了。斯大林不了解林汉,可是斯大林也知道,林汉一定“了解”他,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因为林汉来自后世,来自未来,知道他在未来做了什么事。这种信息不对称,自己的一切底牌都被对方看穿的局面,斯大林非常地不喜欢。

也正因为这种心理,也是斯大林为什么在这个关键点上,有意地命令远东苏军停止挑衅行动,让日本关东军能够安心南下的主要原因。

他不想让自己按照“穿越者”的想法节奏“跳舞”,同样的他也不想看到强大统一的中国出现。若不是英日联合入侵干涉中国革命的架势看似强大无比,让斯大林又感觉到中国革命的烽火有可能被扑灭的危机,斯大林才在这条陆上飞机补给线方面开了绿灯。

不过在开绿灯的同时,斯大林向中共正式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在适当的时候,和林汉这个穿越者会面。

在和中共高层商量过后,林汉答应了斯大林会面的要求。

基尔会谈后,林汉在心里就一直在考虑和斯大林见面的问题。虽然心里不喜欢苏联,同样也不喜欢斯大林。但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林汉对斯大林为人的厌恶,纯粹是因为林汉知道斯大林是极难对付的枭雄人物,因为知道这个人难以对付所以才“不喜欢”。

林汉深知,他所主张的中德苏三国联盟,共同对抗资本主义世界的战略设想,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在于三家间的互相不信任,又以苏德之间的不信任问题最为严重。中德之间由于没有领土接壤的问题,在这一点上要好很多。

同样来自未来的汉娜,惧怕完成了工业化和战争准备的苏联巨大军事潜力。沙俄时代的俄国,那只是一个虚胖的泥足巨人,但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却是不折不扣的超级大国,世界强国。

而德国?

林汉的评价是一个打了兴奋剂伪装成绝世高手的“强国”,并讽刺地嘲笑说德国最擅长地就是将自己伪装成一个世界强国。

同样来自未来的汉娜对德国的缺陷和不足是心知肚明的,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一等强国,除了拥有强大的工业力量外,还需要两样东西。

一是足够广大的国土面积。

二是足够多的本国人口,尤其是主体民族人口。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符合这个条件的国家只有两个:一个是苏联,一个是美国。英国有足够大国土和殖民地,但主体民族人口不足。中国人口够多,国土够大,不过此时还不是工业化国家,只能说是拥有成为超级强国的潜力。至于印度阿三,他虽然也拥有这两个条件,但在解决好国内的种姓问题前,这个国家林汉评价也就是“哈哈”两声。

至于德国,历史上德国真的一统欧洲,就他那点可怜的六千八百万日尔曼人口,如何能消化得了这么一大块“民族主义”思想觉醒的土地?最后分崩离析是必然的,因为强力压制势不可长久。看看日后冷战时“华约”组织命运就可以理解了。

信任,是摆在苏德同盟间最大的问题。

林汉提出的分割波兰,建立波兰缓冲区,只是部分解决了苏德间互相威胁的问题,但在内心深处,苏德两国间还是互相提防的。两国间地理上相邻的因素注定了双方难以信任。

“但苏德之间,建立同盟互信关系,并非不可能。因为这世界上,还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

谈起苏德问题时,倒是李润石主席和中共上层的人,都一再鼓励林汉在这中间多做沟通。身为第三者的中国,他们同样看得出,苏德同盟对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好处,以及对苏联的好处。

德国虽然似强实弱,而苏联则似弱实强,但苏德战争真的打起来,只会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即使苏联没犯历史上的错误,灭掉了德国,自己也会流很多的血,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苏联的问题,某些地方和德国类似:主体民族人口太少,自保有余而扩张不足。

拿下德国,甚至强行吃下整个欧洲,那会怎么样?

真的就能实现社会主义,做到共产主义大同,整个欧洲都忘记了自己的国家属性和民族属性了?

先不说斯大林这个“大俄罗斯”主义者会不会这么干,主体民族只有一亿人的苏联,又怎么可能消化得了整个欧洲?撑死是必然的。真这样做他就是在犯第二个希特勒的错误。

哪怕退一步,象历史上一样,英美分割德国,搞铁幕降临,将欧洲一分为二玩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用“少吃点”的办法解决问题?

历史上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苏联的崩溃就是最好的例子。虽然这中间出了戈尔巴乔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