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是再等你找好码头开始造船,老夫想必都已经要在长安憋死了。”牛进达拿过毛笔,在长安地图上画了一个圈,不屑道:“喏,这是太仓码头,老夫前两个月就命人准备造船了,如今那里已经堆满了木料和造船工具,一些大船的龙骨也已经架好,正等一声令下便可开始建造了。”
不得不说,老牛的心思缜密,虽然看起来像一个肌肉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但是心思要是细腻起来,简直比女人还女人,“既然如此,那就再好不过了,不过这新船的图纸要求再下来出,不采用我大唐传统的造船技术。”徐阳拱手道。
“哦?采用新的图纸?你打算建造什么新船?”老牛很是好奇。
“鬼谷海船!”
。。。。。
送别了老牛,徐阳就打算去跟刘家人打声招呼,毕竟自己也快出发了,刘梦璃年纪才十六岁,根本就不是个结婚的年纪,现在正好,先完婚,等自己航海回来,年纪也就差不多了。
刘栋良正在和刘老爷子下象棋,这种徐阳发明的玩意也是十分的有趣,两人杀的正难解难分,就听下人来报,徐阳来请安。
停下手中厮杀,两位老人都是笑眯眯的等着徐阳进屋。
“拜见岳父,太爷大人,万福。”徐阳拱手施了一礼。
“呵呵,贤婿为何突然拜访啊,老夫听说你最近很忙啊。”刘栋良摸着胡子笑道。
“小子今日来是向岳父和太爷大人禀明,现如今造船厂的海船一旦造好,小子可能就会随船队于海外寻得高产作物,等完婚之后,可能便要听陛下旨意跟随船队出海了。”
刘栋良一听,面色有些说不出好坏,倒是刘老太爷看的很开,笑道:“陛下圣明,君要臣做,臣子就必须做到,你做的很对,你要记住,无论怎样,刘家都会支持你的。”
“谢太爷大人。”徐阳有些感动道。
“既然你即将出海,那这几日就多去看看梦璃这孩子吧,你是鬼谷弟子,婚前不见这等世俗之礼就不必行了。”刘老太爷缓缓道。
“诺。”
第五十七章蒸汽机船
十一月七日是徐阳大婚的日子,现今刚刚十月底,整个徐家庄子就开始张灯结彩的布置起来了,这两天徐阳一直陪着刘梦璃,毕竟婚事一完自己就要奉旨出海,没时间再继续陪她了。
李二的圣旨已经下来了,任命牛进达为镇海将军,徐阳为左卫将,程处默为右卫将,执掌航海之事,海船造好之后便沿长江顺流出海,海外寻找高产作物。
徐阳的封地忙的是热火朝天,刘栋良这段时间是脚不沾地,广发请帖,凭着刘老太爷的四品文官的面子,还是有一些勋贵打算婚礼来道贺。
徐阳今天又陪刘梦璃在院子中逛了几圈便又被牛进达拉去看看海船制造的怎么样了。
赶着马车,出了明德门,长安大路沿西行三十里,就到了太仓码头了。
太仓码头起于汉,汉、隋、唐大兴漕运时,漕粮多储纳于太仓,后来发展成一个及海运与储粮于一身的港口型码头,地处渭河与长江的交界,其造船业十分兴旺,长安洛阳的水道贯通和长江流域的航船一般都是在这里建造的。
太仓码头光五百人以上的造船厂就有六七家,其中最大的两家都达到了千人以上的规模,能达到如此大规模,自然都是官办的造船厂。
老牛带着徐阳来到太仓码头后,老牛家的管家立刻让人将两个船厂的主事叫来,一名姓孙,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负责的是制造战船的军船厂,另一名是个姓宗的中年人,负责制造对外销售的民船厂。
“老孙头,老夫命你准备的东西都安排的怎么样了?”牛进达嚷着大嗓门说道。
那名姓孙的老头很是恭敬的对牛进达抱拳道:“回禀牛将军,所有的木材和工匠都已备齐,现在只等将军下令,战船便可开始大规模制造。”
牛进达听闻,很是兴奋的笑道:“前面带路,老夫要亲自看看。”
太仓码头很大,沿着长江三里多地全是码头的造船厂,徐阳一路上看到很多工匠在制造一些民用船,大多都是一些沙船之类的货船,其中一些是四五百吨的船只,最大的也不过八百吨,这些船虽然在徐阳看来不大,但在大唐这个年代,这些船在东亚乃至整个世界来说,都是极为先进和庞大的船只。
之后老牛和徐阳就随着那个老孙头到了准备好的军船厂,大量被削好的木板和各种木材被堆积起来,远处在建造一些少量的新船,都是一些蒙冲,斗舰,走舸等战舰,其中还有四艘庞大的楼船也在建造中。
经过老孙头的介绍,徐阳才知道,那四艘正在建造的楼船名叫五牙舰,船上楼高五层,能容纳五百战士,有四十多把长桨,前后都有巨大的拍杆,可以用来攻击靠近的小船。
徐阳对于楼船这种观赏性远比实用性强的多的船只,感觉十分的蛋疼,还造五层,这玩意一旦到了大海上分分钟就被吹成碎片,连想都不用想,这种船重心极其不稳,稍有风浪就会左右摇摆,更别提海上的狂风暴雨了。
老牛似乎还不知道这种楼船的缺陷,满意的点着头,正当他想夸这老孙头几句时就被徐阳给打断了。
“孙主事,这种船赶快下令停止建造,已经造好的都可以将木板材料拆下来了,这种船不能出海,更别提远航了。”
牛进达满脸疑惑的道:“为何要停止建造?老夫看这船感觉挺不错的啊,为何不能出海?”
徐阳将这种船惧怕风浪的弊端一说出来,老牛的脸色也是有些不好,他读了这么久的航海书籍,也是深知船的坚固对于船员的重要性,如果在大风中一吹就散的船,无论多么花哨都只是一个更精致的棺材罢了。
“那现在如何是好?我大唐最先进的战船就是这种五牙舰了,这种船既然不能出海,小子,你说的鬼谷海船快点拿出来吧。”牛进达突然想起徐阳告诉他的鬼谷海船。
徐阳微微一笑道:“牛叔叔,这鬼谷海船你可是见过的啊,还记得我以前给您的那些海船模型吗?”
牛进达突然想起来,以前来徐家庄子要书的时候,徐阳确实给过他几个小船模型,不过自己当时以为只是些孩童玩具,只是看了几眼便没注意,没想到那便是鬼谷海船。
徐阳拍了拍手,便有八名大汉哼唧哼唧的抬着两个大箱子走了上来,徐阳命他们打开箱子,两艘缩小版的战船便映入众人眼帘。
只见这战船柁楼三重,底尖上阔,首尾高昂,船首昂起张开,尾部高耸,船舷处镶嵌着一层金属,不但是船舷,船身,传楼,船柱都镶嵌着一层铁质金属,船身两侧有数百个圆孔,不知何物,下层圆孔中有数百幅大桨,船尾居然还有一个巨大的铁皮烟筒,看起来怪异非常。
众人都被眼前的奇怪战船惊呆了,牛进达也是磕磕巴巴道:“这?。。。这便是鬼谷海船?”
徐阳很满意众人的态度,这种明朝福战船的加强版怎么也比郑和下西洋的船牛多了,自己百度到的两种帆船巅峰,一种就是明朝的福船,另一种就是盖伦船,两者唯一的不同就是一个是中国本土造船术达到巅峰,另一个则是欧洲造船术达到巅峰,加上蒸汽发动机之后,航行速度成几何速度增加,一旦制作完成,在这个时代简直就是不可战胜的远航战争神器。
“这种船我命名为‘鬼谷一号’是本次航海的重要船只种类,主要负责巡洋,作战,登陆之用,而另一艘。”徐阳指着另一个箱子中更大的一艘道:“这一艘被命名为‘鬼谷二号’乃主要负责运输,补给,支援的作用,当然我还有特殊的船只没有拿来,先按照这两艘大船的模型建造。”
老牛围着这两艘战舰模型看来看去,感觉十分新奇。“小子,我怎么看这战舰模型的桨居然还能活动?”
徐阳笑而不答只是带着众人移步到长江边,朝‘鬼谷一号’中加了些燃烧的煤炭,然后就看到这海船模型上的大烟囱里冒出了阵阵黑烟,然后数百把木桨就动了起来,模型在江面上划的飞快,有十几名船夫已经驾着小船去追了。
看到这一幕,连船厂的那些管事都看呆了。
徐阳拍了拍手道:“蒸汽机已经可以运用了,有了这东西我们的舰队可以行驶的更快,好了,图纸在箱子里,都讲解的很详细了,孙主事,宗主事,你们可以去那图纸然后准备造船了,我过段时间会调来一批会蒸汽机的工匠还负责协助。”这么一提醒,两名主事才恍然大悟般的去取图纸,准备召集工人开工。
牛进达凑了上来,轻声问道:“小子,这便是你说的那个半年能够来回的船?”
徐阳嘴角轻轻一笑道:“没错,就是蒸汽机船。”
第五十八章报纸的第一次面世
长安东市有一家茶楼,名曰:君子楼,从前隋开始就已经存在,经常有一些新鲜玩意出现,曾风靡长安的圈养宠鸟就是从这里逐渐推广出去的。
在闲殿使管理下的五坊中;鸟类就占了四坊:雕坊、鹘坊、鹞坊、鹰坊;另一坊为狗坊。要说这鸟类得宠,就是因为君子楼的掌柜从民间得到几只奇珍禽类,长相精美,当成贡品呈给了李二,李二大悦之下才成立了五坊。
风气流转,直接导致了长安流行养鸟的风行,足以可见君子楼的影响力。
今天茶楼里又是聚集了一群士子,不少都是国子监的学生,今天没有课业,出来喝喝茶,听听书,吟吟诗,显示一下高雅的情趣,毕竟实在没什么娱乐活动,茶楼是这些士子们最爱去的地方之一。
日头才刚刚过了卯时,酒楼刚刚开张一会,一层就已经坐满了人,看这人头攒动的势头,二楼也就快坐满了。
一身穿圆领红袍的士子进了茶楼,朝诸多雅座四下寻望,找到几个认识的士子,急忙走过来惊奇的问道:“张兄,莫兄,这君子楼如今怎么人满为患?小弟前些日子来还记得人影稀疏,虽不能说门可罗雀,但也是极少,现如今才刚刚过了卯时,小弟想在街边吃口茶点,看到人群涌入,便进来凑个热闹。”
那几名士子一听,哈哈大笑,其中一名青袍圆领的士子就笑道:“李兄久读于学堂,未曾出来看着民间杜撰,这君子楼前几日得了一本奇书,名曰《三国演义》,那可谓是旷世之作,从前些日子君子楼便请一位先生给诸位士子们演说评书,说的便是这《三国演义》的故事,其中三绝和三奇简直刻画的出神入化,李兄今日能来,可要好好听一听这评书。”
红衣圆领的青年一听,也是对几位士子口中的奇书期待了起来,找个靠边的位子坐了下来,叫上一壶茶,准备好好听一听这奇书究竟是什么个样子。
茶楼人进的很快,卯时没过一半,茶楼便坐满了,还有少数几个没有位子,但想听三国的士子,都站到了墙角跟。
众人落座,一位老者就身穿深蓝袍服走上了茶馆中间的高台,手捧一本蓝色精装封皮的书籍,手拿一柄折扇,很有气势的坐在了高台的胡椅上,桌案上一杯清香的西湖龙井,看起来高雅非凡。
“上回说道,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关羽武圣威名就此立,却说曹操部下诸将中,自张辽而外,只有徐晃与云长交厚,其余亦皆敬服;独蔡阳不服关公,故今日闻其去,欲往追之。。。。。。。。”老者在高台之上摇头光脑的念着,语气忽高忽低,仿佛将自己带入了故事,也让台下众多士子听的如痴如醉,一场宏伟壮丽的三国画卷仿佛就铺在眼前。
姓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