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能工业帝国-第5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产厂的崛起,花数的市场份额更是进一步提升。

    数控系统的失去,并不让日本人心痛。

    即使中国人有了数控系统,也无法生产出高精度的数控设备。

    数控系统的利润,远远没有数控设备高。尤其是在中高档的数控装备上面。一台四轴加工中心的生产成本不过几十万,但是在中国,至少能够买到三百万!

    五轴的利润更加离谱。

    中国人的数控系统不行,机电一体化技术不行,自动控制不行,甚至,最为基础的电子跟机械技术都不行!

    而现在随着九一重工的崛起,日本人不这样认为了。

    他们必须要全面阻止九一重工的崛起,否则,一旦九一重工掌握五轴加工中心的生产技术,他们将会全面失去中国市场。

    低端市场利润太薄,他们主动放弃;中档市场利润不低,但是有了九一重工这个跟政府关系非常好的中国民族企业,并且九一重工还把生产技术散播到全国好多家生产企业,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加工中心在不断地挤占他们的市场份额……

    日本数控设备制造企业现在在中国大陆的主要利润就是来源于向中国出口高精度的三轴加工中心以及四轴加工中心,而现在九一重工有了制造技术之后,中国政府为了扶持民族企业,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支持九一重工,哪怕九一重工生产的设备精度无法与他们相比。

    为了阻挡九一重工向五轴技术快速挺近,就必须抢走中国的订单。

    “是的,很有可能不仅仅是日本,欧洲、美国的生产厂,可能都将会拿出他们的一些精度不高的五轴加工中心来中国参展,放开对中国市场的封锁,没有任何国家愿意看到我们中国有自己的五轴生产能力……”云非叹息了一口气。

    “应该不会这么快吧?当年德国人悄悄向我们买四轴,到全面放开,都过了好几年呢!而且,他们的那些超精密的设备,依然对我们禁运,就拿他们的四轴数控工具机来说吧,咱们的九一材料谈了这么几年的时间,德克公司不是也不愿意卖给我们吗?”孙麟有点惊讶。

    他们推测的只是日本人会有少量的五轴向中国出口,但是没有想到,云非的猜测会如此大胆。

    “没有发生的事情,谁都说不清楚。毕竟,在九五年的展会上,机械部宣布了我们将在零八年开始陆续向军方交付四轴加工中心……不管他们怎么搞,我们都必须坚持我们自己的发展方向,坚持我们的研究投入,否则,我们就只能像东北一机、首都一机那样,仰望着我们这样的领头羊生存……”

    由邓兰青主持的慢走丝线切割项目,由于没有得到西湖电加工演技所的支持,只能自己摸索着搞,一直都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全自动的柔性制造系统,也只是半成品。

    整个九一研究院,就差那么一步,也只差那么一步,就能够一飞冲天。

    可这一步,有多难,需要多长的时间,谁都说不清楚。

    技术研究的突破,是急不得的。

    急,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麦伦先生,咱们跟德克公司的四轴工具磨的采购谈判的如何了?”云非原本因为,麦伦这个跟德克公司有着不小交情的老头子,去谈判向德国采购属于瓦圣纳协定中限制向中国出口的四轴四联动的数控磨床,应该会容易很多,但是,他却想错了。

    “老板,这事情,我也无能为力。德克公司高层都倾向于向我们出口,但是我们的政府不同意,再加上瓦圣纳监督委员会的日本人对这个盯得很紧,所以……”麦伦一听到云非问这个,不由耸了耸肩,苦笑起来。

    从到了中国之后,他帮着九一研究院从德国订购了不少的研究仪器,甚至很多都是瓦圣纳协定中明确规定对中国禁运的仪器,为此,他甚至被德国政府警告过。

    如果不是他在九一集团有着百分之三的股份,可没有这么容易就能够脱身。

    外国人,根本就不知道九一研究院并不属于九一集团……

    在中国的很多事情,他们都无法理解。

    “没事,我就是问问。毕竟咱们的手动工具磨的生产效率太低……”云非知道麦伦老头为整个集团公司的付出,整个九一材料厂用来进行技术升级的设备,都是麦伦老头带着他的顾问团队从德国搞到中国的,里面甚至有着三轴的数控磨床这样的禁运设备。

    所以,在小麦手机并入九一集团之后,他没有降低麦伦老头的股份。(未完待续。。)



627 制造大国的悲哀

    ps:  葫芦新书《超级制造帝国》求推荐票,求收藏,叩首感谢给新书投票的兄弟们……

    “薛总,我们试验用的二十口小钼坩埚什么时候能够交付?当初你们可是自己定的这个时间,现在已经晚了半个月,你让我怎么给技术部门交代?”王毅可不管眼前的薛道明是他的老领导,满脸的寒霜丝毫不给半分的面子。

    被自己曾经手下的手下这样指着鼻子教训,薛道明的心中很不是个滋味。

    心中不舒服又怎么样?谁叫公司里面的人都懒散惯了,拖延交货期,这是常有的事情,每天市场部很多的电话都是催货的,生产车间效率提不起来,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国企嘛,工人都是国家的主人,是大爷!

    “王总,你放心,你们试验用的小钼坩埚现在已经在高温炉里面,最多再有三天,三天……”薛道明满脸的赔笑。

    九一材料的老板云非在上次来七五四考察的时候就向他们承诺过,这次他去荷兰菲利普总部参观,跟菲利普之间会展开合作谈判,顺便会帮助他们谋求菲利普的原材料供应商资格……

    现在延误了九一材料厂在他们这边订购的试验用小钼坩埚,却因为生产部门觉得这个订单太小,搁置了起来……

    一直到九一材料厂那边的采购询问七五四市场部门他们订单的生产进度,七五四销售部的人员才开始追踪这份订单。

    而七五四厂生产部门的人甚至都已经不记得这个在半年前就下了的订单。一直到翻出客户资料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真的有这么一份合同金额在三万元左右的采购合同。

    销售部门的人不敢给九一材料说实话。九一材料可以得罪,但是九一材料的老板不能得罪!这可关系到他们能够转型成功。

    “薛总,我是从七五四出来的,对于厂里面的一些事情,非常清楚,不是我不给老东家面子,而是这事情现在已经闹到总部去了!这批订单虽然不多。有多重要,我想你们也清楚,现在九一研究院在追我们九一材料。我们只能追你们,你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延,九一研究院那些家伙现在已经闹到我们老板那里去了……”王毅叹了一口气。

    九一研究院的效率,不敢说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的。但是绝对是中国效率最高的研究院所。

    在老板手中大把钞票的刺激下。所有人都如同打了鸡血,没日没夜地干,成果出得越快,公司就越早能够形成生产,从而创造出效益。

    九一研究院提供的技术,只要是云非旗下的产业,根据创造价值大小,都将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属于九一研究院。而九一研究院,则会根据多少按照比例支付给项目研究团队。

    这些利润。都是工资奖金之外的外快!

    所有人都知道,九一研究院里面搞技术开发的人都是最穷的,谁要是断了他们的财路,谁就是他们的敌人。

    所以,他们在进度因为协同单位而受到影响的时候,直接会跑去找老板云非闹腾。

    谁叫云非经常说:搞技术开发是你们的事情,其他的后勤保证,是我们的事情,要是下面的人解决不了,你们可以直接来找我,只要你们不是叫我帮你们搞中国范围内没有的东西,都不是问题!

    “云总都知道了?”薛道明的冷汗瞬间就下来了。

    现在可是七五四改型的关键时期。

    蓉城市委市政府都说了,如果七五四在两年内无法扭亏为盈,转型成功,不仅他这个总经理的位置没有了,七五四要么破产,要么被其他的厂兼并。

    而目前,夏钨集团已经表示了对七五四的兴趣。

    七五四属于高耗能的项目,为了保证整个蓉城的能源供应,蓉城市政府一直在清理他们手中的产出小的高耗能项目,而七五四,首当其冲……

    “九一研究院的那些家伙找他了,他能不知道?一大早,就打电话把我给教训了一通,要不然我也不会这会儿来您这边了解情况……”王毅很无奈。

    这是他自己的失误。

    “小王,这次是真的已经进了炉子,昨天晚上第一炉就已经开始烧了,今天晚上就能够出成品……三天之后,一定能够交付的……”知道生产情况的薛道明对着王毅拍着胸口保证。

    听说第一炉已经快要烧结完成,王毅脸色好看了一些,“明天我们老板会到你们这边来了解情况,这样一来,我今天晚上也能够睡个安稳觉了……”

    “没问题,真的没问题……”送走王毅之后,薛道明抹了抹额头的冷汗。

    跟太强势的对象合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呀!

    就因为七五四的交货期延误,九一材料也跟着延误向九一研究院提供研究材料,这就影响到了九一研究院的很多研究项目。

    向七五四订购的这二十口小钼坩埚,主要就是用于炼稀土,生产一种中国目前完全依赖进口的材料——稀土永磁材料!

    稀土永磁材料是指稀土金属和过渡族金属形成的合金。这种通过粉末冶金方式制成的永磁材料有极强的磁性并能持久保持。

    这种材料现在分为第一代(reco5)、第二代(re2tml7)和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ndfeb)。

    中国从1968年开始研究这个方面,1983连稀土协会宣布,中国研究成功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

    虽然官方报道说中国技术已经达到了国外同行的同等水平,但是只有这个行业的人才清楚究竟还有多大的差距。但凡有可能从国内得到,云非的九一研究院不会闲得蛋痛自己去研究这样高耗能,高投资,利润并不是很高的材料。

    中国的稀土永磁体产量从中国开始建立这个工业开始,每年以百分之三十五的惊人速度增长,到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欧美以及日本众多的永磁体生产厂家的关闭,中国的产量直接超过百分之八十!

    而这百分之八十,全部是低端运用市场……

    这在世界上是一个笑话。

    不过所有人都习惯了,中国很多的产业占据着整个世界最大的市场份额,但是同时,这些市场份额带来的利润,远远无法跟那些被欧美日本占据的小部分市场份额的利润相比。

    这些市场的市场份额,与他们的利润是呈反比的。

    中国,是世界工厂,是制造大国,但是却不是制造强国!

    九一研究院的很多项目都属于高端应用市场,比如,从研究通讯终端的时候就开始研究的3g手机,计算机硬盘驱动器音圈电机(vcm)、机器人研究项目中的电动助力转向、传感器等等众多的项目,在国上百家的永磁体生产企业中都无法得到材料。

    即使询问国内最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