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能工业帝国-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云非却随便选择了一台看起来最破烂的机床,围着他看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这可是厂里jīng度最差的一台车床,还是五几年苏联老大哥支援过来的老设备了,误差几乎要达到一个毫米了。在工厂里面也就仅仅是用来拉毛坯,对工件进行粗加工。

    云非选择这台设备,要么是对自己的技术相当自信,要么就是本来就只是作秀,到后来要是车不出来,就说设备的毛病就是了,看样子这毛孩子还真有那么一两把刷子。

    云非花了起码两个小时来调试机床。当然,他调试的参照物就是自己的那根用来跟其他人比赛的工件毛坯。这两个小时,围在他使用的机床外面的数十个人都是议论纷纷,大多是认为他在装模作样,不过那七名从国营厂出来的三四十岁的车工就不这样认为了。

    在干jīng度比较高的活的时候,必须要对设备的xìng能把握得相当清楚,否则一不小心,工件就废了。

    最后,云非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第一个完成了他的工件。最后经过厂里大部分工人的检查,一致认为这是一件合格产品。误差只有0。04毫米,完全在公差范围内。表面粗超度完全超过1。6。

    “靠,要是早知道最后jīng车用切刀横刃挤压,然后在用砂带磨,老子成了八级车工也不至于下岗呀!”

    “真TMD牛逼,一夹一顶都能够把这活车出来,不佩服不行呀,真不知道这娃的技术是如何练出来的。”

    “就是,居然车十多二十大的工件用这么低的转速,真是长见识了……”

    ……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到最后云非工件加工完之后,几乎所有观看他加工的车工都觉得自己以前的见识太少了。八级车工的考试本来就不多见,他们很少能够看到。

    云非完成的时候,只剩下杨得志还在满头大汗地忙碌,其他几个年轻车工已经放弃了。他们连跟刀架都不会用,不用跟刀架,刀子还没有挨着工件,就把刀尖给打了。甚至有个倒霉孩子居然把工件给飞了出来,所幸没有伤到人。

    云非没有理会杨得志,在三十多名车工以及学徒满脸崇拜的注视下向着食堂走去。

    吃完饭休息一个小时之后,开始了铣工的比赛。

    铣工下午的比赛是铣削圆球。用一个方形铁块铣削出一个直径四十的圆球,要求与R规的配合达到85%,同样的,云非只用了两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就铣削出了一个跟R规配合度达到90%以上的小圆球。把背影留给了十多个才刚刚完成粗铣动作的铣工。

    晚上的钳工比赛更不用说了。

    云非毫无疑问地夺得了胜利。

    俗话说,车工怕车杆,钳工怕钻眼,铣工怕铣圆。云非挑这些东西来跟这些工人师傅们比拼,这是在给这些工厂的老师傅们下马威,让他们被自己的技术震撼,从而忽视自己的年龄。要知道,这些技术都是他在另外一个时代上学时苦练了好长一段时间。

    一天的时间,十六岁的云非用自己的技术以及行云流水的cāo机动作让厂里的每一个老师傅都叫他云师傅。

    于是,十六岁的云非就这样在满地眼球当中当上了庆丰机械的大师傅。



007 先交样件

    ()    云非当上大师傅的第二天,并没有出现在机加车间,而是始终呆在了被他取名为jīng密加工车间的只有三台数控机床的车间。

    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把另外一台数控车床跟铣床编制好控制机床PLC系统的梯形图程序,并且对三台数控机床进行了一番检查,把这些机床进行了必要的维修以及保养,当然,调试那是必须的。既然在王庆丰的工厂里面上班了,就得对得起他给自己的那一份工资。

    而王庆丰在得到云非的答复之后,就开始又跑到深圳的卡马特公司谈价格去了。卡马特公司并不是外资企业,是深圳一家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中国公司,只是取了一个洋名而已。

    王庆丰是带着云非的三大要求而去的——要求卡马特公司交货期后延半个月,提供加工不锈钢的专用机夹刀具,付给庆丰机械的加工费涨到一千二百块钱一件,是原来的三倍。

    这让眼前满是纸币飞舞的王庆丰差点从椅子上掉到地上。不过在后来听了云非的解释之后,还是满脸不相信带着秘书往深圳方向去了。

    对于工件的加工难度,以及jīng度,云非心中都有数。卡马特公司接到这章订单的价格起码超过两百美元,要知道,在国外,这种难度的零件加工费起码得四百美元以上。如果仅仅是这一张单子,也没有什么,关键是这张单子后面意味着什么,或许就只有云非这个从后世来的人清楚了。这张单子,绝对是外国公司在中国进行试水。

    估计卡马特公司都不清楚,这张单子只不过是老外在投石问路,后续的加工数量会远远高于一百这个数。如果这次钱都让卡马特挣去了,以后还真只能沦为卡马特的挣钱工具。要知道,在等几年等国企从外面进口够了数控机床,中国国内的数控行业发展起来之后,民间的数控设备多了,这样的挣钱机会就不再有了。

    到时候如果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庞大的加工能力,早晚都会被逐渐增高的物价以及人工工资给拖垮。在后来的中国大陆,加工行业的竞争几乎进入了白热化。

    rì本人的设备保养得还是相当不错的,虽然用了好些年,不过滚轴丝杆这些磨损都很小,唯一的就是可能以前使用得太久,导轨有一些磨损,jīng度有0。02mm的误差,不过做卡马特公司的不锈钢薄壁件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

    卡马特公司的不锈钢零件,如果不是内外都带着R120的大圆弧,以及不少的锥面,根本就用不了数控车床。

    云非已经计划好了,数控车床只是用来jīng车,那样一来,两台数控车床每天二十四小时两班倒开工就没有问题了。他这个大师傅,到时候只要把jīng车时候需要的工装夹具做出来,把jīng车加工用的NC程序编好就可以了。

    这时候,他已经开始物sè那边普通车床里面有天赋的车工。

    数车的cāo作工不像普车cāo作技工那样需要好几年的专业培训。如果只是数控cāo作工,只需要让他们知道启动、停止、急停三个按钮就行了。装夹有夹具工装定位,只要不是傻子,教一遍就清楚了。

    不过云非的目的可不仅仅是培养出cāo作工,他必须尽快地培养出大量的能够dú lì编程的数控车工以及数控铣工,条件合适,还必须要培养出利用CAD三维造型软件进行编程的加工中心技师,否则,在未来,人力资源储备会跟不上工厂业务的扩展。

    当天的傍晚,王庆丰就带着满脸的兴奋回来了。他带回来的,不仅仅有卡马特公司的意向合约,还有一个重达八十多公斤的不锈钢毛坯。对方要求,必须在五天之内把样件做出来,然后对方才会跟庆丰机械签订正式合同。

    他告诉云非,卡马特公司除了加工费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外,其它的要求原则上基本同意。这批活,十二万呀!几乎快要顶的上庆丰机械原来一个月的业务量,而最关键的是,这十二万的加工费的利润,抵得上原来的半年!

    云非并没有高兴,毕竟只是一份意向合同,到时候如果样件不能满足对方要求,也就空欢喜一场而已。云非没有给王庆丰泼冷水,毕竟自己才到顺风机械,需要照顾到老板的情绪。

    前世就是因为他不太注重老板的感受,重点大学毕业出来,在车间里面当技术员当了七八年都没有升职,结果因为郁闷喝醉酒莫名其妙地来到了这个时代的深圳。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正躺一个水塘边上,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身体,而是一个陌生无比的十六七岁少年的身体。幸好,自己新身体的衣兜里面还有一百多块钱。

    找了好多家工厂,都因为自己没有身份证而不要自己。要自己的,就是那些工资低得只有四五十还不够抽烟的工作。

    在给王庆丰以及张瑞两人丢下一个尽快到外面招聘机械专业中专以上学历的工人的要求之后,云非就丢下傻眼的两人到了普通机械加工车间盯着工人做不锈钢零件的工装夹具去了。

    不守着,他不知道那些工人做出来的东西能够符合他的要求。

    云非的要求,让两人傻了眼。这年头,中专以及大学都是国家包分配的,能有多少年轻人放着好好的国家铁饭碗不端,跑到广州这地方来闯荡的?即使有,也被那些实力强劲的外资公司给勾搭去了。

    云非可不管这么多,最后被张瑞缠得没办法,就不得不放低自己的要求,高中毕业也可以!这才使得张瑞高兴地扭着细腰离开。

    虽然中专学历的不好找,不过高中毕业来珠三角闯荡的人还是不少的,以庆丰机械给学徒都是一百块钱一个月的工资,完全能够吸引那些刚到这边只能挣七八十块钱一个月的高中生了。

    在样件的毛坯回来之后,当天晚上云非就把工艺路线给制定了出来。考虑到庆丰机械的普车工都没有加工过不锈钢的经历,云非把那份加工工艺的每一道工序都写得详细无比。每一道工序加工转速多少,吃刀深度多少,切削速度多少都历历在目。

    在强制着还在干活的工人们停止下来把周边的环境卫生整理了一遍之后,又对整个车间的工人讲了一遍有关6S管理的知识之后才让杨得志带着两个技术好点的车工开始粗车样件。

    最开始加工的时候,云非是带着车工里面技术最好的杨得志一起干,基本上是他说,杨得志干活,不过杨得志一点都没有不耐烦。

    前两天的比拼,杨得志也把那根细长杆给车了出来,不过他花了整整六个小时才达到要求,他知道,自己应该有了八级车工的实力。对于云非,心中佩服无比,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能有这么一手技术,所以也就不再去在乎指使自己这个八级车工的还仅仅是一个孩子。

    在用四爪卡盘装好工件找正之后,云非就在最开始看着杨得志走了两刀,见到对方提供的YG8刀片跟后世自己所在工厂使用时效果不差,也就放下心来,叮嘱杨得志小心点不要搞废了就又回到了数控车间。

    之所以不担心没有加工过不锈钢的杨得志以及另外两个车工把工件搞废,不仅仅是因为云非在制定工艺的时候把应该留两个毫米的余量放大到四个毫米,更因为杨得志本身就是一个很小心谨慎的,不然也不会成为三十名车工的大班长。

    算上加班时间,样件的加工需要三天的时间。

    这三天时间,做夹具需要的车床干的活云非都用两台数控车来做。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检验这两台数控车的xìng能,还能够让四名车工更快地上手。

    只要有了普车的基础,把几十个NC代码中常用的准备功能G代码以及辅助功能M代码记牢,然后理解F、S、T这三种代码分别代表着切削速度、机床转速以及刀具号,再把这些NC代码的编程格式掌握,这些年轻的普车工很快就能成为数控车工。

    云非一边给几个比自己年龄还大的徒弟讲解各个功能代码的用法与格式,一边画出一些简单而又典型的零件图让这几个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