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能工业帝国-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情,除了那些小型的地方机床厂,国营的十多家大厂只有跟九一重工达成了战略合作的哈尔重工没有加入。

    虽然这是一股非常庞大的力量。但是也没有办法左右已经执行了十多年的国策!

    “当时的计划就是从军方的人入手,也不知道冼副部长派出的人是干什么吃的,这都一周的时间了。都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这下让军方的人反应过来了……”如果得到了九一重工的数控机床制造技术,就数他们生产各个通用型号的普通车床的东北一机,以及生产各个型号普通铣床、刨床甚至磨床的首都一机两家厂得到的好处最为巨大。

    “反应过来就反应过来呗,对于我们来说,生产不生产数控机床都无所谓!”对于这事情,北方重工并不是太热心。

    要不是工业部以及国资委这些他们的主管部门的主管领导的吩咐。即使不满哈尔重工挑战他们的地位,因为大型军用装备以及大型军用装备生产设备生产的北方重工根本就不会参与。

    如果九一重工现在已经有了成熟的重型车床以及重型铣床甚至重型立式车床的数控机床技术,他们或许会出手!

    “……”杨清的态度。让苏光祥无语。

    要是东北一机的主要生产业务是军工装备的制造,而通用机床制造只是一个仅仅算得上重要的业务,自己也不会对干掉九一重工抢技术上心。

    “哟,你们两位都在呐。走。咱们老哥几个去喝一盅……”正在苏光祥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张伟成进入了杨清的房间。

    “怎么?你们首都一机要到了下一年的财政拨款了?”见到张伟成进来,杨清眉头一挑。

    他们这些无法天天在领导眼皮子下晃荡的企业,成了后娘养的!

    “不多,四千万!现在台湾机床大举进攻,主要就是抢咱们三轴数控加工中心的市场,领导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呀……”这事情。离了他这个首都一机的党委书记还真不成。

    要是让刘成这个厂长来,能够要到一千万。就算他刘成的本事!

    前几年刘成负责来要钱,没有哪一年超过了五百万……

    “……”杨清也好,苏光祥也罢,尽皆无语。

    果然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

    “哥几个,我这可没有像你们炫耀的意思,这四千万,都得等咱们的计划成功了才能到手呢!数控机床的生产,可不能像普通机床生产这样,随便建个厂房就行……”见到两人脸色难看,张伟成脸上的得色瞬间就平淡了一半。

    北方重工想要四台四轴四联动的加工中心,用来制造一些新研制出来的重型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从去年上半年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被批下来,这不是因为国家买不到这样的设备,而是工业部以及外贸部一直都拿没有钱来搪塞。

    杨清为了这事情,在一个月前就放下整个北方重工的所有事情,到了首都,天天往工业部、国资委、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跑,那些相关部门的领导人都是以没有钱的借口来打发他们。

    虽然四轴加工中心对于大陆市场的价格有所下降,但是一台也得一百四五十万美刀呢!

    四台四轴加工中心,折合人民币就是差不多三千万!

    北方重工为了自身技术升级,需要三千万的设备,两年时间都没有批下来。

    现在首都一机抢了国内民间企业的技术,仅仅是用来建设装配车间什么的,他们居然拨下了四千万的巨款!

    这如何能够不让人心寒?

    东北一机跟首都一机的地位差不多,任由苏光祥磨破嘴皮,也就只得到了五百万的数控机床研究拨款,根本就没有想到,规模跟他们差不多的首都一机居然一下子就要到了四千万!

    “走吧……”张伟成见到恋人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顿时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

    没事在这两个家伙面前炫耀什么!

    要是他们从中间退出,跟九一重工私下达成协议,由他们力挺就九一重工,他这四千万可是真的黄了……

    “我还有事情,就不去了……”杨清一口就回绝了张伟成的邀请。

    “老张,还是省省吧,等钱到了账上再翘尾巴吧……”原本就因为意外得知军方突然插手,从九一重工得到中档数控车床生产技术的事情可能要黄的苏光祥,在知道上面领导干事情这样区别对待,心情就变得更加恶劣起来。

    “老苏,瞧瞧你这话说得,咱们都是国家的单位,钱投到哪个单位不都是还在国家的兜里面嘛!”张伟成没有想到,这两个家伙居然为了财政拨款配额瞬间翻脸!

    脸色顿时也垮了下来:“在说了,我能够跑下来四千万,那是我的本事,有本事你也去跑四千万?请你们喝酒,还唧唧歪歪的,德性!”

    说完之后,张伟成就摔门离开了杨清的房间。

    “老苏,你怎么看?”张伟成一离开,杨清就对着脸色铁青的苏光祥问道。

    “如果不是跟就九一重工已经视同水火,老子立马就去力挺九一重工!瞧这孙子得瑟的!”国内机械厂,几家大厂的领导人,相互之间的交情都不算差。

    从改革开放之后各大工厂实行厂长负责制之后,他们这些管理着数万人厂长以及总经理,合适受过这样的气?

    “你们势同水火?老苏,你是不是太高看你们东北一机了?”杨清知道,从九一重工的数控机床还没有投产的时候,就对九一重工搞过小动作。

    当然,后来九一重工也狠狠地反击了。

    几乎把东北一机整个数控车床装配车间技术最好的大师傅全部挖走了,甚至连他们的数控机床生产分厂的厂长都跑到九一重工当车间主任去了。

    这可是非常狠的一个巴掌。

    “其实,你们跟九一重工,完全可以选择另外一条路!”杨清叹了口气。

    九一重工从建立之后,并没有表现得咄咄逼人。

    甚至都不具有攻击性。

    如果是一般的企业,在产品大受市场反应的情况下,绝对会大规模地扩建,抢占市场份额,夺去别的机床厂的生存空间。

    但是,九一重工并没有那么做。

    反而把钱投到建设别的工厂上面去了。

    “你说合作?根本就不可能,九一重工的那个年轻老板你是没有见过,那小子,绝对不允许任何人沾染他手中的技术……”苏光祥无奈地回答着老友的话。

    “你可以换一种方式,不一定非得得到他们的技术……”(未完待续。。)

    ps:  感谢魔龙战鬼大大的两张月票。

    十一点,葫芦的小区停电,今天晚上加班到八点,回到家老婆才告示葫芦,连饭都没有来得及吃,两个半小时搞了这么点,剩下的明天葫芦会补上的。



485 化干戈为玉帛(二)

    “换一种方式?”苏光祥迷茫了。

    他不认为,东北一机跟九一重工能够有其他什么的合作方式。

    “对,就是换一种方式,不一定非得生产数控车床,你们东北一机才能够分享到数控机床的利润。不过这种模式,对于国营大厂来说,是很掉面子的一件事情……”作为局外人,杨清对这事情看得非常透彻。

    中国每年对小型数控车床的是以数万台的增长,除了少量进口于那些发达国家之外,很多人只能无奈地选择国产数控车床。

    九一重工生产是数控车床,不仅不比国外同等级的加工精度差,价格还要略微便宜。

    更重要的是九一重工从自己的产品一上市之后,就在着手建立自己的售后服务体系。对于物美价廉,售后服务有保障的先进设备来说,是国内那些新崛起的机械加工厂的第一选择。

    然而,九一重工每年的产量不足三千台,现在又开始往数控铣床以及加工中心上面发展,到时候,一年三千台能否保证都还难说。

    这个年代,虽然数控车床的需求量最为庞大,但是加工中心这样的柔性制造设备才是数控机床的主流发展方向。

    数控车床能够干的,加工中心同样能够干。

    加工中心能够干的,数控车床大部分都干不了。

    在数控机床行业内,加工中心的利润,远远告诉数控车床的利润。

    从目前九一重工的那个年轻老板的表现来看,他们不可能舍本逐末,放弃加工中心的市场,而去把持数控国内生产厂家最多,技术入门门槛最低的数控车床市场。

    “你的意思难道是我们给九一重工打下手,生产基础的机械部件?这怎么可能!我们可是员工数超过三万规模庞大的国营企业,而他们不过是一家人数不到两千的私人小厂!”苏光祥瞬间就明白了杨清的想法。

    让他们这样规模庞大的国营企业给私人小厂当配套工厂。怎么可能!

    “哈哈,老苏,咱们能不能别拿人数说事情?现在已经过了当年那个人多力量大的时代了!你们东北一机人数是超过三万,可是你自己算算,你们一年的销售额有多少?这中间,有多少是那些国营工厂不得不购买的配额?九一重工人数是不多,但是人家一年的销售额超过四亿,纯利润超过一亿五千万,人均纯利润超过五万!你们厂的人均纯利润,是三百。还是五百?”规模大有屁用,关键得拿利润来说话。

    听到杨清的话,苏光祥顿时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了。

    他绝对不会告诉杨清,去年还是因为他们东北一机销售了数量不少的垃圾数控车床,人均年利润才三百不到!

    “不要说你们,就连我们这样做大型军事装备的厂,都没有办法跟九一重工比利润,不怕你笑话,我们厂去年一年下来。仅仅只有八千多万的利润……”除了国家垄断的行业的那些国营企业,基本上没有几家的利润能够有多可观。

    北方重工的规模是不小,但是需要的业务也是相当庞大的,整个厂下属十多个分厂。上百个车间,五万多人,一个月不发奖金,哪怕是工资。就够得受的了。能够一年有八千万的利润,也算非常不错了。

    “再说了,看看人家哈尔重工。虽然人数不比你们多,但是人家的规模不比你们小吧?别人都能够心平气和地跟九一重工当配套厂,老老实实地帮着生产机床的基础铸件,并且帮忙进行粗加工,为何你们做不了?要不是生产通用机床对于我们北方重工来说可有可无,我直接主动上门厚着脸皮去向九一重工的那小子要订单了……”

    苏光祥的脸,顿时烫的让他想要找个地方钻进去。

    如果从一开始就跟九一重工合作,即使九一重工吃了肉,至少也能够让他们喝一些汤。

    他们从日本三菱重工以及马扎克引进低档数控机床的生产技术,还得从日本引入关键的核心部件。就因为得引进这些核心部件,低档数控车床本来就不多的利润大部分都被鬼子给拿走了。

    要不然,这次,他也不会听了张伟成的计划之后毫不犹豫地加入进来。

    张伟成可是第一个就找的他。

    按照计划,等到工业部把9327厂收归国有之后,九一重工那些原本属于9327厂的工人同样得回到原来的岗位,到时候就可以从各个岗位的工人或者技术人员手中得到整个九一重工的数控机床生产技术。

    数控车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