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能工业帝国-第3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产品,主要是针对国内用户开发,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就连操作面板都是,经过了我们的研究实验室里面的相关部门的改进的。”一边带着老人向那个被隔起来用来进行三轴加工中心加工试验以及四轴加工中心一些关键部位研究试验的封闭区域走去,云非一边对着老人介绍着。

    “你们不要把眼光只放在我们的国内市场嘛。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要进入国际市场,得到国际市场的用户的认可才行!”老人对于中国每年增速越来越快的出口贸易里面百分之十八十以上的产品都是低端的轻工业用品以及仅仅经过粗加工甚至没有加工的原材料很是耿耿于怀。

    中国要什么时候能够像美国以及欧洲那些发达国家,能够大量向国际市场提供高科技的产品,才能算得上是发展了起来。

    “邓老,您请放心,我们的产品,早晚都会在国际市场上跟那些国外的数控机床厂家进行竞争的!”云非听到老人给他提要求了,认真地回答着老人。

    要把数控机床卖到那些生产数控机床的强国的市场里面,他们的技术就算是被外界认可了。

    “这件事情很难!”老人同样认真地对着云非说道。

    “再难。都要搞!我这一代不行,我们的下一代也会往这个方向努力!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早晚有一天,我们会继承祖宗的荣耀,重新站在世界之巅!”云非用北山愚公回答河曲智叟的话来像老人表明自己要把公司做大做强的志愿。

    “很好!努力吧。年轻人,世界曾经是我们的,现在是你们的,将来。也依然是你们的!”老人满意地点了点头。

    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落后还不知道奋起追赶!

    数百年前,中国是世界第一科技强国。然后,从十六世纪之后。中国逐渐没落,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开始奋发图强,虽然这中间走了不少弯路,也因为太过小看纸老虎一般的美英等帝国主义,差点把中国拖入水深火热。

    但是这些阵痛,是正常的。

    国家要想全面追赶那些超越了中国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的国家,不能按照那些国家的老路走,必须走一条中国自己的路。

    这条路,是捷径。

    往往,在强国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要想走捷径,就必须要把捷径上面的荆棘以及各种阻挡一一搬开。

    两个试验区域仅仅只有一墙之隔,但是里面的投入与研究的东西就有了天壤之别。

    四轴加工中心的研究实验室里面,有着许多从德国花高价搞回来的研究设备,这些设备什么性能,云非不知道,反正只知道那个价格老贵了。如果不是卡马特这么多年的渠道,很多东西,基本上都搞不到的!

    进入门边的区域,就是三轴加工中心用来进行加工试验的区域,跟四轴加工中心的回转工作台研究以及主轴研究、刀库刀具定位等等机械方面的研究项目都在更深入的区域里面。

    很多时候,不管是吴忠达也好,倪黎霜也罢,很多人都在说云非在这个方面的事情。(未完待续。。)

    ps:  感谢天海祥云、叹‖息 、港湾的三位大大的打赏。

    感谢wzhtc、吞人土道、小手战、看得到天池山以及其他那些葫芦无法看到但是投了月票的大大们的月票。

    昨天下午公司很多项目需要交货,昨天晚上整个车间都在赶工,葫芦都在车间里面帮忙,一直忙到十一点多,就没有时间码字了。

    这个月开始,葫芦准备冲击千元全勤,初步预计更新量一天三更九千,第二天四更一万二,一个月十五个循环。



393 九一重工的加工中心

    云非整天防着这防着那,整个就给人没有安全感。

    貌似这是生活在风雨飘摇中一般。

    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这个社会并不像表面看起来这么美好,很多隐藏在黑暗中的龌龊,他们并不知道。

    就像云非把自己九一重工的一些技术连国家部委的人都防着,也不知道他在防什么。

    他们不知道,但是云非绝对知道,被看那些部位的人,没有几个人屁股是干净的,很多都是国内一些大家族出来的,他们的家族,或者那些支持他们的家族,都有着不少的实业。往往是哪个行业赚钱,就往哪个行业投入。

    叶选美就给云非说得特别明白,连首都那些大家族的子弟都对着那些高科技公司有着病态的狂热,更不要说关系到国家国防,并且在民间市场都有着广泛市场的数控机床行业。

    云非之所以对着所有人都有着防范意识,尤其是那些所谓的上级领导,这都是因为受到点娘的教育。

    中国的很多民间传统手工艺,结果到头来都被鬼子国家给注册了专利,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不传之谜,都被那些好面子的官员给出卖了!

    景泰蓝、金箔制造这些都是中国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不传之谜,但是却让日本人给占了国家市场。

    日本人真有这样的技术?要是他们能够研究出来,还需要一直向中国大量进口?

    结果等到那些把前来考察的日本人当成祖宗一样供着的政府领导,命令工厂方面必须不能藏私,认真地给客户讲解生产工艺以及一些关键技术。就为了证明中国老祖宗的手艺!

    人家日本人就仅仅是参观考察,得到了详细的制造工艺,再加上在研究方面的投入,没有多长时间就把他们以前从来没有研究成功的东西给搞出来了!

    中国的官员,尤其是这个年代的官员,没有几个懂得保密意识!

    他们根本就忘却了老祖宗的规矩。很多东西都不外传!

    虽然老祖宗的这样的做法使得很多的不传之秘成为历史,消失了,但是至少不会让别的国家,别的种族学会,反而利用这些技术来打击国内的那些生产厂商。

    九一重工的生产技术,国外的那些数控机床根本就看不上,当然,这仅仅是在数控机床方面。

    在国外还在研究十六位的工控芯片,三十二位的还在进行理论研究的时候,九一重工早就把这中技术运用成熟。并且向着更高的六十四位公共芯片发起冲击!如果这些东西被那些不知道轻重,为了挣面子的官员给透露出去,九一重工唯一能够超越国外的那些国家的东西很有可能无法得到丝毫的利益。

    以国外的那些有着深厚积累的大型公司的科研攻关技术,很容易在短时间内解决掉它们长时间内都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尤其是在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九一重工的这种芯片,可以让国外花了十多年时间以及大量资金研究出来的十六位芯片直接淘汰!

    “邓老,这就是我们用来进行总装试验以及加工试验的加工刀库。由于技术方面以及材料方面的原因,我们的第一代三轴加工中心刀库里面只能存放十六把刀具,对于一般的产品完全能够满足使用。”这些加工中心,依然没有加装外面的护罩。但是看起来更加有科幻的现代感。

    泛着金属光泽的机器,不断进行自动换刀的机械手,在数控nc程序控制着运行轨迹不断进行前后左右移动的工作台,以及快速上下移动。经常性三个轴进行联动的加工中心,让老人脸上的皱纹更加明显。

    “你们这个加工中心,还有多久才能够完全试验成功?”老人只能看个热闹,不过看到数台在自动运行的机床前面并没有人进行操作的时候。对着云非问道。

    如果所有的工厂里面都是用这样的设备,那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发展的熟练技术工人的缺口问题,在这些能够自动加工复杂高精度零件的设备的面前。都将不再是问题。

    两年前,老人南巡的时候,几乎每个地方官员都在诉苦——缺人!

    尤其是缺那些掌握了丰富理论的研究人员以及有着熟练的技术,丰富的经验的高级熟练工人!

    人才的稀缺,制约了很多地方的发展。

    国家早就在研讨要放开对人才的垄断,并且扩大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估计也要不来多长时间就会尘埃落定。

    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的。

    熟练的技术工人,才是一个国家最为宝贵的人才。

    设备是因素,表面上来看是最为主要的东西,但是人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在精密的设备,没有与之配套的高级熟练技术工人的操作,也无法发挥到最大的价值。

    就拿最为常见的三轴联动的加工中心来说,如果没有丰富的机械加工经验,仅仅只能做一些常规产品。那些对操作技术有着苛刻要求的高级精密复杂产品,不仅仅在装夹方式上面有着苛刻的要求,在加工过程中同样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的。

    比如薄壁零件,加工过程中,只要加工切削三要素选择不合理,就很容易让加工的产品变形。尤其是在加工那些塑性变形量非常大的铝材、不锈钢、紫铜、钛合金等材料的时候,即使非常熟练的技术工人,在没有同样经验丰富的工艺工程师进行指导的时候,都无法加工出符合设计要求的高精度产品出来。

    “呃……”云非见到老人期待的眼神,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如果仅仅按照国内大多数用户的使用要求,九一重工的加工中心已经完成了研究实验。

    如果按照一些对加工精度要求很高的精密零件的使用要求,九一重工的这方面研究还差得比较远。至少,很多用于航空航天的零件,要求加工设备的精度能够保证理论加工精度0。001mm以内。

    别看至少小数点后面一位数的差异,但是这个难度,提高的可不仅仅是一倍。

    “咱们的加工中心,已经比很多国外出口到国内的产品的加工精度高了。至少,咱们已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三轴联动。国外由于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前几年出口的加工中心,大多数都只是有着能够自动换刀功能,去只能实现三轴两联动,在加工一些复杂的异形曲面的时候,都只能采用仿形加工的手段来得到近似的零件外形,那个加工精度根本就没有办法保证。”孙麟对着老人解释道。

    九一重工的产品,如果不是外界压力太大,再加上工厂的生产产能不足,很有可能一上市就面临整个世界的数控机床生产厂家的打压。

    所以在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优势的时候,孙麟也支持云非这项暂时不上市的决定。

    “那你们的加工中心生产成本多少钱一台?”那个肩膀上扛着两颗金星,不知道什么身份的中将对着孙麟问道。

    “这个需要看型号。如果是最为普通常见的x轴行程800mm,y轴行程500mm,z轴行程550mm的jy850,生产成本大概是三十八万;x轴行程1000mm,y轴行程600mm,z轴行程650mmjy1080的价格,大约43万;x轴行程1200mm,y轴行程800mm,z轴行程750mmjy1280的成本就得要五十多万了……”孙麟可不管这些人能不能听懂这些,直接报出了价格。

    当然,这些价格,仅仅只是现在按照一年生产销售三百台的数量初步估计出来的,而且里面还包含着上千万的研究经费。

    同样,这些价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