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能工业帝国-第2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自硬也是不思进取,但是他们从六十年代建厂之后,还是搞了不少的新型合金出来的。只要国内每出来一种新的金属材料,他们都会组织一次技术公关性质的切削试验,来验证自己生产的刀具能够进行加工,如果不能,就会向国家申请财政拨款用于研究出专门的切削刀具,即使不能研究出来,也会想办法从国内其他那些大型工具生产厂里面把配方给搞来。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外先进材料出口到中国,自硬组织了不少次的技术攻关,却没有拿出多少的成果,再加上他们的市场份额为他们带来了足够的利润,研究更为先进的新切削刀具的心思也就渐渐淡了。

    反正那些先进刀具的中国能够进口,没有必要投入巨额资金去搞研究。

    蓉城工具就不行了。五六十年代建厂的时候,蓉城工具厂是整个西南地区技术实力最为雄厚的切削工具制造工厂。但是十年的大动乱,让工厂里面很多老一辈的技术人员以及材料方面的研究人员非正常死亡,国家新分配来的材料学方面的大学生没有丝毫技术攻关的经验,研究资金花了不少,却没有什么成果,到后来,得到的国家财政拨款也就越来越少。

    等到进入九十年代,蓉城工具厂在其他厂占据市场之后,越来越不景气,使得现在举步维艰,面临破产。(未完待续。。)

    ps:  感谢银河里的石头大大的月票。

    今天第三更奉上,为魔龙战鬼大大补更。接下来还有一更,大概会在十二点左右。



359 收购蓉城工具?没钱!(第四更)(献给天海祥云大大)

    “小云,我想,咱们的纳米级立方氮化硼项目是不是可以跟蓉城工具厂进行合作开发……”在经过自己的实地考察之后,王炳坤在发现,蓉城工具厂的情况,比起孙麟以及司徒贺云介绍的更加严峻。

    “为什么?蓉城工具现在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实力,也无法提供研究资金,跟他们的合作,咱们能够有什么好处?”听到王炳坤的话,云非皱着眉头看着他。

    蓉城工具,已经没有了五六十年代的辉煌了。他们原来那堪比国家科学院的科研能力,在那十年大动乱的时候,已经丧失殆尽,等到大动乱结束之后,很多在大动乱中被批斗的厉害的那些老技术工程师,都没有活几年就去世了。

    这么些年,蓉城工具厂都处于不断地衰退中。

    他们的生产工艺落后,生产耗能高,产品质量还不稳定,甚至很多刀片在焊接的时候就直接开裂了。那些还算好的,毕竟废了在厂里面就发现了,根本就不会流入市场,从而影响公司的信誉。

    给蓉城工具厂致命一击的同样是质量问题。

    把合金刀片利用银铜焊接在普通钢材制作而成的刀柄得到的焊接刀具,需要客户在加工的产品的时候根据产品的材料、加工精度甚至形状自己刃磨出刀刃。蓉城工具厂生产的焊接合金刀,很多客户在刃磨的时候就会遇到合金刀片开裂的现象,从而使得整把刀具报废。

    这个年代,中国早就从计划经济过渡到了市场经济上面来。即使是同为国企的那些原来的老三线企业,本来就不景气,都在通过各种途径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工厂的效益。

    在机械行业,尤其是加工制造为主的机械制造企业里面,刀具的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有一个很大比重。如果这个原本就很大的比重因为刀具的质量问题上升得更多。没有任何人会愿意。即使以前计划经济的时候,那些国企里面的工人也不会愿意用质量不好的刀具。质量不好的刀具,不仅生产效率低,还很容易在加工过程中突然崩刀、掉块而造成正在加工的零件报废。

    “咱们的纳米级立方氮化硼,研究出来之后不是也得需要合金刀片作为基体吗?自硬不愿意与咱们合作,咱们难道还得自己生产作为刀片基体的硬质合金?所以,跟蓉工合作,能够有效地降低咱们的生产成本……”王炳坤对着云非游说着,他并没有注意到他自己一开始提出跟蓉城工具厂合作的时候云非皱了眉头。

    “王老,你为什么这么迫切地想要跟蓉城工具厂合作?”云非有点好奇。为什么王炳坤非得坚持跟蓉城工具厂的合作。

    跟蓉城工具厂合作,云非这边只能吃亏,没有丝毫的便宜可以占。

    这就像一个富翁跟一个穷得连饭都快要吃不起的农民合伙做生意一样,农民没有做生意的技能与经验,也无法提供做生意的起始资金。当富翁站在烈日底下满头大汗地向着过往的行人吆喝,而那个农民却站在一旁打酱油,什么都没有付出,最多帮着富翁搬一下产品,然后等着产品卖完之后两个人来分钱。

    这样的事情。怎么想,都怎么不合理。

    王炳坤想要让云非干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如果王炳坤跟蓉城工具厂没有丝毫的渊源,云非绝对不会相信。他不相信王炳坤会因为看着蓉城工具厂快要破产同情心大发而想要拉他们一把。利用九一重工这次的研究项目,走出现在的困境。

    蓉城工具厂,生命力还是很顽强的,虽然生产的产品一直都有着无数的质量问题。但是却能够坚持到二十年后而不破产,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惊人是事实。

    “如果您跟他们有什么渊源,拉他们一把也不是什么难事情。反正咱们需要帮咱们把科研成果转换成产品的生产厂。如果没有,哪怕是从外地选择合作厂家,也不能选择他们,虽然咱们做的是刀片表面上面的那一层涂层,但是那个基体也不能太差不是?如果咱们开发出来的纳米涂层刀片在加工的时候刚一挨着零件,刀片就开裂了,那咱们还能够生存下去吗?”云非也懒得跟王炳坤买关子。

    王炳坤这事情,做的真的有点不地道。

    但是既然自己已经准备把即将独立出来的研究实验室关于材料的项目都交给王炳坤,云非也只能忍着,刚上阵就换将,这是兵家大忌。

    “我在蓉城工具厂里面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王炳坤知道不说实话,云非肯定不会同意与蓉城工具厂合作。

    现在中国已经是市场经济,企业为了加强自身的竞争力,在选择合作对象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那些实力强横的公司。

    强强联合才能做大做强嘛!

    蓉城工具厂,在云非面前,确实没有合作的资格。

    研究技术呢,虽然项目还没有开始,但是云非已经提供了不少关于纳米级立方氮化硼的研究资料以及研究方向,虽然不知道云非从哪里搞来的,但是王炳坤绝对相信那些是真的。

    云非可是连数控机床的制造技术以及让无数中国人头痛的滚珠丝杆制造技术都能够搞到的。

    技术,蓉城工具厂提供不了。

    资金,那就更加不用说了,蓉城工具厂现在发工资,基本上都是靠着像银行借债!

    “哦?”云非还真没有想到,堂堂一个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院士,居然会是从蓉城工具厂里面走出去的。

    他又哪里知道蓉城工具厂的辉煌!

    “我是建国之后才从德国回来中国的。在大动乱的时候,因为身份问题,我被打成走资派,从材料科学院里面被下放到蓉城工具厂里面。虽然当时蓉城工具厂也搞的很厉害,但是厂子里面的人对我还是很照顾的……”王炳坤开始给云非讲述起云非并没有什么记忆的大动乱的岁月故事来。

    “这么说,蓉城工具厂现在的厂长是当年照顾你的老厂长的儿子?”云非真的有点惊讶,在蓉城,一个偌大的国营工厂里面,居然也能够遇到这样的事情,新厂长居然是老厂长的儿子!

    “是的,他不仅仅是我老友的儿子,还是我的学生。他成为蓉城工具厂厂长,也没有几年的时间。原来他给我写信只是告诉我在蓉城工具厂上班,并没有告诉我他在他们工厂改革的时候,被所有工人集体推荐当上了厂长……”王炳坤见到与云非这样问,感觉还是有戏的。

    蓉城现任厂长郭川,同样是搞材料出身的,而且还是自己的学生。

    一个搞技术的人担任厂长,虽然可能不懂经营,但是对于技术,那是绝对懂的。

    如果蓉城的现任厂长既不懂技术,也不懂经营,那么,自己想要游说云非跟蓉城工具厂合作搞这个项目,那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没有听过老友司徒贺云以及孙麟两人对于云非的介绍,他也明白,私人老板不是慈善家。

    自己投资,自己研发,到头来还得把利润分一部分出去,谁都没有这么傻。

    更何况云非这样一个短短三年时间就已经通过一系列运作从一个普通的工人成长为一个掌握着好几家公司,身家数亿的大老板!

    “王老,如果蓉城工具厂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咱们即使拉他们一把,也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貌似他们还欠着银行好几千万的贷款,现在应该已经资不抵债了吧?”云非认真地对着王炳坤问道。

    “呃……”这事情,即使没说,也能够想到,现在国内很多快要破产的企业都是这个状况。资不抵债,那是已经成了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国营企业的普遍状况。

    要不是这样,国家也不会用什么改制、改革、破产等等手段来清理这些不良资产。

    如果这些企业继续这样下去,甚至有可能会拖垮整个国家财政!

    “他们现在都已经资不抵债了,先不说他们是否会在我们项目开发成功的时候破产吧。万一等到咱们的项目有了研究成果之后,银行为了收回他们的贷款,向着咱们的研究成果伸手呢?”云非提出了一个王炳坤不愿意面对的事情。

    王炳坤不是孙麟跟司徒贺云那样只搞研究,什么都不理会。

    云非提出的这种设想,很有可能。

    研究成果不像别的什么,可有用协议来明确谁拥有多少,至少,目前国内的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到时候银行以蓉城工具厂也参与了开发,至少得占有一半的研究成果,把研究成果拍卖出去用来回收蓉城工具厂无法还清的贷款,那时候云非找谁哭去?

    “小云,要不,你把蓉城工具厂收购了吧!他们现在正在研究深化改革的问题,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改制,破产估计不太可能。”这几天都在蓉城工具厂里面,王炳坤对于那里面的事情,了解的还是比较清楚的。

    收购蓉城工具厂,一项不错的选择,虽然他们的技术并不怎么样。

    如果有了新的资金注入进去,对合金刀片开裂的问题进行技术攻关,这个厂,绝对能够起死回生。

    “收购蓉城工具厂?没钱!”云非想都没有想就拒绝了。(未完待续。。)

    ps:  第四更奉上,为感谢天海祥云大大加更。



360 瞌睡遇到枕头(一)

    现在手头的资金,付完在德国那边订购的手机生产流水线的钱,连公司基础建设的钱都不够,再让自己去收购蓉城工具厂,自己不是老寿星上吊,嫌自己命活的长?

    国营厂的那些大爷们,晚发了工资都能够把市政府给围了,要是自己接手了蓉城工具厂,在那边没有产生效益的时候,蓉城工具厂的那上千号工人,可都得自己发工资!

    上千号人的工资,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