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求收藏,求书评,求捉虫!
正文 15心思
话说,刘学止不亏是前清的秀才,一手字写的刘文文青直流口水。
据说以前考秀才和前世的公务员考试差不多,录取的比例也相当低。不仅要看文章,还要看写的字。字要大方,试卷看上去要整洁,就像批改高考作文一样,写得乱七八糟,或者涂改一气,肯定要吃亏的。所以,实事求是地说,刘爷爷在八股文和浸淫几十年的毛笔字方面还是不错的。其它方面还有待考察。
刘学止指点了她孙女几个字,发现才六岁的孩子,笔力已然不弱。而且看她之前写的字,态度都很端正,进步非常大!当下心里就感叹,要说读书方面的天资,三房几个要远胜其它两房。大房没有男孩,二房的长孙性格有点老实。三房的三个孩子可以说孙子辈最出色的。
哎,三房以后是不要愁了,看来还是要多照顾点大房和二房。想到大房到刘习礼这代就断了,他烦躁地抽了口旱烟。
刘文青感觉到她爷爷地心理变化,就若无其事地继续练字了。用脚趾头猜都能猜到他想到了什么。可要是她知道爷爷在担心大房二房,指不定气得连饭都愿意在这吃了,见过老糊涂的,没见过这么傻得。当真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啊。
午饭还是比较丰盛的,有肉,有菜,有酒。可惜,酒他们是不会给刘文青喝的。吃着新鲜的饭菜,刘文青感觉整个人都活过来了。虽然末世的她不愁吃穿,可是也要看场合,不可能有很多人在场的时候,还拿出饭盒吃白米饭鸡蛋什么的。这样做的人那就真的是二百五,不是平空树敌,惹人嫉妒嘛。
而且就算在家的时候,他们一家人也不敢做什么好吃的,因为肉菜做出去都是有香味的,经过末世洗礼的百姓鼻子都堪称狗鼻子,谁敢做好吃的啊,为了口好吃好喝的,哪怕明知自不量力,也要飞蛾扑火的。!所以说他们一家比别人过的好的地方,只能是从来么有饿过肚子。
沈姨奶奶做的饭还是不错的,这时候还没有那么多化学调味品,能把简单的家常菜做得色香味俱全,还是需要一定的功底的。难不成她做过世便宜奶奶的丫头的时候,是在小厨房帮忙的?而且不是有句话叫做,抓住男人的心,先抓住他的胃吗?看爷爷很享受的样子的,再看沈姨奶奶全程照顾得他妥妥当当,找不出一丝错,任谁看也是称职的姨奶奶的。只是还不知道她心里指不定怎么嘲笑爷爷呢,以为把所有人都玩弄在掌心之中啊。还真傻。
谁说古人没心眼的,要不是刘文青前世前三十年是个有阅历的,后来右经过末世洗礼,现在才能和他们斗心眼,换个人不一定能玩的转。话说现代人的心思怎么可能能和古人相比呢。现代人空余的时间都花在朋友聚会,上网冲浪,唱K,泡吧,旅游上面,生活是多姿多彩。再看看古代人都干嘛呢,时间不都花在琢磨人上了。
民国时期倒还好,这时期是起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新兴事物正慢慢崛起。像有钱人家的少奶奶是整天整天打麻将的,叶子牌的!像老爷们玩的是从前清流传下来的遛鸟,都蟋蟀,要不就去捧捧交际花的场,听听戏。也非常享受,可以说靠着祖产他们几辈子都是不用愁的!人比人,要气死人啊。
刘文青这厢想的远了,那边沈姨奶奶心里也犯嘀咕:这老头子到底把东西藏哪去了,要是再弄不清老东西的私房藏在哪,她不好向冤家交待啊!想到昨晚的激情,沈姨奶奶又夹紧了腿,她□的□已经汩汩地流出来了。哎,又想要了,等会还得用黄瓜自己解决。都怨这个老东西,那方面早就不行了,想让她守活寡怎么地!想到这,又捏捏筷子,暗自下了狠心。
刘文青看到沈姨奶奶那样,就知道她在想什么。看她一脸春样,哎。要是知道她心里除了在想淫事,还把她得不到满足,乱伦的事情都算到老爷子头上,那还不得私下想个办法好好地教训她一顿。
她享福地时候在干嘛呢?怎么没想到没老子哪来她今天的好日子,要不她一个丫头还不是任主家打杀。不记恩情就算了,反而怀恨在心,她才是典型的白眼狼啊。等事发的时候,一定要津她猪笼。
男人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这话套在女人身上也同样适合。而且有的女人对她好的是记不住,稍微有点得不到满足的地方就记恨对方。这是作,好福气都是这样作没的。
下午,刘文青跟着沈姨奶奶在老爷子的书房练绣工,书房的书是不少的,围绕着三面墙。刘闻青心想,看这些书只有大哥二哥愿意看,她才没这个耐心呢。排版都是竖式的,看一会还行,要是时间长了,指定头一个头有两个大。
现在是民国,老爷子的书大部分都是前清的或者前清以前的!等到机会,要把它们都收到空间去,指不定到百年后这都是古董啊。留给自己的儿孙也是好的。省得战火纷飞的时候都被毁了,都可惜啊,是吧。
看沈姨奶奶眼珠四下乱转,就知道她没把六岁的黄毛丫头放在眼里。她那表情,表明了书房大部分地方都遭过她的毒手,被一一翻过了。现在还不死心,在想哪些犄角旮旯没翻到的。
老爷子一边喝着茶,一边拿本书在那津津有味地看着。刘文青想,也不知道他以前怎么当买办的?买办不都是要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深谙揣摩人心之道,要不怎么拉生意啊!难不成他太自负了,认为这个家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中,现在不稀得再花时间在这上面?
沈姨奶奶做的衣服,还是不错的,手艺还在她娘之上。有个现成的师傅不用,难不成去烦有身孕的娘亲?咱们要吸收其精华,去其糟粕。刘文青得意地想,而且可以利用年纪小,被对方轻视的心理,多收集点消息,知道他们下一步的动态。一举多得啊。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大家的点击,评论,收藏。
竟然上新晋作者榜呢,好了不起哦:)))
正文 16查探
沈姨奶奶很热心地指点她怎么下针,怎么收线,老爷子估计嫌他们声音高,拿着书,背着手,慢慢踱步离开了书房。
沈姨奶奶一半的心思放在指导她的针线上,另一半花在用余光看老爷子,连耳朵都竖起来仔细地计较究竟他在哪歇脚。大概知道老爷子停在哪后,就收声,佯装站起来要打扫卫生。
这是?利用老爷子喜静不喜打搅的习惯,她们这边地教学显然吵吵到老爷子了,孙女在这,不好打发到外面去,所以自己起身换地方去了。这沈姨奶奶是将她也算计在内?不亏是老爷子身边服侍的人,对爷爷的心思是一清二楚。
看沈姨奶奶拿个鸡毛掸子,在一些偏僻地书架上掸灰尘?灰尘被拍得四下飞扬。这是故意的?想要支开她,没门。
看刘文青坐在那纹丝不动,照样在练针脚,她有点气垒:真是老糊涂了,跟小孩子耍什么心眼啊,她懂什么啊。
沈姨奶奶一边掸灰,一边还抱怨道:“这老厚的灰尘,一天不打扫,就积得这样厚了。也就是我,换个人,成天这样伺候,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得消。”也不管边上有没有听众,听众能不能听得懂。
看刘文青估计不会挪地方了,只能直接发话道:“小三啊,沈姨奶奶要打扫卫生,要不你等会再过来,先到外面玩会?”
“不嘛,不嘛,小三要和姨奶奶在一处。”仗着是小孩子,刘文青直接拒绝道。
估计是怕刘文青闹起来,惊动老爷子,也就没有继续催赶她出去。只是在旁边劝道:“灰这么大,呛到该怎么好。
”
“小三就和和姨奶奶在一处。”别的什么话都不说了。
沈姨奶奶碰了个钉子,见状,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自己闷声道:“也没见这孩子往日这么黏糊我!”
没办法,她只好一边装着打扫卫生,一边在她没翻到的地方快速地寻找着。看来沈姨奶奶真是急了,怕不好和二叔交待,顾不得其它了。
书房该翻地都被翻遍了,也没找到她想找的东西。刘文青心想:沈姨奶奶是爷爷边上最熟悉她的人,看来可能放东西的地方都被她顾摸一遍了,还是没寻到。那东西放在哪?听他们口气,私房不是一件两件。不老少呢!那就不是零散放着,需要箱子或者其它玩意装着。地方就这么大,看来是没藏在家里。
刘文青灵机一动,爷爷以前做过买办,这下不用想了,百分之九十是放在洋行的保险箱里。只要看老爷子身上有没有保险箱的钥匙就能猜测判断的是不是正确。
看沈姨奶奶那失望的样子,刘文青暗自嘲笑道:“你已经落伍了!”
那厢老爷子发话,让把茶杯端过去,打断了沈姨奶奶的思考。既然目的已经达到,刘文青也就不愿意呆在书房吃灰,遂跟着姨奶奶一起出去了。
老爷子躺在摇椅上,津津有味地看着书,对其它一概不闻不问的样子。刘文青从他的态度上又品出别的味道来。难不成他知道自己的私房藏的很深,深到别人找不出来的地步。想要东西,就得听他的。钱财都在他手里捂着。这个家就牢牢掌握住,别的翻不起大浪来。
如果老爷子真是这样想的,只能说想法是有一定可能性的,只是太自负了。错估了人心的可怕。看,他的枕边人不是和他的儿子搞在一起。
想通了老爷子的目的,刘文青不愿意在继续在这呆着。就跟刘学止说:“爷爷,小三想娘了,要回家去。”
刘学止道:“怎么要回去了?你哥哥说下学了来接你的,不等他了?”
“小三自己回去,一会功夫就到了。”刘文青想,这几家差不多靠在一起,不希得人送。想了想,又对她爷爷说:“爷爷,小三可不可以挑几本书带回去给哥哥们看。”
“这样啊,那小三只可以带三本回去,看完让你哥哥再过来换,好不好啊?”刘学止想虽然书是他的心头肉,但孙子也是他刘家的未来和希望,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不过心里还是不放心,又嘱咐一句道:“书要好还好地爱惜,可不能少了张数,折了页的。”
“爷爷,你就放心吧,哥哥们可比你还爱惜书呢。”刘文青看出她爷爷的不舍,直接说道。其实她也没瞎说,农家的孩子能上私塾不容易,哥哥们都很珍惜,平时看书写字都是洗过手净过面才开始,对他们来说,读书是一件很神圣地事情。
被小孙女点破心思,刘学止尴尬地摸了摸胡子:“去挑吧,看完再来换。”
刘文青挑了三本书,都是游记之类的,大哥两本,二哥一本。跟爷爷告别后,就接过沈姨奶奶手里整理好的小包,慢悠悠地回家去了。
途中遇到村里在树下纳凉,唠嗑的人,也是一个个地叫着,丝毫没有不耐烦。
“这是刘秀才老三家的老闺女?”
“可不是,看嘴甜的,不像我家的死丫头,嘴像被线缝起来似的。”
“谁说不是呢,老三家的几个孩子,村里谁不夸大拇指的,不亏是刘秀才的子孙。”
“哎,话不能这么说,我看刘秀才的三个儿子。就数老三最有出息,在城里做工呢,每个月都有几百个的工钱,了不得啊。再看看他家的三个孩子,我看,刘秀才的三房以后要兴旺起来了。”
“他家老二也不错,你看家里有两头牛呢,农忙耕地到他家借牛的人可不少,每天也有不少大钱进账呢。”
他们自动忽视了老大家的,谁让老大家的没儿子呢,在农村,传宗接代可是天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