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做法就是谈判尽可以谈下去。但如一方发现另一方只是为了进行拖延,为了欺骗和侮辱对方,而不愿意达成协议,一方则必须进行打击——自然越重越好——不必为宣战手续浪费时间。他听到日本头一批战役的消息时感到十分宽慰。他自己就常常以极大耐心进行谈判,例如与波兰和与俄国的谈判。但是当他看出对方不愿意达成协议时,便不通过任何手续,发动突然的进攻。他将来还要这样做。

希特勒所以这样仓促决定把美国列进他的死敌名单中,另外还有一个理由。在那一个星期中曾出入总理府和外交部的施密特博士,明白地指出了这一点。他后来写道:“我得到的印象是,希特勒虽然也估计到美国会宣战,但由于他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威望欲,要由自己首先宣战。”希特勒在12月11日向国会所作的演说也证实了这一点。

“我们将总是先动手,”他对那些欢呼的议员们说,“我们将总是先下手!”

真的,柏林在12月10日深怕美国先宣战,里宾特洛甫严令德国驻华盛顿代办托姆森,丝毫不得有什么疏忽大意以致将希特勒第二天的行动计划泄露给美国国务院。

12月10日纳粹外交部长通过一份长电给托姆森发去了宣战声明全文。

他自己一定要在12月11日下午两点半在柏林把这个声明交给美国代办。托姆森奉令在1 小时以后,即柏林时间3 点半准时把宣战声明送交赫尔国务卿,要求发给他护照,并把德国的外交代表事务委托瑞士代理。里宾特洛甫在电报的末尾警告托姆森,在递交这一照会以前,切勿与美国国务院进行任何接触。他说,“我们希望在任何情况下不要让美国政府抢先这一步”。

不论希特勒为何犹豫不决,使国会会议延期了两天,但从缴获到的德国外交部与驻华盛顿大使馆之间的来往电文中以及外交部其他文件中可以清楚看出,元首实际上在12月9 日,即他从俄国前线的大本营回到首都的当天,即已作出要对美国宣战的重大'897' 决定。看来这位纳粹独裁者之所以要延迟两天,并不是为了作进一步的考虑,而是为了反复推敲他的国会演说,以便使向美国宣战一事能对德国人民产生应有的效果。希特勒深深了解,德国人民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所起的决定性作用是记忆犹新的。

12月9 日,汉斯·狄克霍夫奉命起草一份关于罗斯福反德活动的长篇清单,以便元首在国会演说之用。* 狄克霍夫当时在名义上仍然是德国驻美大使,但自从1938年秋两国撤回主要外交使节以来,他一直在外交部无所事事。

也是在12月9 日,托姆森在华盛顿接到指示,要他焚毁电报密码和机密文件。这天午前11点30分他急电柏林:“一切均已按指示采取了措施。”

现在他才开始意识到柏林在闹什么鬼了。当夜,他密告德国外交部:美国政府显然也知道了。他说:“此间相信,德国将于24小时以内对美国宣战,至少是断绝外交关系。”

希特勒在国会里:12月11日

12月11日,希特勒在国会中对那些机器人似的议员们发表演说,为他的对美宣战进行辩护。这篇演说的主要内容是对弗兰克林·D·罗斯福进行人身攻击,指责这位美国总统为了掩盖“新政”的失败而挑起战争。他大声咆哮道,“只有”受到百万富翁和犹太人支持的“这个人”“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负责”。长期以来,他对这个人积累下来的满腔郁愤,如今一下子迸发成冲天怒火。这个人自始至终阻挡着他独霸世界的道路;这个人曾三番五次痛斥'898' 他;正当英伦三岛遭到沉重打击而岌岌可危的时候,这个人却对它进行有力的援助;这个人的海军又在大西洋中使他屡遭挫折。

现在请允许我对那个以这个人为代表的另一半世界明确表示我的态度。正当我国军队在冰天雪地中奋战的时候,这个人却狡猾地喜欢发表炉边谈话,这个人是这次战争中的头号罪犯??

这个称作总统的人对我进行的侮辱性攻击,我是不屑理会的。他把我叫做匪徒,实在是无聊透顶。归根到底,这个字眼,无疑不是在欧洲而是在美洲创造出来的,因为在欧洲这里没有这种匪徒。

再说,我也不是罗斯福所能侮辱得了的,因为我认为他是狂人,和威尔逊一样的狂人??他始而煽动战争,继而颠倒是非,再用基督教的伪善外衣把自己可耻地掩盖起来,然后慢慢地、肯定地把人类引向战争,还赌咒发誓请上帝来证明他进攻别人是多么正当。——简直跟从前共济会会员惯用的那一套手法一模一样??

罗斯福犯下了一系列违反国际法的严重罪行。德国人和意大利人的船只及其他财产所受的非法侵夺,被拘留而失去自由的人受到威胁和掠夺。罗斯福日益嚣张的挑衅最后竟发展到这般地步:他命令美国海军在任何地点袭击并击沉悬挂德国和意大利旗帜的船只,这是对国际法的粗暴违反。美国部长们对于用这种犯罪手段击沉德国潜艇竟还大肆吹嘘。德国、意大利的商船遭到美国巡洋舰的袭击和劫夺,船员遭到监禁。

多年以来,德国和意大利虽然受到罗斯福总统的令人无法忍受的挑衅,却仍一直进行真诚努力,以防止战争的扩大并保持与美国的关系,这种努力现在已因此归于失败了。

罗斯福要把“反德情绪煽到战争的高峰”的动机是什么?——希特勒问道。他解释有两个原因。

我深深了解,罗斯福的思想与我的思想有着天壤之别。罗斯福出身富家,他所属的那个阶级在民主国家中有一帆风顺的坦途。我只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得靠勤勉工作才能打开一条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罗斯福的地位使他只知道战争的好处,这种好处是那些在别人流血时大做生意的人所享受的。我只是一个执行命令的普通士兵,战后复员归来,自然仍和1914年秋天一样穷困潦倒。我和千百万的人共命运,而弗兰克林·罗斯福则是和所谓“上层的一万家”的人共命运。

战后,罗斯福做起金融投机的买卖来。他从通货膨胀中,从别人的不幸中谋利,而我呢??躺在病院里??'899' 希特勒又花了一些篇幅继续作这种不伦不类的对比,然后才谈到他的第二点:罗斯福想利用战争来逃避他做总统失败的后果。

国家社会党开始在德国执政与罗斯福当选总统是在同一年??他接受的国家在经济上凋敝不堪,我接管的国家则由于民主制度而面临着全面崩溃当德国在国家社会党的领导下,出现了史无前例的经济恢复和文化艺术的复兴时,罗斯福总统却没有使他的国家得到丝毫的进步??这是不足为奇的,只要我们记住,他所号召支持他的那些人,或者不如说,把他叫来的那些人,都属于犹太分子,他们的利益只在瓦解而不在建立秩序??

罗斯福的“新政”立法是完全错误的。毫无疑问,继续执行这样的经济政策,即使是在和平年代,也会把这位总统搞得焦头烂额,尽管他有如簧之舌也是枉然。他如果是在一个欧洲国家搞这一套,迟早要被控犯有故意浪费国家财富的罪名,给送上国家法庭;恐怕还难免被控犯有非法谋利罪而被送上民政法庭。

希特勒以为美国孤立主义者和一大部分实业界人士对罗斯福的“新政”

也有这样的评价,至少是也有一部分这样的评价。他竭力想利用这一点。他哪里知道自从珍珠港事变以后,这些集团的人士和全体美国人民一样,都已一致支持他们的国家了。

美国有许多人,其中还包括身份很高的人[他继续说,暗指上边谈到的那些集团的人士],已经看出并完全认识到这个事实了。罗斯福已有渐成众矢之的之势。他设想解救的办法唯有一条,就是把公众的注意力从国内转移到对外政策方面??在这一点上,他周围的犹太人支持了他??犹太人的一切穷凶极恶的卑鄙手段都汇集到此人周围,他则伸出手来。

于是美国总统越来越致力于制造冲突??多少年来这个人只有一个希望:在世界上的某一个地方爆发一场冲突。

希特勒接着又历数了罗斯福在这方面的活动。他从1937年罗斯福在芝加哥发表“隔离演说”* 说起。“现在他[罗斯福' 害怕,”希特勒大声叫道,“如果欧洲实现和平,他在扩军方面浪费的千百万美元就要被看作是明显的欺骗,因为事实上并没有人想进攻美国——因此他一定要挑惹别人进攻他的国家。”

这个纳粹独裁者由于德美关系终于破裂似乎感到欣慰,他还要让德国人民也同他一样感到欣慰。

我认为大家一定感到欣慰,现在总算有一个国家,为真理和正义遭到史'900' 无前例的无耻糟蹋而首先提出了抗议??日本政府在与这个人进行了多年的谈判以后,也终于再也不能容忍他的无耻欺骗了。这个事实使我们全体德国人民,我想还有全世界一切正直的人民,都深深感到满意??美国总统最后总该懂得——我这样说只是因为他智力有限——我们已看透了他孜孜以求的目标是一个接一个地摧毁别的国家??

至于德国,它不需要罗斯福先生或丘吉尔先生,更不用说艾登先生,大发慈悲。它只要求它自己的权利!它将为自己赢得这种生存的权利,哪怕有1 千个,1 万个丘吉尔和罗斯福合谋反对它??

因此我已安排好在今天把护照发给美国代办,以及下列??讲到这里,国会议员们一跃而起,大声欢呼,元首的话淹没在一片疯狂的喧闹声中。

没有多久,下午两点半,里宾特洛甫以极其冷淡的态度接见了美国驻柏林代办利兰·毛里斯。他让毛里斯站着,听他宣读德国的宣战声明,随后给他一份抄件,就打发他走了。

[声明说' 尽管从这次战争爆发以来,德国方面在与美国的来往中一直严格遵守国际法的规定,美国政府对德国终于采取了明显的战争行为。这就在实际上造成了战争状态。

为此,德国政府决定与美国断绝一切外交关系,并且宣布,在罗斯福总统造成的这种情况下,德国也同样认为自即日起已与美国处在战争状态。这天上演的这出戏的最后一幕是签订德、意、日三国协定,协定宣布三国“在对美英联合作战取得胜利以前,绝不放下武器”、也不单独媾和的“不可动摇的决心”。

仅仅6 个月以前,阿道夫·希特勒在一场在他看来胜利已经在握的战争中,面对的只是一个在围困之中的英国。可是现在,他出于有意的选择,使自己处于与世界上3 个最大工业强国相对抗的斗争中。在这一场斗争中,归根到底,军事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经济力量。这3 个敌国的人力合在一起,也大大超过了3 个轴心国家。在1941年岁末12月这多事的一天,希特勒和他的陆海军将领们看来都没有头脑清醒地好好权衡一下这些事实。[901'聪明的德国参谋总长哈尔德将军在12月11日的日记中,竟没有把德国已对美国宣战的事情记载下来。他只提到那天晚上他听了一个海军上校所作的关于“日美海战的背景”的讲演。日记其余部分写的全是从俄国前线许多情况紧急的地方陆续传来的坏消息。这些消息,也许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已无暇设想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他的力量日衰的部队可能还得和来自新世界的生力军交手的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