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裤带,就地强x了起来,一时整个村庄都陷入了人间地狱。
大周人聪明,这是优点,但也有缺点,那就是人太聪明了,在生死存亡的时候,考虑的就太多了,为什么这些小股袭扰骑兵能每战得逞?常常几十人就能杀死大周几百甚至几千人?原因就是遇到袭击时,大周人第一想法不是反击,而是存着侥幸心理,想着当出头鸟。肯定会死,不当,也许还能活下来,于是便人人都不反抗,而是想办法躲,于是便出现了这种遇上乌族人,几百几千人。还打不过人家几十人的现象。比羊遇上狼的反应还要差。
据宗俊卿知道的上一世,乌族杀了几百上千万人,是怎么杀的?说起来真是寒心。举个例子,有座阳城,居民几十万,乌族破关的人只有万来人。进来后就是烧杀抢掠,这些人像所有大周子民碰到这种事情时一样。存着侥幸心理,生怕自己领头反击会死,所以便想方设法地躲,结果人家是屠城来的。怎么可能躲得过。
乌族人破关之后,连屠十日,将人屠了个干干净净。然后卷走了城里所有值钱的东西,像蝗虫过境一般。将阳城肆虐的干干净净,然后又像蝗虫般冲向了下一个城,依法炮制——就好像《独立日》里的那群蝗虫过境般的外星人一样。
几十万人啊,在没有热武器的这个年代,如果人人不怕死,跟对方拼个你死我活,就算乌族人战斗经验丰富,大周人是绵羊,十个杀不了一个,一百个人一拥而上,压也能把人压死了,几十万人,一百杀一个,也能杀掉对方几千人,让对方上万精锐骑兵损失惨重,结果呢,乌族人几乎没损耗,而阳城几十万人死了个干干净净,等打退乌族人,再回去统计的时候,除了早先得到风声跑了的,当时在城中的几十万人,只有几百人活着,其他人全死了。
大周人如此没血性,这也是让宗俊卿觉得有些无力的地方。
但是今年有点不一样的地方。
乌族人高兴地往这个村落所在的镇上进发。
村子里的好处太少,只有镇上粮食、金银珠宝和年轻女人才多,所以他们的目标是最近的一个小镇。
结果走到半路上,碰上了一队人。
那队人穿着奇怪的服装,服装不像当兵的,但行走间却相当整齐,又像是当兵的,见了他们迟疑了下,然后大概是吓着了,开始跑了起来。
乌族人对大周男子那是杀无赦的,毕竟杀一个少一个嘛,他们有骑兵,也不怕什么,于是便追了上去。
一开始那群人的确像他们以前碰到的所有人那样,禁不起冲击,让他们不由哈哈大笑地举起了砍刀,边冲边砍起来。
正砍着呢,却听其中有人道:“别跑了,他们有马,跑不过他们的,咱们跟他们拼了吧。”
这人应该是头头,其他人听了他的话,犹豫了,果然没再跑了。
乌族人看他们不跑了,准备跟他们拼了,也不以为意,因为一来他们常年征战,这些人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不用怕他们;二来,以往被逼入绝路的周人也说过这样的话,反抗过,但因一盘散沙,不知配合,单打独斗哪是武力强还是骑兵的他们的对手,不过是被他们的刀砍断头,被他们的马踩成肉泥罢了,所以这会儿看他们反抗,并未放在心上,依旧挥着刀砍向他们,像砍瓜切菜一般。
因觉得最先发话的那个人可能是头头,所以乌族人便先围攻他,他们是骑兵,结果不言而喻,自然将这人杀死了。
他们本以为这一群人的头头死了会马上成一团散沙,他们一个一个地收拾容易的很,哪知道这些人又围聚在其他几人身边继续冲了上来。
那几个人看来又是头头,这现象让这群骑兵觉得奇怪了,怎么头头死了还有头头?他们的确不怕他们反抗,但无组织的反抗,跟有组织的反抗,那可不一样,有组织的反抗,让他们杀起来就难多了。
果然像他们想的那样,这次杀起来,没以往那么容易。
在冷兵器时代,步兵对骑兵没有优势,所以他们最后还是将这几十人杀光了,但,他们也死了几个人,因为那些人看跑不掉,像是疯了似的,被他们砍倒在地,马踏上去准备踩成肉泥的时候,到底有人砍断了一些人的马腿,这些人从马上下来后,虽然战斗力还是比大周这些人厉害,但没了骑兵的优势,这些人几个人围过来砍一人,还是砍死了他们的人,于是这样,就砍死了几个人。
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
向来乌族人过来劫掠,极少出现伤亡现象,而这一次,不过是跟几十个周人打斗,就死了好几个,虽然是十比一的比例,但对他们来说也是觉得不可思议的。
而事实上,不光他们一小队人马出现了伤亡,这一次出动的上百股他们这样的小队,几乎每队都死了几个人,上百股小队,就死了几百人!伤亡数字简直骇人听闻!哪怕周人死的是他们的十倍,也够让他们惊呆的了,要知道按照这个损失比例下去,最先扛不住的,绝对会是他们,因为,周人的数量可不是他们的十倍,如果按十比一死下去,他们全死光了也杀不死周人的!而他们,可不想被周人杀光!这让他们怎能不害怕!他们只想不劳而获地洗劫周人勤劳存下来的收获和女人,可不是想赔上性命的。
“这是怎么回事?!周人不是像绵羊一样,毫无抵抗力么?怎么这么强了?!”素合震惊地道。
素合也懂周人千金之体不坐垂堂的道理,所以打草谷的事他就没直接参与了,而是等下面的头人上交战利品就行了,这会儿,看出去打草谷的人回来,说死了几百人,能不震惊吗?要知道往年,顶多死几个人,有些还是强x女人时,不小心被周女杀死的。
那些带队的头目便将情况说了下,然后道:“那些人看样子似乎是训练过的,知道配合,不会是大周将城里的兵,分散到各个村落,用来提防咱们打草谷吧?”
素合冷笑,道:“大周的兵都是软蛋,只敢靠着高墙厚城躲在里面吃兵饷,什么时候那么有血性,敢到城外村落里反击我们了?只怕另有来头,来人,让范家管事过来。”
范家,就是宁州八个帮他们销赃的家族之首,他们在乌族人这边设有管事,以备随时按乌族人的吩咐办事。
以前乌族多跟宋家交易,自从宋家被端掉后,与乌族交易最大的便换成了范家。
这时听素合这么说,不大会儿范家管事便来了,素合便将这事问了范家管事,范家管事也有些不明白,道:“这事还真不太清楚,我们家主子只住在城里,对城外的事不太了解,这样,小的马上派人传信回去,让家主打听下情况。”
范家不光帮素合销赃,卖粮食盐铁给乌族人,还帮乌族人打听大周这边的情报,贩卖情报消息。
虽有宋家通敌卖国的行为被上面发现了灭族被抄之事,不过范家并不以为意,毕竟朝廷偶尔也会发现这种事,然后抄家,不过一来不可能每次都发现,二来他们家已打点好了上下,朝廷那边不会有人知道的——范家不知道宋家是宗俊卿派人举报的,还以为是宋家自己不小心走漏了消息导致的呢。
素合点点头,道:“好!等你们的消息。”
发生在几千里外的这场惨事,朝廷半个月后方接到消息。
元鼎帝自诩有为之君,听到这种消息自然不能忍,不由拍案大怒,道:“杀我大周几千百姓,诸位臣工是什么看法?”
☆、第三零五章 君臣斗
元鼎帝是想马上派大军剿杀乌族的,可惜大臣们显然跟他不同频,刚有他安排的托说大军开拔打仗,就有人唱反调,道:“他们不过冬天没有吃的,劫掠一番,等开了春就没事了。若要因此开拔大军跟他们打一仗,粮草、军饷所费不菲,只怕会耗干国库,将他们打下了也没任何好处,且胡人来去如风,也不好打,所以微臣以为,等他们开春自去就是了。”
此言一出,不少人都赞同。
不错,为什么北方几族年年劫掠,大周却很少出兵打他们?原因就是打他们不合算,那些人像兔子似的到处窜,想杀上几个真不容易,相反打他们却要花很多钱,不像北方几族打大周,他们本来就没钱,来大周,打赢了就有钱,打不赢也没什么关系,所以这就是穿鞋的怕光脚的。
元鼎帝看一大群人都附和不去管的提议,不由气的脸色铁青,他还正属壮年,所以还有血性,要是等他五六十岁,没了雄心壮志,估计也跟这些人一样,就求个减少麻烦了,但他现在还只有三四十岁,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自然不爱听这些话,所以这会儿听众臣议论纷纷,并未接过话头,而是没吭声。
大臣们自然知道元鼎帝是怎么想的。
因为自元鼎帝即位以来,每年碰到北方打草谷,杀戮大周百姓,都会气愤不已,一幅马上要开战的样子,大家自然明白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不过,众臣只要不想打,元鼎帝也无可奈何,毕竟朝野上下全都不思战的情况下。元鼎帝若非要出兵,无心打仗的军队势必会吃败仗,这是以前证明过了的——当时将本就不多的国库耗了个干干净净,从那以后,元鼎帝再愤怒,知道打不赢,也只能干瞪眼了。
不过干瞪眼的次数多了。元鼎帝又好了伤疤忘了痛。觉得不能再这么对乌族下去,所以这会儿又想出兵了。
原因很简单,前次从宋家抄出了几百万。打仗的钱有,然后,从前线发回来的消息称,首辅镇国公呈上去的练兵方法不错。这次重创了乌族骑兵,元鼎帝看稍微训练一下。就能给敌人造成一定伤亡,觉得反击有戏,所以元鼎帝蠢蠢欲动,就想试试新方法的效果。
这会儿眼看没什么人支持。元鼎帝在愤怒之余,便将视线转向了镇国公。
镇国公一如既往地不怎么发表意见——镇国公一般只闷头处理政务,皇帝吩咐他做什么。他就认真做好,很少对些事情唧唧歪歪。这也是元鼎帝比较喜欢镇国公的原因,他实在是受够了朝中那群无论他做什么,都能找出反对理由的所谓谏臣,谁让那些谏臣,说是犯颜直谏,其实真正就事论事的极少,大都是为反对而反对,目的是想在士林中混个能犯颜直谏的名声,也就是说,其实是为了拉他这个大旗,给他们的名声做广告,要真是办实事的,他还高兴一点,偏偏那些人不是办实事的,就是为了卖嘴皮子罢了,对这些人,元鼎帝怎么可能喜欢的起来。
镇国公看皇帝看向自己,只装作没看到。
对朝堂上的情况,镇国公清楚的很。
按他的本意,他当然不想大周子民死亡,所以从私心来说,他当然希望大周能出兵,狠狠地教训一下那群屠夫,但他更知道,朝廷上众人不想打仗,只想省心,他提了也没用,因为他虽然尽量将皇帝交代的事务处理好,但就连这种事,有时碰上文人集团这些势力,都是困难重重,他能将事情办好,没出乱子,已是他能力很好了,稍微换了个人,估计无论办什么事都有阻力,都办不下去,在他之前,几乎一年一换的首辅,就看的出来,首辅这活不是人做的。
听皇帝的吧,文人集团跟你作对;顺从文人集团吧,皇帝大怒,要撤了你的职,怎么在这两者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并将事情尽量完成,已是镇国公相当有能力的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