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新定义李白-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长虹贯日,直度易水,不以为寒。若赫然作威,加以大怒,不许门下,逐之长途,白即膝行于前,再拜而去,西入秦海,一观国风,永辞君侯,黄鹄举矣。何王公大人之门,不可以弹长剑乎?(《上安州裴长史书》)意思是说,希望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找机会再来看看我。这样的话,我李白也就豁出去了,好好为您效劳。如果您看不起我,不来看我,那我就跟您说拜拜,再也不见您。当年冯谖还可以倚门弹剑而歌。您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狂人李白,少年时期就想通过他的狂和古惑仔作风,获得机会。结果很遗憾,这些刺史、都督、长史对他都不太友好,对他的信件也置若罔闻,或许根本没有拆,就扔到一边去了。
这些是李白做古惑仔的基本表现。主要是从他的诗和文方面讲的,一方面他崇拜侠客,武艺高强,重义气;另一方面做事风格太古惑仔化。

杜甫眼中的李白

李白和杜甫,是大唐诗歌的双子星座。杜甫眼中的李白,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李白具有偶像气质,杜甫也是他的粉丝。李白的名声和杜甫有很大关系,杜甫为他炒作,写诗歌颂他。
杜甫33岁的时候,认识了李白,当时李白44岁。这时的李白已经是大文人了,杜甫就和高适跟在他后面,做小跟班。
杜甫有首著名的诗写李白,我个人认为是李白的绝佳肖像画,比魏颢的还好。魏颢描绘的那个,形象虽好,但传神不够。我们来看杜甫的这首《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周作人曾写过一篇文章,说小时候想做“破脚骨”,也就是古惑仔。这也有利于我们理解古惑仔。周作人在文章中说他有个亲戚是黑社会,有一次,他的这位亲戚为了教训一个古惑仔,走过去拔了一把刀就插在自己的膝盖上,说:要么你给我滚蛋,要么你和我一样做。结果那个古惑仔吓得掉头就跑。周作人写得非常传神,他虽然是个很有涵养的人,但他也是崇拜古惑仔的。他说这就是古惑仔的精神,凭的就是一股气。
李白就有这样的气,所以杜甫崇拜他、认他做偶像不足为奇。毕竟年轻人都喜欢做古惑仔。李白从小学剑,拜过裴将军,而且炼过丹。“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写出了李白的精神,一种豪气冲天的气质。
这是李、杜结伴游历时,杜甫对李白的印象。杜甫为什么这样崇拜李白?因为李白给杜甫讲了很多他自己的故事,杜甫听得如痴如醉,以至于他的诗都带有李白的风骨了,这首《赠李白》就很像是李白自己写的。
还有一首著名的《饮中八仙歌》,也是杜甫写的,一共写了八大名士。中国文化历来都有“十景病”,什么都要凑成一个整数。李白在竹溪隐逸时有“竹溪六逸”,到长安之后又来了个“饮中八仙”。
古贤诗意图之饮中八仙明杜堇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辩惊四筵。
这首诗写的是八位著名的喝醉酒的文人。贺知章对李白来说,是最重要的人,因为他说了“谪仙人”三个字,直接奠定了李白的地位,所以他是第一仙。接着有二仙汝阳王,三仙李适之,四仙崔宗之,五仙苏晋,六仙李白,七仙张旭,八仙焦遂。这时的李白,不是以杀手身份出现的,但风格依旧,还是个“诞而无畏”的古惑仔形象,具有一种狂妄的精神境界。
杜甫还有一首《遣怀》,是回忆录性质的诗。写他中年时期,在梁地跟李白在一起的事情:
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
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
白刃仇不义,黄金倾有无。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芒砀云一去,雁鹜空相呼。
先帝正好武,寰海未凋枯。猛将收西域,长戟破林胡。
百万攻一城,献捷不云输。组练弃如泥,尺土负百夫。
拓境功未已,元和辞大炉。乱离朋友尽,合沓岁月徂。
吾衰将焉托,存殁再呜呼。萧条益堪愧,独在天一隅。
乘黄已去矣,凡马徒区区。不复见颜鲍,系舟卧荆巫。
临餐吐更食,常恐违抚孤。
头两句“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李白选择在梁地待了十年,是有典故的。汉代时,梁孝王曾经请司马相如去过那儿,而且梁地也是文人和侠客出没的地方,与李白的身份正相符。唐代大知识分子李白、杜甫、高适在那里相聚,因为那个地方对他们有强大的吸引力。唐代的大梁也是大城市,人口多,街道四通八达,是个热闹地方。一个人要成名就要到大城市去。从下面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和杜甫在干什么:“白刃仇不义,黄金倾有无。杀人红尘里,报答在斯须。”他们在行侠仗义呢!杜甫和谁一起干这闹市杀人的事呢?“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杜甫太实诚了,把李白和高适都给供出来了。除了李白自己讲这些古惑仔的事情,杜甫还提供了这个旁证。“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李白和高适喝酒喝得很高兴,由我记录下来,就更好了。
第四讲古惑仔李白0这首诗应该是杜甫晚期的作品。因为他下文写到安史之乱,写到国家已经没有希望了'奇‘书‘网‘整。理提。供',而这时想起自己的青壮年时代,想起大家在一起的时光,想到当时可以为了一点儿钱去杀人,可以对酒当歌……但现在报国无门,而且年纪老大,便流露出无限的悲怀和伤感。
从这首诗我们也可以看出,四十多岁的李白,已经不是青年人了,却还在做古惑仔。杜甫追随李白,也是因为崇拜李白的古惑仔精神,跟着李白一边学诗,一边学做古惑仔。而立之年的杜甫和不惑之年的李白碰到一起,就干“杀人红尘里”的勾当。

将古惑仔事业进行到底

古惑仔精神贯穿了李白的一生,他从青年时期就开始做古惑仔。从长安出去游历,还是做古惑仔。李白另有一首诗叫《扶风豪士歌》,歌颂一位讲义气的豪士,这时的李白已经到了晚年,路过扶风时,碰到一个人和他喝酒,在交谈中,又再一次唤醒了他的古惑仔精神。
李白做古惑仔,是为了制造名声,这和唐代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我们讲盛唐文学,总是说到两大题材:田园诗和边塞游侠诗。因为唐代知识分子要想出人头地的话,只能走这两条道路。要么做隐士出名被皇帝知道,做隐士要写山水田园诗;还有就是唐代崇尚武勇,从唐太宗就积极开边,直到唐玄宗。唐代边塞诗里体现的都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的豪迈气息,它强烈地呼唤着游侠精神。因为唐代战事频繁,知识分子要出人头地,很重要的方式就是从军,这就需要侠义精神。在唐代,很多重要的诗人都有从军经历,包括高适、岑参,也包括王维。王维曾经做过节度判官,像他这样温和的人,少年时期也要写游侠精神。
这都是由特殊时代背景决定的,那时崇尚暴力和侠义精神。李白看到了这些,所以他一边漫游、隐居,一边做古惑仔制造名声,引起时人关注,尤其是要引起唐玄宗的关注。

四、李白和他的女人们

李白和他的女人们

曾经有朋友问我:什么样的女人才配得上李白?我说:要做李白的女人,要么是宰相人家的孙女,要么就是风华绝代的佳人。
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无外乎两种,一种婚内关系,一种婚外关系。而李白则是婚内婚外兼而有之。'小说下载网 。。'
我们先讲李白和女人的婚内关系。对于一个有婚史的男人来说,讲他的男女关系,当然不能不讲婚内关系。况且李白和女人的婚内关系非常传奇。
李白到底有几个太太?李白的铁杆粉丝魏颢说李白有四个太太:
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宋。(《李翰林集序》)
魏颢和李白有过面对面的交往。他们两个见面是在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这一年,李白54岁。这说明李白54岁之前,就结了四次婚。李白一生先后娶过四个太太,临死之前,和第四位太太还保持着合法夫妻关系。
这一段话里有两个问题,涉及文献学知识。可能有两个字是衍文。我们看,“白始娶于许”,娶了一个许氏夫人,“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名字只有一个——明月奴。为什么生了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明明是两个人,却只有一个名字呢?说明“一女一男”四个字有问题。问题在哪儿?郭沫若说“一男”两个字是多出来的,也有学者认为“一女”两个字是多出来的。我同意郭沫若的看法,这“一男”恐怕是多出来的。
这段文字的最后一个字,恐怕也是错的。先说“始娶于许”,我们就注意到这个“许”,不是地名,而是姓氏。“终娶于宋”的这个“宋”字,应该是“宗”。“宗”字和“宋”字太像了。这在文献校勘学上,属于形近而误。
按我的意见来读魏颢的这段话,应该处理成这样:
白始娶于许,生一女,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诀。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宗。
“女既嫁而卒”,理解起来也有问题。到底是女儿死在嫁人之后,还是夫人死在女儿嫁人之后?还是母女两个都死了?不大好判断。但最后是“终娶于宗”,绝无问题。
魏颢的这段文字材料应该是最可靠的。有些人认为“次合于鲁一妇人”不对,是多出来的,李白并没有这个三太太。可是一千年之后的人,你再怎么想,你再说这里面可能不对,都说服不了我。我相信魏颢的记载是可靠的。我可以把李白的诗文集里所有和太太有关的作品全找出来,证明李白有四次婚姻,而且分别在什么时间结婚,我们也可以大概判断出来。

神秘的相思

先来说说李白的相思。像李白这样一个风华绝代的人,如果我们讲他和女人之间只有功利性,那岂不是让我们太失望了?可是李白写相思的作品少得可怜。
当我读到《相逢行》这首诗的时候,心花怒放。李白的这首乐府诗,写得非常香艳:
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
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夹毂相借问,疑从天上来。
蹙入青绮门,当歌共衔杯。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
相见不得亲,不如不相见。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胡为守空闺,孤眠愁锦衾。锦衾与罗帏,缠绵会有时。
春风正澹荡,暮雨来何迟。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
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
持此道密意,毋令旷佳期。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我们都知道李白喜欢五花马。“谒帝出银台”,是说他看完天子,离开皇宫后,遭遇了一场艳遇。“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谁家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