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新定义李白-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要么是没考上,要么起码是经过“八年抗战”才考上的。杜甫的诗为什么苦大仇深?考了两次都没考上。孟郊更惨,考得心态都扭曲了。为了考进士倾家荡产,把家具都典当了,“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车》),多伤心啊!孟郊46岁终于考上进士了,心花怒放地写了一首《登科后》:“昔日龌龊不堪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以前我是无名之辈,你们看不起我都是应该的,可现在我是新科进士,我要把长安所有的青楼逛遍,把所有的妓院头牌都叫过来陪我喝酒。
唐代考上进士之后,有两样最荣耀的事情:一个是慈恩塔上题名。白居易就写过“慈恩塔上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还有一个就是游街。放榜之后,所有的青楼张灯结彩,夜夜笙歌,都是新科状元来游。孟郊能把大把的钱往这里头扔,我估计背后也有很多厂家赞助。当时的大族选女婿,都瞄着新科进士。因为一个人能在唐代考取进士,如果又能做翰林的话,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做宰相。
当时的背景就是这样,读书人必须走科举这条路。李白凭什么不走?当然他有自己的说法:我是天才,我懒得考进士。但这是托词;实际上李白有难言之隐。他根本没资格参加科举考试,这跟他的身世有关。
在唐代,不是什么人都能参加科举考试的。
白居易年轻的时候写过一组文章,叫《百道判》。唐代科举考试,到中唐的时候有一个习惯,考进士要考判案的能力。白居易特聪明,他自己做模拟题,就编了100个案例,然后事先把答案做好。其中有一道“判”,讨论的是:商人的儿子能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白居易说可以,他希望政策能够开明一点。白居易专门做这样一道模拟题,说明按照唐朝的惯例,商人的儿子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
唐代考进士,先要通过资格审查。审查的时候,要注明:一、“郡县乡里名籍”,就是要注明你是哪个地方的人?二、“父祖官名”,就是你的父亲,还有你的祖父,叫什么名字,干什么的?此外还规定,如果家里是做买卖的,或者关系比较近的亲属是做生意的,就不能来考进士。当然,罪犯的后人更没有资格。
李白的身世,恰好两条都占了:一是罪人之后,二是商人之子。想考进士,连门儿都没有。你已经把我的资格都剥夺了,我还会奴颜婢膝地求你吗?天才李白绝不会这么干。他就说:你不让我考,我还看不起你进士考试呢!我不考科举,我就靠自我炒作,炒出大名来,让你皇帝老儿亲自把我请过去。这是李白的情结。

商人家世对李白性格的影响

商人家世对李白的性格的影响,有非常明显的三个表现:一、思乡观念淡薄。四川那么好,养育了李白,可是李白25岁从四川出来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二、家庭观念淡薄。李白诗集里那么多文章,都是写给达官贵人,写给社会名流的。却没有一篇是写给父母和兄弟姐妹的。三、喜欢到处浪游。
李白的家庭观念,跟中国的传统观念完全不一样。中国人活得特别累。在儒家背景之下生活的中国人,身上的担子非常重,家庭的、国家的,最后都要由你来扛。就算本来跟你没什么关系的,你也会很自然地把它揽过来。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杜甫。苦大仇深的杜甫,养家不容易,到后来,连他的儿子都饿死了。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觉得整个国家的苦难,都应该由他来承担。其实他只在朝廷做了三年小官,这个苦难轮得到他来扛吗?
中西文化不同,西方文化重个体,中国传统文化轻个体。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特别适合传统中国。从小家庭到大家族,你都必须担当。传统文化影响之下的中国知识分子活得非常累。他们的精神向哪个方面发展呢?比如杜甫,只能向苦难、沉重与深厚的方向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缺少那种向外发散的,高大、飞扬的自由精神。只有很个别的例外,比如庄子,比如李白。庄子的老婆死了,他兴高采烈,鼓盆而歌。李白的父母老早就去世了,他也没有兄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身上的担子轻,所以他有自由。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他的文化价值观念不同于传统的价值观念,他能自己减负。中国文化是需要减负的。李白和庄子,是中国文化里的两个偶然,跟正统文化不大一样,然而,极其光辉、璀璨。
我有时候觉得,李白之所以如此独特,就和他家庭观念淡薄有关。
中国传统文化体系里,到小说和演义的时代,有两个著名的象征:一个是孙悟空,一个是哪吒。他们身上有李白的精神。我认为,孙悟空和哪吒是对中国文化的暗喻,他们代表叛逆和自由。到了明代,毕竟思想解放有些苗头。那个时候的小说出了这两个形象,不是偶然的。
孙悟空是个什么人?我们看他的背景,他既无父又无母,是从石头缝里跳出来的。我觉得孙悟空代表了作者的一种希望,他想:如果我也无父无母,我也是从石头缝里钻出来的,我也可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我的精神就是绝对自由的。孙悟空在中国文化里是一个自由解脱的象征。但是一有牵绊,就不一样了。孙悟空后来也要报恩了。为什么呢?如来佛把他压在五行山下,压了五百年。是唐僧解放了他,他欠唐僧的。这就又回到了中国文化的母题。儒家文化的传统母题就是,每个人生下来都是欠父母的。西方的基督教讲原罪,其实儒家也有这些东西。我们每个人都欠了一笔债,必须还。孙悟空遇到唐僧之后,完全不一样了。观音给孙悟空戴了一个紧箍咒,你再牛,唐僧给你念两句,你就不行了。我们读《西游记》的时候觉得非常奇怪,孙悟空没做唐僧的徒弟之前,本事特别大,谁都打不过他。做了唐僧的徒弟之后,好像没那么厉害了,经常都是和妖怪打个平手,还要请帮手。而且做事也拖泥带水了,打白骨精也打得不痛快。为什么呢?所有的负担、所有的牵绊都来了,都拉住你。你要往前跑,你想冲刺,可怎么冲?有绳子捆着你。中国文化是有紧箍咒、捆仙绳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西游记》是一部伟大的象征小说。
中国文化,儒家是主流,但是还有一个支流——皈依前的孙悟空,还有庄子和李白,都是这种精神的代表。我非常喜欢这个支流。我总是哀叹为什么我不是李白。中国文化太累了,《诗经》里有八个字:“知我如此,不如无生。”(《诗经·小雅·苕之体》)我每次读到的时候,为之愀然不乐,甚至要为之落泪。现在讲《诗经》,我老讲两千五百年前风花雪月的故事,总想从“思无邪”的角度,尽量把它讲得轻松。可是《诗经》里也有厌世情绪,胡适老早就看出来了。为什么呢?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欠了那么多,万一又赶上乱世,家累那么重,国家危难当头,那他就必须担当所有的苦难、所有的委屈,在别人面前就必须坚强。可是每个人的内心都是脆弱的,都是触摸不得的。当面对自己的时候,只能说“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孙悟空之外,还有一个哪吒。《西游记》里面,哪吒跟孙悟空关系不错。他也是在明代文化背景下出现的。我看哪吒的故事,最感动的是“剔骨还肉”。因为他闯了祸,牵连到他父亲李靖。这在中国文化里是最不可原谅的。做子女的,怎么可以给父母带来忧患呢?不得已,他只能“剔骨还肉”,让龙王爷息怒,不去追究他父母的责任。等他在莲花中重生之后,哪吒才更加强大。哪吒重生之后,一度痛恨父亲,但是最后两人还是和好了。李靖是托塔天王,他的塔也是观音给的,专门用来镇压哪吒。你做儿子的,怎么可以不听老爹的话?曾子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论语·泰伯》),你要老老实实做人,规规矩矩做事,不能给父母带来一点儿忧患。中国有句古训——“侍父母几谏”,父母做错了,你要和颜悦色,想办法委婉地去劝说。他们不听,打你,你也不能怨恨,还要感恩戴德,还要再想别的办法去感化他们。这是中国文化。
反叛是极少数的。而且反叛的人容易遭迫害,下场都很悲惨。庄子是一个不得势的人;李白也好不到哪里去;孔融更惨,被砍了头。孔融不就是说了两句话吗?他说,如果父亲是个混蛋,我宁愿把饭给路上的乞丐吃也不给他。他还说,子女从母亲的子宫里生出来,不就是从容器里倒出一个东西来吗?什么父亲不父亲的,他不就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性欲吗?凭什么要孝呢?孔融的话,乍一看太无人情。但是我觉得恰恰是这部分人看到了中国文化的真相,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另外一面,看到了中国文化对人性的扼杀。要讲人性解放的先驱,我想这些人才真正是吧。孙悟空大闹天宫,哪吒剔骨还肉,藏在这两个俗文化故事背后的,是一个伟大的解放的象征。
出生在商人之家,家庭观念淡薄,造就了李白,而且是绝无仅有的李白。杜甫是可以重复的,是人力可及的,只是度的差别而已。但李白却是不能重复的。是唐代社会历史的大背景,四川独特的地理风貌和商人世家的家庭环境造就了李白,这三个要素缺少一个,那就是想做李白也做不了了。
我们说李白人情方面太淡漠了,但这恰恰代表了另外的一种境界。杜甫代表的是人世的、人伦的境界。魏晋风流常讲“游方之内”和“游方之外”,杜甫代表的就是“游方之内”,是规矩之内的普通人的生活规则。李白是天才,天才的生活规则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拿普通人的生活规则去要求一个天才,这样做是不公平的。
时代对李白太不公平了,这一点杜甫看得最清楚。杜甫到晚年,虽然走上了跟李白完全不同的道路,但杜甫是李白的知音。他写李白,说:“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不见》)所有的人都觉得李白该杀,这样一个无情无义、反复无常的人,留着他干什么呢?但是杜甫非常伟大,作为儒家的中坚力量,他说:我懂李白,李白是天才。一个天才容易吗?不只是五百年才出一个的问题。中国五千年文化,就两个天才,一个庄子,一个李白。你还要去杀他?
李白代表的是宇宙境界,天的境界。他是独与天地精神相往藏云图明崔子忠来的。他不歌颂自己的父亲,不歌颂自己的母亲,不写自己的兄弟姐妹,跟老婆好像也没有什么感情。可是李白歌唱月亮,那是明亮的象征,那是人心更高的一种境界。
“商人的儿子”这一身份,给李白带来了绝无仅有的契机。使他能够走出儒家的规矩,去过一种可能性的生活。我们在当代中国,研究李白也好,研究儒家也好,研究道家也好,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种可能性的生活,而且是一种良性的、审美的、令人向往的、让人有幸福感的生活。我觉得这是一个关键。李白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好,他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
对于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李白的意义在哪里?李白家庭观念淡漠,乍一看,好像他是中国文化的罪人。但是我觉得李白恰恰是中国文化的大功臣。有李白,有庄子,中国文化才不是真正的单调,才没有最后走到一潭死水。中国文化里总是有几颗流星,偶尔划过漫长的黑夜。庄子和李白,就是中国文化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