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炫风:中国明星城市发展史-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批准的十四个开发区之外进行“加一”的特别决定。这“十四加一”需要国务院专门会议才能决定。

“何主任,这事我们只能请您多多劳驾了!看在中央领导已经肯定我们昆山开发区的分上……”吴克铨知道这事非同小可,而要办成这件事,非何椿林主任莫属,一则他主管这方面的事,另一个关键是何椿林主任实地考察过昆山,他说话能影响众国务院领导。如果能允许磕头相托的话,吴克铨当场肯定要给何椿林磕三个响头。

何椿林不愧是位体贴下面苦情的好领导,他肯定地告诉吴克铨:昆山这个忙一定是要帮的。“不过钱的问题你们得找财政部。”何椿林告诉吴克铨。

“财政部的事我们去找。”吴克铨谢别何椿林后马上到了国家财政部。国家对所批准的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是有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的,吴克铨知道打通财政部关系的重要性。昆山缺钱啊!

财政部官员说:钱可不能随便给。

吴克铨一听,那张原本兴奋起来的脸一下蔫了,求情道:“请领导们帮帮忙,我们昆山开发区已经办了好几年,从来就没有花过国家一分钱,多少也请照顾点我们。”

财政部的官员看看昆山送来的材料,又看看中央领导在昆山的讲话,再瞅瞅吴克铨的一副可怜相,终于发起善心:“这么着吧,正好现在讨论地方向中央包干上交财政收入的事,你们昆山如果赶上这一拨,可以从你们昆山上交的财政收入中少交一些用作经济开发区建设资金。”

“好啊,我们昆山现在向国家上交的财政收入包干数是一个亿,而且每年还有递增6%。能不能在这个数里,请财政部照顾照顾?”吴克铨是全县经济的大管家,这财他十分清楚,于是这样道来。

财政部官员商量了一下,说:“假如你们的开发区经国务院正式批下来,我们参照其他开发区的做法,同意你们从现上交国家的一个亿中拔出5000万元用于经济开发区资金,还可以享受免除每年上交额的递增部分。”

“太好了!谢谢,谢谢你们对我们昆山的帮助!”吴克铨万分感激财政部的官员。

“每年5000万元,整十年就是5个亿,关键是还有免除每年递增的6。5%,这等于一项政策,让我们昆山开发区有了比较大的资金来源。”吴克铨事后感慨万千道。

然而,这个财政优惠的前提是:国务院必须正式批准昆山经济开发区列为“十四加一”的总体经济开发区战略方案之列。

偏偏这个时候中国出了大事:由于1989年的“六四”事件,那位视察昆山的中央领导下台了……

坏大事了!一心拿“圣旨”办开发区“出生证”的吴克铨和昆山人此时急坏了,心想这回要彻底泡汤了。那个时候中国的政局之混乱,还有谁把小昆山的“小事情”放在心上?

“找人!还得找熟人,找对我们苏州和昆山熟悉和有感情的人。”那些日子里,吴克铨和宣炳龙等人苦思冥想,寻找种种可能。突然他们想到了一个重要人物:费孝通。

费老可以帮这个忙!

费孝通作为苏州籍的著名民主人士、人大副委员长,请他出面兴许能帮上这个忙。

费老是大名人,也爱到处走动,尤其喜欢他的“乡村小路”行。这年10月中旬,昆山人得知费老要来苏州,于是吴克铨通过关系,先在某地与费老见了一面,并详细向费孝通汇报了昆山开发区的情况。

这天与费孝通见面是10月15日。五天以后,费孝通先生来到昆山,陪同他的还有江苏省副省长张绪武。这回费孝通是来“帮忙”的,所以他在参观开发区后,直截了当地问吴克铨:“不是说要中央承认你们这个开发区吗?请具体说一说,承认了开发区到底有什么好处?”

没想到费老如此痛快,于是吴克铨赶紧接过话说:“在政策上,开发区可以享受许多优惠。但是我们目前还不算正式开发区,享受不到这些优惠。比如,国家开发区的企业所得上缴是15%,而我们开发区要缴24%;国家开发区的企业有免两年减半3年的政策,即新办企业在前两年可以免缴所得税,后3年则可以减半上交所得税,这样对外商投资办企业就有更大的吸引力,而不是开发区就享受不到这个待遇。”

费孝通点点头,道:“这样外商可以多得一些便宜,他肯定愿意来了。”

一旁的张绪武插话说:“国家开发区的外汇留成也有优惠,和深圳特区一样,它创的外汇可以全留,一般开发区只不过能留25%。”

吴克铨借机又将办好开发区同时,还能够给予当地周边的加工业和地方政府带来很多好处的话说了一通。

费孝通到底是个大政治家和社会学家,在听完吴克铨和张副省长的一番话后,突然问道:“我重点问一下:如果批准了开发区,当然有利于地方的发展,于国家呢?国家有多少好处?长远的,现在的,都说一说。”

张绪武副省长迅速朝吴克铨递了一个眼色。吴克铨便直言道:“如果批准,我们的发展肯定要快得多了,发展速度可以达到蛇口工业区水平。蛇口是8年达到工业产值10个亿的,我们不要国家花钱,只要这些政策,8年也能达到10个亿的工业产值。这就是对国家的贡献和好处。”

“好,这个记下来!”费晓通对此特别关注,让秘书把这一条重点记录下来。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说服人家为什么昆山可以办国家级开发区。”费孝通再一次点到要害。

吴克铨于是又将昆山的种种优势,特别是地理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及外企在昆山已经获得的成效跟费孝通作了汇报。

费孝通最后表态道:“现在昆山已经具备很多条件了,关键是要做一下具体工作,促成开发区得到正式批准。我这次来看到了,也听到了,我想可以通过人大提案的方式在明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向有关部门提出。理由是:苏北都有了国家批准的开发区,苏南却没有。昆山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办成这么个样子了,我们应该支持和批准它。”

“我会全力支持这个事的。”临别时,费孝通再次对吴克铨说。

“谢谢,谢谢费老!”吴克铨激动地握着费孝通的手,代表全体昆山人民这样感谢道。

日理万机的费孝通不仅没有失言,而且就在视察昆山的两个月后的当年12月20日,向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同志亲自写了一封长信,讲述了他在昆山调查视察时看到的昆山开发区的情况,指出“根据以上情形,我想,昆山开发区可以进一步发展为苏南开发区。苏州、无锡、常州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昆山就在其中,又最靠近上海,又有这么一个初具规模的开发区。它的条件实在要比苏北的连云港和南通两个开发区好得多。因此我建议国务院能正式批准昆山开发区,并且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同等待遇。”

第二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费孝通又联名江苏省人大代表向国务院提交了批准昆山开发区的相关提案。

然而这也并非万事大吉了。吴克铨和昆山人在1990年等了一年,1991年又等了一年。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国务院关于同意昆山经济开发区列入“国字”号级开发区的正式批示下达。批件是总理李鹏同志签的字,时间为:1992年8月22日。

其实从费孝通写信给习仲勋到向人大提案到最后正式批准的这两年多时间里,昆山人为这“国批”还做了相当多的“私下”公关——

女县长(后来成女副市长)的郑慧珍是具体操办此事的昆山人,她在这过程中到底上过多少次北京连她自己都记不清了,反正像何椿林这样的国务院高级领导也都成了这位昆山女县长的熟人。郑慧珍上何椿林的办公室,主人一见她就会说:“又来啦?”女县长也很随意地笑答:“又来了。”剩下的时间就是她与领导们就“国批”事宜来回地商议,甚至有时还会争执几句,因为都是熟人和朋友了,这种争执丝毫不会对昆山被批准开发区有任何影响,相反起到好的作用。

江苏省领导也没有少帮昆山人的忙。国务院召开的“沿海经济发展战略”会议上,省长陈焕友亲自在李鹏总理面前为昆山人唱赞歌。

那一年邹家华副总理到昆山参加沪宁高速公路剪彩,其间,省长陈焕友陪邹副总理参观昆山的开发区。“很好嘛,我对昆山开发区早有所闻,现在一看果然名不虚传!”

吴克铨这时因年龄关系,从市委书记岗位上退下,接替他的是李全林。李全林书记适时请邹家华题词。

邹家华一手好字,写下:加快开放步伐,搞好开发区建设。

陈焕友省长不露痕迹地说:“请副总理写上‘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题’。省长这话一出,在场的昆山人的一颗颗跳动的心都到了嗓门口,他们知道如果省长的这句话被副总理接受,就意味着昆山开发区的“出生证”将即时成功一半了。

邹家华早听出陈省长的话中有话,笑笑,便提笔写下“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题”11个字,随后将笔一放,朝昆山人一语道破:“这一下你们敲定砖脚了吧?”

“谢谢副总理!”

全场顿时响起热烈掌声。昆山人个个热泪盈眶……

吴克铨听说后,更是老泪纵横。

第03章 昆山无山却有玉

昆山现在出名了,每天都有全世界、全国各地来的人,他们或是到这里做生意,或是来此学习参观,还有的是干脆在这里定居。可第一次到昆山的人发现:昆山、昆山,竟然找不到山呵!

这事在我很小的时候也发生过,父亲第一次带我到昆山,我闹着一定要去登山。结果父亲带我到了玉山镇的一个公园,说那个长着一些树木的土墩墩就叫“昆山”,这让我十分失望,因为比起我出生地常熟的虞山来说,小昆山确实太小了!

几十年过去了,我再次来到昆山,昆山已经完全变了样,成了连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都知道的大昆山了,而市区中央的那个“昆山”还是那么高。昆山人在我去采访的第一天就一定要让我见见“昆山”真面目——他们带我到玉山畔的一座非常漂亮的建筑里面,进去一看,方知这里是昆石博物馆。而正是这一次,我才真正了解原来昆山虽无山,却有稀罕的昆石、琼花和并蒂莲这三样宝。其中昆石以漏、透、瘦、皱而闻名,是一种十分稀罕的宝玉石,据说一块一人高的昆石,可以卖到几万几十万元。琼花在昆山早已有之,只是改革开放后的昆山人才真正把高贵的花种珍视起来。江南的莲花到处是,但昆山的并蒂莲独具一格,堪称千年千瓣自是一绝。

昆山在中华文化史上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当然还是昆曲。关于昆曲的源头我们可以追溯到宋元时代的南戏,当时这种南戏主要剧本是“传奇”,其演唱的声腔很多,而“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比流传于浙江的海盐腔,江西、两广的腔调和江苏常州、镇江的余姚腔更富特别之处,这是因为昆腔的开山祖鼻是元末明初的大戏曲家、昆山人顾坚。昆曲之所以后来名传神州,得益于另一位昆山人梁辰鱼的功劳,梁创作了一曲《浣纱记》剧目。魏良辅的昆曲加梁辰鱼的剧目,使得昆曲从此传遍大江南北……于是昆山这个默默无闻的弹丸之地也名声大震。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中国的声腔剧种广泛流传,而昆曲则在其中发挥着独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