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距土军7—8公里处乘夜偷渡雷姆纳河。22日晨,雷姆尼克会战打响,双方激战达12小时。土军遭重创,放弃阵地溃逃,伤亡、溺毙者达1万余人。
雷姆尼克一战打乱了土耳其的整个作战计划。俄军在此役之后,攻克宾杰拉,并且不战而夺取阿克尔曼,控制整个摩尔多瓦。
俄军为迫使土耳其停战议和,计划在多瑙河左岸展开积极的军事行动,并做好打到右岸的准备。土军依托沿岸一系列坚固设防的要塞进行战略防御。伊兹梅尔在诸要塞中,战略地位最为重要。伊兹梅尔控制着多瑙河下游,直接威胁俄军翼侧和后方,不拔除伊兹梅尔,俄军难以在多瑙河左岸行动;该地集中土军精锐部队,一旦被歼,土军战斗力锐减。攻克伊兹梅尔不仅震撼土耳其,也有助于提高俄国在欧洲的地位。因此,伊兹梅尔势在必克。
1790年3月,乌沙科夫就任黑海舰队司令,先后在锡诺普海域、刻赤海峡和腾得拉岛海域海战中连续突击,击败土耳其舰队,牵制土海军力量。然而,波将金指挥的地面部队行动迟缓,贻误了战机。9月,奥地利单独与土耳其缔结和约,从而增加了俄军的困难。
1790年10月中旬,俄军向伊兹梅尔开进。12月上旬,两次围攻伊兹梅尔,均未奏效。波将金指派苏沃洛夫指挥伊兹梅尔地区的俄军(地面部队3.1万人、火炮600门,多瑙河区舰队小型舰艇200余艘、舰炮约400门)。
苏沃洛夫的作战计划是:地面部队编成三个集团,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同时发起猛攻。从作战部署看,主攻方向指向防御较薄弱的南面,俄军在该方向集中了三分之二的兵力和四分之三的火炮。
1790年12月22日凌晨3时,俄军在夜幕和浓雾掩护下秘密接近城墙。5时30分,按统一号令,兵分三路同时发起622《影响世界的100次战争》攻击,多瑙河区舰队输送地面部队上陆,并以舰炮支援。8时,外城被攻破,双方展开激烈的巷战,16时战斗结束。土耳其守军阵亡2.6万人,被俘9000人。俄军伤亡约1万人。伊兹梅尔一战基本上决定了俄土战争的结局。
1791年夏,苏沃洛夫部将库图佐夫两次打败土军地面部队,6月15日,在巴格达附近击溃土军2.3万人。同时,乌沙科夫两次打败土耳其舰队。8月11日,在卡拉克里亚海角,趁土舰队官兵多数在岸上度伊斯兰教节日之际,发动突然袭击,重创土舰队。双方军事行动至此基本结束。
1792年1月,俄土签订雅西和约,土耳其承认俄国兼并克里米亚,宣布放弃格鲁吉亚。至此,整个黑海北岸广大地区划归俄国版图。
1787—1791年俄土战争的结束,沙俄实现了称霸黑海的野心,为进一步向巴尔干、地中海和中亚方向侵略扩张创造了有利态势。俄军取得这次战争的胜利,在于叶卡特琳娜二世善于把外交和军事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战前进行充分的外交准备,拼凑军事同盟,孤立敌人,避免两线作战。俄国面对土耳其和瑞典两个对手,始终把主力用在南线对付土耳其,而在次要方向的北线,只用少量兵力进行防御。
这次俄土战争也充分展示了俄国统治集团内部军事思想上的斗争。在较长时期,革新派与保守派的斗争一直不断。从总体上说,保守派占优势,18世纪后半期,以苏沃洛夫和乌沙科夫为代表的革新势力已崭露头角。他们两人在作战中相互配合,进一步发展了地面和海上作战的基本原则。苏沃洛夫的进攻思想充分反映了沙皇政府的扩张政策对军事的要求。这种思想,较之西欧盛行一时的避免决战、依靠“机动”取胜的消极作战思想略胜一筹。然而,俄国封建农奴制决定了革新派在对外战争中虽然打胜仗较多,但在统治集团内部斗争中却往往败北,成为宫廷阴谋的牺牲者。
42 法国革命战争
又一个皇帝人头落地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一次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封建专制制度的基础,有力地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而1789年至1794年由法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为推翻封建统治和反对外来干涉所进行的革命战争,则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法兰西共和国的诞生鸣响了礼炮。
18世纪下半叶法国封建专制制度极端腐朽,遭到了人民的强烈反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攻克了象征封建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上台。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欧洲各国君主们视其为洪水猛兽,为置之于死地,结成了反法同盟,宣布支持法国路易十六的君主政体,并在法国周围边境地区集结兵力,做好了战争准备。1792年4月法国向奥、普宣战。
战争开始后,法国人民热情很高,但在新召募的军队组建之前,作战的主力仍是原法军。部署在敦刻尔克至巴塞尔的法军有三个军团,约15万人,计划分三路进攻比利时,企图趁奥军尚未充分动员和展开之机,主动出击,先发制人。但由于法军战备水平低,机动能力差,指挥欠协调等原因,4月28日法军北方军团刚越过法比边界与敌军遭遇,就惊慌失措,溃不成军。前线的失败激起了法国人民对国王和君主立宪派的强烈不满。8月,普鲁士的不伦瑞克公爵率领14万普奥联军向法国东北部边境逼近。8月10日,爱国热情高涨的巴黎人民再次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国王和君主立宪派政体,随后成立法兰西共和国。这时,普奥联军越过法国边境,先后占领了隆维要塞和凡尔登要塞,并迅速向巴黎推进。法国军民英勇抗击,新征召的部队源源不断地开往前线。在迪穆里耶和克勒曼将军的指挥下,法军2个军团5万余人在沙隆大道上的瓦尔米附近设防。9月20日晨,普奥联军约4万人绕过法军阵地,在瓦尔米西南展开,对法军进行炮击。法军抢占瓦尔米附近的小丘,实施炮火反击,双方展开了大规模炮战。
当时在场的诗人歌德写道:这场炮击的激烈情形是无法形容的。联军组织两次冲击都未达到击溃法军的目的,被迫停止进攻。中午,炮战达到高潮,整个战场都在发抖,双方发射了2万多发炮弹,但由于火炮射程有限,双方伤亡不大。以后联军后勤补给困难,加之天气不好,未再采取积极的战斗行动。9月30日,联军开始撤退,法军展开全线出击,将联军赶出了国境,随后攻占了比利时的冉马普、蒙斯和列日等地,把普奥联军赶过了莱茵河。瓦尔米会战是革命的法国反击欧洲反法联盟的第一次胜利,它对挽救法国革命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1793年1月21日,革命的法国人民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这一消息传出,使欧洲各国君主如做了一场噩梦,而法军占领比利时并威胁荷兰。更引起其惴惴不安。原来还在犹豫或保持中立的国家都纷纷参加普奥联盟,结成了第一次反法联盟。3月,反法联盟军再次入侵法国。共和国四面都受到外敌的威胁:在西部阿尔卑斯山与4.5万奥地利、撒丁联军作战;在南部比利牛斯山区同5万西班牙军队作战;在莱茵河下游和比利时同奥、英、荷、德的7万军队作战;在默兹河与摩泽尔河之间同3万多奥军作战;在莱茵河中、下游地区与11万奥、普、德军作战。与此同时,国内王党叛乱四起,叛军在旺代组成3个军团,打败了前来镇压的政府军。在这关键时刻,又发生了法军将领迪穆里耶叛变事件,使共和国处境更加恶化。迪穆里耶本来就是个君主立宪派人物,对处死路易十六非常不满,企图拥兵首先征服荷兰,把荷兰和比利时合并为一个国家,然后率军返回巴黎,发动政变,拥立一个新国王。因此,他不顾共和国的险恶处境,率领法军2万人远征荷兰。正当他向多尔德雷赫特发动进攻时,配合其进攻的法军右翼在默兹河下游遭奥军从侧后的猛攻,迫使法军撤出荷兰,退回比利时。3月底,奥军占领布鲁塞尔,法军又全部退出比利时和莱茵河左岸。迪穆里耶暗中与奥军勾结,最后叛国投敌。法军几个月的战果,转眼丧失殆尽。
前线不断传来失败的消息,使法国国内叛乱愈演愈烈,投机商哄抬物价,人民群众生活日益恶化。6月2日,愤怒的巴黎人民举行了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了吉伦特派的统治,由雅各宾派执政,使法国大革命沿着上升的路线到达了顶峰。雅各宾派上台后,面对更加恶劣的国内外形势,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治上,实行土地改革,广泛动员民众镇压叛乱;在经济上,严禁屯积垄断,实行全面限价;在军事上,实行全民皆兵,建立军师编制,用新技术武装军队,从下层官兵中选拔高级将领,改进战略战术等。共和国很快就动员了120万人,编成14个军。共和军首先向国内叛军发起进攻,西北部叛军被迅速镇压了下去。不久,共和军又攻占了叛乱中心里昂,迫使叛军投降。在南方,共和军两次打败叛军,并乘胜进攻马赛。但逃往土伦的保王党人把该城献给了英国,英国马上调兵防守,迫使共和军退回马赛。克勒曼将军率领的阿尔卑斯军团包围了里昂。12月19日,共和军收复土伦,在这次战斗中年轻军官拿破仑·波拿巴特表现出色,被破格晋升为准将。在对外战争中,共和军也取得了重大胜利。9月6日,乌夏尔将军率领4.2万人在翁斯科特击败了英国—汉诺威军队1.3万人,取得了雅各宾派执政以来的首次胜利。法军虽训练不足,协同很差,但凭借着高昂的热情和顽强的斗志打败了反法联军。可是,乌夏尔未能及时扩张战果,在随后的梅嫩之战中战败,被撤职送上了断头台。10月15日,接替乌夏尔的儒尔当指挥5万共和军在瓦迪尼大败奥军,迫使其放弃对莫伯日的包围向东撤退。此后,法军在北部边境掌握了主动,在摩泽尔河和阿尔卑斯山方向也转入了进攻。1794年,双方都制定了新的进攻计划。联军企图向索姆河方向进攻,威胁巴黎;共和军则计划乘胜追击,再度征服比利时。5、6月间双方进行了一系列交战。6月26日,法军与奥军在弗勒吕斯进行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会战,法军击退了奥军。此战后,法军完全掌握了战场主动。法军乘胜追击,大踏步前进。
联军向安特卫普、布雷达方向节节败退。7月10日,法军攻占布鲁塞尔;27日攻占安特卫普。英军被迫从海上撤回本土。
儒尔当乘胜挥师渡过莱茵河,围攻美因兹,并攻入荷兰。在阿尔卑斯山方向,法军先因作战经验不足,屡遭败绩。后调整军事制度和编制,任用得力将领后,形势大为改观,不但把西班牙军队赶出了法国,还攻入西班牙,占领了圣塞瓦斯蒂安等地。正当革命军队乘胜前进之时,法国国内发生“热月政变”,雅各宾政权被推翻,政权落入大资产阶级手中,法国革命高潮结束。1795年,法国先后与反法联盟中的一些国家签订了和约。10月26日,法国督政府成立后,法军只需对付奥地利、撒丁和英国了。
法国革命战争是革命的法兰西反对外国武装干涉,镇压王党叛乱的革命战争。18世纪末,整个欧洲还是封建势力占主导地位,封建势力盘根错节,非常顽固,法国革命所面对的敌人十分强大,既有欧洲的反法联盟,又有国内王党和教会势力,斗争异常激烈复杂。但法国大革命以深刻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