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小组(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秦日昌)开会,正式号召信徒卖田毁房,舍家弃产,集结于金田的最高通令。这便是“团营”会师的命令:“将遣大灾降世,有田无人耕,有屋无人住。凡坚信的前来,都将得救。”⑥ 会师日期定为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初一(11月4日)。
“拜上帝会”的大多数信徒闻令而动,从各县各乡,赶往桂平县金田村。
受“拜上帝会”的影响,不少被清军打败的天地会成员或在土客械斗中失利的客家人,也纷纷投奔金田。
洪秀全深知叛逆之罪将株连亲族,所以他在下达“团营令”之前,便专门派人远赴广东搬取亲属。空口无凭,洪秀全还以“上帝”的口吻向亲属们训诫道:
道光三十年,我将降灾劫于世,世人凡坚守信仰者将得救,凡不信者将遭瘟疫。在八月之后,有田无人耕,有屋无人住。因此,特召你的家人及亲属至此。⑦
拜上帝会选在道光三十年起事,还有一个“大环境”影响。“造反”,成为时尚。以广西为例,天地会活动激烈。他们打着“反清复明”、“替天行道”的旗帜,分股游击于七府之间。广西共十三府,有匪情而动乱者过其半。到了这年下半年,各地天地会武装多加紧了攻州掠县的步伐。八月十二日(9月17日),张钊率天地会众攻克浔州府戎墟;八月十五日、十六日(9月20日、21日)一支天地会武装攻克太平府的明江厅与宁明州;八月二十八日(10月3日),陈亚贵率天地会军攻克修仁、荔浦二县;九月十二日(10月16日),一支天地会武装攻克龙州厅;九月十三日(10月17日),陈亚贵又率军逼近桂林府;九月十五日(10月19日),张亚珍率贵县天地会众攻克迁江县。
叛军四起,广西不宁,清廷火速于当年九月中旬命两广总督徐广缙、前云南提督张必禄率军赴桂林,镇压天地会造反。十月,革广西巡抚郑祖琛、提督闵正凤二人职,任命卸职家居的云贵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广西巡抚,任命固原提督向荣为广西提督,迅赴广西镇压天地会起事。十一月二十二日(12月25日),林则徐赴任途中病故广东潮州普宁县。徐广缙闻讯驰奏清廷,咸丰皇帝又于十一月任命卸任病归的两江总督李星沅为钦差大臣、任命休致回籍的河南总督周天爵为广西巡抚,向荣职不变。可以这么推定,林则徐受命之际,甚至李星沅受命之初,他们知道广西有“天地会”之乱。也就在两任钦差、两任巡抚即将莅任之际,洪秀全们正式扯旗放炮,割据金田。
李星沅与周天爵抵达柳州时,已是这年腊月。而就在这月月底,洪秀全的“团营”武装打了两次胜仗。一是花洲山突围战,一是金田保卫战。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这两次规模不大的胜仗具有“奠基礼”性质。
花洲山突围战,又被太平天国中人称为“迎主之战”。还在“拜上帝会”决定组建“团营”之初,其领导层便作了“一线”与“二线”的分工。“一线”指挥是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秦日昌等广西籍首领,他们住桂平县金田村,负责接纳会众,组建“团营”。“二线”为洪秀全、冯云山,住平南县城以北百里之遥的花洲山人村胡以晃家,遥控金田局面。
“团营”声势浩大,逆谋为清军觉察。绿营浔州协副将李殿元又侦知拜上帝会首领有潜居花洲山一带者,所以为了抢得“围剿”中的头功,他率本协人马由浔州府所在地的桂平县城移师平南县,又进驻平南县城北四十里的重镇思旺,这不但切断了金田与花洲的联系,也堵住了团营“东入广东”、“北走永安”的要道。金田方面闻警,派精锐八百驰援。“团营”兵里应外合,打破绿营与团练的包围,洪秀全与冯云山实现了胜利大逃亡,重回金田。于是,“拜上帝会”会众称这次战斗为“迎主之战”。这次战斗,清营、勇兵死伤数百,驻思旺巡检(从九品)张镛战死。
“迎主之战”前后打了两夜一天,洪秀全于道光三十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850年12月27日)夜回到金田大本营。
“金田保卫战”紧接“迎主之战”。广西提督向荣得知“团营”兵聚于金田,便调集原驻于思旺镇、大黎镇及平南县等地营兵,围剿金田。金田“团营”阵地背靠紫金山,又有两翼阵地相互支援,深沟高垒,以逸待劳,双方相持中,“团营”兵于十一月二十九日(1851年1月1日)斩绿营清江协副将(从二品)伊克坦布。清兵败,死伤三百多人。
“团营”兵小试牛刀,旗开得胜。这对一支怀抱宗教狂热、相信虚幻神性的军队而言,有不可低估的暗示作用。对清军而言,连战皆北,损兵折将,使他们知道了对手的分量。面对一方义无反顾地“造反”,另一方只能毫不留情地“镇压”。
“金田保卫战”胜利后,“团营”武装有一个绝好的突围转移的机会。向荣兵败,已知遇到了比“天地会”更强的对手,于是上奏朝廷。接奏,咸丰皇帝始知有洪秀全、韦昌辉等人的存在。在李星沅、向荣调遣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各地兵马时,洪秀全沉浸在1851年新年的胜利里,他一定要给未来的政权打上自己的洪姓烙印,故而坐等十天,直到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1851年1月11日)他三十八岁生日这一天,才正式宣告“太平天国”的建立。金田村西,犀牛岭下,“拜上帝会”筑坛祭旗,发号施令,宣告了一个新国家的诞生。“太平天国”建立后,“团营”之军即更名“太平军”。“太平军”兵制,仿《周礼》而定,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军”,即是独立作战单位。其时,“太平军”约有一万五千多人,不足两个“军”。⑧
金田“建国”、“建军”一次性完成了。这比前代一切造反者都高明。但形势依然严峻。简言之,“太平天国”要生存与发展,不能不实现两大目标:一是“反围剿”,二是“长征”。
对这两大战略目标,洪秀全与他的战友还算清醒。但战术实施却拙招连连,一误再误。虽然“太平军”终于实现了由“内线作战”向“外线作战”的战略转移,即完成了“反围剿”任务,但牺牲却巨大。“天国”太近。你幻想进入“天国”,“天兄”即刻就命令你了结尘世苦难。
“天国”尚未到达,“天弟”业已献身。这正如二十世纪初期的国民革命者的命运:“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已经牺牲。”
我们不是“革命虚无主义者”。但有一个“革命的事实”昭然于史册:革命运动,总在“革”他人“命”的同步,也“革”了自己的“命”。“革命”的过程,是一个牺牲的过程。洪秀全式的革命家,大抵只要做好一件事,即鼓动更多的人信仰“革命”,便会有源源不断的人铺垫起革命领袖的成功之路。
“太平天国”的兴衰史也显现了“天国建,天兵消”的冷峻。
史家公认,1850年11月1日“团营”初聚时,人数刚过万人。至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正式建立,“太平军”兵力当不低于一万五千人。因为许多人是举家归附,故太平天国金田时期的军民总数亦必在三万多人。在金田根据地转游了八个月,到1851年9月15日平南县官村大战时,太平军仅有二三千精锐突围成功,北走永安。突围的胜利,怎么也掩不住90%的牺牲代价。
八个月,死了90%的“革命者”,历史学者有权谴责清军杀戮过甚。但这中间,还掩盖着太平天国领袖们的军事失误。择其显者,略为:
一误于东进平南。太平天国金田立国第二天,即1851年1月12日,洪秀全便挥师东进,将太平军由金田村一线前移二十里,在大黄(湟)江口和牛排岭一线暂住,以便进攻平南县城。他的打算是东入广东,以便与自己的亲戚朋友早日会合。而平南、桂平一带,正是向荣的防堵重点。二军战于大黄江口。太平军分兵诱敌,向荣则率总兵李能臣、周凤歧各个击破。相持两个月,大黄江口与牛排岭尽入清军之手。东进受挫,太平军退守金田。向荣又率部急攻新墟(金田东)、紫金山(金田北)太平军阵地,迫使太平军撤出金田,西入武宣县境。大黄江口之战,太平军死伤一千数百人。洪秀全的失策是与强敌打阵地战和消耗战。
二误于滞留中坪。撤出金田后,洪秀全率太平军西入武宣县,并据武宣县城东面的东乡一带。咸丰元年二月二十一日(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忙中偷闲,在东乡举行“登极”大典,成为“天王”。太平军与清军在东岭一线相持月余后,于4月中旬北入象州境。数日间,攻占了古城、寺村、百丈、中坪、新寨、大乐圩一批乡镇。北攻马鞍山受阻,太平军以中坪为大本营屯扎不动,一驻便是二十多天,又被从后面追上的向荣、周天爵部团团围住。马鞍山守军,仅贵州威宁镇总兵重纶一部三千余人,太平军人数至少是清军的四倍。一战不胜,即不再重新部署进攻,这让太平军失去了打破围剿、北攻柳州或东出修仁、直扑桂林的战机。
三误于南渡浔江。中坪突围后,太平军又有不少伤亡,他们却意外地重回金田村。清军主力则被甩在西北数十里外。东下的机会出现了。可洪秀全鉴于大黄江口之败,不敢东突,却命韦昌辉率部渡过浔江,南攻浔州府所在地的桂平城。桂平知县、署南宁同知的李孟群早有防备,他率团练拼命抵抗,太平军损兵折将,寸步难行。向荣、周天爵率军追至,又将太平军包围在金田一带。这一围,又是两个月的消耗战。太平军战略要地猪仔峡、双髻山、风门坳、古调村先后失守,太平军死伤数千人。最后,洪秀全只能率残部据守无险可凭的金田、新圩、莫村一线。咸丰元年八月十六日(1851年9月11日),太平军从新圩经水枧头突围,沿山道越上瑶,进入平南鹏化山区。八月二十日(9月15日),太平军与向荣军战于平南县北的官村。向荣部因胜生骄,太平军则困兽犹斗,结果,向荣军败,太平军溃围而出,完成了“内线作战”向“外线作战”的转变。
杀出“浔州府”的范围,我们如果定为太平军第一次反围剿胜利,那么杀出“永安州”则可视为太平军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同理,其克“全州”,东入湖南,应视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出广西境,反“围剿”结束,“长征”开始,太平军始获得战略与战术的全面主动。
官村大战后,北上攻克永安州,是太平军第一次“进城”。城里的日子远比钻山沟舒坦,所以洪秀全们在永安州一住又是八个月。在这八个月中,清军的包围圈越缩越小。太平军阵地由纵横各二十里,收缩到纵横仅五六里,州城之外东西南北各有些孤立据点而已。但洪秀全没有忘记“政治大事”与“生活美事”。
“大事”是永安封王。咸丰元年十月二十五日(1851年12月17日),洪秀全发布《封五王诏》。这“五王”,即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这“五王”,原被封为五军主将。“五军”皆归洪秀全节制,所以“永安封王”前的“军权”是由洪秀全独揽的。军事上拙招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