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6',盖乃事美一时,语流千载,概见坟籍'17',旁出子史。若斯之流,又亦繁博,虽传之简牍'18',而事异篇章'19',今之所集,亦所不取。至於记事之史,系年之书'20',所以褒贬是非,纪别异同,方之篇翰'21',亦已不同。若其赞论之综缉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22',事出於沈思,义归乎翰藻'23',故与夫篇什'24',杂而集之。远自周室,迄于圣代'25',都为三十卷'26',名曰《文选》云耳。
【注释】
'1'姬公,指周公旦。
'2'孔父,指孔子。鲁哀公诔孔子,称孔子为〃尼父〃。姬公之籍,孔父之书,泛指儒家尊奉的经典。
'3'鬼神争奥,上文〃与〃直贯到这句,是说与鬼神竞赛奥妙。
'4'准,同准,准则。式,法式。
'5'这是说,经典是不可以选录其中的一部分的。重,加。芟(shān)夷,除草,这里指删削。
'6'老庄之作,管孟之流,泛指诸子之书。
'7'撰,编纂。诸,之。
'8'抗直,这里指高抗不屈、正直无私的话。
'9'辨,通辩。端,指舌端,实指言论。《韩诗外传》七:〃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
'10'冰释泉涌,形容言辞滔滔不绝。
'11'相,质。振,发声。玉振,喻声调铿锵。金相玉振,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很美。《诗经·大雅·棫朴》:〃金玉其相。〃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孟子·万章下》:〃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参看本册1139页注〔16〕。
'12'狙丘、稷,都是齐国的山名。稷下,稷山之下。曹植《与杨德祖书》李善注引《鲁连子》:〃齐之辩者曰田巴,辩於狙丘而议於稷下,毁五帝,罪三王,一日而服千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索隐》引虞喜说:〃齐有稷山,立馆其下,以待游士。〃
'13'见《战国策·赵策》,参看第一册114…123页。
'14'食其(yìjī),姓郦,陈留高阳(在今河南杞县西)人。楚汉相争时,他说齐王田广归汉,下齐七十余城(见《史记·郦生陆贾传》)。
'15'留侯,指张良。难(nàn),辩驳。汉高祖用郦食其之计,想封六国之后来削弱楚权。张良连发八难来拦阻,这才作罢(见《史记·留侯世家》)。
'16'曲逆,指陈平,平封曲逆侯。《史记·陈丞相世家》:〃凡六出奇计,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17'概,梗概,大略。坟籍,《尚书序》:〃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这里泛指典籍。
'18'简牍,泛指书籍。古代没有纸时,写在竹上的叫简,写在版上的叫牍。
'19'事,指以上所说贤人、忠臣、谋夫、辩士之辞。篇章,指文学作品。
'20'系年之书,亦指史书。杜预《左传序》:〃记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时(四季),以时系年,所以纪远近,别同异也。〃
'21'方,比。篇翰,也指文学作品。
'22'赞论,指〃史论〃,是对某一史实加以评论,提出作者看法的文字。综缉,综合联缀。辞采、文华,都指华美的辞藻。序述,指〃史述赞〃,是对历史人物加以重点扼要的叙述,於叙述之中,寓褒贬之意。赞论和序述都是史书里的一部分。错比,错杂比次,亦即组织。
'23'事,指〃史述赞〃中的事实。沈思,深刻地构思。义,指〃史论〃中的道理。翰藻,指文学辞藻。这里互文见义,即〃事〃与〃义〃都是出於沈思、归乎翰藻的。
'24'与夫,等於说与。篇什,《诗经》的雅颂十篇为什,后人泛称诗篇为篇什。
'25'圣代,指梁代。
'26'都,总共。
凡次文之体'1',各以彙聚'2'。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3';类分之中,各以时代相次。
【注释】
'1'次,编次,排列。
'2'彙,等於说类。《文选》把文体分为三十七类:赋、诗、骚、七、诏、册、令、教、文、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檄、对问、设论、辞、序、颂、赞、符命、史论、史述赞、论、连珠、箴、铭、诔、哀、碑文、墓志、行状、弔文、祭文。
'3'《文选》中赋分十五类,诗分二十三类。
庾信
庾信(公元513…581),字子山,南朝梁新野(今河南新野县)人。起初在梁任抄撰学士、东宫学士等官,梁元帝承圣三年(公元554年)出使西魏,被强留在长安(西魏国都),并在强迫下做了官。北周代魏后,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所以世称〃庾开府〃。他虽位望通显,但由於梁元帝被西魏杀死,梁朝快要灭亡了,自己却屈身仕敌,内心里产生矛盾,因此常常怀念故土,自伤身世。后来陈与北周通好,曾请求北周让他回到南朝,但没有成功。
庾信前期在梁朝做抄撰学士时,为迎合帝王的口味,与徐陵等人作了许多绮艳靡丽的宫体诗和骈体文,世称〃徐庾体〃。后期由於生活境遇的改变,创作面貌也随之而有所转变。这期的作品里,充满着故土之思和对自己身世的感伤。艺术上也更趋於成熟,风格苍劲悲凉,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杜甫称〃庾信文章老更成〃,就是指他后期的作品而言。有《庾子山集》传世,清代倪鞴ⅰ
哀江南赋序'1'
粤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2',大盗移国'3',金陵瓦解'4'。余乃窜身荒谷'5',公私涂炭'6'。华阳奔命'7',有去无归。中兴道销'8',穷於甲戌'9'。三日哭於都亭'10',三年囚於别馆'11'。天道周星'12',物极不反'13'。传燮之但悲身世,无处求生'14';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15'。昔桓君山之志事,杜元凯之平生,并有著书,咸能自序'16'。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风'17';陆机之辞赋,先陈世德'18'。信年始二毛'19',即逢丧乱;藐是流离,至於暮齿'20'。燕歌远别,悲不自胜'21';楚老相逢,泣将何及'22'!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23';让东海之滨,遂餐周粟'24'。下亭漂泊'25',高桥羁旅'26'。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27'。追为此赋,聊以记言'28',不无危苦之辞,唯以悲哀为主'29'。
【注释】
'1'《哀江南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篇有名的长赋,内容以自己的遭遇为线索,叙述梁朝的兴亡和人民遭遇的痛苦,抒发了他内心的悲哀。〃哀江南〃出於《楚辞·招魂》的〃魂兮归来哀江南〃。梁武帝建都建业(今南京),元帝建都江陵(今湖北江陵县),都在江南,所以借用成语作为赋名。本篇是赋前面的序,概括了赋的全篇大意,并说明作赋的动机。这篇序是用骈体文写成的。庾信的骈体文,实集六朝之大成,而《哀江南赋序》更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2'粤,句首语气词。以,介词,在这里相当於〃於〃。戊辰之年,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建亥之月,阴历十月。
'3'大盗,指侯景。侯景原先在魏做官,后降梁。太清二年八月反,先攻进金陵(即建业),又攻陷台城(梁的宫城),梁武帝被逼饿死。立简文帝。后又逼简文帝禅位於豫章王萧栋而杀简文帝。不久,又废萧栋,自立为帝。移国,等於说篡国。
'4'瓦解,比喻崩溃。
'5'窜,逃匿。荒谷,春秋楚地名。《左传》桓公十三年:〃莫敖缢于荒谷。〃这里借指江陵。
'6'公私,公室和私门。涂,泥。炭,炭火。伪古文《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涂炭,指陷入污泥炭火之中,比喻陷於极端困苦的境地。
'7'华阳,指西魏。《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据胡渭考证,华阳在今陕西商县(见《禹贡锥指》)。西魏京都在长安,用华阳是活用典故。奔命,为王命奔走。这是指梁元帝承圣三年,庾信从江陵奉命出使西魏的事。
'8'中兴,指梁元帝平定侯景之乱,即位江陵,梁亡而复兴。销,消,削减。《周易·泰卦》:〃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这里借用〃道销〃二字来说明中兴越来越没有希望。
'9'穷,指中兴道销到了极点。甲戌,即承圣三年(公元554年),这年西魏派于谨来攻,梁王察(古察字,元帝的侄子)与于谨合兵攻下江陵,杀死元帝。
'10'都亭,城郭附近的亭舍。三国时,魏兵攻蜀,后主刘禅降魏。守永安城的蜀将罗宪听说后,率部下到都亭哭了三天。这是庾信写他对梁朝灭亡的哀痛。
'11'囚於别馆,庾信出使西魏后,梁朝接近灭亡,西魏扣留住他,他成了囚徒,不能居使臣的正馆,而住在正馆以外的馆舍里。
'12'天道,天理。周星,指岁星(木星)运行一周天,岁星约十二年绕天一周。
'13'物极不反,古人认为事物发展的常理是〃物极必反〃(语见《鶡冠子》),而梁朝自江陵失败至甲戌元帝被杀,却未能复兴,所以说〃物极不反〃。连上是说:按天理,周星之时,应出现物极必反的现象,现在却是物极不反了。
'14'传燮(xiè),字南容,东汉灵州(今宁夏灵武县)人,任汉阳(今甘肃天水一带)太守。被王国、韩遂围攻,城中兵少粮尽。他儿子劝他弃城归乡,他慨叹道:〃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於此!〃终於临阵战死。这里用传燮来比喻自己的遭遇,是说梁不复兴,身羁异国,只能悲叹自己的身世,而无处求生。
'15'袁安,字邵公,东汉汝阳(故城在今河南商水县西北)人。官至司徒。因和帝幼弱,外戚窦宪专权,每当朝会进见及与公卿谈论国事时,总是呜咽流涕。这里以袁安自比,表明自己对梁朝的覆亡时时悲叹。
'16'桓君山,名谭,东汉光武时人,著有《新论》。志事,有志於事业。事,一本作〃士〃。杜元凯,名预,西晋时人,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序,通叙。自序,写文章来叙述自己的身世和志趣。《太平御览》卷六百十四载杜预的自序,中有〃少而好学,在官则观於吏治,在家则滋味典籍〃等语。桓谭的自序已佚失。
'17'潘岳,字安仁,晋荥阳中牟(今河南中牟县)人,曾作《家风诗》。
'18'潘岳首先以华美的辞采述其家风,陆机首先以辞赋陈其祖德。陆机,字士衡,晋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擅长诗赋,他曾作《祖德》《述先》二赋。又,他的《文赋》中有〃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的句子。(陆机的祖父陆逊是吴国的丞相,父亲陆抗是吴国的大司马,都有功於吴。)庾信在这里隐含着自己要向潘陆学习的意思。
'19'二毛,头发有黑有白,即花白头发,指年已半老。时庾信年三十六岁。
'20'大意是:远远地离开故国,流落在异城,一直到晚年。藐,远。流离,因灾荒或战乱而转徒流落在异乡。暮齿,晚年。
'21'燕歌,曹丕有《燕歌行》。王褒(庾信同时诗人)曾作《燕歌》,元帝与庾信等诸文士都有和作。《燕歌》多是伤别之作。
'22'大意是:遇到故国遗老,也只有对泣,但哭又有什么用呢!《后汉书·逸民列传》载:桓帝时,党锢事起,兼代外黄令陈留张升弃官归乡,路上遇见一位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