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唐寅急于清楚,此战己方还有没有必要再打下去,己方的军队还能不能突破莫国在泗水和泽平二郡的屯兵。
莫国中央军于泗水和泽平的屯兵不下六十万,即便风国的主力军团平原军、三水军、天鹰军、虎威军、直属军、飞龙军齐出,也很难再有所突破。
一方面是因为莫国的中央军全部集结起来了,另一方面,风军自身的折损甚重,直属军和飞龙军几乎被打光,平原军伤亡过半,三水军、天鹰军、虎威军也都各有损伤,以目前的军力,防守可以,主动求战已显得力不从心。
众人讨论出这样的结果,唐寅并不意外,也没有觉得气馁,与数日之前,自己被人家打得连连溃败比起,现在的战局已非常不错了。
第218章
“既然已无南下进取之力,那就应该着手巩固我们目前所占的五个郡。”唐寅低着头,边查看地图边说道。
现在风军占领着莫国的东江、彭丰、西山、安丘、正中五郡,三水军和天鹰军囤积于安丘,平原军和虎威军囤积于正中,归唐寅直接调遣的直属军和飞龙军目前正在宿月休整。
“大王明见!”左双正色道:“末将也正有此意。”
唐寅点点头,问道:“那如何布防?”总不能把己方的四个主力军团长时间的留守于莫地吧?
邱真立刻接道:“依微臣之见,大王现在应倚仗五郡之地,赶快竖立邵俊为新莫王,组建新朝廷、新莫军,以莫人制衡莫人。”
恩!这倒是个办法,也正是己方的原定计划。唐寅托着下巴,若有所思,没有马上接话。考虑了半晌,他环视其他众人,问道:“你们的意见呢?”
“微臣赞同。”郭诀第一个站出来表态。他是莫人,现在却投靠了风国,心里或多或少都会顾虑旁人对他的看法,也不想被人骂成是卖国求荣的鼠辈,建立以邵俊为首的新莫国,虽说是极大程度的分化了莫国,但至少比这五郡之地直接划入风国领地要强。
郭诀表态支持,齐横眼珠转了转,也跟着出列,大声说道:“末将也赞同!”
很快,众人都纷纷表示没有异义。唐寅一笑,说道:“既然列位都不反对,那么,此事就这么定了。”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成立新莫国比风国直接吞并这五郡要更加有利。
首先是名正言顺,天子早已授封邵俊为新莫王,在莫地称王,理所应当,名义上也是名副其实的正统,有利于人心所向,稳定五郡的局势。
其次,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风国可以把五郡防守的重任甩给新成立的朝廷,让新朝廷组建军队,防御自己的领地,这样一来,风军的军队也可趁机撤回国内。一举两得。
唐寅垂首继续看着地图,问道:“若是成立新莫国,要在何处定都?”
事关重大,众人不敢妄言。邱真拱手说道:“微臣觉得,正中郡的仓平城最为合适。”
“仓平?”唐寅在地图上找了一会才看到仓平的位置。这里位于正中郡的最南,紧挨着囤积有大批莫军的泽平郡,可以说只要出了仓平,南下不到五十里就进入泽平郡境内。
沉思了一会,唐寅抬起头来,疑问道:“邱真,把都城定在距莫国如此之近的地方,是不是太过危险了,莫军若从泽平攻打过来,即刻便到。”
邱真微微一笑,说道:“就是因为仓平距莫国近在咫尺,所以微臣在提议建都于此。第一,在仓平建都,可显示出新莫国欲南下一统莫国的决心,第二,都城的所在地恰恰是重兵防守之地,都城定于边境,可有效防止莫军的北上入侵,第三,都城与莫地如此之近,也有利于接纳北上投奔的莫人。”
把都城设在最危险的边境,并非没有先例,效果也极佳,确实能起到阻止敌国入侵的作用。
等邱真说完,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有道理。郭诀却眉头大皱,顾虑重重地说道:“定都于仓平,对于莫国而言无疑是个极大的挑衅,只怕日后将争战不断,不利于都城的稳定啊!”
邱真乐了,说道:“郭大人多虑了。只要把敌军打怕、打服,自然便不敢再北上冒犯。”
何况,建立新莫国只是权宜之计,风国不是要新莫国发展得如何繁荣强盛,只要它与莫国互相消耗,逐步削弱莫国的国力就好,风国只需坐收渔翁之利。站在风国的立场上,不怕莫国来打,就怕莫国不来打。
当然,后面这句话邱真是不会说出口的,至少不会当着郭诀这些莫人的面挑明。
唐寅这时候倒是能理解邱真定都于仓平的真实意图了,他含笑点点头,说道:“是啊,只要把敌人打怕了,自然也就太平了。定都仓平之事,就按照邱相的意思办吧!”
郭诀不再多言,垂首退回本位。
通过与众人的商议,唐寅把成立新莫国的诸多事宜逐一敲定下来。其实也谈不上商议,大多时候都是邱真提议,唐寅应允,旁人基本干瞪眼,插不上话。
按照邱真的提议,唐寅撤消邵誉西山郡郡首之职,提拔他为大将军,西山郡的郡军全部划入到新莫国的中央军当中。这一手堪称是杀人不见血。
表面上,是把邵誉连升数级,一跃成为大将军,官居正一品,比郡首不知高出多少个级别,可实际上,是削掉了他的在地方上的实权和兵权。
新莫国的制度可不是效仿莫国,而是继承了风国,在风国,将帅对军队没有调动指挥权,只有管理权,新莫国的中央军实际上完全是控制在唐寅手上。
新莫国的左右丞相也全部由风人担当,唐寅把右相定为一向深得他赏识和信任的卢奢,把左相定为范善,也就是范敏的那个远房亲戚。卢奢和范善都是唐寅的亲信之人,而且能力也出众,由他二人掌管新莫国的军、政事务,唐寅非常放心。
另外,除了这些朝廷必备的官员之外,唐寅还设立一个新职务,也是效仿风国在宁地的制度,名为莫地总巡查使,此职务由邱真兼任。
这一番人事决策下来,新莫国的朝廷结构基本成型,在这个朝廷里,莫人的官员占绝大部分,可是高层的实权都落到风人的手上。
唐寅除了牢牢控制新莫国朝廷外,对地方各郡各县也毫不放松,各地的郡首、副郡首或县首、副县首总有一个职务是由风人担任,至于实际掌控地方军的郡尉、县尉则一定是由风人来做。
通过新莫国的官员结构也可看出来,这个所谓的新莫国实际上就是个傀儡政权,从朝廷到地方,实权都由风人死死把持着。
一个月后,邵俊在仓平正式登顶王位,国号仍是莫,对外自称为正统,称邵方一党是叛逆、国贼,并向天下颁发告示,希望莫人北上来投,不应再助纣为虐,尊崇邵方,此外,列国欲与莫国的磋商事务,使节应出使仓平,而不应再去往镇江。
邵俊称王,本就让邵方恨得牙根痒痒,现在又在仓平定都,邵方哪能不恼怒,他传令驻扎于泽平的中央军,北上出击,攻打仓平,不计任何代价,总之,就是要把仓平打下来。
莫国于泽平的驻军统帅是萧晋鹏,在莫国也是赫赫有名的将领,官拜上将军。接到邵方的传令,萧晋鹏颇感为难,邵俊已把都城定在仓平,其中囤积有大批的风军和新莫军,在拥有大批军队的情况下,仓平于短短数日就在城外又筑起一圈外围土墙,并在此基础上一直加高加固,现在的仓平,哪是那么容易攻陷的?
不过王命难违。邵方的旨意已经传到萧晋鹏的手上,硬着头皮他也得去执行。
萧晋鹏统兵二十万,于泽平郡北上,对新莫国的国都仓平发动了第一次进攻。
此战,由于新莫国的中央军还没有完全形成战斗力,迎击敌军作战的任务就落在平原军和虎威军身上。
这一场战争并没有持续太久的时间,双方仅仅打了一仗,莫军就主动撤退了。这一仗,莫军碰上的是平原军。
二十万的莫军,对阵兵力不足十万正处于休整期的平原军,在战场上竟占不到任何优势,双方拼了个势均力敌,只这一战下来,萧晋鹏的信心就被打没了。
人家只是一个军团,又在城外主动迎击,己方都打不下来,后面还有虎威军,还有大批的新莫国中央军没有加入战斗,这仗还怎么打?与其自取其辱,还不如主动收兵,至少输也不会输得太丢人。
莫军撤退的消息传回镇江,邵方震怒,直接撤掉萧晋鹏的职务,由副帅炎彬接替,继续进攻仓平。
以炎彬为首的莫国中央军对仓平又发动第二次进攻。
这一次,风军没有直接参战,而是由新莫国的中央军迎敌。
双方于仓平城外打了一场面对面的正面交锋。此战的结果比上一次好一些,炎彬挫败新莫军,杀得新莫军大败而归,可是一仗打完,炎彬军团的损失也不小,面对驻扎于仓平城内严阵以待的风军,他已无再发动进攻的欲望和实力,只能选择退兵。
莫军第二次的进攻也是由主动撤退而宣告结束。
身在镇江的邵方看完战报后,当场撕了个细碎,责令立刻撤掉炎彬职务,再换帅,再强攻仓平。
这时候,莫国朝堂的大臣们纷纷站出来劝阻,经过两次交战,己方在泽平的驻军已伤亡惨重,就算另换新帅再率军出击,恐怕也难有成效,当务之急,是需要做好休整,寻机反扑。
在众多大臣的劝阻之下,邵方总算是收回成命,打算暂时留用炎彬。大将军李进趁机向邵方提议,重新启用青羽,让青羽担任泽平驻军主帅,戴罪立功。
第219章
青羽先前讨好李进的手段还真起到了效果,关键时刻,李进也真就在朝堂上为他说话。
现在,青羽和纪韦的过失一事还悬而为决,主要因为宁地距离镇江路途遥远,纪韦还在赶回国都的路上。
李进为青羽求情,希望大王能重新启用他,任谁都看得出来,李进是把青羽当成了心腹,希望能把青羽拉拢到他的党羽之内。李进已经贵为大将军,如果再把青羽这个上将军拉拢过去,势力将更大,到时朝堂之上哪还有人能和他相抗衡。
太傅张荣第一个蹦达出来表示反对,称青羽有欺上瞒下之嫌,在事情的真相未彻底查明之前,不宜安排他担任要职,否则一旦生变,国家危亡,悔之晚矣。
对于此事,左相郭辉也和张荣站起同一条阵线上,他还特意举出青羽和唐寅共同坠崖之事。他不提青羽临坠崖前还硬拉唐寅做垫背,而是强调青羽和唐寅在崖下共处多日,竟能相安无事,二人之间可能存有不可告人的勾当。
邵方本就是多疑之人,极为忌惮部下对他的不忠,尤其是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本来李进举荐青羽的时候他还有些心动,但听完郭辉和张荣的话,立刻改变心意,当场表态,青羽断不能用,而且在纪韦未回都之前,他不得私自离开府邸半步。
言下之意,就是把青羽暂时软禁起来了。
李进推荐青羽,为了拉拢人心,壮大自己的党羽,结果反倒让青羽在莫国的处境进一步恶化,说白了,青羽是成了莫国朝堂党羽之争的牺牲品。
朝堂虽不是战场,但却比战场更加凶险残暴,杀人不见血,吃人不吐骨头。
在青羽被软禁期间,风国安插在镇江的探子又开始蠢蠢欲动了,风国探子先后有三波人去青府拜访青羽,并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只是提醒青羽目前的局势对他极为不利,希望他早做打算,免遭迫害,以此来探青羽的口风和心意。
青羽无法确定这些风国探子的来路,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大王派来试探自己的,并没有与其多谈,只是表明自己对莫国忠心耿耿,无论从前还是以后,都不会有二心。
他的话滴水不漏,态度也坚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