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习都充满了问题,五年下来,中医可谓是一窍不通,就这样直接去医院当医生了,然后一切都是规范化cāo作,请问这样下去中医还能生存么?这种模式根本不需要中医的存在,只要西医就行了。只要根据说明,开的中成药就行了,还需要中医去看病么?所以中医只有脱离开医院才能生存。在医院,一个中医师是不zì yóu的,开什么药其实不是你说了算的,因为牵扯到分成奖金。你想开点便宜中药,医院领导也不同意的,所以这就是中医不能在医院生存的原因,中医只能在民间生存。
当然具体的原因是非常深层多面化的。医院没有中医生存的土壤,这句话总是没错的,不管医院的医生是否承认,但是改变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现在医院有几个纯中医的诊室?有几个医院是靠中医中药赚钱的?所以如果是读者的话,就会知道为什么看病难了,明明想去医院找中医大夫看病,但是效果往往不佳。这里面就是医院来说。工资跟疗效是不挂钩的,医生不必去钻研业务问题导致的。**
这里面关键就是责任感的问题。什么是责任感?医生对病人负责,对病情关心这就是责任感,这是职业的责任感。身为人夫人母对孩子关心爱护。这是父母的责任感。这是人的本xìng。有善心,就会产生责任感。
不知道大家看过老友记没有,里面就是采访陈光标的。陈光标是全国的首善,一共捐出十多个亿了。采访就是针对他的这种行为,来进行的。其实本来富豪捐款用于慈善事业应该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捐出数量如此之大,行为如此高调的,在中国实属罕见。陈光标自己说,自己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在于一种责任感跟使命感。这种非常强烈的感觉去促使他这样做。并且他在这种高调的行为中,遭遇到非常大的误解跟阻碍。很多人误解跟谩骂,称他有目的。居心叵测,这点他早已不在乎。他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我就要高调做善事,如果你不服你来做,你来和我争“中国首善”这个称号。在这个把钱看成首位的世界里面,钱就是一切的世界里面。陈光标无疑给了人们心中一个很大的jǐng醒。中国也有很多比陈光标更有钱的商人,但是他们是否能够捐出10多亿?来挑战首善这个位置呢?大部分都会低调做事,闷声赚大钱。其实一个商人成为公众人物,对生意来说,不是什么好事的,因为大家会关注你,你的一切行为,私人空间也受到限制,所以大部分有钱人第一个想法就是低调赚钱然后移民。所以对于误解陈光标的人,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给你100亿,你会捐出多少,你是低调的享受奢侈的生活,还是高调的行善呢?
关于那个节目,还有一句话让人感受很深,那就是做好人付出的代价太大,而做坏人的成本太低了。现在这个社会就是如此,想做好人可以,但是你需要付出太多的代价,而做坏人,所需要的成本太低,这就是目前社会为啥人们不愿意做好人的原因。真的,你要做一个好人,需要一个非常坚定的信念,需要一个非常沉重的责任感跟使命感的,这是社会跟人生对你的考验。所以笔者也一直宣扬传统,宣扬善。宣传恶的小说,实在是太容易了,稿费也好赚,但是宣传善的小说,宣传做一个好人的小说,现在有几个人看呢?
但是我跟陈光标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同样有很沉重的责任感跟使命感,那就是对于传统文化道德的宣传。首先是使命感,这种感觉从何而来,我也不清楚,但是看到目前的社会现状,尤其是欧美外来文化的冲击,人们对传统道德的误解,感到非常的痛心。一种力量驱使我要把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去纠正过来,当然本是笔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可能跟别人理解的不同,这也是正常的事情。但是笔者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关键点是亲自去做,去体验,去躬身而行。而不是只读了几本,就认定了。所以中医也好,术数也好,你必须去实践才有发言权,在实践中总结,而不是看到一些的观点,或者那本是所谓的名人写的,你就去赞同。而是无名人写的观点,你就去反对。所以有些读者可能觉得我的跟一些人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观点不同,这是正常的,这是我对于传统的认识,至少是目前的认识。比如中医部分,我都是从伤寒论的经方角度去思考的,平时看病也基本上开经方,对于药xìng的把握或者理解,也经历了很多的思考,越发觉得伤寒论的玄奥无边。比如我前几章的妙手退高热那篇,就是用到了麻杏石甘汤跟附子理中汤这两个方子的合方。这个是我的经验之谈,遇到过很多高热不退的患者,输液不退,用激素不退,并且出现小便清长,身体虚弱。这种情况,在伤寒论里面有时候要用到合方。就是利用麻杏石甘汤的退热,石膏麻黄杏仁甘草的组合,是非常针对阳明高热的。而附子理中针对少yīn,也就是小便清长的症状表现而考虑的,所以这个合方同时针对阳明高热跟少yīn不足,才能把这个热退下来。这个高热已经不单纯是太阳病的范畴了,不是单纯的解表药就可以的,伤到少yīn了。这个方子用到附子理中,可能很多中医不理解,因为附子理中为热药,在高热的时候一般是不用的。但是看问题要看全局,麻杏石甘的退热效果跟附子理中是不矛盾的,附子跟石膏同用不会发生反效果的,伤寒论里面寒热同用的方子比比皆是,要灵活运用。这个笔者的经验之谈说来有趣,在一次上中药论坛的时候,就遇到过一个帖子,说的就是高热不退小便清长的病例,用各种方子无效,然后我去回复,用完这个方子,两剂就热退身凉,所以这个方子看出适用非常广泛,并不是一定要现实中面对面诊断后才能用。中医看病要把握住关键点,把握住病机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的掌握是需要你长期实践的来的,而不是你看两本医就去用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个方子伤寒论上就有,为啥很少人会去用呢,多个中医开方却无效?那就是对于方子的认识还不够。笔者目前也是一样,对于伤寒论的很多方子也是认识不够,毕竟几百个方子,要都达到很高的认识本身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需要一生的时间去学习。但是要记住,对于中医要想有发言权,必须要经过临床实践的,这是最起码的条件。
但是社会上,往往外行评论内行,不从事临床的中医的外行却频频的攻击中医,随便评价中医。最著名的就是**,说中医大的学生不用看古,随便一个都比张仲景强。伤寒论时代太久了,没什么价值的话随口而出。很难想象,这种人竟然是一个公众人物,这样的人竟然还有一大帮的粉丝。如果他从事中医临床,他说这个,能接受,但是他明明是外行,却偏偏来评论,甚至在什么电视节目上跟一些中医辩论,我怀疑这里面有商业内幕,一个外行根本没有资格评论,更何况上电视节目呢?这种哗众取宠的节目竟然也能播放。现在的人为了名利,什么事情都敢做。中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没有地位了呢?为什么没有人去批判西医呢?西医其实有很多可以批判的地方啊,比如激素的滥用,抗生素的抗药xìng,等等,这些问题为什么没有公众人物就发表评论呢,为什么没人去攻击西医呢?这明显就是欺软怕硬的表现。。。)
s
552章 洁癖
好久没去李慕菊的幽竹居了,正值初chūn时节,幽竹局还是那样的淡雅幽静。、
顾飞说道:“你这边在放几座假山,弄个小桥,就可以在旁边提个匾,写上曲径通幽处五个大字了。”
李慕菊说道:“红楼中的大观园确实是人间仙境,当今时代想要重现,已经不可能了。因为观赏之人是俗人的话,那么再雅也是白搭。附庸风雅之人比比皆是,而真正的雅人我怀疑在当今是否能生存呢?不知道你怎么看?”
顾飞说道:“雅人还是有的,如果是没有钱是否能够雅的起来的话题,我个人认为雅跟有钱没钱关系不大,没钱用树根自己做个茶壶的雅人也不少么。这个穷有穷的雅,富有富的雅。你看红楼里面的妙玉,有一章喝茶,就特别讲究。一杯二杯就是解喝的蠢物了。甚至用陈年雨水跟雪水来泡茶,这种雅我这种粗人真是接受不了。并且当今的环境,所谓的雨水雪水全是灰尘病毒,根本不能饮用,想回到那种雅是不可能了。不过妙玉的这种雅太小家子气了,所以命运波折啊,红楼梦刻画人物非常深刻,毕竟作者曾经结识过这类女子,才能有如此深刻的刻画。妙玉佛门中人,心气却太小,自然后运波折,红楼梦虽然没写完,但是在jǐng幻12正钗的预言诗里面已经有预示了。画: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判词:yù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yù洁,结果不洁;妙玉云空,可结果未空。被贼劫到海中,终陷淖泥。人世间。不如意事七仈jiǔ,求不得的。
后来高鹗续写,却写妙玉自杀,跟这个诗词不符合。也许高鹗不想太残忍,把妙玉写成自杀,保留清白。其实这种看似完美,却不是真正的完美。你看看,这个判词写的十分的冷静残酷。这正是作者的残酷的社会阅历下对社会深深的洞察,是一种大智慧的体现。yù洁何曾洁?这句反问,其中深刻的含义是什么?妙玉一身白衣,生活有异常的洁癖。这样的女人是真正的洁么?其实这种种洁的行为不是真正的洁,而是对社会的一种逃避而已,内心的逃避,对社会的抗拒,在行为上表现的很洁。这何尝是真正的洁呢?什么是真正的洁呢?不在于自身的行为穿着,而在于内心的洁。不嫌弃穷人的脏,可怜底层人民,并且善待。这才是真正的洁。洁就是无私yù的意思,也是大公无私的意思。这点妙玉何尝做到了?而后面的云空未必空,更是作者进一步的揭露。嘴上说着遁入空门。实际上内心真空么?妙玉正是逃避现实的一个弱女子的表现,这种逃避却不能得到现实的宽容,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啊,人在沙中走,怎会不沾鞋呢?过分的洁癖,避世只能遭到天道更大的反噬,所以这种后面的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正是结局的写照啊。这里面并不是暗示妙玉出淤泥而不染,而是作者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所写,作者知道这种水至清则无鱼的作法,往往会有更加悲惨的命运,这也是作者几十年的社会阅历,见过了很多这类的女子的下场,作者才会感叹,才会对社会天道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李慕菊点头道:“看别人脏,自己又能干净多少呢?只关注外界,却忽略了自身的超脱,这种对应的天道惩罚是什么?”
顾飞说道:“多方面的,你嫌别人脏,你干净,这种思想疾病经常找你,尤其是后代方面惩罚比较大。你嫌别人脏,那么你的孩子呢,你的态度又是什么?所以很多洁癖厉害的人往往应在婚姻跟后代上。所以呢,红楼梦这本书jīng彩就jīng彩在作者历经沧桑,对于世道的领悟上。当然很少人看红楼梦从我们现在这个角度去看,其实很简单,红楼梦而已,正如鲁迅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yín,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而我们现在谈论的应该是经学家的角度去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