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上述问题外,还有龙谦提出的兵种司令部的问题,龙谦曾有委任段祺瑞为炮兵司令的建议,但被段氏所拒绝。证明龙谦已经有设立兵种司令部的设想了。如果考虑到工程兵,骑兵,通信兵等特种军种,这些兵种司令部与前述的大机关又是什么关系?是不是存在叠床架屋的弊端?
这些涉及全局的问题,只能由龙谦来回答。司徒均承认,虽然龙谦并未受过专门的军事教育,但对于军事机关的设立有着超越他人的敏锐。他当然不清楚龙谦的来历,将其归结为天授,开国领袖确实具备一般人不具备的能力。
对于司徒均归纳的系列问题,龙谦的回答是这样的:国防部是全国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机关。海军司令部及可以设立也可以不设立的陆军司令部是国防部的机构,他们之间不是平行关系而是垂直领导关系。国防部对于全国的武装力量是行政管理,体现在高级军官的任命、奖惩、薪酬、新部队的成立、老部队的裁撤等方面。但国防部不管军队其他业务了,比如军事行动的指挥,那是总参的事情。也不管武器装备的采购,那是联勤总部的业务。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总参和国防部是什么关系?答案是平行关系。总参是军令系统的核心,联勤总部是后勤系统的核心,而国防部是行政系统的核心。于是,必须有一个更高的机关来领导协调这几个大机关,这个机构就是军事委员会。我反复想了,军委会不能撤销,否则就不成体统了。军委会是一个联席会议的模式,将来会从宪法上明确全国的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机关,如果发生全局性的战争,军委会就是最高统帅部。总统将自然而然地担任军委会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联勤总长、海军司令以及政府主要部门如外交部、工业部、交通部的部长以及政府总理也应该是军委会的成员。至于你所担心的联勤总部与总参的关系,不要紧,可以由军委会协调,联勤总部当然要听总参的意见。实际上,国家的军事管理指挥体系就是两个轮子,总参管编制、训练、打仗,国防部管人事,联勤总部更多地处于协助总参的位子。现在你明白了吧?你的任务除了建立和完善总参机构,还要明确各大机关的职责,千万不能出现如日本一样的陆海军争权的局面。更不允许军队凌驾于政府之上。出现军队左右政局的现象。我的原则是军队必须服从于政府,而不是相反。
至于兵种司令部的组建,龙谦这样解释道,兵种不同于军种。是军种下的细化。目前情况。暂时只组建炮兵、工程兵两大兵种部。隶属总参领导,职能是研究、强化两大军种的建设,他们将垂直管理各军区的炮兵及工程兵部队。根据需要在不同的军区调配炮兵及工程兵。但骑兵及通信兵不设司令部了,前者没有前途了,路子越来越窄,后者不需要专门的司令部,总参之下搞一个通信局就可以了,但通信兵的建设要加强,不止是无线电的加强,更为关键的是有线电话的普及。毕竟无线电存在泄密问题,平时及战时还是要更多地依靠有线电话。
龙谦解释清楚了军事统率机关的构架,司徒均与助手们几番讨论,拿出了总参机关的组建框架,形成报告后呈报龙谦。司徒均计划设立参谋、通信、情报、训练、交通五个局。核心部门是参谋局,也是总参成立最久的部门,前身即蒙山军参谋处。其余如通信局是在广东才组建的新单位,训练局则是从原参谋处分出来的,将主管全军的训练工作,交通局是新单位,司徒均鉴于内战结束后部队大规模调动带来的问题,意识到军队的交通问题异常重要,所以专门设了一个交通局。而情报局的组建则是认为总参有必要建立自己的军事情报系统,目前的军情局直接对龙谦负责,甚为不便。
报告递上去的次日龙谦便打电话召司徒均、商凤春及张玉林到海晏堂讨论总参的机构设置,龙谦对司徒均的报告提出了几点意见,关于总参要求设立情报局,龙谦同意,告诉他们前的军情局将做业务上的分割,留下军事情报这一块给总参,也就是你们计划设置的情报局,名字还是叫军情局为好,但隶属关系明确归总参领导。对于交通局,龙谦认为很好,具有前瞻性,军事行动离不开交通,特别是铁路交通。总参应当设立自己的军交部门。通信部的设立也可以,下一步要大力改善提高部队的通信水平。但对于其他部门,龙谦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显然,他在司徒均设想总参机构的同时也做了思考。
龙谦认为司徒均的方案里缺少重要职能,第一是动员体系的建立,所以要设立动员局或兵役局,主管全军的预备役建设工作。山东已有经验,要总结推广。龙谦说,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只靠十几二十个现役师哪里够?另一个方面,即使国家有钱了,也不能在和平时期养着几百万军队。所以没有预备役部队绝对不行。总参要研究制定兵役制度,经国会及政府审议批准后以法律形式明确下来,地方政府执行但总参要加以指导监督,用十五至二十年的时间储备三百万或者更多的预备役兵员方能应付全局性的大战。
第二,参谋局不如叫作战局。总参是全军的大脑,在战略上要服从国家意志,但在战役策划上要依靠总参及军区,所以参谋局不如叫作战局更为贴切。这是总参应当大力充实的部门,内部设几个处,各处分管什么业务,要从实战出发,假如战争爆发,作战局要担负起指挥全军作战的重任,指挥作战需要什么资料情报,就设什么部门,一定要精干、充实,挑选最优秀的军官进入作战局。
第三,训练局不如叫教育训练局,训练不必细说了,要制定各兵种训练标准发放全军作为训练的依据。因为全军的军事院校管理要交给总参,需要培养什么专业的军官,需要总参统筹规划。
另外,我建议增设两个局,一个是编制局,专门研究部队的编组问题,现在我们将现役师分为了甲乙两种,这是不够的,针对北方的部队和针对南方的部队,在平原、高原和森林地带作战的部队,在编制上应体现差别,不能一概而论。编制问题很重要,大到方面军的组建,小到步兵班的人数及武器配备,都要有人专门研究。这是一门科学,你们要调研列强的军队编制,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军的编制方案并不断完善。第二个是航空局,我不是说过了吗?要大力建设航空兵,这是一个决定未来胜负的关键军种,要有专人研究和管理。对了,还有测绘问题,我们没有精确的地图,别说国外的了,就是自己国土也缺少精确的地形图,这件工作肯定是总参的,你们考虑了吗?
司徒均解释编制、测绘及航空都想到了,原先的方案是在参谋局下设立编制处及航空处,在训练局下设测绘处。龙谦说编制及航空都要升格,至于测绘,按照你们的设想办吧,要从大学里挑选一部门专家做这件事,绘制地图就用到飞机了,航空的重要性你们会越来越体验到的。
几个月来,司徒均及两位有了明确分工的助手的主要精力就是组建和完善总参机关。目前各局的主要军官都配备完毕,运转也基本正常的,当务之急除了外蒙问题外,一是编制调整,二是军队院校的设置及专业调整,司徒均承认,在龙谦的具体指导下,总参是越来越正规化了。
“报告,”门外响起了报告声。
“进来,”司徒均搁下了手里的笔。
“报告总长,政务局方局长求见。”
“哦,快请。”司徒均没想到比自己还忙的方声远竟然亲自登门。
“喔,堂堂国防军总参谋长,你这也过于简单了吧?”方声远打量着司徒均的办公室感叹道。尽管都在西苑,但方声远还是第一次来总参谋部。
“简单吗?我觉得蛮好了。”司徒均拽过一张椅子,“请坐,有何指教?”
“哪里敢。”方声远笑着摸出一张请柬。
“原来是您的大喜之事啊。”司徒均接过来,“一定去讨杯喜酒喝。”
“我说司徒啊,你的事也该操操心啦。要不我跟蔡元培说一声?让他在北京大学给你物色一个?出身差了,你怕是瞧不上呢。”
“多谢,多谢。我的事还是交给我管吧。”
“司令可是说过多次了,要我们帮你呢。”方声远笑着说。
“多谢,多谢。方局长新婚在即,而且马上要出任政府总理了,还如此关心我,让我很是感动。”嘴上说着感动的话,但脸上却没有感动的神情。
第四节方声远
司徒均肯定是大人物,但其影响力其实很有限,在北京这座云集了无数权贵的都市中,感受到司徒均权势的不多,但方声远就不一样了,比起司徒均,他的分量要重的多。
方声远不喜欢走路。乘坐配给自己的小轿车离开西八所回到自己所居的延庆斋,堂弟方声涛正在清点张作霖奉送的礼品。
“这位张师长可是出手豪阔啊。”方声涛将礼单递给了堂兄。
“张雨亭土匪出身,盘踞辽西多年,自然敛聚了无数的钱财……”方声远也不细看礼单,随手将其还给了堂弟,“铁狮子那边,什么时候去?”他是送走张作霖一行后直接去总参给司徒均送请柬的,刚才在车里一直奇怪龙谦为何请奉天站的一个女人而不请张作霖等人吃顿饭。
“现在。我等白大人电话。”方声涛说,“张师长似乎有些担心呢。”
龙谦的态度似乎有些不妥。奉命进京的张作霖一行只跟龙谦谈了约一小时,而且所带的礼物被龙谦悉数退回。
“担心?担心些好。像他们这种野路子出身的将领懂得害怕不是坏事。”唐绍仪、张绍曾均受重用,自然引起了张作霖的担心,方声远想,这也没什么,如今北方军区的部队大换防,21师奉调吉林,12师填充奉天,张作霖难道敢造反?
“龙大帅既然不收张师长的礼,你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合适?”方声涛提醒道。
“那不同。大帅从不收礼。便是冯国柱,也只要了他两只板鸭。但我是娶亲,而且,我若不收,更驳张作霖的面子不是?”方声远很高兴堂弟态度的转变,现在他开始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了。
“张师长吞吞吐吐,很是可怜。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方声涛叹了口气。
这何尝不是说他自己?
转眼间,方声涛已经入京一个月了,但还是有些难以接受那个曾寄居自己家里性格飞扬跳脱的堂兄如今将拜相的事实。
方声涛跟方声远的血缘并不算近。他们共有一个曾祖父而已。方声远父母离世的早。他幼年曾寄养在方声涛家中三年多。后来方声远被其南洋经商的叔父接走,彼此就断了联系。再见面已经是在日本了,那时方声涛刚到日本,进了振武学堂学习军事。方声涛有些想不起这位远房堂兄的样子了。不过方声远却记得在堂弟家寄居的好多事。对方声涛父母充满了感激之情。
方声涛很高兴兄弟重逢。两人下了一次馆子,他记得当时对方声远的印象就是很有抱负,谈及满清。方声远断言满清必亡!为何有此断言?方声远的一番话令他记忆尤深,他说,专制政府是万万不能不能推行革新的,但新政就是革新啊。朝廷总想着用新政来挽救危局,殊不知恰恰是新政会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