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机场远离郑州。在一座山腰非常平坦的地方修建,占地面积很大。为了这个机场迁走了两个村庄。
战机的轰鸣声将山林里的飞鸟惊起,一些战士用响声很大的特殊子弹驱赶这些惊慌失措的鸟。由于机场的建设和不停的飞行训练,这些鸟已经习惯逃离这一地区了。
“有没有办法降低噪音。”张春看着飞行编队整齐地起飞。轰鸣声让房间的玻璃都在震颤。
“有,不过现在发动机的推力还不够大,也不够小。如果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做进一步的设计。鹰式二型飞机之所以能够设两个驾驶舱就是因为发动机为他们腾出了空间。”王助点头道。
“如果噪音小一些,也更加利于突击。”曾贻经看着一架架起飞的战机总算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天津,日本第十一驱逐队,两艘吹雪级巡洋舰和山城号战斗舰正在缓缓离开天津,它们完成了威慑的任务。因为吹雪号与初雪号是日本最先进的驱逐舰,刚刚服役三年,它们的出现不仅是给张学良一个警告。还是告诉天津租界各国,日本拥有强大的海军,足以称雄东亚。南云忠一是这只舰队的司令官。
他命令舰队返回旅顺港。
为了增添威慑力,三艘军舰上都挂满了日本国旗。
这让远处的一艘渔船上的一个中国人笑着说,这绝对是一个靶子。
没有人注意这艘远远跟着的渔船。因为它太普通了。
南云忠一其实非常不满意,因为他认为对付中国的舰船,一艘山城号就足够了。在他担任山城号舰长的时候,就经常带着山城号耀武扬威,从来没有受到过实质性威胁。
开始的时候他没有注意天空中的轰鸣声。
但是很快他就有些诧异了,因为这是一种从来就没有听到过的轰鸣声。
所有的人都很诧异,船员们看着天上。三个亮点正在快速向旅顺港移动,不像是飞机,而像是三角形风筝。
这些怪东西上掉下一些银色的东西。然后突然冒出一道白烟,飞快向三艘军舰扑来。
南云忠一跑出来看时,他发现不只是一群亮点,而是又跑出来两群。他们在阳光照射下非常亮。
还没等到他反应过来。
一个类似大鞭炮的东西已经钻进了前面吹雪号和初雪号的军舰舰体。
世界好像静止了一样。然后军舰内部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敌袭击,防空,防空。”南云忠一终于发现自己的舰队受到了轰炸。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吹雪号和初雪号受到密集的弹雨轰炸,而且每枚炸弹都准确地命中,终于,两艘船上的弹药库被引爆。舰体断裂,开始沉没。整个过程,两艘最先进的驱逐舰居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
南云忠一驱赶着士兵们跑向高射机枪。
南云忠一也准备回到指挥舱,他突然看见一道红光从身边滑过。下意识地回头。炸弹,巨大的炸弹居然在空中拐弯,对着自己扑过来。他不敢相信地抬头遮住了阳光,想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但是他什么也没看见,只感到脚下震了一下。再看时,甲板上出现了一个孔洞。火光从孔洞里爆发出来,巨大的冲击波把甲板掀起。
山城号就像突然变成了筛子一样出现了一个个大洞。南云忠一被冲击波震飞了。他只来得及回头看了自己心爱的舰船一眼,然后狠狠地砸进了海里。
再冒出来时。山城号已经下沉,下沉形成的巨大漩涡拽住了他的身体。
他拼命地划水,但是毫无用处。他被他的军舰拉入了海底。再升起来时已经是一具尸体。
第一百零八章 空袭旅顺
由于是舰船,第一飞行大队的队长陶沛熙命令二十架鹰式二型战机对日军舰队进行了轰炸,原本只想炸沉两艘大的,不料攻击效果出奇地好,虽然出发时安装导弹的设计人员不敢保证每枚导弹都能够经过长途奔袭后还能起作用。
但是事实上,成功率达到满分。加上天气条件太好了,激光也没有受到干扰,几乎没有脱靶的。
陶沛熙的运气也不错,直接干上了弹药舱。结果是山城号也没能逃脱攻击。
而第二第三飞行大队的队长鲁卓和姜睿军因为带的都是普通炸弹,本来还想补刀,后来一看,三艘军舰都没希望了,连高度都没降低,直奔旅顺港而去。
陶沛熙则命令第一大队而两个大队护航。
没了庞大的导弹拖累。第一大队轻快穿梭在编队之中。向战友伸出大拇指表示炫耀。
得到的是战友的鄙视。
由于三艘军舰沉得太快,飞行编队也来得太快,根本没有任何讯息传到旅顺。中东铁路公司造船工场,也就是满清时的旅顺造船厂,旅顺港就遭到了突如其来的密集轰炸。第二第三大队炸完了,扔掉了副油箱,直接反抗。而轻松得无事干的第一大队的战机,在旅顺港低空呼啸而过。机关炮的炮弹在船舶、厂房、军营旋风一样掀起了腥风血雨。不过他们也不敢违抗命令,还没有等到人们反应过来,飞机就消失在西北方向。
旅顺港燃起了大火,这个时代造船还离不开木材,飞行大队的燃烧弹就重点照顾了这个地方。熊熊的大火迅速蔓延。根本没有办法扑救。
还在旅顺的关东军司令部也受到了轰炸,不过这些航空炸弹准确性确实不怎么样,只有一枚炸弹在司令部里爆炸。反而是后来卷过去机关炮造成了司令部里死伤惨重。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幸运地逃过一劫,他看着被机关炮扫出来的一排大洞,和被机关炮炮弹撕开的士兵和参谋人员的残肢断体愤怒了。
走出府邸,看着升起浓烟的码头以及港口里东倒西歪的舰船,有些已经开始沉没。有些船员正在拼命挽救船只。一些军舰也没有幸免。造船厂升起的大火意味着,船厂受损严重。
“谁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
没有人能够马上告诉本庄繁是怎么回事,但是陆陆续续汇总过来的情报显示,一只奇怪的空军袭击了旅顺港。
同时有确切消息传来,第十一驱逐大队的三艘军舰也是被同样的空军袭击,沉没了。
由于第十一驱逐大队出事地点就在渤海湾,离天津并不远。不仅是一些日本商船看到了,其他国家的商船也看到了。军舰是被带着尾焰的炮弹炸沉的。就像中国一种叫做穿天猴的鞭炮。
这只空军飞得特别高。但是有看到低空飞过去飞机的士兵说是像风筝一样的飞机,屁股上冒火,速度非常快。飞过去的时候就向打雷一样。
他们画了飞机大体的模样。三角形,有头有尾,确实很像风筝。所有的人都说,飞机是银色的,在空中闪闪发光。关东军第一飞行大队的人过来,听见了也很茫然。因为他们没有听说过有这种飞机。发动机冒火,就是喷气式发动机。而这种发动机,英国和美国进行过实验,因为推力太小不具有实用性而放弃了。日本只是做过一些实验。
“爱因斯坦在中国,这是刚刚成立的武汉政权的空军。”关东军飞行大队的人这样解释。
“八嘎,爱因斯坦能造出这种飞机,德国和英国早就有了。”本庄繁拍了桌子:“马上向天皇陛下报告。我需要参谋部给出解释,为什么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中国人能够制造这种飞机。”
郑州。所有的战机都成功返航。他们速度太快,除了自己的雷达,日军根本没有能够发现他们的设备。加上又是偷袭,所以十分顺利。
只是张春对第一飞行大队最后的低空扫射非常不满意,虽然是有目标性的,但是这种扫射难免误伤百姓。最关键的是。这暴露了国家的军事实力。
伍豪和毛石山在接到战区送来的情报后,马上制定了宣传策略,就说科技人员设计了一种可以用火箭推动的风筝,空袭了日本舰队和旅顺。让沿途的百姓捡到这种风筝马上送还武汉政府,还配发一张有一个圆筒状物体的三角形大风筝的模糊照片。
新民报的报道一出来,居然还真有人从河南方向送过来一个铝皮做的大风筝。不过没有火箭而已。
张春忍俊不禁,反正做到这步了。真敲锣打鼓把送过来的情报人员当英雄接待。
各大报纸都转发了这则新闻。
12月8日,空一师再次出动空袭旅顺,只是这次没有导弹了,只有炸弹效果差了很多。日军的一个航空队在被轰炸后紧急起飞,只是它刚刚一起飞就被隐藏在云层后面的陶沛熙盯上了。
这种双翼仿德国的九二式战机采用水冷发动机,最快的时速才320公里,机头装的只是机关枪。日军飞行员还没看清楚对手是什么模样,十架飞机五分钟都不到,就被在高空的鹰式二型飞机用机关炮撕碎了。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战后,又有人给日军送给了一个铝皮做的风筝残骸,上面被机关枪射了几十个洞。风筝下面还有几个仿佛可以连接发动机的连接杆。
两次袭击让旅顺港彻底废了。本庄繁不是傻子,飞机专家也不是傻子。一眼就看出来是老百姓做出来骗钱的。这样的东西能击落十架九二式战机?小孩子才相信呢。
但是不明真相的中国老百姓真相信,献风筝的人被打上了汉奸标签,全中国的报纸都在口诛笔伐。日军为了挽回士气,也只好给了献风筝的人重赏。
而新民报刊发了战报,说两次袭击共取得了十二艘舰艇被击沉,旅顺造船厂、旅顺港报废的战果。
战报没有提及九二飞机。舰艇也报少了,实际上沉没的舰船绝对不止十二艘,只是很多都是日本商船。造船厂是报废了,但是旅顺港报废那就是没影子的事情。
这让本庄繁和日本参谋本部也充满了迷惑,不知道武汉政府到底了不了解真实战果。他们只能命令加紧收集武汉政府的情报。不过在这之后,空军就没有在行动,而是将鹰式一型战机全部返厂淘汰了。连鹰式二型也被在荆门进行改装。
郑州并不担心日军轰炸,因为没有可用的机场。日军最好的战斗机的航程才不到900公里,根本到不了。就是轰炸机也有去无回。绥远开进热河地界,倒是日本空军光顾了。只是关东军没有九二式,而只有八八式和九一式战机,居然被狙击手用重型狙击枪打掉了好几架,战损和收获不成比例。
武汉政府没有用战斗机进行反击。这让日本参谋本部争议不断,大多数人认为这不过是武汉政府的阴谋。但是也有人认为轰炸旅顺港本身就是阴谋,是武汉政府利用远离战场,为了夺取中国政权而采取的不惜代价的政治手段。武汉政府并没有与日军抗衡的实力。
此时,日本国内一片狂热,特别是海军,一直要求全面开展,最重要的是攻占上海,夺取长江口,将军舰一直开到武汉。
————————
1932年1月2日,日军攻占锦州。
1月12日,日军在青岛登陆。
1月28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一。二八”抗战爆发。蒋光鼐、蔡廷锴的十九路军违抗蒋介石克制的命令,还带着蒋介石派去换防的宪兵团一起,率军拼死抵抗。
仗真打起来了,蒋介石也不想背不抵抗的名声,而且上海确实太重要了。
蒋介石老毛病又犯了,他让原护**派系的第十九路军与日军相互消耗,增援是有的,但是什么时候到,怎么接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