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临时工-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去。
  由于绝大多数华夏人都对岛国深恶痛绝,运动进行得很顺利,冯全也慢慢的放心了。但冯全想起了派去东北的第一批5个百人队,他们还没发来电报,倒底什么情况捏?
  求收藏,票票,鲜花!!!!


'正文 第一百章 首次遇挫'

  水香沈思南率队回来了,出去五个百人队600人,全身完好的有550,其中还有50个骨灰盒,21重伤,38个轻伤。轻伤倒无所谓,反正岛国的三八大盖由于子弹速度特别快,中枪后子弹高速前进,很少翻滚造成二次受伤。只要不是命中关键部位,顶多穿个洞,养几天就好了,还能成为战斗力更强悍的老兵。
  伤亡五十,这些都是真正的损失,冯全的心都碎了,培养这些小伙伴们花费了无数精力和心血,朝夕相处,每个人的音容笑貌都深深地刻在了冯全的心底。好好安葬他们吧,每个人的抚恤金从200大洋涨到500大洋。
  幸运的是,沈思南他们去的时候带了大批粮饷军火,以土匪的名义,干掉了1200关东军,平均下来每人2个。抗战前几年中日军队伤亡比大概为6:1,在抗战后期,伤亡比大概能达到一比二的程度。
  日军单兵素质可以说是二战所有国家中最高的。枪法好,拼刺刀狠,特种能力强,耐力好。对指挥官的依赖程度不强,小分队以及个人之间协调性好,即使指挥官丧命,士兵也会抗战到最后一刻。
  可怕的是日军非常善于“高效作战”。苏军每发射出100发子弹可能会杀伤5名敌军,日军的100发子弹就可能杀伤10名甚至20名敌军,也就是说,当年日军的作战效率大约是苏军的一倍以上。与日军作战时,别看日军火力听上去不很密集,但只要是稍不注意,就会被对方击中。
  **各部队由于后勤、补给工作不行,很多士兵还要做不少杂务。据估计,一般部队因领粮、领草、搬运、打柴、磨麦等耽搁,每星期竟难得三天的训练。一个连往往有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人力,经常在打杂。新兵入伍后半年,还不知如何瞄准,如何使用表尺与目测距离等。**士兵的射击技能远不如日军,大多数士兵打仗时只是胡乱扳放。
  另外**兵役制度落后,新征壮丁因饥饿、疾病而死于路途者十之**。
  战前,日本财力有限不能多养兵,却要多训练兵员。为此陆军规定服役期只有两年,复员官兵称在乡军人,都被编为预备役。各师团管区预备役人员每年按原建制集合训练一个月,并有库存装备,战前可迅速组成一个新师团。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局抗战后,岛国的17个常备师团便立即由一变二,此外还恢复了裁撤的4个二等师团。这些新建的番号100之后的师团称“特设师团”,如第101师团由第1师团的预备役人员组建。在日军建制中,这类部队不过属第三等师团。
  甲午中日战争前成立的7个老牌师团,后来一直被日本陆军视为第一等部队,装备优先保障。后来,日军成立了第七至第十八师团。占领朝鲜后为镇压当地人民反抗又建立了第十九、第二十师团,这些是二等师团。“大正裁军”时,剩下10个同原有的一等师团共17个,这些是日军战前的常备师团。
  随着侵华战争的扩大,从1938年至1941年间,日军主要采取从常备师团中抽出一个精锐联队为基干再征集补充兵的方式,陆续组建了番号以二十打头的新建师团和番号在三十至五十之间的“治安师团”以及番号在五十以后的“补充师团”。
  这类师团采取国际通用的“三联制”,兵额也只有1。4万人。番号从二十一至五十七的师团是第四等部队,不过因军官出自常备部队,兵员也年轻,战斗力往往高于第三等师团。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感到已有的五十一个师团不够用,由混成旅团扩编或从老部队抽调骨干作基础,建立了大量“增设师团”,番号大都在六十至一零零和一二零之后。这类师团在日军中属于第五等师团,缺乏重装备,兵员年龄小的不到16岁,大的都已经45了,因军官、士官都有战斗经验也能有效组织作战。
  至日本投降前,陆军作战师团达到惊人的169个,增设师团成为军中的主要成分,另外很多岛国年轻女人成了慰安妇,剩下的老人加班加点生产武器等,几乎全名皆兵。
  更令冯全欣喜的是沈思南带回来200精锐的土匪,一看都是身经百战之人,稍加训练,战斗力一定很强。这些来时还有些疑虑的土匪,看到冯全把死的人都隆重安葬,家人还能得到500大洋,都惊呆了。
  当他们看到重伤的有300大洋,还能安排工作,轻伤的也有200大洋,全身完好的竟然也奖励100大洋时,再也坐不住了。齐刷刷的跪倒一片,纷纷表达忠心,卧槽!还能抢劫呢,这500多人少的也抢了几十大洋,多的都上千了,子弹还管够,这样的老大谁不跟谁是大傻逼!
  在沈思南以及这些新人的绘声绘色的描述下,冯全和小伙伴们了解了东北的情况后,全都惊呆了。卧槽!太狠了。小日本抓了很多壮丁修建要塞,到处是万人坑,更有以傀儡满洲国的名义掠夺大量的资源,还整奴化教育!
  日本人说是要五色共和,可他们一开始就整灭种,把东北人都杀掉,换成岛国变态人种,这种生存较量一出手就是你死我活。日本人对东北人的屠杀,不是消灭了一个生命,是砍断了中国人的根。有时一个村子杀光了,一个家族就没有了,一个姓氏也绝种了。
  东北人世世代代生存的村庄、茅舍被烧成了一片瓦砾,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被刀劈枪挑,一些母亲直到被烧焦,怀里还紧紧地抱着孩子。。。
  其实这时的日本,由于受到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的影响非常的贫穷。当时的日本平民很少吃过烧鸡,日本兵进村就抓鸡。初到中国大陆的大多是日本农村兵,他们一辈子都没有吃过鸡肉,有人连鸡蛋都没吃过。一辈子没吃过鸡,没吃过鸡蛋的人,见到肥沃的东北,心理状态其实完全是歇斯底里。
  日本人正面作战能力很强,但根本干不过东北土匪,一遇百人队打法就懵,太过瘾了!
  因为百人队战法因地制宜,狡猾多变,而关东军都经过十分严格的军事操典培养,单兵作战能力虽强,但战法特别刻板。一到双方接近时要白刃战了,甚至都要把子弹卸下来,这不傻逼吗?
  这些小伙伴们都经过冯全的严重警告,不跟他们整白刃战,那样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没意思。只要他们不死,就不能大意,战后躺在地上的关东军也得补枪,补刀,一句话,一个不留。
  古人说:“一将功成万骨枯。”虽说没那么严重,但在冯全的大洋和鼓舞下,小伙伴们有些沮丧的士气很快提了上来,拼命训练,争取能参加下一批去东北的5个百人队。


'正文 第一百零一章 88毫米高射炮'

  又一批5个百人队600人去东北了,上一批百人队和关东军双方的战亡比例大约1:15,挺好的了,远高于抗战全面爆发前几年日军对**的战亡比例。
  希望他们这次能减少一点伤亡吧!基地附近出现了间谍,怎么赶脚不大安全呢?
  现在基地钢筋混凝土厚一般都在3。5米左右,防守武器除了盒子炮,毛瑟98k ,射程800米…1000米的mg…34通用机枪,射程再远一些的还有几百挺m2重机枪,有些都4联装了,甚至还有射程5700米的pm1938重型迫击炮。
  小日本早晚会知道这个基地,这样的布置对于一些联队甚至旅团级别的小日本应该能扛下来,要是师团级别的呢?
  “小美,前一段时间我火烧了帝国银行,又杀了1200关东军,系统有没有奖励呢?”有些无奈的冯全问起了小美。
  “现在你的级别可以购买德国的88毫米高射炮,价格比pm1938贵些,那个才500元一门,这款高射炮5000元一门,炮弹价格相同,都是10元一发。”
  “卧槽!88毫米高射炮耶,老子赚大了!”
  “和傻子似的。”
  冯全兴奋的跳了起来,小美的取笑也没能阻挡他的激动。
  要论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成功的火炮系统,当首推德军装备的88毫米高炮。虽然它看起来只是一款非常成功的中口径高炮,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却是它无与伦比的反坦克能力。
  基本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 88毫米
  战斗全重 5·5吨
  俯仰角 -3~85°
  方向角 360°
  射速 15-20发/分
  垂直最大射程 10350米
  水平最大射程 14500米
  88毫米高炮是由世界著名的火炮制造商克虏伯公司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开始设计。当时,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德国还被严格限制发展军备,德国另辟蹊径,该型火炮在瑞典的克虏伯子公司完成设计和测试。
  设计人员预见到作为高炮的主要作战对象--轰炸机将会飞得更高、更快,因此他们选择了88毫米这一在当时尚属罕有的大口径,并设法使炮弹具有较高的炮口初速,这个特点为它日后成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奠定了基础。
  严谨的德国人还设计了一个相当精致的自动供弹装置,使这款高炮具有很高的射速。当野心膨胀的希特勒最终抛开限制军备条约的桎梏后,88毫米高炮马上被德国空军采用,作为中口径高炮的标准装备。
  它是德军装备数量最多的高炮,和105毫米及127毫米高炮一起,组成了严密的中高空对空防御火力网。完美的保护了德国本土的重要工业中心,这些兵工厂在英美战略空军的大肆轰炸下仍然能够维持生产。
  在北非战场上,德国非洲军团司令官,隆美尔将军由于兵力、兵器不足,在阵地战中,急中生智的他把88毫米高射炮放平,用来打击英军装甲部队,收到奇效。
  特别是在1941年六月的萨拉姆战役中,当240辆英国坦克被引入德军的埋伏时,霎时间,在预先掘好并经过巧妙伪装的工事里,放平的88毫米高射炮发出怒吼。最终,英军丢下123辆坦克残骸,其中三分之二是88毫米高炮的战果。被打得措手不及的英军只好仓惶败退。
  坦克对没有反装甲武器的步兵来说是杀手武器,特别是坦克上的机枪威力更大。
  三十年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是坦克至少要30毫米的装甲,这还是意大利这种穷国的标准,苏联和德国走在世界前列,比较厚。而日本满足于在大陆战场上欺负中国的那些虾兵蟹将,主要原因是因为重工业不发达加上国内重金属资源比较匮乏,还绝大部分都整到海军那里。
  严格的说日本在2战时期的坦克应该叫战车,根本不算坦克。由于受“坦克是支援步兵的”思想影响和资源不足,日军坦克多为10吨上下,装37到57炮的薄装甲战车和轮式战车以及装甲列车,用于支援步兵作战、封锁游击区和追击溃败**等。
  二战时日本造坦克技术也不是很好,基本上就是“挂铁皮的驴”,或者是包着铁皮的汽车。装甲薄,火力弱,抗打击能力很差,基本上不具备同坦克作战的能力,垃圾货不到十毫米的装甲说明了一切问题。这种坦克在和美英联军交锋时没少受欺负,也就只有在中国战场上 才能纵横驰骋。谁都知道中国人的装备太垃圾了
  日本的坦克不禁打,用重机枪连射就能贯穿装甲;或者是一捆手榴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