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种田有空间-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媳妇又说了是,宋老太在媳妇中积威甚重。

一会儿,宋老太又说了一些旧事儿:“咱们村的狗儿,你们知道的,那个壮壮实实的娃儿,他当初生的时候,就是在路边生的,他娘实在走不得了,就在路边的树林里落得草。“

几个媳妇稍微听说过几句,见狗儿和他娘现在都好得很,不由得都好奇,因为狗儿出生的时候,连李桂芬都还没有嫁过来。

宋老太眯着眼睛露出回忆的模样,道:“那个时候已经打完仗了,你们也知道,咱们这儿解放的不算晚,别的地儿还在打仗,咱们这儿都已经有官儿派过来了。那时候还没有建国呢!那天狗儿他娘说突然想起地里还有什么活儿没干,跑到地里去干活儿,咱们这里也不那么注意嘛,人家干了半天的活儿,觉得不对,自己怕是要生了,就急忙回家,走在路上裤子上就有了血,应是跑到这边了才喊人,眼看着孩子要出来了,弄回去恐怕娃儿生下来就死了,所以就在路边生的,当初我也在旁边搭把手帮忙呢!“

二婶子搓了一下麻绳,道:“没想到还真的有人在外面生娃儿的,我当初只是听说过,说有人在地头生的娃儿,有人在田里面生的娃儿。“

宋老太道:“这世上什么奇事儿没有呢?只是咱们都不晓得罢了!好了,明个儿宋欢的媳妇要做洗三酒,我拿十个鸡蛋去,你们三个也跟着去,跟着沾沾喜气,看明年能给我们家添丁不。“

十个鸡蛋,在这个时候也算是比较大的手笔了,像现在走人家,一个两个鸡蛋,一把米,一把青菜,都是很正常的,因为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是这样,谁也别嫌弃谁。

三个媳妇都不由得脸红了,说起生孩子的事儿,几个人还是觉得不太好意思的。

但是三个人也还想生,现在仍旧是多子多福的想法,特别是只有一个女儿的三婶,想儿子都想疯了。

这样的喜事儿自然少不得宋慕雯这样的小孩子的。

宋老太拿了十个鸡蛋,宋欢家就十分欢迎他们一家了,这宋老太家的鸡蛋是又大又圆又好吃,跟别个的鸡蛋不太一样,这个大家伙儿都是知道的。

“快,进来坐。“

又有宋欢的妹妹端来茶水,茶水是很淡的酱色,还飘着一点点絮絮,宋慕雯不确定那是什么东西,都不太敢吃。

宋欢的娘在一旁道:“这年头不行,所以红糖鸡蛋水也就只有这样的,你们莫嫌弃。“

宋老太和几个媳妇急忙说不嫌弃之类的。

生了孩子就有红糖鸡蛋水喝,这是很正常的,而且还要发红蛋,只是这个时候鸡蛋丢很金贵,谁拿得出那么多呢?所以红蛋也只有宋老太这样的老人家才得了一个,其他的人是没有的,基本上就是一户人家发一两个,这样下来也用掉了好几十个鸡蛋呢!这年头生孩子的成本也不低。

宋老太的鸡蛋当然舍不得自己吃,给几个孙子孙女分了。

宋慕雯倒是不稀罕,吃了一口便不要了。

这红鸡蛋也是吃一个新鲜,平常吃鸡蛋哪有红色的?孩子们抓得手上全是红的,最后既然染成了红色,还是被吃掉了,这样的事情宋慕雯看了也觉得很无力。




第40章 去当兵
洗三酒主要是村里的婆子媳妇来看看生了孩子的产妇;还有刚出生的孩子,等过段时间再办喜事;这年头办喜事也不是自家办的,而是自己出东西,放在食堂里;或者除了钱,让食堂帮着去供销社买,买了之后在平日里吃饭的时候就吃了,只是那一天会特别注明是哪家办喜事之类的。

这喜事儿办的也太俭省了;宋慕雯这样觉得,不过也好,自家不用办倒是省了不少的力气。

宋慕雯跟着宋老太进了屋子去看刚出生的小宝宝和生了小宝宝的产妇。

这个时候产妇也是要打起精神来应付探望自己的人的。

宋欢的媳妇长得还挺清秀的;头上缠着一块布;坐在床上,跟来探望自己的人说话,一般都是问孩子几斤啊,又问吃奶了没, 多不多,不多的话自家还有点什么可以拿过来补一补之类的。

产妇则回答孩子有六斤多,已经吃过奶了,自己 挺多,不用劳烦之类的话。

然后来人又叮嘱产妇要好好休息,好生休养,不要下床不要见风之类的话,再夸几句孩子长得好看,以后是个有福气的之类的,就完成了这样的探望的过程了。

宋慕武注意去看那个小宝宝去了,现在小宝宝已经长开了一些,但是脸仍旧是红红的,毛发很稀疏,还很细很软,闭着眼睛睡觉的模样,倒是和别的婴儿的差别不大。

过了几天,宋慕雯就知道了,这个新出生的小孩名字叫铁板,大名儿要过段时间再取,名字一般是娃儿的爷爷和爸爸去找了有见识有学问的人问了,知道什么名字好,敲定了。村子里的人知道了新生儿的名字之后,就要送一块匾过去,其实就是一个木头镜框,框里面有红字,红字上大字写的是小孩儿的名字,上下就写了时间和送匾的原因,以及谁送的匾之类的。

送匾的那一天,办喜事的人家还要招待那些送匾的人。

铁板这个小孩儿是从发了旱灾之后出生的第一个小孩,所以村子里还挺重视的,毕竟添丁进口就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又这么具有意义。

过了二十多天,宋慕雯就发现那个生了孩子的妈妈已经开始下地干活儿了,不过她经常请假,回去照看孩子喂奶之类的,村子里的人也知道孩子小的时候是需要好生照看,所以请假也批得很轻松。

等过段时间,那孩子就被绑在背上带出来了,他妈妈干活儿的时候就把他背在背上,他饿了,就找个隐蔽的地儿开始喂奶,他尿了,就急忙从箩筐里拿了干净的尿布给换了,宋慕雯看着都觉得累得慌。

这一年村子里收了不少粮食,但是因为偷懒的缘故,产量倒是没有比以前跟多,村长知道之后恨铁不成钢地瞪着大伙儿,这是为嘛呢,别家的产量都有所提升,为什么自家的产量就这么差!

村长不知道,外边有很多村子里生产队都是浮夸出来的成绩,并不是真的,实际的生产量其实跟宋家屋差不多。

而且宋家的红苕产量也不错,虽然干旱,但是宋大刚等人跟看 子似得看着,红苕本身又是耐旱的作物,所以产量并没有受很大的影响。

宋慕雯看着小屋子里一袋子一袋子的玉米,还有墙角处堆着的红薯,顿时满足感油然而生啊,她觉得自己也是松鼠心理了。

玉米的种子已经挑出来了,现在种子都是自留种,不像以后,都是国家指定机构出售的,因为现在没有杂交水稻,稻种都是差不多的。现在的亩产量也只有两三百斤,多的时候是四百斤,像杂交水稻那样亩产量上千的,这个时候还真没有,所以说袁隆平确确实实造福了人类,因为他改良了稻子的基因,稻子的产量高多了,同样多的良田,种出来的粮食翻了几番。

这一年到年底都无大事可记,期间余二猛也来了几趟,也只是玩一玩,不久又回去了,而宋慕武读书也越来越努力了,在后来考试中次次都是双百,他这样的年纪就能够这么踏实,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再过新年时,家里的东西比去年多了一些,也算是一个丰收年了。

跨过一年,宋慕雯就已经四岁了,普通的四岁的孩子还只会玩闹,虽然农村的孩子不会到了四岁还不会自己吃饭,可是要干活却是不容易的,宋慕雯不仅能够干许多活儿,还跟着哥哥学了不少字,还会算算术,家里收了多少个鸡蛋,送出去或者卖掉多少个,宋慕雯比宋老太还清楚。卖鸡蛋能够卖多少钱,宋慕雯也算的很明白。

过年之前,宋大刚又带着兄弟进山了两趟,宋慕雯也跟着去了,这次是死命地往外面掏东西,她储存了不少野物,所以也不担心空间里缺少。只是宋慕雯想着,以后自己长大了,跟着来的可能性就小了,现在不多养一些在这森林里,难道以后让宋大刚等人空着手回去不成?

余二猛是不会错过这样的事情的,一抓一个准儿,也跟着赚了不少。

但是余二猛会做人,沾了宋家的光,便买了一些礼物送给宋家人,还是光明正大地送的,别个看了也不好嚼舌根,宋家有些东西也就不用藏着掖着了,一问就是余二猛送的。

“二猛子为何跟你们家那么好啊?”有些媳妇婆子就忍不住要问了。

宋老太哪里不知道那些人的心思,不是羡慕了就是嫉妒了呗?

“嗨!还能怎么地?当初大刚他们在县里救了被打的头破血流的二猛子,人家就记恩了呗!那孩子还真是个有良心的。”

大家还奇怪,为什么记恩到现在?宋老太就说,现在两家当成正经亲戚在走的,哪里能够生疏了?二猛子家里情况好,还不允许他给自家送东西了?

噎得那一干媳妇婆子说不出话来。

宋大刚也跟自己几个弟弟说余二猛会做人,看人家这做派,简直是一个小余杠子,可是人家比余杠子更滑头,长大了恐怕更加了不得。

在过年的时候,余二猛那个去当了一年多的兵的大哥回来了,宋慕雯还是第一次见到余大猛。

余大猛长得又高又黑又壮,据说现在是十七岁,十五岁进的部队,找了一点关系,但是人家在军营混得好,主要还是自个儿有能耐,让人服气。

余二猛跟这个大哥的感情不一般,兄弟两还真是好得不行,也不是外人说的那种好,要睡一起要穿一件衣服之类的,而是余二猛有啥事儿,余大猛二话不说就上去帮忙,兄弟两话不多,但是双方一个眼神就能够懂了,宋慕雯忍不住悄悄想,这就是“兄弟情”么?怎么特么的感觉比男女之情还要刻骨铭心?

余大猛对宋慕雯也还好,只是有一种终于见到了自己弟弟常说的小女娃的恍然大悟感。

余二猛的说法是,自己没有妹妹,这个小妹妹听话又懂事,早慧的很,跟别的小女孩不一样,所以自己当妹妹疼来着。

余大猛也不多在意,他对宋慕雯没什么感觉。

宋慕雯倒是很赞叹,这余大猛穿着笔挺的绿军装的样子真的蛮好看的,站在乡下一堆庄稼汉里面,确实是惹眼,难怪余大猛一回来,外头那些上面余家门打听余大猛的事情的小媳妇大婶子就没有断过,甚至还有人找到宋家来打听,可是宋家哪知道什么?自然是说什么都不知道。

听说这余大猛回来,是因为在部队离了几次功,才有了批假的,要是别人,肯定是没有假的。这个情况大家也都了解,跟朝鲜那边的仗才打完没几年,现在又和苏联闹掰了,据说美帝国主义还对着大陆虎视眈眈,中国就有一种强敌环伺的感觉,所以部队上的事情也就严了许多。

余大猛跟几个弟弟展示了一下自己在部队的训练成果,宋慕雯有幸围观了一把,这余家的基因确实是好,几个男孩子都是机灵灵巧的,这余大猛看着是沉稳许多,可是身上的功夫一点都不赖。

余二猛看完就激动不已,道:“哥,我也要跟你去当兵!”

余大猛戴好帽子,呵呵道:“好啊,我当然很乐意,只是怕妈妈不允许。”

余大猛在外头当兵,一年多不会来,杨桃儿就常常念叨,现在二儿子也要去,杨桃儿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地答应呢?所以余大猛才那么说的。

余二猛握了握拳,道:“没事儿,我决定了的事情妈妈是拦不住我的。要我天天窝在家里干活儿,没日没夜地干还是家里没有余粮,我是不乐意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