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种田有空间-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大猛道:“那就是我不对了,确实是来迟了,不然也能够娶您一个孙女回去哩!”
杨桃儿拍了一下大儿子,道:“你又在这里胡咧咧,别跟扈奶奶闹着玩!”
余大猛嘿嘿笑,还冲着余二猛挤眼睛,要是以前,余二猛就要瞪回去了,现在的余二猛算是变明白了,根本不理睬余大猛,让余大猛觉得好生没趣。
宋慕雯从外面进来,手里拿了一张报纸,道:“今天的《人民日报》和早报。”
余二猛接了,现在余二猛已经认识不少字了,他觉得每天躺在床上好无聊,所以他让宋慕雯给他买报纸看。遇到不认识的字还要问宋慕雯,余大猛说为啥不准备个新华字典,新华字典上什么字都没有,余二猛懒得理他,自己的目的就是在于和囡囡亲近,这个哥哥怎么会懂自己的意思呢?
杨桃儿道:“二猛子,有啥新鲜事儿都给我们说说看,让我们也长长见识。”
余二猛应了一声,然后展开报纸开始看,他先看得是早报,因为这种地方性的报纸报道的事情更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趣味性更强,像人民日报这种报纸都是讲的国家政策之类的,议论性的文章比较多,也就是后世说的评论文章。余二猛觉得这样的文章和囡囡说的时候趣味性还挺强,但是和他妈妈这样大字不识一个的说,她们也不懂。
现在的报纸上不见以前那种产品广告之类的,多的是革命的广告,很多大字报的标语都被发上来了,还有很多读者来信,读者来信基本上是红卫兵写的什么革命感悟之类的,然后是一些革命活动的报道,这样的事情占了大部分篇幅,还有小部分就是说的市民生活之类的。
余二猛读报纸还读的挺顺的,现在他肯定是把小学要学的字都学会了。
杨桃儿一边织毛衣一边道:“二猛子,你认得这么多字了,以后是不是可以写信了?”
“我以前不是也给家里写信的嘛!”
杨桃儿道:“你写的那个信我们哪里看得懂啊?除了囡囡,恐怕没有其他的人看得懂了。”
余大猛颇为意外得看了宋慕雯一眼,心道,这两个人还研究出了密码不成?余大猛作为种子型军官,像这种信息战什么的,还是了解一些的。
余二猛哼哼两声,道:“我只认得字,不会写,要写的话太浪费纸和笔了,我觉得以前那样就挺好,免得别个拿了我的信,给你们扣帽子,说咱们家是反革命。”
杨桃儿白了他一眼,道:“你这死孩子,嘴上没把门的。”
读完了早报,余二猛在余大猛的帮助下上了个厕所,然后回来看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是现在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除了机关单位每个办公室有每一期报纸,每个干部家里必备报纸,很多老百姓家里也有,那些识字的老大爷,中年大叔什么的,就开始拿着报纸评论时事,说白了,就是歌颂dang和国家,跟个表彰大会似得。
“诶,这个文章说,应该恢复你们读书的事情。”余二猛看到报纸上的标题,说是应该恢复中小学生的课程。
“说啥了?仔细看看!”
宋慕雯凑过去,果然见一篇评论文章,标题的意思是,应该让中小学生回到他们的课堂去,要一边学习一边干革命。
文章里面就说了,现在的学生都去干革命了,课堂上都没有人了,学生应该是以学习为主,当然也不能忘了革命,学习是学习革命先烈的宝贵经验,革命是继承这个革命事业,两者是一脉相承的,如果不学习,就没办进步,这个革命就没有办法革出水平来。
文章是引用了不少毛*主*席的话,还举例了不少优秀的革命先烈,表明,要不是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就不会有那么高的革命觉悟,没有那么高的革命觉悟,也就不会这么为革命舍身忘死,不会那么足智多谋。
这篇文章并不长,但是看得出作者是涉猎广泛的,当然,对于近代史是十分熟悉的那种人,而且文章应该是被删减了不少,不然也不会有些地方不通的感觉,意思上有些断层了。
“囡囡,你说咱们真的会复课吗?”宋慕武有些不敢相信,毕竟现在是这样的情形,很多高中生初中生宁愿闹革命也不愿意去上课。
宋慕雯差点把这茬也忘了,确实是复课了,而且是在十月份的时候复课的,只是初中高中照上,却不考大学了,大家高中毕业就各地去支援建设了,城里的孩子是上山下乡,农村的孩子就地落地生根,跟着父辈继续在田里干活,而且现在还是生产大队,这种生产大队的形式还要持续很久,一直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才会被废除。
“哥,这个报纸可是dang中央的报纸,上了这个报纸的东西,就是dang中央的意思,不然也不会发出来,我看复课十有八*九是会成事的。”
宋慕武显然高兴了许多,道:“那样就好!我还是觉得上学好,现在搞革命,我觉得条件还不是很成熟,你看以前毛*主*席他们,是多么的有调理有章法,他们每做一件事情,都能够说出其中的道理来,可是咱们干革命,有太多说不通的地方了,咱们都需要多多学习啊!”
宋慕雯知道宋慕武是因为受了自己的影响,觉得暴力革命根本就是不对的,不顶用的,所以他现在才会更加倾向于上课去。
“哥说的很对,活到老学到老,知道的越多越好。”
余二猛重点却不是在复课的事情上,因为这个事情跟他关系不大,他想的却是囡囡越来越聪明了,很多事情看得很明白啊!而且嗅觉很敏锐,大家看到的是人民日报在全国的影响力,却没有想到他背后的发行机构是谁,为什么能够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因为它就是dang中央的喉舌,是他们的发声地,要是没有准信的事情,肯定不会直接这样登出来的。
虽然不能够读大学,但是能够上完高中也不错啊,在恢复高考制度之后,国家对参加考试的学生的年龄限制并没有很多,到时候就算年纪四五十岁了也可以参加考试,不过要看宋慕武的个人意愿了,这种事,是别人没办法帮着做决定的。
余大猛也觉得这个事儿是应该的,余大猛跟余二猛一样,两个人没读什么书就去部队了,但是余大猛的性子更稳一些,所以他能够沉得下心来学习一些,在部队的安排下参加了不少学习小组,后来甚至还去军校学习过一段时间,越学习就越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太狭隘了,很多认识都是错误的,很多想法都是不正确的,学习确实让他提升了很多。
几个人都聊得正热闹,甚至那个天天愁眉苦脸的中年大叔都插了几句话,有人来病房了。
一来还来的人不少。
“哎哟!大芳你们来了!圆圆来了没?”
“娘你就知道惦记圆圆!圆圆今天来了呐!”
进来一个圆圆的苹果脸的小姑娘,一进门就喊:“外婆,我来看你啦!”
大家都不由得转头看过去,就看到一个身材丰满红红的脸蛋圆润犹如红苹果的小姑娘进来了,这个小姑娘就是扈奶奶天天挂在嘴边要介绍给余二猛的小孙女。
“哎哟!来了就好!来了就好!我可惦记你好久了!”
“奶奶惦记我做啥子?我又没啥好处给您!”
“你这死丫头!”


、第152章 比不过

屋外面的人都进来和扈奶奶问好;这次一来就是四五个人,手上也提了一些东西,不过看来东西都不是很好;虽然扈奶奶说他们家成分好;几个女儿都是工厂里上工的,但是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那样,能够扒拉到一家过日子的东西就不错了,所以来看扈奶奶的时候也拿不了多好的东西。不过扈奶奶的儿女都不是那种没良心的;人家还是都挺孝顺的;到了放假或者轮休的时候都会来看看。
扈奶奶问了一家人的情况,听说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都好之后;才算是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仪式了。
“现在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啊;这是余家媳妇;我喊桃儿,你们喊她杨大姐!或者是杨大妹!他们家可了不得,两个儿子都是部队上当官的呢!这个二猛子,就是在越南那边受了伤回来的,现在在治伤,多光荣啊!圆圆你来看看,这个大哥哥,来看看活生生的英雄!咱们的民族英雄!”
宋慕雯悄悄地跟着宋慕武退后,听到扈奶奶这样子介绍的时候,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实在是觉得肉麻啊,宋慕雯从来都没觉得自己认识的余二猛是民族英雄啥的,那样的应该是活在书里面和电影里吧?好吧,其实换个角度想想,余二猛真的算是民族英雄了。
圆圆小姑娘果然是个胆子大不怕羞的,站到了余二猛的床边,道:“还是个挺俊的英雄哥哥!”
好吧,宋慕雯差点就忍不住喷了。圆圆姑娘你实在是太奔放了。
余二猛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杨桃儿替儿子圆场道:“是圆圆吧?你外婆常说起你,说你是个有福气的,看这个样子果然是个有福气的小姑娘!”
嘴巴还挺甜,一旁的扈奶奶很满意外孙女的表现,笑得合不拢嘴。
然后大家就坐下来说话,主要是扈奶奶的主场,扈奶奶主要是夸两个人,夸完圆圆夸余二猛,夸完余二猛又夸圆圆,还不带重样的。扈奶奶几个女儿和孙女孙子之类的还挺捧场,夸圆圆的时候就帮着描补,说圆圆读书挺好,干革命也挺厉害,是很有前途的小姑娘,夸余二猛的时候,就捧杨桃儿的场,说她有福气,有一个这么厉害的儿子之类的,果然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么?
虽然他们聊的话题跟宋慕雯没什么关系,但是宋慕雯在一旁听着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听得头皮发麻脸皮发紧。
说到读书,杨桃儿道:“这个我家二猛子就不行,不过囡囡读书厉害,一直都是班里的第一名。”
扈奶奶道:“是吗?那也挺好,可是我们圆圆学校里有几百号人呢!我家圆圆每次都考前几十名,一般……一般二十多名。”
“那是挺厉害的,我们那里读书的人没你们城里多,要得那么厉害的名次也不容易啊!你们圆圆读几年级呢?”
“现在当然是在读初一了。”
“喔,那囡囡还比你高一个年级。”
“是吗?”对方都表示不太相信,因为宋慕雯看上去年级小好多。
杨桃儿一直是把宋慕雯当成闺女的意思在,虽然没有认成干闺女。宋慕雯的很多成绩,杨桃儿也是挺觉得荣有幸焉的,她没有拿宋慕雯和圆圆比较的意思,只是想跟别人说说,让别个知道宋慕雯有多厉害而已。
杨桃儿道:“当然是的了,囡囡今年可还没满十二岁呢!人家读小学才读了一年,就直接考了初中了,考初中就是我们那儿的第一名,不过她从读书开始就是班上的第一名。我们那儿还没出过读书这么厉害的人。”
“那真是厉害。”因为圆圆被人家比了下去,他们都没有那么高的兴致了,但是这点面子还是要给一下的。但是他们想着吧,穷山沟里能够有几个人读书啊?恐怕班上才二十多个吧?跟一个年级上百号人的学校比,还是差了一些的,圆圆这个二十多名比宋慕雯那个第一名要厉害一些。
这个比不上人家,对方又开始说起了圆圆做红卫兵的事情了。
“我们圆圆当时一报名就被选上了,是最早的那批,哪个时候哪像现在啊,什么样的人都收。”
“那肯定是因为在学校里表现好吧?我听说成绩好的、是少先队员的就直接被吸纳了,都不用自己报名的呢!”
“是啊,不过少先队员哪有那么多?当初圆圆那么学校的那些少先队员名额竞争可激烈了。”
“我只知道少先队员很不错,没想到这么难得啊?你看我们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