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永璇的不在意落在旁人嘴中就成了“默认”,甚至连还在坐月子的章佳氏也觉得烦闷。这绵懋乃是幼子,天下父母疼幼子的例子还少么?何况相对于那拉氏而言,章佳氏明显就是属于“年老色衰”的那种。一想到自己的长子绵宁可能会失去王府世子的地位,一向淡然的章佳氏终于病倒了。
请脉的大夫说是“郁结于心”,开了几剂疏散和安神的汤剂便走了。这让永璇有些摸不着头脑,在他看来,章佳氏现在并没有什么可郁闷的。而章佳氏身边的人也没有法子冲过来告诉永璇,说什么“福晋是因为看到数字不爽而倒下的”。倘若有这样的意思流露出来,那么“不慈”、“善妒”和“怨望”三顶帽子就会扣过来,任何一个名声都足以让章佳氏在王府翻不了身。故而这些福晋身边伺候的人只得沉默以对,小心伺候罢了。
待永璇走了,玉嬷嬷将熬好的汤剂递到章佳氏身旁,“福晋也当爱惜自己的身子才对,二阿哥如今还小,若是福晋就这样病倒了,指不定后宅里出什么妖蛾子!”
“我何尝不知?”章佳氏苦笑道,喝了一口药汤,“只是皇上赐名的旨意让我心神不宁,绵宁如今也大了,若是有些风声落到他耳边,再被些个小人怂恿一下,我只怕他在王爷心中就没了地位。”
“何至于?”玉嬷嬷虽然心底也没啥底气,但是在章佳氏身边还是肯定地道,“如今王爷时不时将大阿哥带在外书房念书。外书房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王爷几个心腹议事的地方,如果王爷不是有心栽培大阿哥,何须这般?”
“嬷嬷的话我也知道。”章佳氏被伺候着喝完药,漱了口,含了块蜜饯在嘴里。“就是怕外面那起子小人挑唆下,绵宁又是个不服输的性子,落在王爷的眼中那就是‘不友’。”
“福晋若是不放心,赶明儿我将大阿哥身边伺候的人都提醒一遍。那些个不安分的,趁早打发出去就是了。”
章佳氏点点头,然后又道:“那边的礼送过去了吧?”
玉嬷嬷自然晓得章佳氏指的是那拉氏,撇撇嘴道:“自然是按例将福晋的礼送了过去,那拉氏还在床上磕头谢福晋的赏儿。”
“让我房里的人都警醒点,别没事去幽兰院。”章佳氏淡淡地道,“如今着急的不是我,而是那拉家。这个时候,谁先动就是落了下乘。”
“嗻!”玉嬷嬷也是)经)历(网)过大宅门的,自然晓得章佳氏的话中含义。不管怎么说,绵宁头上还是顶着“嫡长子”的帽子,只要不犯错,任何人都撼动不了绵宁的地位。就算绵宁真的出了什么差错,章佳氏还有嫡出的二阿哥伴身。相对于那拉氏只有一个庶出的三阿哥,章佳氏的地位要超然得许多。
连素来沉稳的章佳氏都坐不住了,自然那拉家也是心动不已。那拉太太虽然也想去探望自己的女儿,但好歹她也是明事理的人。这个时候,那拉家大张旗鼓地上门祝贺,那岂不是生生地打了福晋的脸?且不说章佳氏和尹继善家里会记仇,就算是在恭亲王眼中也落不下好来。而这一切的后果最终是要自己的女儿来承担,那拉太太自然不肯吃这个亏。
那拉太太将这话跟家里的人一说,那拉老爷立刻拍板,自己称病闭门不出。而那拉太太也以自己老爷身子不好为理由,婉拒了旁人上门的帖子。一时间那拉家纷纷夹起尾巴做人,压根不像一个当红阿哥身边得宠格格的外家。
那拉家的作态自然逃不过旁人的眼睛,乾隆听后只是对身边伺候的太监李玉说了句,“倒是个懂事的”。
乾隆之所以要抬举那拉格格自然是为了分化那拉家对永璇的压力,乾隆其实也知道自己的身子骨不大好了。若是没有苏合香酒,自己只怕早就厥过去几次了。不过乾隆也知道自己的年纪是一天天大了,终有一天是熬不过这“心悸”的毛病的。十二阿哥虽然占了“嫡子”的位分,但无奈天赋有限。乾隆虽然也尝试让永璂当差,但是最后都是差强人意。而且更重要的是,永璂是个老实本分的,这个性子若是当一个闲散王爷自然是不错,当皇帝却是差得太远。何况永璂身边也没个什么得力的帮手,若是让他继位,只怕就是天下大乱的端倪。
相较而言,乾隆已经越来越属意永璇继位。所以乾隆开始趁着自己身子骨还行的时候,为永璇安排好将来。永璋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就算有挣位的心思也没挣位的本钱;永珹早就熄了夺嫡的心思,只是安分地做着自己的差事;永瑢是个有本事的人,但是手段不够,乾隆决定在合适的时候将永瑢出继出去,既给了他亲王的体面,又让他不至于与永璇闹僵;永瑆早就被永璇降伏,乾隆倒不操心这小子;永璂日后只要好好做人,永璇也是能容下这个嫡出的弟弟的。最小的两个,永琰和永璘也不会对永璇造成什么麻烦,虽然永琰有些想法,但是他那些手段还上不了台面,永璇若是应付不来的话也就不用继位了。惟独那个永琪……
一想到五阿哥,乾隆便有些头痛。对于这个儿子,乾隆还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了给这个儿子造势,他让永琪接管了户部,却没想到被永璇的招商局打得毫无招架之力。为了让这个儿子有个强有力的姻亲,乾隆将西林觉罗家和索卓罗家栓到了他的身边,可这个永琪却为了不着调的小燕子生生成了个“不孝”、“不忠”之人。乾隆认为自己的永琪还是不错的,但是如果不是魏氏和福家的挑唆,自己的好儿子怎么会变成这样?不过永琪已经成了这般样子,乾隆也只能听之任之,惟独希望他不要在永璇当政的时候出什么妖蛾子,否则让永璇背上“弑兄”的名分也是爱新觉罗家的不幸。
那拉家的低调自然也落到了永璇的眼里,这让永璇大松了一口气,他自然晓得如果那拉家借此机会生事的话,自己原本平静的后宅就再无宁日。
“那拉家倒是个懂规矩的。”永璇道,“如今普加乔夫业已与特沃洛戈夫等人合流,基本上是符合我们的预期,他们在西伯利亚大闹一场之后就以哈萨克地区为据点。本王预计明年开春之后,他们会前往顿河流域附近,毕竟那里才是哥萨克的大本营。而且顿河流域是俄国的重要产粮区,那里的农庄也是最多,相对来说农奴也是最多的。普加乔夫是个聪明人,他那个‘解放农奴’的口号一定会得到顿河乃至全俄罗斯农奴的支持。我们在蒙古、盛京还有回疆的人都要动一动了。开春之后,让蒙古人先上,将西伯利亚分隔成两块,然后盛京方面再动,将远东全部吃下。我们跟普加乔夫不同,我们不仅是要去破坏俄国人的阵地,我们更要建设远东的据点,争取用十几年的时间完全控制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
“那回疆呢?”戴衢亨问道。
“回疆。”永璇嘴角浮上一丝浅笑,“我想漠西蒙古的那些人应该比咱们头痛,横竖漠西那边一直若即若离,让伊犁将军按兵不动,先让漠西蒙古的人马去跟哥萨克人狗咬狗。等他么咬累了,咱们再动手。只是这次漠西蒙古必须划归到朝廷的归属下,就算其他各部蒙古人有意见也不能再妥协了,否则漠西蒙古的问题就要拖给后世子孙去解决了。”
“王爷所言极是。”戴衢亨赞同道,“从圣祖朝开始,朝廷对漠西是又打又抚的,最后是摁下去没多久又起来,不如这次干脆做彻底点,将漠西蒙古从地图上抹去便是。”
相对于戴衢亨的狠辣,沈初则有些书生意气,皱眉道:“蒙古一向与我朝有恩,如若这次真的抹杀漠西蒙古,只怕皇上对蒙古不好交代。”
“又不是咱们动手。”戴衢亨冷笑道,“如今哥萨克人在漠西至哈萨克地区游荡,蒙古人自然会上去找麻烦。等他们动手的时候,咱们一旁看戏就是了。横竖这漠西蒙古素来不服朝廷,这次就说救援不及便是了。谁让漠西蒙古的人不接受朝廷派驻大臣呢?既然朝廷不能掌握漠西蒙古的动态,那么‘救援不及’也是‘情有可原’的。”
“此议可行。”永璇点头同意了,“如今就看土耳其人的好戏了。”说着,永璇便将目光投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方向。
塞利姆此时也在关注着俄国的动向,当他发现波将金从克里米亚前线离开之后,他便知道他与永璇约定作战的时机到了。塞利姆立刻乘船秘密从克里米亚返回君士坦丁堡,在离开之前,他让土耳其所有士兵提高警惕,并暗示战争即将到来。
即便是全土耳其最好的战船,塞利姆也花费了大约七天的时间赶回到君士坦丁堡。在土耳其海峡眺望君士坦丁堡,塞利姆自己也为这座城市感到骄傲。因为塞利姆返回首都是机密,所以穆斯塔法三世是在皇宫的一间密室召见了他。
“我的孩子,你怎么回来了?”穆斯塔法三世对于这个儿子还是非常宠爱的,“可是前线战事吃紧?”
克里米亚战争几乎要将整个土耳其拖垮了,但是这场战争却不得不继续下去,因为这里赌进去的是整个奥斯曼的骄傲。穆斯塔法三世也在皇宫里关注着克里米亚前线,一旦失去克里米亚汗国,奥斯曼土耳其将不得不直接面对庞大的沙皇俄国。何况君士坦丁堡还扼守土耳其海峡,拥有了黑海出海口的俄国必定会觊觎土耳其海峡,穆斯塔法三世少不得忧心。
“不,伟大的哈里发陛下!”塞利姆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奥斯曼荣耀再现的时机到了!”
穆斯塔法三世心中一惊,随即道:“那位东方王爷所说的叛乱开始了?”
“是的,伟大的哈里发陛下,蒙真主保佑,那位东方王爷的预言真的发生了。”塞利姆将一封书信交给穆斯塔法三世,“哈里发陛下,这是我们在俄国的探子冒死送出来的情报。远东的哥萨克农民起义了,他们与盘踞在哈萨克的叛军纠结在一起,必然会在明年开春对俄国人发动致命一击。”
穆斯塔法三世冷静地看完这份书信,随后道:“好!帝国夺回克里米亚汗国的时机到了!”
“是的。”塞利姆眼中燃烧起复仇的火焰,“俄国人给奥斯曼的耻辱,我必定要还回去!”
“那什么时候发动战争是最好的?”穆斯塔法三世对军事几乎是一窍不通,如果不是有个擅长作战的儿子塞利姆,俄土战争的结果还会坏上几分。
“按照我们与东方王爷的约定,春天便是我们发动总攻的时候。”塞利姆侃侃而谈,“他们会在明年春天先切断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联系,然后吃掉远东,再回头吞掉西伯利亚。”
“那瑞典与丹麦呢?”
“他们将在夏天的时候发动夏天总攻势,他们将为我们牵制俄国人的兵力。”
“塞利姆,我的儿子。”穆斯塔法三世激动地站了起来,拥抱住他的儿子,“如果你能将奥斯曼的羞辱还给俄国人,你将是奥斯曼历史最伟大的哈里发!”
塞利姆点点头。
其实现在除了奥斯曼土耳其在激动之外,丹麦和瑞典的情报人员也在密切关注俄国的动态,他们都在惊叹于永璇的先知先觉。与此同时,因为南洋战争而失去大半个亚洲的英国则是愤怒地挥起了他们的拳头,他们发誓要在俄国内战吸引华夏出兵的时机夺回亚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