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你我同是穿公主-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才永阳纯阳弹奏一曲,贤阳与诸葛端云也御前论剑一番,贤阳得了青朗宝剑,武德帝赏永阳翠玉马鞭一条,并答应她过了年请位懂马笛的司乐好好教导她。纯阳得了两匹南边进贡的彩缎,又得了一把上好的梨枝海棠琵琶,自古女子爱琴,那上边海棠胭脂点点,犹如晓天明霞,看着很是漂亮,纯阳抱着琵琶许久才把它交给身后的宫人,一看就是极喜欢的。
诸葛端云命人呈上两只乌木盒子,那盒子通体乌红,方方长长,上雕着蝙蝠松柏,雕工大气,婉转处又不失细致润色,很有大夏之风。此图寓意福寿长生,打开来看,里面的红布缎子上却躺着两支通体有些乌紫的人参。
宁阳不懂医药,却知人参自古便是续命良药,尤其是野山参,在现代已是很难寻得的了。在古代,一支百年老参不仅价抵千金,更是难求的珍品。
武德帝问道:“可是大夏最北边的乌雪山上才有的紫玉人参?”
诸葛端云答道:“正是。寒寂寺离乌雪山不过百里,母妃病重之时,端云曾入山找寻过。运气好遇得三支,母妃用去一支,这两支便献给陛下,愿福寿绵长。”
“运气好?”元皇后微微蹙眉,眉眼间难掩的心疼,她看向武德帝道,“这回臣妾可听得出来,这孩子此话可不尽不实。臣妾听闻那乌雪山延绵千里,终年皑雪,紫玉人参生长在最深处,百年才得一支,要寻它最是凶险。得此三支,怕是在山里吃了不少苦头吧?这孩子可真是个孝子。”
武德帝淡淡嗯了一声,叹道:“平身吧,朕与皇后承你的情。朕知你素来喜好清净,长公主出嫁前未在城中兴建公主府,朕便命人在城外为你寻了个庄子,安静不打眼,内侍府派了几个晓事儿去服侍,你且在那里安顿下来,不必整日住在馆驿里。平日需要什么尽管来跟朕提。”
诸葛端云应了谢恩,便退回座位上安坐。宁阳偷偷瞟过去一眼,见他垂眸坐着,脸上神色淡然,不知所想。不禁想起方才皇后的话,不管怎么说,诸葛端云还是个刚刚十三岁的孩子,长公主病重之时他顶多不过十岁,那时候是怎么孤身跑到大山里去,又是冒了多大的险才找到紫玉人参的?且不提前世十岁时她身边的男孩子都在做什么,便是这一世,同样十岁的武阳也不过是上学背书习武做学问,回到宫里莫说是吃饭穿衣,便是走步路都有大堆的宫女太监服侍着,稍有不顺心,一脚踹过去都是常事。
同样是皇子,诸葛端云小时候到底过得是什么日子?
宁阳仔细端量着,却见诸葛端云抬眸望了过来。两人的眼神在空中撞上,宁阳吓了一跳,立刻收回眼神端端正正地坐着,眼观鼻鼻观心,心里却不停地打鼓,不知为何竟有种被抓包的感觉。
她自以为低下头就没事了,却不想听到诸葛端云的声音自对面传来:“三公主可真是安静,之前见识了大公主与二公主合奏的曲子,却不知三公主有何节目?”
宁阳一听这才想起来,永阳和纯阳刚才在论剑的时候已经表演过节目了,而她是三公主,接下来岂不就轮到她了?可一想又不对,二皇子武阳还没献礼呢。
诸葛端云仿佛看穿了她的想法,却只是挑眉不语。宁阳暗自黑线,心里把诸葛端云骂了千八百遍,表面上却还是起身回礼道:“长幼有序,二哥哥还未献礼,宁阳不敢僭越。”
武德帝笑道:“今晚乃是家宴,自家人不必拘礼。”
自家老爹发了话,宁阳再不甘愿提前成为众人焦点,也不得不乖顺地让身后的宫人将裱好了的大字献上。
“宁阳不才,不懂得弹琴奏曲,在内文学馆里上了半年学,只字被刘司籍夸奖过,因而写了副字献与父皇母后,愿父皇母后福寿如东海,岁岁康健。”宁阳也知道,她的和众姐妹的比起来确实没什么看头,可是也没别的办法,她不会古代的歌舞,讲笑话逗乐子不合她的性子,变个小魔术这样新奇的事更是不敢用,万一被帝后问起哪里学来的,倒也不好答。因而只剩下写字,虽有些拿不出手,倒也实诚。
武德帝从随侍女官手上接过看了,倒是微微一愣,随后笑道:“既是端儿提出要看的,这字写得如何便有端儿评判吧。”
宁阳一听顿时黑线,心道一声呜呼哀哉!给这专和她作对的毒舌男当评委,她还不得被批得很惨?
诸葛端云接过手来也微微一愣,只见裱起的只有四字——福寿康宁。写的是端端正正的大字,用墨流畅,行笔娟秀工整,这四字的结构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并不好掌握,然而四字连起来看,方正均等,若非下了一番苦功,绝写不出来。
诸葛端云将字合上交还给宫人,开口道:“三公主过谦了。若只上了半年学,在书法一道便能有如此造诣可见天赋上乘。”而后又对武德帝道,“依端云之见,这字定是下了番苦功的,可见三公主心诚。”
元皇后也笑道:“臣妾也以为此字难得。宁儿才多大?这字看上去,怕是十岁的孩子也难写得出来。日前臣妾过问过几位公主的课业,刘司籍也曾说宁儿与书一道资质上乘,正打算着过了年教她学些画儿呢。”
武德帝点了点头,看上去也很满意,拍着皇后的手道:“素日朕忙于朝事,儿女们之事多劳皇后操心,如今看来,永儿好武,纯儿淑良,宁儿书画过人,安儿更是个聪慧的。贤儿武儿于课业也知用功,朕心甚慰!皇后执掌后宫,劳苦功高啊!”
元皇后微微低头,脸上几分娇态,却还是维持着国母的礼仪谦恭道:“此乃臣妾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武德帝笑道:“朕少年时曾得过先皇赏的一方贺州的松竹香墨,乃先师大家贺仪元晚年最后一件作品,宝贝得很,朕都没舍得用。这便赏给宁儿吧。”
宁阳还处在诸葛端云为她说好话的不真实感中,忽听自己老爹要赏个大师的遗作给她,顿时受宠若惊,要知道,她在几名公主中向来不出挑,其默默无闻的程度比纯阳好不了多少。自她穿来这里,这位号称很爱自己老娘的老爹都没怎么关心过她。虽然这也不算什么关心,不过,至少礼物是贵重的,于是忙行礼谢恩。
武阳献上的竟然是一颗拳头大的金香玉,打磨成山峦状,上雕着祈福的话。看着是不错,却多少有些世俗之气。虽大人们礼尚往来送的也是这些东西,可武阳不过十岁,他这些就觉得有些说不出的感觉。
宁阳见对面淑妃唇角翘起,纤指撩起抹了抹鬓角,样子有些自得,顿时明白这礼物定是淑妃的主意。也不知她怎么想的,帝王之家其实不缺这些东西,她让武阳送这些,是为了压诸位皇子公主一筹,还是为了显示她母族的财力有多么雄厚?
淑妃心里怎么想的宁阳不可能知道,但是她却觉得这法子确实不怎么明智。据她的观察,她的皇帝老爹还是喜欢孩子们用自己所学来当做给父母的礼物,毕竟这样才显得真诚。
不过,大殿之上,无论是帝后还是妃嫔们都神色如常,宁阳眼珠子转了一圈儿后才想起,武阳该是年年都送这种东西,所以众人都习以为常了吧?
果然,武德帝只是笑着听完武阳的恭贺,便训示了些要勤勉用功之类的话,赏了一些大家的墨宝,大殿之上的众人就都把眼光集中在了安阳身上。
显然,她才是万众瞩目的那一个。
安阳大方的站了起来,施礼道:“女儿有三首诗词送上。”
四公主才女的名号在宫里是出了名的,大多数妃嫔只听说过她在内文学馆里作的那首咏荷诗,亲耳听她作诗倒是头一次,是而满殿皆静,都屏息静气瞪大了眼想要看看这个才三岁多,稚气未脱的女娃娃能作出什么诗词来。
安阳微微一笑,稚嫩的声音在大殿响起:“瑞气祥云初盛,诗情画意正浓。喜看百花争放,笑闻百家争鸣。此第一首,进献父皇,愿吾皇心大天大地大,任我金戈铁马。阅尽千古风流,独占万世潇洒。”
说着,她水雾般可爱的眼睛尽是俏皮,又朗声道:“冬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父皇万岁,二愿母后千岁,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元皇后闻言顿时红了脸,眼里却有宁阳从未见过的喜意和满意的神色。
安阳却又换了副正经毅然的表情,虽然这表情在稚嫩的脸上看起来有些滑稽,语气却是铿锵有力的:“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第三首,献与我激战南疆的大周将士,愿捷报频传,朝天阙!”
她的声音响彻在大殿上,带着孩童的稚嫩,却震得满殿寂静,帝王一改往日深沉难测的雍容,竟是大笑一声,赞道:“好!好一个‘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他看了看贤阳与武阳道,“可听到你们四妹的话了?我大周儿郎若皆能如此,朕便安心了。”
两位皇子忙起身听训。武阳倒是没什么反应,依旧阴阴郁郁。贤阳却有些激动,显然被刚才的诗激励到了,他道:“四妹妹果真奇才!听了她的诗,儿臣都忍不住要请战南疆了!”
永阳也是一脸地佩服,叹道:“臣女可再不敢自称大周第一英烈公主了,瞧四妹妹这诗里的气概,我自叹不如。”
纯阳没太敢开口说话,眼里却也有无尽的羡慕与钦佩。
一屋子的妃嫔虽心里作何感想旁人无从知晓,但面儿上却也跟着一番夸赞,直把安阳捧得天上有地上无。安阳大方地立在殿中央,对于这些赞美毫无一丝受宠若惊或是谦卑之意,倒是坦然地受了。她悄悄抬眼望了望正座上的元皇后,见她难得唇角弯起的弧度明显大于从前,眼里也尽是赞许,可见她的表现母后甚为满意。也就是说,西瑾大抵可以求回来了。
宁阳也不得不起身随着众人赞了安阳两句,心里有几分佩服。中国古代的诗词何其多,要能背得上来,还得从中找出不带典故的,不带地名的,最后要找出应景合适这种场合的,不得不说,这也算是安阳的一种才华吧。
她说这是三首诗,实际上用了四首。她赞美皇帝的诗实际上用了两首,“瑞气祥云初盛”那首如果宁阳没记错,是歌颂贞观之治的。而后面那首“心大天大地大”很明显是太宗图,这两首都是歌颂唐太宗的。大周的服饰风气与唐朝有几分相像,亏她能找出这样两首诗来,而且也夸到了点子上。
第三首长命女》的原文是:“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虽被安阳给改了,倒也不是改得太拙劣。而且最后那句保留原句,以梁燕双栖喻夫妻团圆,天长地久。正投了皇后的心思,并有在众妃嫔面前强调帝后才是夫妻的意思。
最后那首满江红》安阳只用了上半部,而把涉及“靖康耻”部分舍弃了。不过只这样,那诗里的壮志也足够励志满怀了。
只是许是性子差别太大,以宁阳的角度来看,安阳还是招摇了些。她赞美皇帝,祝福帝后,最后又激励将士志气,这三样加起来确实讨彩。可她忽视了这四首诗并非同一个诗人所作,而诗人作诗时多有情怀在其中,每人的风格都是不一样的。尤其是那最后一首,那种一腔报国之心的壮志热烈岂是一个三岁大的孩子能有的心境?这样的诗,别说是养在皇宫深处的公主,便是十多岁的皇子若没亲自上过战场也是作不出来的。
不过,安阳的运气一直很好,穿到了皇后所出的公主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