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氏只好再道:“臣妾只是觉得佟贵妃姐姐很好,惠妃、荣妃、宜妃、德妃四位姐姐也很好,成妃、勤妃、密妃等诸位姐姐侍候了皇上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若是升位份,佟贵妃姐姐她们都是臣妾觉得最佳人选的,就是看皇上的意思了。”
年氏看起来并不偏谁,把佟贵妃还有四妃都提了上来,不管怎么样,她这一次就是没有贵妃之位,正妃之位是有的,所以怎么也算是好事了。
“玉妃就没想过自个。”康熙看着年氏,把所有人都提了,就没提自己。
年氏听了康熙的话顿时面露羞色,看着了一康熙便低下头,谦虚道:“臣妾毕竟入宫尚浅,没有诸位姐姐侍候皇上多年,所以臣妾也不敢诸位姐姐相提并论,能升到侧妃的位份上,臣妾感激皇上的恩德。”
可以说,年氏非常的会说话,说的康熙心里是很满意的。
出了景仁宫,康熙又到了其它的宫里去走走,听听后宫里各女人们对这次升位份的看法。女人们自然不会捧着自己,踩着别人,就是再想要升位份,也不能过于露出自己的野心。
不过宜妃例外,红着眼看着康熙,道:“臣妾侍候皇上这么多年,从不盼着皇上的心,只希望皇上别忘着臣妾便知足了。自孝懿姐姐走后,皇上虽然身在后宫,可是心却不在了。这么多年,臣妾和后宫几位姐妹也安稳着,不曾再奢望着升位份。
只是如今若是从四妃中选一个成为贵妃,臣妾只愿那个人是自己,臣妾和惠妃姐姐、荣妃姐姐早已经歇了争宠的心思,姐妹们在后宫里,也都各自的相安无事。这一次因为位份之争,后宫里人心不稳定,臣妾也战战兢兢的,就怕自己被阴到了。
皇上,与其说臣婵真想要这贵妃的位份,不如说,臣妾想离皇上更近一些。如今,升不升也罢,臣妾都还是臣妾,还是宜妃,还是得皇上决定。”
惠妃和荣妃也是有心的,但是惠妃这里,老大被康熙圈禁了,比起升位份,惠妃更想康熙把老大放出来。
荣妃则是更多的为了老三,但是不否认,贵妃之位很是诱人,所以荣妃自然不可能不去争取。
德妃在康熙到了永福宫的时候早已把自己准备好了,温情小意地陪着康熙默默地坐了一会,德妃自然不会错过让康熙感觉到她的温柔体贴,她的娴静温婉,处处在康熙面前透着她的好。
只是在康熙问道位份之事时,德妃表现的很平淡,她并没有像年氏那般把大家都说出来,也没有像宜妃那般自荐。私心里,德妃并不希望她们四妃当中有一个人脱疑而出,坐到贵妃的身份上,就算是有,那也是她。这个想法不止德妃一个人有,就是惠妃和荣妃还有宜妃也有,当了几十年的‘姐妹’了,大家谁也不希望有一个人升上去压在自己的头上。
这个想法惠妃和荣妃还有宜妃都侧面的告诉了康熙,康熙自然也理解着她们的想法,不过这也是这么多年了,康熙第一次因为位份的事到各宫走走,听听后妃的看法。
“皇上,玉妃妹妹在皇上六十大寿时生下了胤福,可见也是个有福之人。如今又怀了龙种,甚得皇上的心,贵妃之位,玉妃妹妹当得起。”
德妃就重地说着,若是惠荣宜妃三个女人升上去,还不如年氏升,毕竟年氏没有那么大的威胁,德妃主不信一个汉女能翻什么浪出来。
当然,她也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侍候好康熙,其它的就留给朝堂,乌雅氏、十四、老四身后的力量不会让她失望的。
第五百一十九章 心愿(粉红60加更)
康熙在后宫溜了一圈,便回了御书房,他心里已经有底了。本来是一个贵妃身份,如今演变成了后妃升位之事,还有朝堂之争。
后妃位份之争,后宫、各皇子府、朝臣都坐不住,四妃中若有人升了贵妃,那宜妃和德妃还有荣妃的机会最大。
惠妃因为老大被康熙圈禁了,所以这个希望倒小,可是家族身后的力量也不是不可能。
四正妃四侧妃都是为康熙生过一个以上的儿子的,而且也都有儿子活着的,侧妃中除了七皇子的生母成妃戴佳氏、十二皇子的生母定妃万琉哈氏之外,十六的生母密妃王氏、十七皇子的生母勤妃陈氏都是汉妃。
而年氏这是后来封的侧妃,也是汉妃,加在一起,康熙活着的妃子,也就有一个贵妃,四个正妃,五个侧妃。
所以汉妃生的皇子,当皇帝的几率较小。满妃生的儿子,当皇帝的几率就大一些,这样一来,满妃中,谁升了贵妃,也就表示着她的儿子便是将来的皇帝了。
这样一来,没人不去争的,就为了一个位份,大家都抢破头。正妃自然争的是贵妃之位,侧妃除了年氏,都想着升为正妃也不错。
这些女人都是生了皇子有功的,在后宫又待了这么多年,哪个不想升的。
老三这边为着自己的母妃荣妃争取,毕竟荣妃若升了贵妃,储君之位于他来说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了。
而胤禛这里也收到了十四的信件,里面的内容无疑都是在说贵妃之位的事情,只是让胤禛很郁闷的是,十四的语气,让他不满。
什么叫拜托,什么叫母妃能不能升位份就看四哥的了,什么叫以后臣弟什么报答四哥。记着四哥的情份。
胤禛捏紧手中的信,眉头紧拧,虽然和十四的兄弟关系并不那么的亲密,但十四总是他的亲皇弟,德妃总是他的生母,这是不变的事实。
可是十四的话里,却总是把他排除在外,母妃他定是会帮的,就是十四不说,他也会帮。可是听着十四的口气,好似他只是一个外人以的。
胤禛一向都不喜欢被排除在外的感觉,虽然也习惯了。但还是感觉到不舒服。
“王爷?”见了胤禛的情绪不佳,高吴庸担忧地喊了一声。
“你看看,十四真的以为他就是太子了,居然拜托爷,要报答爷。记着爷的情份。”胤禛把手中的信丢给了高吴庸,每说出一个字的时候,都是咬着牙的,可见心里是多么的愤怒。
高吴庸着信,细细地阅读之后,脸上也皱着眉头。十四爷还是太傲了。别说皇上如今还没有封十四爷为太子,就是十四爷真的是太子了,也用不着对爷这般的口气。
德妃娘娘和十四爷一直以来对王爷都不好。可是王爷却一直忍着,倒是纵着德妃娘娘和十四爷真的把爷当包子似的任人揉捏了。
“爷出去走走,别跟来。”胤禛没有回头地嘱咐着高吴庸,便自行出门去了。
苏培盛进来见了高吴庸手上的信,哎了一声道:“爷怎么了。走的这般急,这般冲。”
高吴庸看了苏培盛一眼。直接把信递给苏培盛,什么都不说,让苏培盛自己看。
苏培盛看了一下信件,十四爷的,更是感兴趣,十四爷找他家的王爷做啥,真的稀奇。
只是才看了信,苏培盛也跟着愤怒了,尖细的嗓子不满道:“皇上都没有下旨呢,十四爷真把自己当储君看了,就是真的是储君了,爷也是他的亲长兄。现在都这般的语气,若是十四爷真的坐上了那个位置,那不更不把爷放在眼里了。”
以为他们爷拿他没有办法,所以每次都这般的对他们爷,苏培盛都觉得愤怒。可他只是个奴才又有什么办法,王爷就是对德妃娘娘和十四爷太沉默了,所以太让他们的气焰越来越高涨了。
“看看就好了,爷心里自然有定数。”高吴庸抢过了信件,直接收回来放好。
“我不是为爷委屈嘛。”苏培盛越过了高吴庸,也知道这些话不好谈,直接自己亲自动手收拾书房。
已经走出外面的胤禛则漫无目的地在王爷逛了一圈,这个时候,弘晖还有弘昀、弘时、弘参、弘历都不在下王府里,弘晖和弘昀、弘时在婚后都可以领差事了,弘参和弘历则继续在上书房里用功,府里就一个因为养伤而偷懒的弘策。
不过弘策虽然偷懒,也没那么轻松,虽然上书房那里不用去,功课也不用他补了,但胤禛但让邬思道隔三五天来给弘策上课。邬思道现在已经不用成天上课了,一是王府的阿哥们都已经去了上书房,王府的格格也学女红什么的去了,只有四格格和五格格偶尔有问题的时候才来请教他,他现在只专做王爷的谋士。
邬思道在政事上确实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帮了胤禛很多的忙,也让以前年轻的胤禛少走了一些弯路,也改变了胤禛不少。可是现在胤禛心情不好,本来也是想去找邬思道的,但是走着走着,但走到了南院了。
“奴才见过王爷。”侍候弘策的小太监叫小陈子,原是胤禛书房当差的,现在被调到了弘策的身边,也是个机灵的人。
“五阿哥这会在做什么?”胤禛到了弘策的卧室问道。
“回王爷,五阿哥一早起来了,现在书房里练字呢。”小陈子一脸的骄傲,跟在五阿哥的身边,对他来说是一件有福的事情,而且慢慢的小陈子对弘策可佩服了。
“不用跟来,爷自己进去。”胤禛走到弘策的房门前,本来是想直接推门进去的,但还是伸手轻敲了两下,才直接推门。
屋内,弘策正闲着无聊,成天里不是练字就是看书,再不就是写策论听邬思道讲学,要不是富灵阿和瑚图玲阿偶尔来陪他,他也待不下去。
不过也让弘策发现了邬思道真的很有文采,没进上书房之前,已经觉得邬思道不愧是胤禛的谋士,他并不小看邬思道。但是现在邬思道同他讲学,问题都比较深,所以也让弘策发现了邬思道的厉害之处。
“阿玛,您怎么过来了。弘策请阿玛大安。”桌案上的弘策见了是胤禛,忙起身朝着胤禛行礼,可心里有点别扭。
“起来吧,这几日的伤如何了。”胤禛直径地坐在一边的椅子上,看着弘策问道,他心里可没有弘策的那般不自在。这棍棒教育的社会,老子打儿子,那是天经地义的,而且就是老子错了,儿子也得受着。
这般,还不得是一个孝字,就是胤禛就时候被德妃不公平对待了,只是用沉默来代替。也是一个孝字,处理不好,或者反抗了,很容易被扣上一顶不孝的帽子,这个社会不孝可是大罪呢。
“伤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阿玛赐的药很管用。”弘策站了起身,但是并没有坐下,而是站在一边。看着胤禛虽然表湎淡淡的,可是弘策觉得胤禛身上的寒气更重了,都让他觉得室内的温度变低了。是什么事了,他可没有惹到胤禛吧,自被打过后,他可是很乖的。
“怪阿玛?”胤禛问话的同时眼睛也看向弘策。
弘策轻轻地摇头,并没有什么恭维地道:“不怪,没什么好怪的,是儿子的不是,阿玛罚着也是该的。”
“你很优秀,阿玛知道你甚至比弘晖优秀,比弘昀、弘时、弘历、弘参更为的出众且沉稳,弘参也是个优秀的孩子,只是玩性较重。你就没想过娶妻生子,入朝为差,或者为自己以后打算。”胤禛有些不解弘策为何那般的抗拒娶妻,这皇子皇孙里,成年了基本上没有不想成亲的。
“阿玛,儿子才学上也许比众位兄弟出众,但是性格上,大哥较为敦厚,大哥当了世子,也是坚我们兄弟最好的。三哥、四哥、六弟、七弟也都是聪慧之人,就是比起一众堂兄堂弟,也并不差。儿子并不想为政,想遍游大清的江山,想到海外走走。读万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