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这有可能是条件反射,但如果它吓得四脚无力,软滩在地,那么它就应该有恐惧的情感。
情绪的产生应该也是大脑对外界刺激的回应,外界刺激越过于复杂,那么回应的程度也各有不同,我想自然界里当然不会存在有比人类更复杂的应激系统。而情绪具有即时性,不连续性,突发性,自然性等性质,从字面意思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情绪是对事物,事件立即的反应。为了将问题简单化,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下面的这个图,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情感的实质。情绪是我们对外界刺激的回应。因此我将感情分为四个象限:
情感象限图
这里的得利,损失,排斥,接受。与法律,道德,文化,逻辑这些东西完全无关,是完全个人意愿的体现,你认为你得到了利益,你损失了价值,你喜欢,你不喜欢,直轴是事物的发生引起的个人得失,竖轴是得失本身让我们产生的个人意愿,接受与排斥度。同样一件事情,同样一件东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感觉,因为同一件事情可以导致的情绪是不一样的。当然人的情绪,情感的种类是远远超过图中的数目的,有兴趣的可以将我们的感情往里面加加,但也有这样一种情况,比如尴尬的情绪,我们可以看出它在不同的情况下面将处于不同的象限,有时候,我们因为得到而难为情,有时候我们因为失去而难为情,有时候我们得到了却不欢喜,有时候我们却因为失去而高兴,这正是情感的复杂所在。要不是身临其境,很难判定具体的感觉是什么,正是因为情绪情感的存在,才会让人更加有血有肉。这也就是为什么所谓的高人都在高山上,俗人都在俗世中!情绪既然是本能,那么就不能被驳夺,如果不能被驳夺,那么四大就不能皆空,六根也就不能清净。我们要练的并不是消除情绪,而是控制情绪。
情感四象限图
而虽然情绪与得失之间有很大的关系,并有图为证,但他并不是一个全逻辑性的东西,情绪是随心情心境而变化的,比如心情平淡的时候对失去不会如平常一样的在意,心情烦躁时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斤斤计较。痛苦的时候快乐会被放大,在困境中,要是有人伸一只手,也会觉得是人性的光辉;快乐的时候痛苦也会被放大,养尊处优惯了,哪怕是轻声的喝斥也难以接受。这就是在不同的心境下对事物的接受与排斥度会变化。困境中别人的帮助是最望穿秋水的,虽然是小帮助,但也是最让自己接受的,所以影响自己的情绪就会变大,而快乐中,痛苦是被极力否定的与排斥的,所以,在别人分享快乐的时候,最好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失败中的鼓励会比成功中的鼓励来得实在,而快乐中的讽剌也会比痛苦中的讽剌更有杀伤力,所以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来得实在。而我们不怕锦上添花,最怕泼人冷水。
有一次我们去培训,老师问我们,为什么美女旁边都是丑男?大家回答不出来。老师说:因为丑男都很烦。知道自己丑,所以要付出更多的东西,总是不知疲倦。第一天:“小姐,我们一起吃个饭吧?”“对不起我没有空!”第二天:“小姐,我们一起吃个饭吧?”“对不起,我没有空!”第三天:“小姐,一起吃个饭吧?”“对不起我没有空!”……。第n天!(总有一天抓到心情好的时候)!小姐,一起吃个饭吧?“嗯?!那好吧!”美女是怎样泡到手的!这就是经典案例(当然对这个问题,我还有更好的解释!)。心情好的时候,会发现连天空都是明媚的,就算是不可接受的东东也变成可以接受了。而假设工作有了过分要求了,最好不要在老总郁闷的时候提――战机没有捕捉好!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情绪!!真的是一个奇妙的东东。所以有的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并不是别人比你强了多少,更会利用资源而已。情绪是也是一种资源,能利用情绪者,能利用人心。
而情绪的长时间持续我们就把它叫做情感,情绪只是一时的感觉,情感却具有社会性,具有延续性,比如一见钟情,这就是情绪了,那只是一瞬间的感觉,但日久生情就不一样了,它就是情感了。可以这样说,某种情绪的长时间延续,就是情感了。他们的关系亲密的一塌糊涂。
情感为什么会持续?这让我想到了有关对记忆的描述,据科学家研究,记忆强烈的刺激让我们大脑产生一种什么什么钙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够将我们想要记住的情景以生物电或者什么的形式记录下来。而这种物质很难消失,所以我们能够反复使用相关记忆,于是我想情感会不会也是相同的原理,当对一件事物产生强烈的情绪的时候(一见钟情),大脑同样会分泌出相关的物质,记录这种情绪的状态,于是当我们调用这种情感的时候(再见情人),这种物质以数据的形式将我们调节到记录情绪的状态。
我们爱一个人,当我们见到这个人时,心跳加快,体温上升,手足无措。当她不在的时候,我们思念她时,也会心跳加快,当然因为缺少了感官的刺激,所以它以弱化的版本出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记录会越来越模糊,所以有时需要人为的自我强化,我时常看情感方面的节目的,里面有很多的两夫妻分隔异地,然后要不男的有家不归,或者女的红杏出墙,这种事情太多了,就是因为感情因为时间而弱化,新的感情覆盖旧的感情的缘故。所以异地恋情大多以消极告终,就是这个原因。不是有一句话,时间可以淡化一切。从理论上,这句话是对的,不管是记忆,还是感觉,还是认知……都逃不掉时间的消磨。所以才需要自我强化,怎么强化?实际上,很简单,跟复习功课一样,如果你怕你的感情变质,那么就要将体温上升最严重,心跳得最快的场景多从记忆中拿来,多翻翻,多调用调用,以让沉迷感情的感觉持续更长的时间。
我们这里说的是爱,我们再来说说恨,恨是最伤心神的一个情感了,至于怎么个伤法,我就不多说了,我就不信有人没有恨过一样东西。我要说的是怎么避免恨的这个情感,根据我以上说的,时间可以淡化一切,所以第一种方法就是让时间疗伤――是人都想得到这法子。第二种方法就是,千万不要老想你恨的那个东西,那个是无意识的强化恨的感觉,如果想了,你就发觉你越想越恨。第三种方法,就是让其它的事情事物干扰你的感情,这也是冲淡情绪的方法,比如恨的时候拼命吃东西,疯狂玩耍,拼命看电影等,都是这一方法的应用。第四种方法,实际上,冲淡恨意的最方法的药就是爱。这里的爱不仅是爱情,一件喜欢的事情,一个喜欢的人,一个喜欢的东西,都能将人从歇斯底里里拉将出来,不过这个方法也是在玩火,一念成爱,一念成恨,爱恨只在一念之间,如果是真爱还好,如果又发现‘新爱’是虚无缥缈的,那么就是恨上加恨,所以这方法,太过感性的人不太适合。第五种方法,就是下文中说的,世界观产生方法论,从我们的认识的世界或者环境中,是能够提炼出认识的方法的。所以理性一点,多用用‘三阶思考法’(这方法相当重要,忘了回去复习下),有所失必有所得,当你从恨意中学得经验经历并成长成熟的时候,可能你就不会再恨一个人了,而是感激他了。
情绪与得失紧密相联,资源的失去必然会导致情绪的消极,这是从本能上决定的(索取),所以要克服这种消极,我觉得第五种方法是可以被优先推广的。有所失必有所得,从失去中去寻找资源。就如失败里面有成功的契机,失恋里面有成熟的契机等等。当有一件消极的事件发生的时候,很多人都不自主的沉迷在那些情绪情感之中,而忽略了在心情波荡的时候应有的理性!只有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才能学会控制情绪。很多人在听别人讲座的时候频频点头,觉得别人分析的头头是道,但等自己真的出现类似状况的时候,却发现学不能致用。这就是症结所在。所以下一次自己雷霆之怒,或者情绪失控的时候,我不要求你深呼吸,也不要求你理性。我只要求你内心中为这一时刻的到来而高兴,因为这种真正锻炼情绪控制的机会可遇不可求。其余任何时刻对于情绪控制的理解,都是纸上谈兵。
以前我很讨厌那种广告很多的电视剧。很久以前,电视剧只在片头与片尾有广告,后来发展到片中插一次广告,再后来,就是四分之一章节有广告,现在,郁闷的是有的时候看着看着,给插一大段广告,然后回来的时候,却放的已经是片尾曲。让人欲哭无泪。而自从我转换了思维后,我就再也没有因为插过广告而有微词了。广告是很烦人的,但我时常一见广告,我就思考这个广告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要传播的理念的什么?产品的卖点是什么?它的创意是什么?它隐藏的目的是什么?它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它的缺点是什么?它还可以怎么样改进?……其实上,每一个广告都可以变成一个案例。有了这样的习惯,我实际上已经变失为得了。甚至三更半夜的时候,我看什么推广项链呀,手表呀,美容呀之类的电视购物广告也看得很high。这就是有所失必有所得。要变失为得。有趣的是,我看得很high的时候,我的室友正在抱怨‘广告真他妈烦人!’。(当然也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变失为得!因为有的东西在人生中是不具有可替代性的,损失这样的东西是让人歇斯底里的,不过也要切记有所失必有所得的原则,至少要不把失去当失去!于是出现类似打击才能承受,当学会不把失去当失去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把利益与情感分开了。这个时候的承受能力是远远大于情感与利益结合时的。而经过我的仔细研究:任何痛苦都能一定程度上转换成意志。(人有两个品质是我最推崇的:一是坚强的意志,一是团结)也就是说就算是痛苦有的时候也能成为我们成长的助力。而可能性大小取决与我们对待痛苦的方式。凤凰只有浴火才能重生。
从上面坐标系还可以看出,只有x轴才是没有感觉的,即既不排斥也不接受的事情,我们才不会产生情绪波动,除此以外,任何事情都会让我有相应的情绪,波动越大,情感也就越强烈,波动越小,也就越是平常心,如果你很害羞,很容易紧张,或者很容易在乎各种小事,尽量让自己的意愿向x轴线靠。即尽量不加入个人情感,如此才能宠辱不惊。很多朋友说,知道,做不到!你一讲,我觉得很对,但事一临头,我管不了那么多了。那是因为这哥们当时情绪已经激动到忘记控制情绪了。我再重申一次:控制情绪的方法一定要在情绪激动的时候才能掌握!
y轴表示的是个人的意愿,与个人得失无关,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个‘个人意愿’很宽泛。对一件事物和我们始终会带着一定的情感去理解与解读的。即使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我们也会按自己的经验,性格甚至是心情将事物附上情感。附上喜欢或者讨厌的标签。这就是感觉。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原点!原点很奇特,处于既不喜欢又不讨厌,既没有得到又没有失去!这样的事件或者事物到底存在吗?理论上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