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堂春色-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荣荞带着两人进来,把宋箬湖搀扶着回了院子,让春燕等人盯紧些,绝不能让宋箬湖去寻死。

跟宋箬湖说了这么久的话,纪芸只觉得全身乏力,累得慌,靠在引枕上,看着香炉里袅袅升起的轻烟,怔怔地发呆,她不是那种心狠手辣的人,虽是出手做了这件事,心中到底还是有些郁闷,这时屋外忽传来一缕悠扬的笛音。

青山隐隐水迢迢,闲云潭影日幽幽;花自逍遥鸟自鸣,笛韵飘渺自悠然。清幽乐声抚平了纪芸烦闷的心情,脸上阴霾的表情荡然无存,露出欣慰的笑,起身走了出去,就见宋箬溪穿着大红缎面绣花卉出风毛紫羔站在院子,唇边横卧一管白玉笛。站在她身边的香绣手里抱着个花瓶,瓶中插着一枝盛开的茶梅,那景致就宛如一幅画,令人欣心悦目。

一曲吹罢,宋箬溪笑问道:“娘,溪儿吹得可好?”

“吹得好,吹得好极了。”纪芸笑赞道。

“大姐姐是不是又惹娘生气了?”宋箬溪先前已进过房,看纪芸在发呆,想到进门时远远看到婆子架着宋箬湖,猜到是宋箬湖又做了什么糟心的事,令纪芸心烦。

“没有。”纪芸牵起她的手,带她进屋,“这大冷的天,你怎么过来了?”

“我听婢女说西角那里的茶梅开了,就去摘了两枝供在瓶里,送来给娘赏。”

“还是我的宝贝女儿最贴心,连摘枝梅花都想着娘。”纪芸高兴地搂着她,笑得合不拢嘴。

那瓶茶梅被放在最显眼的地方,纪芸越看越喜欢,和宋箬溪一起用过午饭,打发她回去睡午觉,把柳姨娘给叫来了,“大姑娘的亲事定了,许得是蔡家,这门亲事是老爷作的主。”

“太太,这蔡家公子的家世如何?人品怎么样?相貌可好?”柳姨娘关心地问道。

纪芸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你问这么多做什么?难道老爷的眼光会差吗?难道老爷会害自己娇宠出来的宝贝女儿?”

“请太太不要误会贱妾的意思,贱妾是大姑娘的生母,贱妾只是关心大姑娘,不是怀疑老爷的眼光,老爷是大姑娘的父亲,肯定不会害大姑娘的。”柳姨娘辩解道。

“柳姨娘,我问你,大姑娘叫我什么?叫你什么?”

柳姨娘脸上闪过一丝挣扎的表情,道:“大姑娘叫太太母亲,叫贱妾姨娘。”

“亏你还知道这事,那就你记着自己的身份,不该你问的,就不要问。”纪芸端起杯子,浅啜一口,“大姑娘在家的日子也不多了,等请了期也就要出嫁了,你抄完每日十遍的《女诫》《女则》,就过去多陪大姑娘说说话吧,以后母女就难得相见了。”

“是。”柳姨娘答应着退了出去,到宋箬湖住的院子看望女儿。

宋箬湖一见生母哭得泣不成声,“姨娘,我不嫁,我不嫁,那姓蔡的是个白丁,是个土财主的儿子,我不嫁。”

“这怎么可能?”柳姨娘惊愕,“这门亲事是你父亲帮你定的,应是极好的。”

“姨娘这事是真的,我不嫁,这门亲事不是父亲帮我定的,是太太撺掇着父亲,哄着父亲,定下来的。”宋箬湖气急败坏地吼道。

“姑娘莫急,这事只要一天没定下来,就还有更改的可能,等老爷从衙门回来了,我请老爷过来见姑娘,姑娘好好向老爷撒撒娇,哄得老爷心软,只要老爷开口,这门亲事就黄了。”柳姨娘安抚她道。

宋箬湖红肿的眼睛亮光一闪,急声道:“姨娘你快去门口等父亲,父亲一回来,你就把他带过来。不能让他去见太太,免得太太哄得父亲答应,我就再也哄不转父亲了。”

“姑娘莫急,姨娘这就去。”柳姨娘点头如捣蒜,急急忙忙出了院子,就往二门去,可惜她去晚了一步。

宋绥接到廷报,要他回京述职,愣了半天,喜忧参半。喜得是,他会升官,忧得是,他又要在生父嫡母的眼皮底下过日子。

不管宋绥是喜,还是忧,这京城是一定要回的,他提早出了衙门,回家与纪芸商量事,在柳姨娘进宋箬湖院子时,他进了二门,等柳姨娘安抚好女儿往二门赶时,他已进了纪芸的院子。

“夫人,我们要回京了!”

纪芸佯装惊愕,“为什么要回京?家里出什么大事了?”

“夫人莫怕,是为夫要回京述职。”

“回京述职?”纪芸失笑,“老爷,你在说什么胡话,你的任期还有一年,回京述什么职,你就别哄着妾身玩闹了。”

“不哄你,廷报都到了,你看看。”宋绥笑道。

纪芸看罢,笑盈盈行礼道:“妾身恭喜老爷步步高升。”

“只是入京后,我们又要在府中居住,夫人只怕又要受委屈。”宋绥叹道。

“她是长辈,妾身做小辈的就该敬着让着,不觉得受了委屈,老爷不必担心妾身。到是我们回到京城,就要上下打点,给老爷谋个好职才行。”

宋绥愁眉苦脸地道:“如今手头上紧,那有银两上下打点。”

纪芸笑道:“老爷,不必担心,妾身在准备年礼时,就已经跟三弟借一万两银子备着,打算给几位姑娘准备妆奁的,如今自是先紧着老爷用,等老爷的官位升上去,家里就万事不愁。”

宋绥听到银两不愁,刚要露出喜色,纪芸皱眉喊道:“哎呀!”

“夫人,怎么了?”宋绥一惊。

“早知道老爷回京述职,妾身就不该听老爷的话,这么快就给大姑娘议亲定亲,回到京中说不定有更好的人选,现如今庚帖都合,想改都改不。”纪芸一脸懊恼地道。

宋绥捋着胡子道:“湖儿的亲事定下来最好,回到京中,省得麻烦。”

“万一老太太误会我们不想让她管这事,才在临进京前给大姑娘定亲怎么办?”纪芸听出了宋绥的话中之意,有意挑明。

“湖儿是我的女儿,她的亲事,由我这个父亲作主有什么问题?”宋绥板着脸,若是可以,他还想把其他三女的亲事一并定好,免得嫡母在一旁指手画脚。

“老爷说的是。”纪芸陪笑道。

“你已经告诉湖儿她定亲的事了?”

“已经答应她了,她不太满意,说是白丁,农夫的儿子,在妾身这里吵闹一番。”纪芸叹了口气,“妾身已经让柳姨娘去劝她。老爷不必担心,她是个懂事的孩子,会体会到老爷你的苦心的。”

宋绥皱了皱眉,道:“这事已定,不管她怎么吵闹,请好期就将她嫁出去。”

“老爷如果留京为官,蔡家人就要去京城迎娶了,这路程可就远了点。”

“时间太紧,要不然……”宋绥一摆手,“算了,这事别说了,夫人,你赶紧收拾打点好,叫孩子们也抓紧时间收拾。七天后,我们启程回京,别误了日期。”

“妾身知道。”

“为夫去书房把书装箱。”宋绥连官服都没换,兴冲冲地出门往书房去,这次至少能升到从四品,比大哥二哥的官职都高。

柳姨娘到二门才知道宋绥已回来了,就急忙往回走,隔得老远就看到了宋绥,喊道:“老爷老爷。”

男人是感观动物,柳姨娘被禁足多日,今天下午纪芸叫得急,她没来得及梳妆打扮。她本就比宋绥大两岁,已年过四旬,脸上少了胭脂香粉的遮掩,眼皮浮肿,皱纹明显。

宋绥看到这样的柳姨娘,眼中闪过一丝嫌恶,“有什么事大呼小叫的?”

“老爷,您去见见大姑娘吧,大姑娘有话要跟您说。”柳姨娘喘着气道。

“她要说什么我都知道,不用见了。你去告诉她,这桩亲事,是我亲定,绝无更改,若是她再吵闹,就休怪我请家法教训她。”宋绥疾步离去。

“老爷,老爷,您不能这样呀!老爷……老……”柳姨娘跟在后面追,脚下一滑,叭唧摔倒地上,等她爬起,前面的人早就走得没有踪影,宋绥的书房她是不敢去的,呆站在路上,不知何去何从。

这时一个小婢女提着扫帚走了过来,好奇地问道:“姨娘,你站在这里做什么?”

柳姨娘目光发直,怔怔地看着她。

“姨娘,你还是赶紧回去收拾东西,老爷要回京述职了。”那婆子笑道。

回京!柳姨娘黯淡的眼睛一亮,回京可以请老太太作主,解除这门亲事,老太太是老爷的嫡母,老爷不敢不听老太太的话,欣喜若狂地往宋箬湖的院子跑去,“姑娘,姑娘。”

“父亲来了!”宋箬湖以为宋绥来了,面带喜色的迎了出去,却只看到柳姨娘,脸色一沉,“父亲呢?”

“姑娘,老爷不肯解除这门亲事。”宋箬湖身子晃了晃,柳姨娘扶住她,“姑娘,老爷要回京述职,我们可以请老太太作主解除这门亲事,再结一门好亲。”

“老太太会这么做吗?”宋箬湖离京时已有十一岁,她和宋老太太的关系并不是很亲密。

“老太太一向不喜欢太太,只要你说这门亲事是太太定的,老太太一定会搅黄。”柳姨娘原是宋老太太身边的婢女,在纪芸怀孕时,老太太逼着宋绥的生母黄太姨娘,把她送给宋绥。

“真的吗?”宋箬湖不敢相信。

“姨娘几时骗过你?”柳姨娘阴阴的冷笑,“到时候,老太太一定会给姑娘寻一门好亲事,让姑娘风风光光的出嫁,气死那个女人。”

宋箬湖对生母的话还是信服的,松了口气,道:“姨娘,我们收拾东西回京。”

宋绥要回京述职,他在衙门忙着交接。

纪芸忙着清理人,来广陵带了十八户世仆,以及十六个婢女,其他的下人都是在广陵府买的。五年内,十八户世仆里,已经有七户坏了事,都卖了出去,那十六婢女也只有剩下十个了,大都配了人。

这十一户世仆和十个婢女是要随宋家人回京的,其余的纪芸打算挑些忠厚老实的带回去,剩下送去城外的庄子里。快过年了,她不忍心让这些伺候了她几年的人无着无落。

离任官员把下人卖给人牙子,就一走了之,生死不管,纪芸这样的安排,令那些没能跟着回京的人非常的感激,再加上纪芸还把过年的红包提前发给了他们。传扬开来,人人皆赞宋夫人是活菩萨。

在父母各忙各的事时,宋箬溪也没清闲,抱着暖手炉站在房子里指挥婢女们装箱,“早知道在这里就住两三个月,我就不把东西拿出来了,现在到方便了。”

“世间要有早知道就好了!”蚕娘笑,从杂物房把那个巨大的木箱搬了来,“姑娘,这箱子这回派上用场,可装好多东西。”

宋箬溪轻嗤一声,“是啊是啊,他好有先见之明。”

香绣把一些杂物往箱子里装。

宋箬溪叹道:“全是些不怎么值钱的东西,要是装一箱子金子那该有多好啊!”

“没想到清雅脱俗的溪儿姐姐原来是个财迷!”易友德的戏谑的声音在屋外响起。

宋箬溪一愣,笑着迎了出去,“德儿妹妹,你怎么来了?”

“不止她来了,我们也来了。”张宛眉的身后还跟着好几位姑娘,都是这两三个月与宋箬溪交好的,她们来给宋箬溪送行。

“哎,屋子里乱糟糟的,连请你们坐下奉茶的地方都没有,真是太失礼。”宋箬溪不好意思地道。

“溪儿妹妹,快别讲这客气了,改明儿,我们去京城,你再招呼我们吧!”易友贞笑道。

几个姑娘都知道宋箬溪忙,也不耽误她的时间,站在房里闲聊了几句,就放下东西告辞离去。

另一边,纪芸与易大夫人说好,易家两兄弟进京参加秋试时,可到宋家或者纪家住,两家一定帮着打点。

易大夫人再三言谢,送上了一份厚礼。

腊月初九,大吉,宜出行,宋家人启程回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