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玉堂金阙-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母,难道是你让高丽华册封柳氏为昭仪的?”常山惊讶的瞪大眼睛。
“册封命妇是皇后的事,管我什么事?”崔太后轻笑摇头,“她元静坦母女有胆子敢在皇后面前嫌弃高元亮,她就知道得罪的皇后的下场。”
“阿母——”常山刚想说话,突然贴身女官急至,“太后!”
“什么事?”崔太后悠然的移了移身后的软垫,来了吗?果然她太看高元静坦了,她还以为她会再忍一会呢。
“元贵妃刚才掌掴柳昭仪,阳平公主上去阻拦,被元贵妃一掌推开,撞上案几,现在晕过去了,据说额头都破了。”女官低声道。
常山听得兴奋的脸都红了,“阿母——”不愧是阿母,今天她从头到尾根本没说上一句话,就让两个宠妃两败俱伤!
崔太后脸色一沉,“自作聪明!”她吩咐女官道,“派殇医去看看,别留疤痕了。”
“唯唯。”女官连连应声。
崔太后女儿满脸兴奋,无奈的点点女儿的额头,“她们可是你的外甥女!”若不是还想给女儿、外孙女留条后路,她何必这番费心机的折腾。元静坦太出格了!给她点教训,也好让她知道如今后宫还轮不到她做主,太子不是皇帝,皇帝也不是只有太子一个皇子,崔氏眼帘微垂,遮住眼底的寒光。
贵妃殴打新晋升的昭仪,乐平公主打晕阳平公主的消息,像是插上了翅膀,很快传遍了整个皇宫,候莹听到这件事,笑了笑,就让宫女熄灯睡觉了。
陆希听到这消息的时候,梳洗完毕,在查看舆图,她正为父亲要当益州刺史的事忧心,仔细计算阿父过去需要带多少人,路上需要注意的事项,刺史府那边是不是要先派人过去整理,还有路上的安全光是家里部曲的护卫可不够……哪里有什么耐心听后宫的八卦?就漫不经心的应了几声。
说话的丫鬟是她带进宫的陆家家仆小雀,小丫头今年不过十岁,性子跳脱活泼,踢毽子踢得极好,高太皇太后很喜欢看她踢毽子,陆希每次入宫,都会带着她,她绘声绘色讲完自己听到的情况后,意犹未尽的评价道:“大娘子,这下元贵妃和乐平公主可要倒霉了。”
“何止她们。”陆希随口道。
“还有谁会受罚?”小雀疑惑的睁大眼睛望着陆希。
陆希笑而不语,烟微一把拉着她出去,“好了,大晚上的那么多废话,还不睡觉去!”
陆希听着小丫头委屈的嘟哝声,目光再次放在舆图上,计算着耶耶去益州路上要多少时间。
陆言还在临帖,听到宫女的回报,讥晒道,“真是烂泥巴扶不上墙,抬举了也是白抬举!”
贵妃打昭仪,传出去不好听,可也没人会把这个当正事,听完顶多一笑罢了,贵妃、昭仪份位再尊贵,也不过是皇家妾罢了,又不是正妻。当然元妃受罚是肯定的。但贵妃打皇女,这可不是训诫几句就能过去的事!元氏即使胆大包天,也不敢真对公主动手。
此事到底如何,就全凭帝后一念之间了。更别说就算元氏真打了阳平又如何?只要皇帝一天不想换太子,元妃就不会受什么真正的惩罚。倒是小妾争风吃醋殃及女儿这种没脸事,足以让她那个皇帝阿舅把这件事彻底压下去,甚至还会怪柳氏母女不识大体,有意将事闹大,让他没脸,元氏母女和柳氏母女这次是两败俱伤。四头蠢猪!陆言冷着脸恨恨的在纸上重重的划下一笔,居然在大母寿诞这日闹事,不给她们一点教训,她们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aileen 在我专栏投的霸王票 O(∩_∩)O,还有谢谢fuyu一直给我补分,谢谢大家的留言,爱你们~~~么么、这几天晋江抽,老是看不到大家留言,要进后台才能看到,回复几句就抽,JJ,你为什么抽不好了呢?


29、两道圣旨

椒房宫,高皇后梳洗完毕,回到寝殿的时候,郑启也已经换上了寝衣,正坐在书案前,翻看奏折,高皇后亲自端了茶盏上来,“陛下,时辰不早了,不如早些休息吧。”
郑启听皇后这么一说,命宫女撤下奏折,净手后接过茶盏,“阿予,我想过几天,趁着人日,让元亮和琬琰见上一面。”阿予是高皇后的小字。
高皇后将托盘递给宫女的手微微一顿,回首面对皇帝的时候,笑容温婉依旧,“育郎想让他们怎么见面呢?”育郎是郑启的小字。
“人日不是大家出游的日子吗?你到时候让人安排一个地方,让两人见见面。”郑启是一个比较开明的父亲,乐平是他疼爱的女儿,他也希望女儿嫁的开开心心的,他认为乐平不喜欢高囧是因为没见过高囧,等见到了她就会喜欢了。
高皇后也知道这门亲事,不容拒绝,她点头道:“陛下放心,臣妾一定会安排妥当的。”
“阿予做事,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郑启亲昵的轻拍妻子的肩,妻子做事他一向放心,若是他唯一觉得遗憾的地方就是,妻子没能给他生个嫡子,郑启自己是庶出,他格外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嫡子,只可惜无论是原配还是继后,都没有给他生过嫡子。
“育郎——”高皇后脸上泛起红晕,高后不及元妃那么艳丽,可也清艳动人,既是年近三旬,看上去不过二十出头的模样,郑启心头一动,握住了妻子的手。
“陛下、皇后——”宫女低而急促的通报声,打破了夫妻间的旖旎,郑启和高皇后立刻分开了双手,“什么事?”郑启淡声问。
“回陛下、皇后,明德殿元贵妃同柳昭仪起了争执,阳平公主不小心撞上了书案,如今已经晕了过去。”宫女谨慎斟酌着,将事情简单的叙述了一遍,同时又把几个容易让主上震怒的要点讲的轻淡些。
“来人,快唤殇医!更衣!”高皇后扬声道,又对郑启道,“陛下,臣妾去明德殿看阳平,她一个女孩子家,脸上若是留下什么疤,总是不好的。”
“不用了。”郑启拦住高后,脸上尤带着笑意,“天色不早了,你累了一天,还是早点歇息吧,明天晚上还要熬一夜呢。”
“可是——”高皇后刚想说话,郑启就摇头道:“你若是不放心就派个女官过去,你又不是医官,去了也没用,等明天她们来向你请罪的时候,问一下就够了。”
高皇后蹙眉,“这柳昭仪一向稳重,怎么就不知道看顾好阳平呢。”
郑启搂着妻子往床榻走去,“睡吧,累了一天了。”
“好。”高后见丈夫满脸疲色,柔声道:“陛下,国事再忙,你也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她让郑启靠在自己身上,自己坐在床榻上轻揉着郑启的太阳穴。
“嗯。”郑启在妻子的按揉下,闭上了眼睛,房里弥漫着淡淡安息香的味道。
“阿予,你说我是不是老了?”郑启突然问道。
高皇后一怔,随即笑道:“育郎怎么会这么想?你正值壮年啊!哪里老了?”
郑启听了妻子的话,睁开眼睛叹道:“壮年?果然是老了!”
高皇后抿嘴笑道:“育郎怎么想到突然想到提这话了?”
“今日看到乐平、阳平都这么大了,太子和广陵王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郑启语气莫名的说道。
高后道:“他们纵然大了,也是育郎你的孩子,太子和广陵王虽说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可毕竟还年轻,一切都需要育郎你的教导。”
“是啊,他们到底还年轻。”郑启再次闭上了眼睛。
“年轻才好,年轻才有更多的精力历练,我记得育郎不是一直对我说,你十八岁那年帮着耶耶追击羌族残兵,骑在马上足有五天五夜没睡吗?”高皇后道。
“哈哈——那时候年纪轻、精力好,现在不行了。”郑启失笑,他感慨道,“我那时候才是真正的苦,哪像他们这些——”郑启突然沉默了下来。
“怎么?”高皇后问。
“没什么。”郑启拉着高后,让她躺下,“睡吧。”
“好。”高后躺在了丈夫的怀中,入睡前脸上还带着微笑。
第二天高后醒来的时候,郑启早就已经起身了,他一向有早起锻炼的习惯。
“娘娘。”宫女们上前伺候高后梳洗。
“什么时辰了?”高后问。
“回娘娘,刚到辰时。”宫女回道。
高皇后梳洗完毕,简单的用了些朝食,乳母也抱着睡眼朦胧的九皇女过来了,“九儿来。”高皇后将女儿抱在怀里,九皇女揉着眼睛,小脑袋往母后温暖馨香的怀里直蹭。
“娘娘,元贵妃、柳昭仪求见。”高后近身大宫女柳叶捧着九皇女的早餐蛋羹掀帘入内,身边还跟着高后的得用女官卢女史,卢女史道,“娘娘,刚才陛下派人传说,说是过一会高大少君、二少君,会入宫给您请安。”
“嗯,我知道了。”高后漫不经心的应道,是为了元亮和乐平人日见面的事吧,“她们两个现在来做什么?”高皇后问,这几日正是后宫最忙的时候,高后还要准备晚上后宫元会的事,十五日后她就免了后妃的每日请安。她可不认为元静坦会有这么高的觉悟,大早上的来给自己请罪。
“应该是为了陛下的圣旨而来,今天早朝的时候,圣上下了两道圣旨。”卢女史说。
“什么圣旨?”高后接过宫女手中的食柶,一口口的喂着女儿蛋羹。
“陛下让广陵王元月十五日后,就去封地,又着令礼部,准备广陵王的婚事,广陵王妃是前任中书左侍郎崔文广的女儿楚丘亭主。又册封了六皇子为谯王,让谯王同广陵王一起,元月十五日后,就去封地。”卢女史简单明了的说道。
高皇后听到圣旨的内容,微微一笑,“谯王?谯郡在什么地方?”她偏头想了想,一时没想起谯郡在什么地方,宋和前梁一样,封诸王以郡为国,所以谯王封地一定是郡,但她怎么没听说过这个地方?前中书左侍郎崔文广,高后倒还有些印象,此人是清河崔氏的嫡系,这楚丘亭主是实打实的士族贵女,只可惜清河崔氏目前和陆氏面临同样的窘境——人丁凋零,甚至比陆家还惨,陆家好歹陆元澈和陆敏行在,崔氏目前是一家子孤寡,崔家未来的继承人今年不过才五岁。
“是司州谯郡。”卢女史见女主人一时反应不过来,连忙提醒她道,“据梁史建昭三年统计,谯郡统管七县,一千户。”大宋尚未开始给梁写史,但前梁本身有史官记录前梁之事。卢女史是高后最信任的女官,范阳卢氏的旁支,青年亡夫,带着幼子艰难为生,高后听闻她自幼便有才名,又立志终生不嫁,就召她入宫让她当自己的女官。卢女史入宫之后,对高后精心辅佐,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高后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统管七县,一千户。”饶高后心中有数,也被惊了下,看来陛下这次是真生气了。人口普查是历代帝皇重视的朝政大事之一,别说是卢女史了,就是高后也看不到如今大宋朝人口记录,但她们可以翻看前梁记载。前梁覆灭时间还短,且历经几代皇帝休养生息,国力强盛,倒是大宋这几年同外族连打了几次大战,国库空虚,所以前梁的记载只会比现在而更好。
“是的。”卢女史对谯王心里也多有同情,他可算开了大宋先例了,第一次有皇子册封这么小的郡王。诸王封邑以二万户为大国,万户为次国,五千户为小国。按说广陵王册封的广陵郡也只有统县八,户八千八百,可广陵是什么地方?离建康骑马不过大半天的距离,地处江南,实打实的富庶之地,这等次国和寻常的大国也相差无几了。
高后对柳叶吩咐道:“说我有事,等过了元旦有再说。”
“唯。”柳叶应声而下。
卢女史又对高后说道:“皇后,适才陛下人来传话,说他已经给阳平公主找好了驸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