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肃然。
9日的会议后,彭德怀当日傍晚即乘火车由沈阳风尘仆仆赶赴安东。
“咣当、咣当”,火车在不知疲倦地飞奔着。 ——大军马上就要出动了,可领导机构还一直未确定,这个机构应该怎么组建呢?粟裕、陈赓、肖劲光、肖华、甘泗淇等人的名字首先出现在他的脑海里……这些同志无论政治上、军事上都是很强的,有的是战略家,有的是战役、战术专家,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但因为长年征战,有的同志身体有病,不能适应战争环境了。有的同志身体可以,可工作却离不开呀!根据实际情况,已经没有必要将我带来的参谋班子与十三兵团分成两个层次了,可否考虑将我的参谋班子干脆与十三兵团领导班子合并,以作为志愿军的领导机构呢?……
彭德怀的各种思绪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又退下去……
出兵大策已定后,中共中央将此决策向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作了通报。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一致拥护中共中央的决定,并决定成立以郭沫若为主席,彭真、陈叔通为副主席的“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战争开始后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是全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的统一领导机关),教育、动员全国人民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出兵是定下来了,但我军用什么名义出兵呢?中共中央原来设想入朝军队的名义为“中国人民支援军”。在向民主人士征求意见时,政务院副总理、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老先生道:“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我们出兵朝鲜,虽然是正义之师,但是名字若起得不好,这个仗就不好打呀。”
“我们准备叫支援军,”周恩来说,“支援朝鲜人民嘛。”
白髯飘飘的黄炎培摇摇头道:“用‘支援军’的名义,仍然难以区分这是官方或非官方的军队。‘支援军’,顾名思义,是派遣出去的军队,谁派遣出去的?只能是国家。那我们是否要向美国宣战呢?不如用‘志愿军’的名义,可以更准确地表达军队的非政府性质,这是中国人民志愿组成的军队!”
“老先生指教得好啊,我看就叫‘中国人民志愿军’吧!”毛泽东高兴地点头赞成,他当即拿起笔来,将“中国人民支援军”中的“支援”二字改为了“志愿”二字。
黄炎培频频点头道:“师出有名则战无不胜!”
名垂世界战争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就这样诞生了。后来,“中国人民志愿军”成为了坚定、顽强、勇敢、不屈的代名词而永远铭刻在了世界战争史中,也永远铭刻在了中国人民的心目之中!
后来当“联合国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遭遇,被打得鼻青脸肿时,美国军政高层一起惊呼他们遇到的是“中共正规军”,根本不是“志愿军”!但由于害怕战争扩大,他们在行动上和谈判中也承认了志愿军的名义,英、法等仆从国更是说自己只不过是在执行联合国的“警察行动”而同朝鲜交战,不承认与中国军队交战。
黄炎培老先生的一席话,为新中国争尽了主动!
然而此时,中国的国内形势却异常严峻 ——
国家刚刚建国一年,长期战争创伤尚未恢复,财政经济状况相当严峻,物价不稳,城市有四百多万职工和知识分子失业,农村有近四千万人口遭受水旱灾害。国民党残余部队和大批土匪还十分猖獗,西藏还未获解放。而且,这场战争的主要对手又是世界头号强国,双方国力、军力和经济实力对比悬殊,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1950年,美国钢产量达八千七百七十二万吨,工农业总产值达两千八百亿美元;而中国的钢产量为六十万吨,工农业总产值仅为人民币四百四十六亿元(折合美元一百亿)。美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的军火工业,掌握有原子弹,仅各种弹药每年的年产量就达数百万吨。不要说中国,就是被视为中国后台的苏联,当时的工农业总产值也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从双方军队的装备来看,美军一个军拥有火炮一千四百二十八门,汽车约七千辆,坦克四百三十辆,此外,朝鲜战区内还有一千一百架作战飞机和三百艘舰艇;而人民解放军一个军仅有75毫米以上火炮一百九十八门,汽车约一百二十辆,没有坦克,也没有海空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弱国打强国之战。战争如果打输了,新中国也许就不复存在了。在如此复杂险恶的局势之下,非雄才大略者难以做出这样的决定。
有些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对朝鲜战争的介入将会破坏国内经济的恢复。但中共中央、毛泽东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后,毅然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后来,《人民日报》刊载了这一决定,其摘要如下:
“在我们尽量不向敌人提供借以攻打我们的借口的前提下,我们不介入朝鲜战争并继续搞国家的和平建设,这难道不更好一些吗?……这种推理是错误的,因为,对我们已经发动进攻的敌人是不会让我们利用这个时间和环境来搞我们的和平建设的。”
在朝鲜战争结束数年后的196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艾伦﹒怀廷(Allen﹒S﹒Whiting)出版了其里程碑似的著作《中国跨过鸭绿江》。这部著作对整整一代西方学者产生了强烈影响。借助于西方情报机构的资料和中国杂志与报纸所透露的信息,怀廷教授认为,中国不像苏联,中国没有直接参与北朝鲜入侵南方的计划。怀廷强调,北京曾通过公开和私下渠道,试图阻止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只是在所有的警告都不被华盛顿和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当作一回事的情况下,北京才断然加入了战争。怀廷由此而得出结论,北京的朝鲜危机管理,主要是基于中国感受到了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
英国政治学者吉延斯也认为:
“中国大规模出兵的决定不是中国自己做出的,而是逼到中国头上来的,是因为中国所有其他的(外交)努力都失败了。”
1986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中美关系学术讨论会上,美国兰德公司研究员乔纳森﹒波拉克先生在他提交的论文中也写道:“北京决定参加朝鲜战争是受形势的支配,而不是按计划。”
1989年5月5日,美国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约翰﹒托兰先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与他的中国同行们交流时说:
“中国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的。如果苏联打到墨西哥,那么美国在五分钟之内就会决定出兵。”
1994年,著名现实主义政治大师、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先生在他的《大外交》一书中写道:
“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挡住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理由去做出相反的结论。”
没有人在是否需要加强战争的科技含量这个问题上争论,没有人否认一个主权国家需要用最精良的武器来装备自己的军队,然而,在历史的某一个时刻,摆在一个国家面前的唯一选择就是:战争 ——如果这个国家珍视自己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以及人民的和平生活的话。
几十万大军像一支利箭,已经紧绷在弓弦之上……
第五节中国人开始行动—大军跨过鸭绿江01
第五节 中国人开始行动 ——大军跨过鸭绿江
周恩来动了感情:“斯大林同志,我们中国人的要求并不过分。……您难道让我们用刺刀跟美国人拼命吗?”
恼怒的毛泽东一掌拍在桌子上:“我们的战士也是爹生妈养的血肉之躯!炸弹落下来照样血肉横飞尸骨无存!……”
新中国毅然决然地亮剑了!新中国后来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正是缘于六十多年前的这次亮剑……
10月12日夜,鸭绿江畔安东市镇江山下的一座日式小楼里,彭德怀正在与他的参谋班子研究作战预案,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打来了一个紧急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很大,以至于参谋们都听得清清楚楚:
“你的来电已经收到。中央原定的方案有变化,主席请你明天迅速回京!”
彭德怀知道,肯定是有重大情况,不然聂总不会这么着急,深夜亲自打电话,而且在电话中秘而不宣。次日,彭德怀赶到沈阳时,高岗递给他一封毛泽东的紧急电报:
彭高,邓洪韩解:
(一)10月9日命令暂不执行,十三兵团各部仍就原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
(二)请高岗、德怀二同志明日或后日来京一谈。
毛泽东
十月十二日二十时
彭德怀浓眉紧皱,一言不发,第二天即匆匆飞返北京 ——彭德怀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情况是这样的:
10月11日,周恩来、林彪来到苏联南部黑海之滨阿布哈兹区的阿列德尔,与正在那里休养的斯大林举行会谈,要求苏联给予中国军事援助,并派空军进驻东北及沿海大城市帮助防空。苏共政治局委员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贝利亚、米高扬、布尔加宁和莫洛托夫等几乎全体中央委员都参加了会谈,但是发言的主要是斯大林。师哲和费德林二人担任翻译。
苏联方面首先通报了朝鲜前线情况。随后,斯大林说:“美帝在仁川登陆反扑对朝方压力很大,现在招架不住了。看来,敌人不会就此止步,不会停止前进 ——如果不遇到强大阻力的话。而且,朝鲜目前已受到极大的挫伤,战场形势极其严峻,对我们都是很不利的。今天我想听听你们中国同志的看法和想法。”
“我们对一般情况是了解的。特别是考虑和研究了国内实际情况及主观因素,认为在缺乏空军掩护的情况下,我们出兵困难很大。”周恩来这番话开门见山,其实已经暗示了中国方面出兵的底盘。
“我们由于经历了长期战争,连年所遭受的破坏极其严重,许多有关国计民生的问题都没有解决。现在如果又卷入战争,不仅人民的困苦生活无法改善,而且国家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也无从谈起。况且这是同装备比我们优越得多的美军交战。”林彪插话道。
“美军有什么了不起呢?要知道,他们是在别国领土上进行的不义之战,士气必然低落,你说是吗,林彪同志?”斯大林眼睛转向林彪,盯着他问道。
林彪愣了一下,这“老大哥”的调门可真高呀 ——林彪心中想着,嘴上却说道:“当然,当然,美帝师出无名,是不义之战……不过,我们部队目前的装备的确太差了,一个野战军仅有几十门火炮,还不抵美军一个团的火力,而且,装甲部队又极少……按目前我军的装备情况和美军作战,仗打起来难哪!”
斯大林:“是的,林彪同志说的有道理,中国军队的装备有待改进……你们提出要我们帮助你们装备四十个师,我们同意你们的要求,但是要分步骤慢慢来,目前,我们可以先为你们准备二十个师……不过,依我的经验看,不必等装备好了再作战,应该边作战边改装,这样士兵会更快地熟练运用这些装备,在实战中提高部队的战斗能力,另外,形势也不等人呀……”
“我们党中央感谢斯大林同志对我们的援助。”周恩来不失时机地接上话头:“毛泽东同志一再嘱咐我向斯大林同志表示我们衷心的谢意!同时,我们也向您反映一下我们的困难情况,我们的空军刚刚组建,飞行员正在进行训练,还不能立即投入战斗。战争不是儿戏,如果我们匆忙陷入这个漩涡,多年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