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朝鲜半岛鹰与龙的搏击-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在整理烈士遗体时,战友们发现,邱少云全身已经被烧成了黑炭,只剩下一双深深插进泥土里的手。今天,在位于北京的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军博)内,还保存着这位钢铁战士身下的一片棉衣和压在他身下的、枪托已被烧焦的冲锋枪……
在87团的前进指挥所里,一个名叫吴安良的三兵团作战参谋用望远镜亲眼目睹了这惨烈的一幕…… 
火焰慢慢地熄灭了,阵地上的韩军官兵们也放心了 ——这里根本没有人类活动的迹象。
下午五时二十一分,天色刚一擦黑,我军的无数炮弹暴风雨般射向391高地,391高地立即变成了一片火海。随后,三颗红色的信号弹腾空而起,攻击开始了!前沿潜伏区内顿时响起了一片震耳欲聋的怒吼声:“同志们,为邱少云同志报仇!冲啊!”李四虎急步上前,把自己的大衣覆盖在邱少云的遗体上,然后他狠狠地抹了一把泪水,抄起邱少云留下的爆破筒,头也不回地冲向391高地。他像疯了一样一个人连续爆破了两道铁丝网,又把爆破筒捅进了敌人的一个地堡…… 
在邱少云右侧潜伏的是7连7班班长、共产党员戴华荣。戴华荣,1931年出生于贵州省习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1950年5月参军。他同样目睹了这惨烈的一幕,对战友邱少云的坚强意志万分钦佩。突击一开始,戴华荣立即率领战士邹天明、雷光德冲了上去,他奋力投出两颗手榴弹,炸毁了敌人的两个掩蔽部。
敌人正面和侧面的地堡里喷射出交叉火力,突击队被压住不能前进。戴华荣三人时而跃起,时而伏低,灵活机动,在我轻重机枪火力的有力掩护下,又炸毁了我军突击队前进路上敌人的十个地堡和几道副防御物,突击队员们一跃而起,山呼海啸地冲向主峰…… 
突然,敌人最后一个大地堡里的两挺重机枪、一门无后座力炮开始了疯狂的射击,突击队员们纷纷倒在血泊之中…… 
在雷光德掩护下,戴华荣和邹天明一前一后向前跃进,当距离地堡十多米时,敌人发现了他们,猛烈的机枪火力向他们射来,一颗子弹打中了戴华荣的左胸,鲜血染红了军装。邹天明爬了过来:“班长,你负伤了,我背你下去,任务由我来完成!”
戴华荣拒绝了:“不,我是共产党员,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坚决完成任劼?”他鼓起全身的力量艰难地向前爬去。敌人的机枪打得更疯狂了,戴华荣右腿又被击中,他用双肘和左腿的力量坚持着,一步步向前爬去,身后留下了一道鲜红的血痕…… 
终于爬到了地堡前,戴华荣左手支撑着身体,右手举起两颗手榴弹,用牙咬断导火索塞进了地堡,“轰隆、轰隆”,随着两声巨响,敌人地堡内的弹药也被引爆了,地堡飞上了天空。
为了攻占391高地,戴华荣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战后,志司为戴华荣追击特等功,并授予他二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也为他追授二级国旗勋章。
此时,漫山遍野都响起了“为邱少云报仇”的怒吼声,不到半个小时,南韩军第51团一个加强连的一百七十余名官兵就全部被歼灭。随后,我军87团官兵又打退了南韩军七个营的多达八十七次反扑,共歼敌两千七百余人,完全巩固了391高地。
战后,怀着对邱少云深深的敬意,当地朝鲜人民和志愿军官兵们在391高地的主峰石壁上刻下了这样的一行大字:

“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邱少云,时年二十一岁,四川省铜梁县关溅乡(今少云乼?玉屏村人。他被15军党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也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邱少云从而成为英雄辈出的中国军队中总共只有十二名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之一。
在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陵东乡上岗子村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邱少云烈士墓与杨根思、黄继光、杨连第烈士墓并列为一排,墓高约1﹒6米,周长约12米,墓前立石碑一面,上端刻有红色五角星,碑文为“烈士邱少云之墓”七字,石碑背面刻有邱少云的生平。陵园内苍松翠柏环绕,庄严肃穆,蔚为大观。
1953年,邱少云的家乡四川省铜梁县建立了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并在凤凰山顶树立了邱少云烈士纪念碑,朱德总司令为之题词。他的部队,他的祖国,他的家乡人民永远地记住了他,他成为中国军队永远的象征!
邱少云—— 一个伟大的名字!
按照志司总部的部署,原拟在10月22日结束第二阶段战术反击作战,但因为范弗里特从14日起向我军上甘岭地区发起了所谓“金化攻势”,战况日趋激烈,因此志司总部决定,将全线战术性反击作战延长至月底,以配合上甘岭地区的作战。
至10月31日,第二阶段战术性反击作战胜利结束。志愿军共对敌人48个目标反击58欼?巩固占领了11个目标,共计毙、伤、俘敌18900余人,使“联合国军”在全线陷入了顾此失彼的被动状态。我军也伤亡8000余人。
在整个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中,中朝军队八个军共向“联合国军”的60个目标攻击达77欼?其中志愿军攻击74欼?经过激烈反复争夺,击退敌人排以上兵力反扑达486欼?共计毙、伤、俘敌27200余人(内含朝鲜人民军毙、伤、俘敌1700余人),缴获各种火炮32门,各种枪2373支,击毁各种火炮57门、坦克67辆、汽车74辆,击落敌机183架,击伤241架。中朝军队战斗伤亡10700余人(其中含人民军伤亡149人)。
10月24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起草的给志愿军的贺电中指出:

“此种作战,在若干个被选定的战术要点上,集中我军优势兵力火力,采取突然动作,对成排成连成营的敌军,给以全部或大部歼灭的打击;然后在敌人向我军举行反击的时机,又在反复作战中给敌以大量的杀伤;然后依情况,对于被我攻克的据点,凡可以守住者固守之,不能守住者放弃之,保持自己的主动,准备以后的反击。此种作战方法,继续实行下去,必能制敌死命,必能迫使敌人采取妥协办法结束朝鲜战争。”

在中朝军队的持续进攻之下,“联合国军”东奔西走,疲于奔命。范佛里特搞不清中朝军队的意图,只能实行全线防御,将其能够机动的八个师频繁调动,其中五个师调动了两次。“联合国军”的态势越来越被动,战争的主动权,也重新转入了中朝军队手中。
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多了,美国在朝鲜半岛投入了大量的陆、海、空军力量,其投入的军队,都是久经战火考验、现代化程度世界第一的精锐,而且“联合国军”在朝鲜半岛上空始终掌握着“海空优势”。美军高级指挥官从麦克阿瑟到李奇微,从克拉克到范佛里特,都是具备丰富战争经验的名将,曾立下过赫赫战功。在战场上,美军使用了各种攻势和战法,其战术协同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除了没有扔原子弹之外,什么本事都拿出来使过了。
但是自从中国军队出现在朝鲜战场上之后,一切美梦和神话就都破灭了。从未遭受过败绩的美骑1师、陆战1师等精锐部队差点儿全军覆沼?一些具有辉煌历史的部队竟然被敌军成建制的歼灭!美军无论进攻还是防御都显得力不从心,日益陷入被动。一个美军老兵曾叹息道:
“这是一场我们不能打赢、不能打输、不能摆脱的战争。”
美国无论是人员还是物资的损耗都相当惊人,国内反战声一片,一些人把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称之为“杜鲁门做下的蠢事”,民主党的外交政策更是受到共和党的猛烈抨击,杜鲁门政府内外交困,焦头烂额。
那么,陷入困境中的美国人,下一步会怎么办呢?

第十章朝鲜战场上的“绞肉机” ——上甘岭战役

第一节防徼?防御!(一)那个寒风料峭的秋天(二)“站不稳脚跟就无法去敲别人……”


第十章   朝鲜战场上的“绞肉机” ——上甘岭战役  

 第一节   防 徼?防 徼? 

(一)   那个寒风料峭的秋天   

1952年秋,朝鲜战场上爆发了一场酷烈的大战,一个名字叫做上甘岭的小村近旁的方寸之地,成为朝鲜战争中巨大的流血之地。
今天,当我们回首眺望历史的崇山峻岭之时,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曾被鲜血染红的上甘岭,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军事史上永恒的咏叹调……
………… 
公元1973年9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赶赴朝鲜,参加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国庆典礼。代表团成员崔建功将军提出,他想去重访五圣山,拜谒上甘岭。朝鲜政府专门用直升机将他从平壤送到五圣山下,然后换乘汽车,沿着一条简易公路盘旋前行…… 
群山苍翠,松涛阵阵,空谷回声;
回首往事,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站在久违数十年的上甘岭,老将军的脑海中,此刻又在想些什么呢?
………… 
公元1986年 ——当爆发在那个半岛上的战争停战三十三年之后的一个炎热的夏日,一架云雀式直升机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平壤直飞五圣山。
直升机呼啸着向前飞行,飞机上坐着一个不寻常的客人,他,就是当年上甘岭战役的前线指挥员、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第15军军长秦基伟将军。这是朝鲜领导人金日成首相亲自安排的访问。
此前,当朝鲜领袖询问老将军这次访问中还想到哪里去看看时,年逾古稀的秦基伟满怀深情地说:“如果方便的话,我希望重登五圣山,重访上甘岭。”
朝鲜政府迅速调集人力、物力,突击抢修出了一条公路,直达五圣山下。
时年已七十三岁高龄的老将军,沿着一条丛林小路,穿越层层山林,徒步登上五圣山和597﹒9高地,并特意来到0号阵地黄继光牺牲的地方,为他最英勇的士兵献上了一束烂漫的山花…… 
两位老将军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重访上甘岭呢?那里究竟有什么,让他们如此牵肠挂肚呢?
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拉回到1952年的朝鲜战场,拉回到那个寒风料峭的秋天 —— 
那里,是两位身经百战的将军一生之中所经历的最为酷烈的战役,那里,也是将军为之魂牵梦萦的地方…… 

(二)   “站不稳脚跟就无法去敲别人……”  

世界军事史上少有的战役……鲜血染红了山岭。
彭德怀:“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就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美军播音员:“中共第15军的弟兄们……你们那几支破枪,挡不住‘联合国军’的前进步伐……”

这里是五圣山 ——朝鲜半岛中部一座普通的山脉。在五圣山东南不远处,有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它的名字叫做上甘岭 ——在朝鲜成千上万个这样的村庄之中,它显得是那样的普通,那样的不起眼。然而,当这些普通的名字在1952年秋天那场雄浑酷烈的大血战中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时,这一切都变得不再普通…… 
上甘岭是位于朝鲜中部、五圣山主峰东南约四公里处的一个普通小山村的名字,它也是中国军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一个地名 ——它是一个不但曾经让一代中国人血脉贲张,而且也让美、韩两国军人同样记忆深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