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炸药不足,还是找美军帮忙,美远东空军到处扔定时炸弹,一枚炸弹少的能掏出几十公斤,多的能掏出七八百公斤炸药来,派上了大用场,废铁还可以用来打造工具。几乎每支部队都有专门拆卸定时炸弹的高手,像15军的副连长庞海鱼、排长刘月荣等都是拆炸弹的高手。
后来,潜伏在朝鲜北方的敌特务报告了这个情况后,美远东空军司令威兰中将气得不行,只好不再仍定时炸弹了。这叫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楞的,楞的还怕不要命的。
“联合国军”很快就侦知、发现了中朝军队正在全线构筑工事。
从1952年1月起,范佛里特指挥“联合国军”发起了旨在破坏中朝军队坑道工事的“高腿柜作战”,把重炮和坦克推进到高地上,并由航空兵配合,以重型炸弹轰炸中朝军队的坑道。
由于中朝军队初期建造的坑道工事厚度不够,坑道口也不够隐蔽,因而遭到的破坏也比较严重。3月3日至4月9日,敌机就炸毁我方坑道四十二处,杀伤人员二百多人。
梨木洞志愿军一个师指挥所作战室坑道被敌人的重磅炸弹炸塌,儒将王扶之等几人被埋在了洞里。 ——这个王扶之就是在第一次战役中,率部在云山龙山洞(美军称之为“军号山”)阻击美骑1师第5团、为中美两军首次交手我军赢得胜利立下了大功的39军第343团团长,此时,他已经是一个师长了。
政委沈铁兵掀掉盖在头上的泥土,急忙指挥抢救。不过,大家都估计生还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
突然,工兵连长发现被炸塌的坑道缝隙内飞出两只苍蝇。政委沈铁兵大喜:“苍蝇能活,人也能活!挖,快挖!”三十六个小时后,王扶之和作教科副科长苏盛轼、参谋陈志茂三人在几立方米的狭小空间内被挖了出来,他们精疲力尽,已经虚脱了,但他们还活着……
后来,王扶之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作战部部长,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等职……
不仅仅是敌人的破坏,另外,由于有的坑道地质选择不当,土质松软,春季冰雪融化,出现坍塌现象,也造成了一些人员伤亡。于是有人开始怀疑坑道工事的作用了:
“这躲在洞里怎么打敌人呀?”
“这还算革命英雄主义吗?”
“这坑道还没搞好,就给人家炸塌了,还不如不挖。”
“还是搞掘开式好,省时、省力,便于发扬火力。”
这些牢骚话钻进了赴朝接替彭德怀主持志司工作的陈赓耳朵里。1952年4月26日至5月1日,志司召开了军参谋长会议,统一了对坑道工事在防御作战中的作用的认识。面对着会场上的指挥员们,陈赓坚定地说:
“现在敌我力量对比,可以说是旗鼓相当。敌人在装备上优于我们,但其余的优势如兵力、士气、正义性等等,均在我方,地形亦对我有利,我们要看到敌人的长处和短处,也要看我们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机智灵活地发扬我们的长处去战胜敌人。过去我讲过,谁是最后的顽强者,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针对有人提出的“掘开式”工事的优点,陈赓一针见血的指出:
“搞‘掘开式’有千条优点万条优点,但有一条致命的缺点足以抵消它的一切优点,那就是它不易保存自己。保存不了自己,也就保存不了阵地。还谈什么消灭敌人?当然,打坑道要和野战工事相结合,保存自己要和歼灭敌人相结合。我们有了坑道,就不怕敌人炮火猛烈,不怕敌机狂轰滥炸,美国飞机再厉害,它总不能钻到坑道里来吧?”
陈赓还对坑道工事提出了具体而严格的要求,要求各军的坑道必须达到“七防”标准:即防空、防炮、防毒(疫)、防雨、防潮、防火、防塞。
会议还统一了坑道工事的规格标准,要求坑道顶部一般厚度在三十米以上,坑道口顶部厚度十至十五米,能够承受住重磅炸弹的轰炸;每条坑道要有两条以上的出口,坑道内幅员宽一点二米,高一点七米;坑道内必须有作战和生活设施。
这次会议统一了思想,使坑道工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技术要求和战术要求上,都更加完善起来。
但中朝军队的坑道一般都建在山腰,缺乏水源。有的坑道离水源很远,加上距离敌人的阵地近,敌人炮火封锁严密,用水补给十分困难。许多战士嘴唇干裂,鼻孔出血,压缩饼干在口中难以下咽。战斗激烈时,取水尤为艰难,有时牺牲了几个人才换来一壶水。后来,志后统一供应水泥,在坑道内普遍修建了储水池,初步解决了大量储水的问题。
冬天,江河湖泊上到处都结了一层厚厚的坚冰。战士们抓紧时机,砸开冰层,刨出冰块,装进麻袋、草袋,运回坑道。他们选择炮火死角地带挖掘冰窖,把一袋袋冰放入,盖上稻草、苇席等保寒、储存。这样一个冰窖往往可储冰万斤以上。储存的冰块可以保存到第二年六七月份而不融化,并且决不会产生发臭变质。1952年冬,有一个团的干部战士们一起动手,很快就储冰六十多万斤,保证了全团在战斗激烈、后勤供应中断的情况下,一直有水用。
战争不但是勇气和毅力的对决,还是双方智慧的较量,范佛里特又傻眼了……
当时在朝鲜战场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太阳是美国鬼子的,月亮是志愿军的。”因为缺乏空军掩护,志愿军的行军作战和其他任务大都在夜间进行,夜晚是志愿军的天下。
但是由于志愿军长期吃炒面,营养不良,加上进入阵地战后一边战斗一边挖坑道,过度疲劳,许多部队发生了维生素A缺乏症,有些战士还得了夜盲症,严重影响了志愿军夜间作战能力。后勤部门从国内运来了花生、黄豆、蛋粉、新鲜蔬菜和动物肝脏等营养食品,但是因为数量少,杯水车薪,一时难以奏效。
这时,从朝鲜老百姓中传出了两个治疗夜盲眼的民间土方,治疗的办法既简单有效,又让人心酸不已:
一是煮松针汤喝。这个方法,据说是我国古代民间传去的。朝鲜漫山遍野都是马尾松林,把马尾松的针叶放进锅里煮一个多小时后,把针叶捞出,让松针水沉淀一下后舀出即可。连续喝六七天眼睛就能看见了。
二是吃小蝌蚪。方法是把活蝌蚪捞来,放在茶缸里,放点水,加点糖更好,连水带活蝌蚪一起喝下去。一天喝两三欼?两天就可以见效了,也很灵。朝鲜到处是河,蝌蚪也很容易搞。
由于采用了这两个偏方,加上随后志愿军的食品供应不断改善,夜盲症很快就得到了治愈。
至5月底,中朝军队第一线防御地带的坑道工事和与之配套的堑壕、交通壕、反坦克壕和各种火器掩体等野战工事已基本完成,全线基本形成了以坑道工事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
物资供应也一改过去的窘迫处境,每个师都有三个月的粮食储备,几个月前只能喝雪水,有的时候甚至连炒面都吃不上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了,官兵们现在每天早上都能吃上油条、豆浆,苏制新式武器也在源源不断地换装,部队上下士气大振,求战情绪高涨。
至8月底,中朝军队二线防御工事也基本完成,三线防御地带和东西海岸等重点地区的核心坑道工事也开始构筑。
世界战争史上从来没有过如此大规模的坑道防御网。据后来统计,中国军队挖的坑道长达一千二百五十公里,各种堑壕、交通壕总长度达六千二百四十公里,即一万两千四百八十华里,比万里长城还要长!中国军队开挖这些工事挖掘的土石方高达六千万立方米,如果排成一立方米的长堤,可以环绕地球赤道一圈半!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
那个时候,志愿军一个连队常常一个月就凿秃上千把钢凿,将几百把十字镐磨成像锤子一样的铁块。摊开任何一名战士的手掌,都是一层层厚厚的血茧……
通过艰苦的努力,中朝军队在横贯朝鲜半岛二百五十公里长的整个战线上,形成了二十至三十公里纵深的以坑道工事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阵地防御体系,筑就了一条坚不可摧的地下防线。到了战争后期,这些地下坑道更发展成为射击工事、交通壕、干道、支道等作战设施一应俱全的真正的地下长城!宿舍、饭堂、厕所,甚至连礼堂都被中国军队搬入了朝鲜北部巨大的山脉之中!
过去我军依托野战工事进行防御,难以对付具有强大火力的现代化装备的敌人进攻,为了减少人员伤亼?一般不进行坚守防徼?而是进行机动防御,以空间换取时间,然后准备以后的反击,但伤亡仍然较大,防御也不能持久。坑道工事的形成,使中朝军队不仅在防御中处于主动地位,能够抗击敌人的强大火力袭击,有效地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增强了防御的稳定性,而且也具有发展进攻的潜力,成为反击作战的依托,它标志着我军阵地防御作战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坑道工事很快就显示了它的价值。4月间,“联合国军”以小部队向志愿军阵地进攻六十余欼?却无一得手。1951年夏、秋季防御作战时,“联合国军”平均每发射四十至六十发炮弹可以杀伤中朝军队一人;而1952年1月至8月,“联合国军”平均发射六百六十余发炮弹才能杀伤中朝军队一人。
在五、六月间的防御作战中,坑道工事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苏联军事专家们后来评价说:
“这是中国军队对世界军事学术的新贡献。”
美军参谋人员研究了进攻的可能性,他们向李奇微报告:“这是在认识到恐怕要付出近二十万人的牺牲基础之上做出的(结论)。”
连最嚣张的美国海军也产生了忧虑:“海军也开始担心因中朝空军的增强而害怕舰艇受到损失。”
新任美远东空军司令官温莱特将军也反对战线北移:“因为越接近东北基地,维持制空权和支援地面作战就会变得越加困难。”
美国人开始恐惧地将志愿军称为“闲居洞中的龙”。1952年3月22日,桧仓志司总部,彭德怀司令员高兴地对来访的中国著名作家巴金说:
“我们的兵法家孙子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相反,敌人对我们始终摸不清楚。敌人愿意跟我们谈判,是因为我们把他打痛了。在谈判中间他们还不甘心,又发动夏秋季攻势,结果还是吃亏了,伤亡十五万人,才又谈起来。现在敌人是进退两难。要打,他们得不到胜利,没有出路;要和,大资本家的暴利又没有了,经济危机也要来了。我们却不然,和平本来是我们愿意的,我们就是为和平才来作战的。战我们也不怕,我们是越打越强!”
日本人的研究结果是:
“中国军队的战术改变是很显著的,在秋季以前 ……始终是采取流动性很强的防御战术这种以前的常规战法 ……但分界线问题一解决,好像立即就改成全面的阵地防御了。在二十至三十公里的纵深挖掘了堑壕,用圆木和石料构筑了掩体,在反斜面上挖掘了长长的横洞。另外,炮兵好像也增多了,很多被想到是新的大炮发射口的横洞在这里那里的山腰里显露出了令人可怖的影子。……若从空中来看,从东海岸到西海岸好像出现了一个长二百二十公里,宽二十至三十公里的巨大蜂巢。他们充分地发挥了先天的土工作业能力。”
“中朝军队的阵地坚固到连猛将也不敢贸然下手的程度了。”
不久,美国人就尝到了这个“蜂巢”的厉害。
第十三节 狙击 !狙击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