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志愿军后勤供应最危急的关头终于度过了。
敌人在轰炸、封锁我军铁路线的同时,也加紧了对我公路线的封锁,白天以战斗轰炸机扫射待避车辆和囤积的物资,在重要桥梁、路线上投掷定时炸弹和一触即发的蝴蝶弹及四爪钉、三角钉,阻止车辆通行。夜间则在公路上空用C47运输机投下照明弹,然后用B26轻型轰炸机分区搜寻目标,进行跟踪追击轰炸。他们扬言要摧毁我“所有的公路交通”和“每条线路上的每辆卡车和每一座桥梁”。
朝鲜河流多,敌机把公路干线上的桥梁都炸了。志愿军工兵部队今天刚修好,他们明天又炸掉了。工兵们想出了妙招“水下桥” ——把桥藏起来。怎么藏呢?在水下铺设便桥、潜水桥。用铁丝编成的笼子装上石头,沉进河水里,打成石头坝,上面再铺上卵石,把桥面搞平,桥面离水面半米左右,河水既淹不了汽车的排气管,又把潜水桥隐蔽得严严实实。工兵们为了迷惑敌人,还常常在铺好的水下桥附近装模作样地架上一座假大桥,吸引敌机轰炸,以保护真正的水下隐蔽桥。
敌人在轰炸我军交通要道时,还有一个招儿,就是用五百磅甚至一吨重的重磅炸弹投在公路上,这样公路上就会出现一个八米多深、直径十多米的大坑,里面渗出水来,不久就是一个大水坑。汽车晚上行驶,一不小心就栽进去了。要填平这样的弹坑,需要很多土石方。一个弹坑,百十号人填很长时间,常常是这边还没填好,那边又出现了新的大坑。工兵们想出了一个在弹坑上架桥的好办法:用圆木在深坑内筑起两排木桩,随后在木桩上架上拱梁,铺上桥板,这样短短的几个小时,一座便桥便可在弹坑上建好,比搬石头运土填坑大大缩短了作业时间和劳动强度。后来,战士们又创造出了更好的办法:就是将弹坑的一侧稍加整理,作为一半路面,另在弹坑中架起一条可供汽车一只轮子通过的简易桥。汽车通过时一只轮子压在弹坑边缘的路面上,另一只轮子压在单轨桥上,便可迅速稳当地驶过敌人布下的“陷阱”。
我后方部队在同洪水斗争的同时,采取一切措施对付敌人对我后方的“绞杀”。志后要求各部队对各种物资紧急隐蔽、疏散、伪装,设置各种假目标,以假隐真,迷惑敌人。
各部队创造了许多隐蔽方法。有的利用地形,在狭窄的山沟、山崖、山脚等处建立仓库,囤积物资,停放车辆,开设治疗所;有的利用地物,在树林里隐蔽人员和车辆;有的利用矿洞、自然洞和各种掩体。这些地方一般不易发现,敌机即使发现了,袭击也比较困难。
刚开始时,志愿军在利用隧道、涵洞隐蔽时吃了亏。敌人的飞行员很有经验,从很远的地方就对着洞口飞过来,一边飞一边瞄准,到了一定距离,就向隧道里发射火箭弹,然后飞机向上拉高飞离,敌人的火箭弹竟能打进隧道七十多米。后来,志愿军工兵就用粗铁轨把隧道封起来,或者拐几个弯砌起很厚的墙,挡住隧道口,就可以对付敌人的火箭弹了。
志愿军还有意识地设置假目标,引诱敌机上当。在库区铺上苇席、草袋子,上面用树叶盖住,一片一片的到处都是。敌机发现后就用汽油弹、机枪又炸又扫射,结果什么也没有炸到,徒增消耗。有一次,汽车第4团5连把几辆破汽车做了伪装,放在较明显的地方,敌机发现后,狂轰滥炸了大半天。还有一次,这个团6连修了个假掩体,敌机3架次轮番轰炸扫射了很久。有时,晚上还故意点几个灯泡引诱敌机轰炸、扫射。
过去敌机是发现目标就炸。后来,敌人怀疑了,派了很多特务来侦察轰炸效果。特务报告说,有许多目标是共军设置的假目标。所以敌机再炸时就犹豫了,先琢磨一下是不是假的。志愿军就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有时干脆就把汽车打开放在公路中间。敌机以为一定是打坏的,好的绝不敢停在公路上,转几圈就飞走了。
入朝作战之初,敌人的飞机对志愿军汽车运输影响很大,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8日,仅仅15天就损失汽车339辆,占我汽车总数的40%还多!
于是,勇敢智慧的汽车运输兵们就想了各种办法来对付敌人。刚开始是在汽车驾驶室顶上坐一个战士,有时是押运员,遇到敌机来了,就使劲拍打车顶,驾驶员就关掉车灯躲避。后来时间长了又摸索出了防空哨的办法。 1951年3月,在三登至新溪、平壤以南沿线的主要交通线两侧,志愿军战士们在沿途一些路口的制高点上站岗放哨,监视敌机,一旦听到敌机的声音,马上鸣枪报警。枪声瞬时就传出几十里外,整个车队都能听到。司机听到枪声,就马上躲进防空掩体;若是晚上,熟悉道路的司机就立即熄灭车灯慢慢行驶,不熟悉道路的司机则迅速隐蔽。待敌机飞过后,防空哨又敲钟解除警报,汽车则继续行驶。
这个办法引起了刚从国内赶来就任志愿军第二副司令员的陈赓的高度重视,觉得这个土办法很好,反正我们有兵员优势,多放几个防空哨不成问题,于是就向彭德怀作了建议。
彭德怀闻报后很高兴,认为这下子可算找到对付敌机的好办法了,马上指示志司通报全军推广。
后来,美机每到一地,地面上总是漆黑一片,而在飞机攻击不到之处却是欢腾的车流。汽车爬到高处,回头看后面的车队,只见黑暗中一个亮点接着一个亮点,恰似一条金龙蜿蜒游动于大山之中,绵延数十公里。
第八节 反“绞 杀 战”03
第五次战役时,防空哨已发展成为后方对敌斗争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在“反绞杀战”时,我军在原有基础上又加强了防空哨,除了原有的公安第18师及有关分部警卫团之外,又调第50军149师配属志后担任防空哨任务。这样,防空哨兵力达到七个团又两个营,约八千二百多人(后来又增加到约两万人),在长达两千一百多公里的运输线上日夜监视敌机的活动,为我军后勤运输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在敌机活动频繁的主要运输线上,每个哨位一般由六人组成,哨位间距为一至一点五公里;次要运输线上哨位一般为三至四人,哨位间距通常在二点五公里左右。开始时,防空哨只是担任对空警戒,后来还担负了指挥车辆、维修道路、充当向导、收容掉队人员、盘查可疑人员、抓特劼?以及抢救沿途遇险的车辆、伤员、物资等任务,有的防空哨还在沿途设立了开水站和汽车加水站,以方便来往运输人员。
这个纯粹中国式的土办法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汽车行驶速度很快就提高到每夜一百二十公里,不久又稳定在二百公里以上。汽车损失率也直线下降,在入朝初期,志愿军汽车损失率接近50%,曾出现过在十五天内损失汽车三百三十九辆的情况。
到了1951年第二季度,汽车平均损失率降至22%;第三季度,降至5﹒6%;第四季度,降至4﹒6%;
到了1952年1月,则降至2﹒3%;
到了1953年更是降至0﹒5%。
这一阶段,敌人的定时炸弹对志愿军威胁很大。有短延时的,落地不久就炸;有迟延时的,几个小时、几十个小时才炸。大的一吨、几百磅重,小的才鸡蛋那么大。敌人往往一批接一批地投,上次投下的尚未爆炸或排完,第二批又接着投了下来。
还有一种叫蝴蝶弹,苏联人管它叫莫洛托夫兰,就是一个大壳里装几十个、几百个小炸弹。当从飞机上投下后,这些小炸弹便从大壳子里散出,弹翼借着风力旋转,自动打开,形似一只只蝴蝶在空中乱飞,当张开双翼落到地面以后,便处于待爆状态。此时,若有车辆或行人触动,就会立即爆炸,造成车毁人亡。起初,战士们发现蝴蝶弹在空中乱飞,就趴在远处用枪打。但是撒得满地都是,怎么能打得过来呢?后来,战士们想了个简单的方法:用敌人丢弃的电话线,几根连接在一起,结成网,两边拉直,间隔六十米至一百米,两个人拉着在公路两边飞跑。这样,那些鬼头鬼脑的“蝴蝶”,就噼里啪啦地炸响了。
对拆卸了的定时炸弹,志愿军来了个废物利用。当时,前方已开始大挖坑道,到处都需要炸药。后方虽然也送来一些炸药,但还远远不够,美国的大量定时炸弹正好补充。有时拆一颗大型定时炸弹,就可挖取不少炸药。后来,敌人通过特务也知道了这种情况,气得不行,就不投定时炸弹了,不给我方帮这个忙了。
在“反绞杀战”期间,敌人利用空降和海上偷渡等方法,派遣大量特务到志愿军后方,一是查看轰炸效果,看看究竟起了多大作用;二是窃取我军交通运输情报,指示轰炸目标。初期我军吃了亏,如龙城库区,被特务设置了目标,结果遭敌轰炸,损失粮食三十五点六万斤,伤亡人员一百二十七名,被炸毁汽车九台。
志后根据匪特分散活动的特点,由担任剿匪肃特包干任务的单位组织小分队,按班、组分散活动,监视可疑人员,与朝鲜当地政府和人民密切配合,发现线索,立即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的搜捕。第1分部第11大站清剿团,有一次即捕获匪特四十七名。
敌人发动夏季攻势时,向我东线进攻十分猛烈。由于特大洪水和敌人的“绞杀战”,道路、桥梁全被冲毁、炸坏,粮食等物资大部分运不到前面去,东线杨成武的第二十兵团处于即将断粮的极困难境地。
彭德怀电告洪学智,“再困难也要保证东线部队有五天的粮食。”
后勤部队想了许多办法。找一些会水的人把粮食顶在头上,运过清川江;夜间在渡口架桥板抢运过去;还千方百计找了些木船、橡皮艇抢运;把打湿的粮食烤、炕、晒干了再继续前运。当时,志后用于翻晒粮食的就有30万人欼?还发动朝鲜人民群众分户翻晒。
同时,动员二线部队、机关节约粮食支援一线,以致后勤部队几乎要断粮。这个情况,只有彭德怀、洪学智等少数领导知道。洪学智每天把粮食的情况向彭德怀报告两次,包括后方起运了多少粮食,运到了没有,送到前线部队有多少。
这一个多月,是洪学智,也是后方勤务司令部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候。
9月,洪水退了,可是敌人的“绞杀战”又开始疯狂地轰炸我新安州、西浦、价川间的铁路“三角地区”,使得大批粮食、物资积压在价川、新安州以北,前运很困难。
在请示彭德怀同意后,9月18日,洪学智前往平壤拜会了金日成,介绍了志愿军粮食极度缺乏的情况,希望朝鲜政府能帮助筹措一部分粮食,以供急需。金日成说:“尽管由于洪水和敌人的破坏,我们自己也很困难,但是凡是朝鲜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一定设法解决。”
从11月开始,朝鲜政府在黄海道拨粮食四万吨;在平安南道拨粮四千吨;在咸兴南道拨粮一万吨;在咸兴拨盐鱼一千吨;在平康以北拨青菜、萝卜三千吨和两个月的马草、烧柴,支援了志愿军。
会见时,金日成要求志愿军在朝鲜开设一部分商店。他说:“可以用物资吸收一部分朝币,一方面能解决志愿军在朝鲜境内购买一些日用品和副食品经费问题,另一方面也支持了朝币。”洪学智表示同意。
经过协商,决定志愿军在平壤、沙里院、阳德、伊川等地设立供销社,向朝鲜人民出售从我国国内运去的生活必需品,回笼朝币,解决志愿军部队需要的部分经费(朝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