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朝鲜半岛鹰与龙的搏击-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彭德怀指出:机动防御的目的是为了掩护后面两个兵团上来,所谓机动,就是不死打、不硬拚。
于是从3月8日起,联司连续发出指示,要求各级指挥员认真研究敌人的进攻特点,改进我之战术,实行“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的原则,利用地形节节阻击,结合反击、伏击、夜袭等各种手段,迟滞和杀伤敌人,赢得时间,以待后续部队到来进行战役反击。
3月9日,彭德怀返回已前移至上甘岭地区的志司总部。
在彭德怀回到朝鲜前线的时候,李奇微已完成了“屠夫作战”计划,并且立即开始了新一轮的“撕裂者作战”,准备从中国军队的手中夺回汉城,但是,从正面夺取势必会发生规模很大的战斗,于是李奇微决定还是从中线迂回。所谓“撕裂”就是指在战场中线撕开一道口子并打进去,把中国军队和朝鲜人民军隔离开,威胁防御汉城正面的中国军队的防线,并对汉城形成迂回包围。当彭德怀回到前线指挥部的时候,已经开始两天的“撕裂者作战”已经给整个战线造成了不利的局面;“联合国军”如果从中线突破进来的话,势必造成对汉城的包围。如果再不采取较大距离的撤退,很可能陷入更大的被动。于是彭德怀电令各军:从3月10日起,全线开始运动防徼?有秩序地、较大规模地向北撤退。



第七节 放弃汉城03


彭德怀不可能意识不到汉城得失的政治意义,但战场毕竟是靠实力来说话的。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最后他还是决定放弃汉城。3月11日,彭德怀致电周恩来:

“我于9日拂晓前抵司令部,敌于7日又开始全线进攻,为缩短我军防线,争取时间,故决定放弃汉城,采取运动防御,保持有生力量。”

3月14日,中国军队主动放弃了汉城,第二天早上,南朝鲜第1师和美3师从不同方向进入汉城市区。没有抵抗,更没有巷战。就这样,汉城 ——这座南朝鲜首都在战争爆发的九个月内第四次变换了主人。
放弃汉城的行动金日成想不通,彭德怀闻讯后叹道:“我也想不通,我要有飞机大炮,有粮食弹药,我会放弃汉城吗?谁叫他当初盲目乐观的……”
战线仍然在缓慢地北移。3月20日,志愿军已退至三八线以北。
由于有麦克阿瑟的前车之鉴,李奇微对中国军队的北撤行动既疑惑又警惕,生怕又遭到中国军队那防不胜防的穿插迂回战术的威胁,因而不敢贸然的轻率跟进,转而要求各部队“主力靠拢”、“齐头并进发展”,各部队之间不留缝隙,用“磁性战术”进一步消耗中朝军队。
两天后,李奇微才小心翼翼地开始往前拱。后来美军战史学家逻辑混乱地写道:

“屠夫行动进展缓慢。由于敌军在‘联合国军’部队进攻前早已撤退,因而在行动中很少遇到敌军……”

既然敌军“早已撤退”,“行动中很少遇到敌军”,那还为什么“进展缓慢”?美国人实在是被中国军队打怕了。
“排炮打不动,一定是八纵!”据说这句话出自前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5军军长、外号邱疯子的邱清泉之口——当年在平汉战役中,邱疯子的第5军曾和八纵交过手,八纵英勇顽强的防御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时的八纵就是现在的第26军。
3月22日,军长张仁初率26军在西起龙源里,东至后坪40公里的正面、纵深55公里的地域内展开,实施机动防徼?与美3师、美24师、美25师一个团和法国营展开激战。
以擅长防御闻名的26军在正面展开的部队不多,主力都摆在阵地侧后纵深地域。一线部队在顽强抵抗到一定时限后撤而敌军跟进时,看准机会突然杀出,打一个快速的反击后就迅速转移,然后就是小分队不断的袭扰。美国人左遮右拦,被搞的疲惫不堪。
26军的防御给美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美国军事历史学家拉瑟福德﹒波茨在《韩战决策》中写道:

“第8集团军的一些军官们认为,中国军队在防御方面比广为人知的进攻方面干得更出色一些。他们善于隐蔽和伪装,一个整师的部队能在荒芜的山野中从人们的眼皮底下消失。……他们撤退也撤得利索,很少出现后卫遭困的情况。虽然他们不惜付出代价阻滞联军的行动,但还是沿山梁用圆木和石头构筑坑道和掩体,以抵挡炸弹和重炮轰炸,减少伤亡。撤退时,他们经常在联军主要前进路线两侧的山岭上留下一些小股袭击部队。这些部队常常夜间出来袭击捣乱,有时还给人以反攻的错觉。”

在七峰山下的299﹒3高地上,78师234团9连4班班长雷保森率领八名战士在这里监视、阻击敌人。
27日下午,美3师一个坦克连、一个步兵连共12辆坦克、一辆吉普车和100多名步兵从梅宁里方向朝七峰山开来。雷保森和战友们巧妙地利用极为有利的地形,用机枪压住敌人的步兵,机智勇敢展开爆破突击,不到半个小时,共击毁坦克11辆、吉普车1辆。敌人最后一辆坦克飞快地倒车,跑掉了。
全班九个人竟无一伤亡。
这是整个战争中步兵班反坦克战斗的最高成绩,也是中国军队的步兵班反坦克最高纪录。
由于战绩突出,雷保森被命名为“反坦克英雄班长”,记特等功一次,获“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称号。
但在第二天的七峰山阻击战中,雷保森英雄班与敌人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大部分壮烈牺牲,只剩下战士周士武和身负重伤的雷保森双双跳下了悬崖。
连队上报了他们已经牺牲的消息,并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然而,雷保森并没有死。
一天之后,全身负伤十四处、多处骨折、昏迷不醒的雷保森被两个朝鲜老乡救了下来,并送到志愿军野战医院,不久后又被送回国内治疗。
因为后来我军在收复9连4班的阵地时并没有找到雷保森的尸首,26军政委李耀文将军在为雷保森记功时,怀疑他有生还的可能性,就在《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上刊载消息寻找,最后几经周折才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招待所找到了他。
他在那里做了一个端茶倒水的招待员。
他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他在七峰山的英雄行为。
1957年,彭德怀元帅发来请柬,请已在海军长山要塞任职的雷保森上北京参加国庆八周年观礼,还专门为他举行了简朴的家宴,元帅夫人特意为他熬了小米粥,元帅则为手受伤不方便的他递馍夹菜。
望着自己英勇无畏的士兵的一身伤疤,元帅的双眼湿润了。
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家中款待了雷保森和其他几位志愿军英雄,逐个询问他们的伤情和工作情况。在合影留念时,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你是志愿军战史上的自豪!”
1992年,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授予年逾八旬的雷保森“胜利功勋荣誉勋章”。
3月底,志愿军已全部转移至三八线以北附近地区。
在东线断后的吴信泉则唱了一出精彩的压轴戏。
3月底,当39军第115师完成防御作战任务后,军长吴信泉在地图上看来看去,他鹰一般的眼睛盯住了华川水库。他一面让115师一部在湖边高地阻击向库区进击的敌人,一面召来了师侦察科长蔡愚:
“你立刻带上联络员(即朝鲜语翻译)到华川水库去侦察,去把水库大坝闸门和蓄水量的情况摸清楚,然后给我关死大坝的所有水闸,提高水库水位!”
经过十多天蓄水,4月8日,华川水库的湖水已经装得满满当当的,快要漫到大坝坝顶了。4月9日凌晨前,巨大的“吱吱”声在华川水库响起,华川水库的10个闸门全部被提了起来,蓄足了能量的大水汹涌澎湃,轰鸣而下,直扑正在渡河的美军陆战1师。吴信泉命令军指挥所打开所有的报话机监听。
陆战1师那边的电台整整热闹了一夜。大呼小叫,一片混乱,说共军炸毁了大坝,大水冲垮了一个炮兵营阵地,冲走了人员帐篷,冲毁了公路,韩6师刚架上的舟桥也被冲走了,部队根本无法前进云云…… 
大伙儿边听边乐,吴信泉哈哈大笑:“这叫水淹美国海军陆战队!”
4月11日夜,陆战1师第7团居然学起了中国军队常用的招法,穿插迂回到了华川水库附近,并占领了水库附近的436﹒1高地,可惜还没等他们站稳脚跟,就被344团团长徐鹏组织的3连和7连反击了下来,并被赶到了华川湖边。
美第7团袭击大坝时,担任掩护的美第3团开始攻击通往水库方向的中国军队344团1连防守的288﹒4高地。在四天的时间里,美军飞机投下的炸弹、燃烧弹、凝固汽油弹和炮兵发射的炮弹,把不足五百平方米的288﹒4高地炸成了一片火海。一个营的美军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一次次地冲向高地,又一次次的被打下来,伤亡惨重达四百多人。美国人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小小的高地。
战后,39军决定:授予第344团1连“288﹒4高地守备英雄连”的光荣称号,给连长赵志立记二等功,给5班班长王文海追记一等功。
美国人不相信坚守在288﹒4高地上的中国守备分队是一个连。一年之后,双方代表在板门店谈判时,美军方面突然提出要求,希望见一见那个在华川水库指挥战斗的中国军队的指挥官,“看一看这个死硬部队的指挥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在记者招待会上,一个美联社记者摇头晃脑,嗷嗷叫喊:“NO!NO!赵先生,你不是连长,你是营长,而且是加强营的营长。否则,你们怎么能够阻止美军一个营的多次进攻呢?不可能!不可能!”
二十二岁的小连长赵志立侃侃而谈:“各位记者先生们,如果有人还不相信的话,那就请看一看288﹒4高地的地形地貌吧:它位于鹰峰山以北两公里,东靠华川湖,西靠北汉江,北有大水坝,南有春川至华川的一条公路。这里地段狭窄、崎岖、险要,高地正面不足五百平方米。只要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否认这样的兵力部署 ——这里只能展开一个连的兵力,根本不可能摆开一个营,更谈不上一个加强营了……”
于是,中国军队39军344团1连连长赵志立的名字和照片登在了西方国家的报纸上,报纸称他为 ——“东方直布罗陀战斗的胜利者”。
赵志立从板门店回到部队后,各级领导和战友们听了他的报告后,都非常高兴,纷纷为他包饺子,慰劳他此行的成功!
美军陆战第7团背水而战,形势十分不利。李奇微一看不是路子,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战术不是那么好学的,只好承认失败,命令陆战7团撤出战斗。陆战1师在华川湖边整整折腾了一个星期,一直到39军主动撤退后,才占领了水库大坝。李奇微对中国军队的古老战术印象深刻,他后来回忆道:

“4月9日,我左翼部队全部抵达‘堪萨斯线’……这时,敌人打开了华川水库基部的好几个水闸……江水一小时之内便上涨了好几英尺,冲垮了我们一座由工兵架设的浮桥。并迫使我们把另一座浮桥拖回岸边,以免被冲垮。进攻暂时停止。我们立即派出一支特遣部队去夺取大坝,关闭闸门。但是由于能见度很差,地形崎岖,敌人顽抗,以及登陆工具不足,这次尝试没有成功。……一直到4月16日,范佛里特接任第8集团军司令官后,华川大坝才落入我们手中。”

3月底,朝鲜北部冰雪渐渐融化,道路泥泞(美军将其形容为“巧克力汤”),“联合国军”机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