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老大情仇录(上)-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解放前久,解放军打到了青林县,打到了红卫公社,那时叫旧城乡,他,刘行知因为是一个长工,又处在街上附近,就马上跑到街上响应共产党,解放军的号召,积极地批斗地主富农镇压反革命分子,棒老二分子。由于他在批斗中是最积极的,所以他被后来留下作公社书记的老张留了下来,作了他的随从,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文书。那时他是不敢批斗陈德理的,因为他父亲还健在,而且陈家也给了他家很大的恩惠,要批斗陈家他父亲第一个就不允许的,此其一,二是陈德理会处理人际关系,能把长工待好的同时,自己又无偿地为乡亲们看病,同时也对于乡亲们搞一些济贫的事儿,所以在外的名声很好,其三是陈德理家虽然有十几亩田,但他家没有请除了他们父子俩外的任何长工的,不过由于陈德理略懂一些中草药知识,也经常免费给乡亲们医治一些毛病,所以他家在农忙时,有很多农民是问着、想着不肯放过去来给他家帮忙干活,他们陈家也不亏待人家,人家来帮忙的,他们总是大鱼大肉,好酒好菜地以礼相待的。这样他们陈家也只能算是有田有士的富农,而算不上地主的,所以他刘行知也不好批斗陈德理了。

  为什么刘行知会对陈家耿耿于怀呢?据他说是他在九岁的时候,被陈义华在学堂里打过一次,当时的老师主是袁江的父亲马上阻止了,后来又告诉了陈德理,为止陈义华还挨了陈德理的打骂,而且打得远比陈义华打刘行知要厉害得多,凶狠得多,但刘行知始终认为陈义华打了他,可能两家就这样接下怨吧。

  刘行知在陈家是长工,所以要委曲求全,他学会了横来顺受,兵来将挡,风来墙遮,水来土淹,他在公社书记书记面前很得他的赏识,同时他又是当时进公社的所有本土人才中唯一的一个识书达理的人,文化程度还不算低。在那时能有工作的人,第一看的就是阶级成份,只有要红苗正的人才是革命接班人的培养对象,而要根红苗正,所以根红苗正的人的都是受苦受难的贫民百姓,哪里还有钱或是有资格上学堂念书哟。

  那时的下派干部本来就少,整个红卫公社是红卫的重点,才下派了一个张书记暂时来统领这个公社,这个区的其它公社都是乡土人才。


喜书网(www。xitxt。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在一九五六年九月,张书记认为刘行知已经成长成熟,可以作为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了,就正式向区委,县委推荐了刘行知,让他出任公社书记,当然也不一定是红卫公社了。

  当时的县委正准备让张书记出任红卫区委的书记,也正在找一个合适人选出任红卫公社的书记,由于张书记的推荐,刘行知在一九五六年的十月五日,正式出任中共红卫公社的书记,张书记也随之升为中共红卫区委书记。

  刘行知二十六岁出任中共红卫公社书记后,为红卫公社的人民出了不少力,撒了不少汗,计了不少谋,献了不少计,出了不少血,确实把红卫公社搞得欣欣向荣,红卫公社的工作也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他的工作得到了区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当时的县委书记也给了他一个评价,读过书的人做事确实与文盲有天壤之别。

  刘行知是搞过庄稼的,在陈家干的那几年,他也知道一些庄稼的生长规律的,所以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来的时候,他要求大家全面认真彻底地宣传落实“大跃进”精神,也同时强调了“民以食为天,食应以庄稼为本”的观点,只是这个观点不做任何记录,是口头下达的,让各大队,生产队遵照执行。

  也就是在一九五八年,在搞“大跃进”的时候,他以公社的干部要吃水为由,在全公社抽人力物力修建了一条长约一千米的水渠,这条水渠的水可以将他们学堂一队的水田全部浇灌。他以此为由到县上请示汇报,要求县上为他们解决一个二十五千瓦的柴油机,得到了县委的允诺,在一九五八年的十二月底就安装完毕,开始供水了,在这个县乃至整个地区除了县城所在地以外所有公社中,这个公社是最早用上自来水的。把它也作为一份厚厚的礼物在一九五九年元旦向共产党向毛主席的献礼。

  也是在这一年,一个全国性的政策出台了,那就是“全民皆丘,大办钢铁。”他,刘行知也在指挥着全公社的千军万马砍伐森林,大办土窑,砸锅取铁,好铁回炉的一系列事情,使红卫公社在“在办钢铁”一事上经常受到上级表扬,但他同时也私下里告诉他老家就是学堂一队的冯队长,要他搞好生产,作为公社的坚强后盾,每年除公粮外另外向公社交五千斤稻谷,价格是粮站收购价的两倍,其它条件都可以向他提的,冯队长也是这样去做的,因为他们队只有一百七十五个人,却有四百二十点三亩水田和一百六十亩旱地,他是完全能够做得到了。而刘行知书记对外却说,红卫街上是公社乃至区委的重点,整个地盘又处在一队的包围之中,他要一队的所有劳力在搞好生产的同时,随时待命,准备为保卫区委区公所、保卫人民公社而奋斗。这个口号让全区乃至全县都觉得刘行知是一个人才。

  也是这个口号,让学堂大队一队的人没有饿过肚皮,没有一个得过浮肿病,这种情况在那个岁月,可能是绝无仅有的吧,这就是刘行知书记搞出来的。

  在一九五九年的三四月间,小麦还没出来的时候,公社和区公所都断粮了,刘行知也确实从学堂一队弄来了三千斤粮食,解决了公社和区公所的燃眉之急,这是后话了。

  刘行知书记在处理公事上绝对是个一流的人才,但他的心胸可能就没有那样宽大了,他对陈家的记恨,对袁家的诅咒,还有就是对老家跃进大队一队的特殊,这不就说明了一切了吗?喜书网 www。xitxt。com
第十四章  喂养小孩
在学堂湾住了三家人,只住了三家人。

  三家人都在一九五九年生下了一个小孩也是各家的第一个小孩,让沉睡的学堂湾高兴了许久。在一九六0年的春节刚过,学堂湾活着的人们忙着给沉睡了多年的老祖宗们烧香供佛了,让他们的老祖宗保佑他们全家或许说是湾的大大小小的人健康平安幸福。

  一九五九年是个灾难重重的日子,但对学堂湾来说,人们对这场灾难没有感觉,这可能要感恩于他们湾出了一个公社书记,也出了一个忠厚老实的冯队长;更要归功于学堂大队一队的社员的勤劳辛苦劳动加勇敢机智的勇气吧,他们队大大小小才一百七十五个人,却有四百八十点三亩土地,一个劳力就摊了四亩多,你说辛苦不辛苦?正因为有这么多的土地,他们的辛苦劳作才没有白费,他们的粮食在全大队,全公社,乃至全县,全省可能就算多的了,人平口粮有六百来斤。

  农历大年十五刚过,农民就开始忙农活了,三个孩子中,陈建国最大,有半岁了;刘香菊也才四个月;最小的是袁雪梅了,还没有满月的,满月后,秦素英也要出去做农活,这可怎么办呀,不过袁家还好,有老母亲在家,她可以在家带孩子。

  袁家母亲,叫邱碧如,现在有七十三了,虽然身体结实,但她从小到大一直没有做过农活,也不知道怎么做农活,所以解放后,组织了农业合作社,她仍然没有出来干农活,就一直呆在家里养猪喂鸡,杀替(整理)一下家务的。

  那个年代,那个岁月,有多少艰辛,有多少困苦,有多少磨难,不经历那个时代的人是无法知晓的。

  物质短缺,是这个时代的标志。

  要什么,没什。,唯一有的,那就是人,人多如海水。还有一种不是精神,那就是人定胜天的精神,只要能想到的就能做到,什么千斤榜,万斤田的先进典型都出现在了全国最权威的报纸杂志上,这是什么精神哟?

  孩子怎么办?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呀!再亏不能亏了孩子,不能亏了祖国的未来,也不能亏了祖国的希望呀!

  首先想到这个问题的是唐秋兰,她找她老公说后,她老公的意思是不让她去干农活,就像怀孩子那样,躲到公社宿舍去,但唐秋兰觉得不妥,她也怕别人说闲话,说什么你是书记娘子,有特权不劳动,也可以说是不劳而获呀!她不想有这个特权,因为她也不缺胳膊少腿的,她才不想听别人的闲言碎语,更不想让这些闲言碎语毁了他老公的光辉前程。

  在唐秋兰和她老公商量的时候,她说到:“要不,我背着她一起下去,顺便也可以喂喂奶的?”

  刘行知回答到:“那样不行的,一是不方便干活,二是太累了。”

  “那怎么办呀?这不,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呀!”

  刘行知的歪点子最多,他左想右想,终于说到:“要不,我们给巴一个窝(用箩筐垫草,上面铺棉絮,将小孩陷在里面),让她在袁家,让老太婆给我们看照一下?”

  “要得(可以),不过老麻烦别人,你怎么感谢人家呢?”

  “这样吧,我看能不能到食品站去买点奶粉,也给他们送一些去的。”

  “你只给袁家买,不给陈家也买一点吗?陈家也算得上是对得起我们的哟。”

  “不行呀,你想,我们女儿一月至少也得喝四五包吧,外加给袁家买一些,哪有那么多嘛?”刘行知不是飞买不到,说真心话是不想给陈家买。

  “即使不好买,也得给陈家买一点的。”

  “这个年代,你以为你老公是能人呀,到处都是物质短缺。”


喜书网(www。xitxt。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我知道呀,食品站说的一月他们那儿一斤一袋有五十袋的,你怎么会不行呢?”

  “难道只有我们一家人要吗?整个公社也不止我们一家呀!”

  “即使不行,你也可以给区食品站打个招呼呀,或者干脆给张书记打个招呼也行呀!”

  “这点事就去求人,你脸红不红哟?”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那个岁月,能吃上奶粉的小孩可是小之又小,精之又精,贵之又贵的。唐秋兰思索着再说下去也没有意思了,她晓得是老公不愿意帮这个忙了,她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一是节约一袋给陈家,二是自己上街直接去找食品站的要几袋。她在想定主意后说到:“那好吧,就依你说的办,女儿一月五袋,袁家一月三袋,行不?”

  “好,这件事就交给我去办了。先说了,你可别给我添什么麻烦哟,到时别怪我对你不客气哟。”

  “晓得的,老公。”

  在商量好后,他们决定两个一起去袁家走走,看看情况后再说说,如果她们愿意,顺便就把所说的事情定下来。

  刘行知两口子带着小孩来到袁家,袁家一家人已在准备午饭,看到刘行知两个来了,就连忙端凳让坐。袁江的学校还没开学,袁江也在家,他知道刘行知来是无事不登三宝店的,就累声地问到:“刘书记,你们两口子过来有啥子事哟?”

  刘行知坐在那儿,不好意思说,就用手臂擂了擂坐在他旁边的唐秋兰,唐秋兰明白她老公的意思,就轻言细语地说到:“姨兄,我们想给你添一些麻烦。”

  “有什么添麻烦的,说话就爽快些嘛。”袁江说到,袁江的妻子秦素英和他母亲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