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银河及其身后的人们-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男人哭吧不是罪

  《男人哭吧不是罪》是一首流行歌曲。这几年一直在流行。演唱这首歌的是香港明星刘德华。我是非常喜欢这首歌的。因为它既唱出了男人是如何被塑造的,又唱出了男人所要承受的压力,也唱出了男人想要改变这种现状的心声。就我个人对流行歌曲的了解来看,它是最了解和关心男人的一首歌。

  下面,我们一同看看这首歌的歌词。然后,笔者将对它做简要的分析。

  在我年少的时候 身边的人说不可以流泪 

  在我成熟了以后 对镜子说我不可以后悔 

  在一个范围不停的徘徊 

  心在生命线上不停的轮回 

  人在日日夜夜撑着面具睡 我心力交瘁 

  明明流泪的时候 却忘了眼睛怎样去流泪 

  明明后悔的时候 却忘了心里怎样去后悔 

  无形的压力压得我好累 

  开始觉得呼吸有一点难为 

  开始慢慢卸下防卫 慢慢后悔 慢慢流泪 

  男人哭吧哭吧哭吧 不是罪 

  再强的人也有权利去疲惫 

  微笑背后若只剩心碎 

  做人何必撑得那么狼狈 

  男人哭吧哭吧哭吧 不是罪 

  常常阔别已久眼泪的滋味 

  就算下雨也是一种美 

  不如好好把握这个机会 痛哭一回 


喜书网(www。xitxt。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不是罪〕

  我们现在知道,男人是不会轻易流泪的。如果流泪,那他就会被嘲笑,就会被人认为他不是真正的男人。但是,男人的这种特征是天生而不可改变的吗?这首歌为我们提供了答案。它说:“在我年少的时候,身边的人说不可以流泪……明明流泪的时候 却忘了眼睛怎样去流泪 ”这句话告诉我们,男人们不流泪并不是他们的天性,与此相反,流泪才是男人们的天性。男人不流泪完全是后天教化的结果。这种教化是压抑人性的。

  这种教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事人的思维方式,使得当事人逐渐认同周围人的说法,认为男人就应该是那样的。否则他就不是真男人。这在歌词中也有反映“在我年少的时候,身边的人说不可以流泪;在我成熟了以后, 对镜子说我不可以后悔。”而这时,压抑不仅仅来自他人,同时也来自自己。社会的教化使得当事人进行着自我管束。

  那么,经过了这种社会教化之后,男人们呈现出什么状况呢?他们不流泪、不后悔,好象自己每日都是朝气蓬勃,而在这些表象的背后,却隐藏着一颗疲惫不堪的心灵。时间一长,他们不堪重负,从内心深处发出要改变现状的愿望。他们说:“男人哭吧哭吧哭吧,不是罪。 再强的人也有权利去疲惫。 微笑背后若只剩心碎, 做人何必撑得那么狼狈。” 这句歌词提到了权利一词,这一点很重要。也就是说,要求男人不流泪的观念实际上是与法治精神相悖的,不符合时代精神的走向。因此,这种害人的文化理应屏弃。

  最后,这首歌谈到了当代男人的解脱办法。他们不敢真实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痛苦,而是要寻求其他方式,这种方式既能缓解自己的痛苦,又能不会让别人发现自己是痛苦的。有关这一点,我们从最后一句歌词中可以看出,“就算下雨也是一种美,不如好好把握这个机会,痛哭一回。”从这,我们清楚地看出,男人们即使要哭,也要找一个借口。因为他们害怕别人的嘲笑。因此,我们可以说,这种文化实际上把人变得胆小、懦弱而虚伪。

  综上所述,这首歌比较全面地反映出,传统性别观念对性别特征的塑造过程,以及人们在这种文化下痛苦遭遇。从这,我们也能看出这首歌流行的原因。那就是,男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烦恼,而这首歌则唱出了他们的心声。可以预言的是,只要男人们所遭遇的这种痛苦仍旧存在,这首歌就会仍旧流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倒是希望这首歌早点凉下来。

  
  8,“性倒错”一词及其背后

  如前文所述,虎子是一个存在性别困惑的男孩。他想像女人那样生活,而这是为文化规范所不容的。人们普遍认为,男人就应该像男人那样生活,而女人就应该像女人那样生活。因此,虎子在他生命的早年,受到了来自同伴的斥责和凌辱。他说:“ 我开始遭到了同学的嘲笑。他们叫我娘儿们虎、假娘儿们。”也就是说,人们通过辱骂(甚至是殴打)的方式自觉维护着这种文化规范,惩罚着违规者,告诫人们不能违规,否则会受到虎子那样的待遇。于是,这种文化规范不断影响到每一个人,最终成为社会的公共观念。虎子当然也会受到这个观念的影响。于是他开始产生这样的想法。他说:“有时候我觉得我在这个世界上,简直就是一块纯白手绢上的一个小污点,特别特别肮,觉得自己特别特别讨厌。我觉得我自己给自己的家人、给世界带来了一种污染。”

  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观念呢?我们不妨先看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人是怎么看的。央视的记者们得知了虎子的遭遇之后,把它完整、细致地叙述出来。然而,在关于应该如何看待虎子的问题上,他们则显得犹豫不决,没有能力做判断的样子。这大概从一个侧面反应出,相关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不足。不过,人家毕竟是中央电视台的,自己不懂的东西可以问专家嘛。于是,他们向有关的“专家”进行请教。在片子中,主持人介绍说,记者在制作这期节目的时候咨询了有关专家(笔者猜测是心理学专家)。专家说,虎子这样的情况,如果不是生理问题,那就很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叫性倒错。他们在生理上是一种性别,在心理上又是另外一种性别。

  我们看到,央视节目对虎子的评价是,他是一个病人,一个有着心理疾病的人,这个病叫做性倒错。那么,央视的这种态度会起到什么作用呢?他们相当于把虎子从一个陷阱中解救出来,之后又把他推入另一个陷阱之中。这样说的理由何在呢?我们知道,虎子接触央视的人员之前,他觉得自己特别脏,给家人和社会带来了污染。这实际上是文化规范在虎子身上的一种具体表现。而在他接触央视的人之后,他被告知,自己的性格、行为,是一种疾病。因此,虎子不会再觉得自己脏,而是觉得自己不正常,需要治疗、矫正。也就是说,虎子的焦虑感并未消除,只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焦虑感,都是外部世界强加在他身上的。

  那么,央视的观点是否正确,或者说那位“专家”的观点是否正确呢?性倒错是否真是一种疾病呢?

  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实际上,“性倒错”一词是西方学者发明的,它是一个精神病学、或者心理学上的名词。当初,心理学家用它来描述,生理上是一种性别,而心理上又是另外一种性别的人群。但是,关于为什么把这种现象叫做心理疾病,心理学家们却没有给出任何令人信服的道理。他们不过是认为,他们的表现与常人不同,所以他们患有心理疾病。尽管这样,这种心理学观点却在西方社会流行很长时间。整个社会开始把他们当成病人(不正常的人)看待。当代,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屏弃这种观点,把这类人称为跨性别人群,认为他们不过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存在方式而已,并不需要治疗。

  而在中国,我们的中央电视台却采用了早已过时的观点来评价跨性别人群,再加上它本身的传媒优势地位,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它教导人们知道,性倒错是一种疾病,应该进行治疗。实际上,这仍旧是对跨性别人群做出否定的判断,不利于他们在社会中正常的生活。这种情况与同性恋者所遇到的遭遇类似。我们知道,许多同性恋者认为自己的情况属于疾病,想要得到治疗。异性恋人群中也有许多人有这样的观念。这实际上都是受到了过时的心理学(或精神病学)观念的影响。

  可以追问的是,心理学(或精神病学)为什么要把跨性别人群确定为心理疾病呢?这实际上是为了迎合文化规范的需要。我们知道,文化规范认为,男人应该像男人;女人应该像女人。因此,心理学为了迎合这种文化规范,自然要对违规者做出否定的评价,进而把他们划归入病态。因此,我们需要改变的不是跨性别人群本身,而是要挑战那个过时的文化规范,并把它稍加改变。那就是,男人既可以像男人,也可以像女人;女人既可以像女人,又可以像男人。这有什么不好吗?

  我记得,几天前,我乘地铁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奇特的广告牌,是为某款手机做的广告。它的广告内容比较奇特,是一位男子,同一个人扮演好几个角色,包括年轻男子、老年男人、青春少女和中年妇女等。大概是为了表示这款手机受到各个年龄层次的人欢迎。我就觉得这个做广告的男人挺有趣的,并不因为他扮演了女人,而觉得有什么不好。实际上,世界应该是丰富多采的,人完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最后,性倒错一词还能说明一个重要问题。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男人和女人。“男”和“女”两个字可以说经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而处于男人和女人之间的那部分人呢?他们应该受到怎样的称呼呢?我们的文字中,除了辱骂性的词语(比如娘娘腔等)之外,几乎没有专门给这群人准备的称谓。于是,当人们遇到这群人时,便不知道如何称呼他们了。央视的记者也遇到了同样的尴尬。于是,他们请教相关专家,询问专家应该如何称呼这群人。这说明,跨性别人群从一出生开始,就没有被社会安排一个合法的地位。因为婴儿一出生,人们会把它叫做男或女,而没有第三种称谓。这实际上是对少数人的歧视和忽略。也就是说,他们从那一刻起,就被社会遗弃了,被边缘化了。因此,要想为跨性别人群正名,首先应该从称谓上做起。

  我们知道,现在的性别称谓有“男”和“女”,却没有中间形态的称谓。那么,我们能不能选用“专家”给出的“性倒错”一词呢?答案是否定的,这个称谓是不能容忍的。因为“性倒错”一词表达出强烈的否定意味,认为这类人群的性别颠倒了,也因此含有了某种贬义。因此,把“性倒错”一词用在跨性别人群身上是不公平的。那么,是不是应该选用“跨性别人群”这一称谓呢?我觉得这个称谓也不好。原因在于,跨性别人群是一个描述性的词语,而不是一个代词。而“男”和“女”这两个词却都是代词。比如我们管男孩的性别叫做男,而不称做“长有###的人群”。因此,我们应该选用一个代词,来称呼跨性别人群。笔者考虑再三,觉得“酷儿”一词最适合用来称呼他们。原因在于,“酷儿”一词表示的就是各类超越一般规范的人群,而且已经逐渐成为跨文化的公共话语。更重要的是,酷儿一词不含贬义,不像性倒错一词,有否定的含义。它本身是一个中性,甚至是带点褒义色彩的词语,强调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因此,用“酷儿”一词称呼这类人群,再合适不过了。然而,遗憾的是,虽然李银河博士翻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