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银河及其身后的人们-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时地寻找网友发生性关系。袁进也是个喜欢沾花惹草的人。于是,二人互留了电话号码,决定立即见面。

  见面后,二人都对对方十分满意。袁进觉得郭姗姗丰腴性感、面容姣好;郭姗姗则觉得袁进英俊潇洒,一表人才。二人一拍即合,关系很快发展到实质阶段。当晚,袁进就留宿在郭姗姗的住处。男方青春年少,精力过人;女方寂寞难耐,蠢蠢欲动。一夜狂欢,两人都沉浸在无比愉悦之中。郭姗姗大赞袁进的“动物凶猛”,袁进则倾倒于郭姗姗的似水柔情。

  2002年9月11日晚,袁进在迪吧里泡到10点多钟,然后出其不意地来到郭姗姗家。这一晚,他们又做爱了。高潮过后,他们躺着休息了一会儿,又看了一会儿电视节目。谁知郭姗姗意犹未尽,又来挑逗。很快,袁进又兴奋起来,他翻身将郭姗姗压到身下,两手情不自禁地掐住了她的脖子。袁进十分兴奋,仿佛进入了书中描写的那种刺激的虐恋场景中。袁进所看的书正是李银河的著作《虐恋亚文化》。这是他上大二那年暑假期间看到的。据说,这本书当时在大学生中流传很广。当他看到书中介绍的“在性行为过程中缠绕性伙伴颈部或用手掐住对方脖子体验性刺激”的案例时,他只觉得血脉贲张,跃跃欲试。而那天,仿佛失去理智的袁进不顾女方的反抗死死地掐住对方。大约过了一分钟,郭姗姗就停止了挣扎,她死了。

  2002年9月23日,袁进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刑事拘留。9月29日,被正式批准逮捕。最后,他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法院判处袁进死缓的依据是,他案发后认罪态度较好,并能积极主动地赔偿受害方的损失。法院没有因为袁进进行的是虐恋活动而对其减轻或免于处罚。⑧

  笔者认为,法院的判罚是正确的,袁进理应为其行为付出代价。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他应当清楚掐住别人脖子不放的后果是什么。此外,这个案件的背后,有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李银河。如果她当初不翻译《虐恋亚文化》一书,这个案件或许就不会发生。但是,我们不应因此而怪罪她。比如,有的学者是专门研究自杀行为的,但这并不代表该学者怂恿读者去模仿文章中的自杀行为。同理,李银河虽然描述了某些带有暴力和伤害性质的虐恋活动,也并不是鼓励大家去模仿。我记得有个电视剧叫《还珠格格》,里面的人物整天飞来飞去的。我想,有理智的人是不会到阳台上模仿的。

  此外,这个虐恋案件与李银河所描述的一般虐恋活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李银河认为,虐恋活动双方应当在活动之前就角色分配、活动内容、安全词等做详细约定。受虐方一旦无法承受,施虐方应当立即停止。而袁进的行为完全违反了游戏规则。因此,袁进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也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

  因此,我们应当吸取这场命案的教训,正确地看待虐恋活动。如果让笔者用一句话概括如何看待虐恋,那我不禁要说,虐恋是一种非理性的活动,但我们应当理性的看待它。 

  ①参见《虐恋亚文化》,序言

  ②“快感的延伸——析李银河《虐恋亚文化》”,《光明日报》,2002年8月14日

  ③参见《虐恋亚文化》序言,2页

  ④“性社会学在中国的曙光”,1998年03月,《中华读书报》

  ⑤参见《虐恋亚文化》

  ⑥本节个案基本都来自于《虐恋亚文化》,解析的内容则既参照了李银河的观点,又有笔者自己的思考

  ⑦参见《虐恋亚文化》

  ⑧文健:“一个大学生为“虐恋亚文化”付出的代价”,《南京时报》,2003年11月21日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喜书网
性别问题
1,性别的塑造

  我的家虽然在东北,可夏天依然热得很。那年夏天出奇的热,而我只有一双运动鞋。于是,我去那家熟悉的商店,准备买双凉鞋。那家商店的凉鞋很便宜,不过凉鞋被混杂地放在了一个柜台上。在那里,我看到了一个同来买凉鞋的男孩。他在柜台前,翻找着自己喜欢的凉鞋。一会儿,他选重了一双,然后,他向老板询问价钱。末了,他又问,这双鞋是男式的,还是女式的?我凑过去看了一眼。那双鞋的款式比较中性,我觉得男人、女人应该都能穿。于是,我告诉了他我的意见。他却有点不放心的样子。他虽然非常喜欢那双鞋,却担心买错了样式,他说:“一个男孩怎么能穿女式的鞋?”

  这时,我忘却了夏日里翻滚的热浪,转而陷入了沉思。我们通常认为,花衣裳只有女孩能穿,而男孩不可以;运动装适合男孩穿,而女孩不适合。与此相似的要求是,女孩可以哭,而男孩不可以;男孩可以淘气,而女孩不可以等等。我想知道的是,我们的这种思维方式是如何产生并维持的?后来,我发现“男孩淘气、女孩爱哭”这些性别特征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教化的结果。笔者把这个过程称为“性别的塑造”。下面,笔者沿着人的生命历程探寻一下我们的性别是如何被塑造的。 

  这是一对年轻的夫妇,妻子已经怀孕。他们就快有拥有小宝宝了。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这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妻子怀孕期间,夫妇二人会对此不停地猜测,并为孩子准备着两类名字,为男孩准备一类,为女孩准备另一类。这两类名字是完全不同的。事实上,孩子的生理性别决定了他(或她)应该用什么类型的名字。一般来说,如果生了男孩,会叫“强”、“健”、“亮”等等;如果生了女孩,会叫“娇”、“玲”、“静”等等。而这些名字本身就反应了家长的意愿。社会的教化也从那一刻就开始了。

  后来,一个生命呱呱坠地了,他(或她,后文用他代)如同一张白纸一样纯粹、干净。不过,他清楚,不久之后,他就要被起一个名字,同时也是性别标签,它会剥夺他的一部分自由。他因此感到恐惧和不按,竟忍不住大哭起来,哭得那么真切、响亮。所有的婴儿生下来都会啼哭,那是因为他们全都逃不过这场劫难。果然,护士与父母开始探求他们最为关心的一件事。他们的目光汇集在婴儿两腿之间的地方。之后,护士宣布道:“是个男孩。”从此开始,后天的性别教化就与他相伴一生。

  当然,那个刚出生的婴儿完全可以是女孩。女孩也同样不能逃脱后天的性别教化。而男孩、女孩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教化是不同的。我家邻居的一个小女孩整天疯疯癫癫的,非常淘气。她的爸妈就经常呵斥她:“你是女孩,文静点,不要疯打疯闹。再不听话可要揍你拉。”我家邻居中还有一个男孩,经常哭哭啼啼的,非常柔弱。他的父母也经常呵斥他:“你是男孩,坚强点,不能哭。女孩才会哭。”再后来,这两个小孩渐渐长大。女孩变得文静起来,男孩变得粗野起来。女孩穿着花衣服,男孩穿着运动装。男孩的父亲为他买了足球,而女孩的母亲则为女孩买了洋娃娃。于是,男孩与女孩有了不同的生活内容。男孩的父亲教育儿子说:“你长大了要像你父亲一样,伟岸英明,勇敢坚毅。”而女孩的母亲则教育女儿说:“你要像你妈妈一样,秀外惠中,温柔贤淑。”

  不久之后,男孩与女孩变成了两种不同的人。至于他们什么时候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他们也不记得了;他们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他们也不知道。他们甚至干脆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直接把它当作了自己的本性。


喜书网(www。xitxt。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我是他们的邻居。他们是我看着长大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是有发言权的。依我的观点看,他们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并不是他们的天性,而是文化塑造的结果。当然,这个文化塑造过程是由人来进行的。这些人中包括他们的父母、亲属、邻居、伙伴、教师等等他们能接触到的各类人群。其中,家长的作用恐怕是最大的。因为他们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我们的社会是以男性为主导的。家庭中,男人说得算的占多数;政府部门里,男领导人数更多、官位更大。于是,男人的性格中就生长出一种统治的力量。这种力量无形之中传递给孩子。于是,男孩当中,就会很多人出现攻击性和统治欲的性格。这样的性格会决定他们的行为方式。他们不愿意跳皮筋,因为那没有对抗、不够激烈。他们不愿意说自己的痛苦,因为那显得很软弱等等。另外,伙伴的在性别塑造中的作用也值得一提。因为与伙伴相处,是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拿那个小男孩来说,当初,他是很喜欢跳皮筋的。不过,后来他发现伙伴们都在踢足球。于是,他也就跟着踢足球去了。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被小伙伴们孤立。当然,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小女孩。

  以上这些,是笔者对性别塑造的一个解释。笔者认为不同性别的人拥有不同的性格,是被文化塑造的,而不是人的本性。也就是说,男人并不是生来就是男人,而是变成男人的;女人不是生来就是女人,而是变成女人的。这就是本节想说明的问题。

  2,两分监狱

  人们常说,男人就应该像男人;女人就应该像女人。那么,男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女人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人们通常又是这样认为的。男人应该是理性的、强壮的、勇猛的、富于攻击性的、有统治欲的、擅长抽象思维的;女人应该是非理性的、慈爱的、依赖的、柔弱的、渴望被统治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这种观念将男女两性截然分开,并赋予他们不同的特征。笔者姑且把这种分类方法称为两分法;把这种观念称为两分观念。两分法与两分观念在东方和西方都是存在的。

  两分观念在中国有一些深入人心、脍炙人口的说法。如男阳刚女柔弱,男主外女主内、嫁鸡随鸡等等。正因如此,在日常生活中,男女两性的举止、作派、穿着都是不同的。比如男人不可以扭扭捏捏;女人则可以;男人不可以穿花衣服,女人则可以;男人不应该涂抹口红,女人则可以等等。当然,女人也有很多禁忌。比如女人剪了一个平头,周围人很可能会讥笑她,女人打扮得像男人也不会得到认同等等。总之,男人不可以女性化;女人不可以男性化。这就是我们文化的要求。

  这种两分观念被西方学者称为“两分监狱”。因为它是限制人们自由选择的囹圄。当一个男人想穿女人的衣服或过女人的生活时,一种文化的规范会阻止他做这样的事情。这种文化的规范是无形的暴力,强大且可怕。

  我们很难否认,有多时候,另一种性别的人的特征会对我们产生吸引。比如《水浒传》里讲过一些英雄好汉的故事,他们为人坦荡,性格豪爽、讲义气。我们会从中感受到他们的性格很有魅力。不过,那些人基本都是男性。而女性难道对那种性格特征就没有渴求吗?事实不见得是那样。比如王小波的一本小说《黄金时代》,里面有两个主人公,分别是王二和陈清扬。王二想与陈清扬做爱,陈清扬觉得王二的想法下流,就没同意。于是,王二就想了一个新方法。王二给陈清扬讲述了<;水浒传>;中的那些伟大友谊。王二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