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拿着,妞妞自己也不知道,这时前一天值日的学生说是把钥匙给妞妞了。妞妞才知道自己忘拿了。看着同学们都在等那把钥匙,妞妞心里难受极了。妞妞赶紧找班主任老师拿来备用的钥匙。因为学校早晨要上早操,妞妞耽误了班级早操,学校扣了妞妞班级的分数。妞妞在班会上,给同学们道歉,还写了份“保证书”。
丽文知道后,觉得妞妞自己已经反思了自己,还做了“保证”,也就没有说一句责备的话。从那以后,妞妞再也没有在家落过东西。
我并不是说家长不要批评孩子,但批评一定要用常规的、孩子可以心平气和接受的“批评”方式表达。有些妈妈在平时也知道孩子有了过失要好好和孩子谈。但一遇到突如其来的事情时,经常条件反射地冲孩子发火,“妈妈说过几千遍几万遍了,你怎么就是记不住啊……”,“你怎么这么笨,那么不小
喜书网(WWW。xitxt。COM)txt电子书下载
心……”,带火的教训话说过了,事后又后悔;可下次遇到同样的事,还是忍不住先发一通火。一些妈妈总是事后说,“妈妈今天心情不好”、“妈妈脾气不好”等等来给孩子道歉,也为自己开脱,来平衡自己。“心情不好”或者“脾气不好”在家长身上可能只是个小毛病,可它给孩子带来的却会是个大恶果。会让孩子的“小毛病”变成一个痼疾,或变得脾气暴躁,自卑固执等。
孩子偶尔的“过错”可能会给自己及家长带来时间、经济等方面的损失,完全可以作为培养他成长必交的“学费”,可以换回他的成长、成才、直至成功。孩子拆坏了一辆新买的玩具坦克,可能就此激发了他以后要做一名军人的志向,也可能激发他制造一艘轮船的兴趣和潜能;今天熨坏了一条裙子,明天孩子也许就可能是个服装设计师……
我要告诉妈妈们的是,一定要从内心认识到儿童成长需要自己“试误”,需要孩子亲身经历。孩子从生活中直接获取的经验与教训,比家长口头讲千万遍的道理都印象深刻。家长要理解孩子“过失”的价值,因为在任何一个孩子成长中,他的“过失”与“成就”具有同样的正面教育作用。
在妈妈们的心里只要建立了正确的儿童观,用期许的眼光看孩子那些“犯错”行为,用赞美的话语鼓励孩子无恶意的“犯错”,就会感到它们是良机而不是坏事。这样的心态下,哪里还有什么“火”呢!
第22节:“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
“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
有的妈妈说,自己的孩子永远改不掉的“毛病”,在生活上永远那样。在我看来,只要不是什么大事,请允许他有这些“毛病”。
丽文对妞妞的批评很简单,一句“像牛顿一样”既是家长如何理解孩子的一个问题,也是以什么方式批评教育孩子的问题。家长可以批评孩子,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批评,目的是保护孩子自尊心,要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他们潜在的某种能力。家长们要意识到对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能力有损害的批评方式都是不好的,都是要彻底戒除掉的。
我们换个角度来说问题。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一些“毛病”呢,是不是也有很多弱点,会不时地犯些小错?也许你不止一次地犯可笑的错误。上班时发现自己穿着打扮并不适宜今天的重要会议,有时候甚至穿着西装,脚上却穿着运动鞋;要去商场大购物,逛了几圈,回家才发现要买的香油给忘得一干二净——这些毛病像肤色一样,长在我们身上,不好去掉。孩子也各自有他们的“毛病”,发生了,轻轻松松一笑了之。
有的孩子细致认真,有的孩子粗心马虎;手工制作中,有的孩子心灵手巧,有的却显得有些笨拙;有的孩子打小就善于关注生活小节,表现得聪明伶俐、灵活乖巧;也有的孩子喜欢安静,喜欢自己默默思考,思想整天不知在哪里飞舞,样子宛若梦游。孩子的状态是很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允许这种差异存在。正是这种差异性才构成了人的丰富性。
丽文采取的“像牛顿一样”的批评方式,把一件孩子做得不好的事,父母本该生气的事化解为一句玩笑,既让妞妞知道她哪里错了,又不损害孩子的自尊心,还暗含了对孩子的理解,甚至隐藏着对她某种才能的褒奖。这类批评话,孩子比较爱听,也从内心里比较接受批评。
有的妈妈太追求完美,孩子的每一个小节都不放过。当孩子犯了一些小错误,或在某方面表现出能力不济时,她们就忧心忡忡,就想立即按照自己设想的样子帮助孩子改变——而她们选用的方法就是告诉孩子你应该如何如何,一旦孩子在后来又犯了同样的错误时,她们可能就会拉下脸来,训斥孩
子……
牛顿如果整天因为不注意生活小节而成天挨训,他还能是牛顿吗?华罗庚如果整天被苛责,他还能是华罗庚吗?孩子的小错,只要不涉及什么道德问题,妈妈们都不必指责或发火,甚至不需要提出来,孩子自己会在这种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失,知道以后该如何做。妈妈们当然可以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告诉孩子,但同时一定要有耐心等待他经历并成长。在生活中,妈妈们可以故意给孩子制造一些机会让他尝点不用心的苦头。孩子也有自尊自爱的心态,只要有足够多的经历,该学会的他都能学会,该注意的他也都会注意到。
妈妈们一定要记住,欣赏孩子不是只赞赏他的优点,而是如何看待他的缺点。妈妈看孩子的眼光“像牛顿一样”,孩子就会真的越来越像牛顿。
·让孩子的困难在游戏中解决
孩子面对一些痛苦的事情时,父母如果能给孩子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不仅能使孩子坦然面对眼前的痛苦,也会使孩子有勇气面对更大的痛苦。父母要知道,儿童也是有忍耐力的,而且是非同一般地惊人!
第23节:打针为什么会疼
打针为什么会疼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很多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情。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妈妈们在孩子两三岁时,可能最犯愁孩子打针的事了。妈妈们千万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度量孩子,认为打针很简单,只要把孩子摁住了,或哄骗着打了就没事了。家长应教育孩子尽可能平静地接受,并培养他们忍耐痛苦的勇气。
一个妈妈对我说,她的孩子上医院打针输液的时候,她不敢一个人带着孩子去,要和孩子爸爸两个人一起去。有一次,小男孩(四五岁)拒绝打针,护士在一旁等半天了,妈妈哄了一遍又一遍,可孩子就是不同意,哭喊着。这时候孩子的爸爸着急了,使劲按住孩子,几次想抓住小男孩子,最后都被挣脱。妈妈在一旁看到孩子如此的反抗,心疼孩子,又觉得束手无策,小小身躯爆发出来的惊人力量,凄厉的哭喊声都让人感到震惊和心痛,整条走廊都被惊动了。我在想这给孩子带来的是多么大的心理折磨呀。真的就没有办法吗?
丽文说,妞妞小时候很勇敢呢。有一年元宵节,丽文和先生带着两岁的妞妞,看了一晚上的灯展。结果第二天,妞妞直咳嗽。丽文带妞妞到一家儿童医院看病,大夫给开了药,还有针剂。取上药后,丽文告诉妞妞要带她去打针。妞妞可能对上次丽文带着她去医院打预防感冒免疫针还有印象,流露出害怕的表情。妞妞当时打预防感冒免疫针时才一岁还不太会说话,懵懵懂懂中屁股被扎了一下,有些痛,哭了几声,针头一拔出去,护士赶快说,“咦,宝宝衣服上还有个漂亮的小白兔啊”,妞妞的注意力被衣服上印的小白兔吸引了,就忘记屁股被扎这回事了。
丽文一说要打针,可能唤起妞妞“打针”的印象了,妞妞坚决地说:“我不打针。”丽文说:“妞妞现在生病了,你觉得咳嗽舒服吗?”妞妞摇摇头说不舒服。丽文问:“妞妞是不是想赶快不咳嗽啊?”妞妞回答:“想”。接着又咳嗽,小脸蛋烧得红红的。丽文亲亲妞妞的脸蛋说:“大夫开了药了,能让妞妞的咳嗽好起来,妞妞病好了,就可以去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了,对不对啊。要是不打针,妞妞只能每天一个人在家里呆着了。”
小孩子其实最懂事,大人只要正确地把理由陈述给孩子,她是会听懂的。她生病不舒服,肯定也想让病赶快好了。于是,妞妞从道理上接受了打针,但她小小的心还是害怕,满眼忧虑地问丽文:“妈妈,打针很疼吗?”丽文微笑着平淡地说:“哦,有点疼,不过疼得不厉害,就疼一小会儿。你看就像妈妈这样掐一下。”说完就轻轻掐了一下妞妞的手背。
妞妞自己尝试了一下,可能觉得是有点疼,不过表情不那么害怕了。丽文问妞妞:“你觉得妈妈掐你的手背疼吗?”妞妞可爱地答道:“有一点点疼。”“哦,打针的疼和这个疼差不多,也是有一点点。”丽文很坦率地告诉妞妞,然后又说,“妈妈掐一下你,不疼也不哭,打针也不疼,也用不着哭,是不是?”妞妞点点头。丽文看出妞妞心里还是有一些顾虑和紧张的。于是又给妞妞打气说:“妈妈觉得妞妞是个勇敢的孩子,你试试看自己勇敢不,妞妞要是能忍住疼呢,就不要哭;要是忍不住,哭了也没事。”妞妞听了妈妈的话,觉得自己想做个勇敢的孩子;同时,也知道,自己哭了,妈妈也不会批评自己的。
丽文表现出打针确实是很简单的一回事,而且说话的语气很轻松,一点也不让妞妞觉得很痛苦。这样让妞妞也坦然了许多,孩子的愿望肯定是不想让别人笑话她,同时对妈妈的话深信不疑,“打针和掐一下手背是一样的,一点点疼。”
毕竟是小孩,妞妞打针时还是很紧张,浑身绷得紧紧的,可是能忍住疼没哭。丽文在一旁看着妞妞,什么也不说,这时护士看着妞妞一点也没哭,表扬了妞妞。这样,妞妞通过“试验”,觉得打针的痛,确实是能忍住的,心态由此变得很镇静。妞妞打了三天的针剂,咳嗽还是没有好转,再检查时,大夫说妞妞呼吸道感染有些严重,要住院输液了。
妞妞住在儿童病房,一个病房有六七个小孩,大部分三四岁。不管是护士还是医生,只要看到穿白大褂的人进来,病房里顿时就哭成一片,孩子们的惊恐宛如羊圈里进了狼。只有妞妞一个人不哭不闹,但她会停止玩耍,要丽文抱着她,一脸忧愁地等着。虽然妞妞也不喜欢扎针,但她已能理性地接受了。扎针过程中她从不乱动,总是很配合,每天能受到护士的表扬。
周末,值班的护士就两个人,有经验的护士正忙着,就让一个实习生小护士给妞妞扎针,小护士可能没有给小孩扎过针,也有些紧张,一连扎了五下都没扎住。丽文看到妞妞有些哼哼唧唧地哭,但没有大声哭出来,丽文也什么都不说,她害怕自己一说,妞妞会大哭起来,孩子这时候最经不起妈妈的安慰了。等有经验的护士过来一下就扎住了,妞妞马上就不哭了。旁边的家长们都给自己的孩子说,看小朋友,多勇敢啊!
经常看到一些妈妈们,总是采用哄骗、威吓、强制的手段让孩子打针,而针扎到自己孩子的身上,也好像比别的孩子要痛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