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宰矫墒撬蹈删透桑骱Φ煤堋Kㄑ倍啵鹑宋薹ㄔぁ×稀!盬?M?基普林格说:他从没见过有哪一位总统“像这个罗斯福这样拥有无上权威”。 埃德?弗林说:罗斯福手下的助手和内阁阁员好比听差似的,“事事都是总统自己做主。” 阿瑟?克罗克报告说:罗斯福“是老板,是发电机,是钟表的发条”。亨利?摩根索 1934~1945年任财政部长。——译者写道:罗斯福“任何时候都是统治者”。 摩根索好同罗斯福争论,罗斯福也乐意跟他争论,可是只在一定限度之内。过了这个限度, 罗斯福就用那满布斑点的大手往桌上一拍,再不说“我认为如何如何”了,而改口 说“总统认为如何如何”。争论到此结束,谁胜谁负,自然不消说得。 总统的14小时工作日是这样开始的:坐在床上,边吃早餐边浏览外事电报和乱云也似的大 堆报纸。他那卧室墙上挂着海船图画,壁炉架上放着家人的照片和维多利亚时代的小摆设。 新政开头那100天里,他的亲信顾问往往也到床边来商谈,但是起床前这段时间他一般是不 见客的。9点过后,刮脸,由男仆欧文?麦克达菲帮他穿好衣服,坐上无臂垫的小轮椅,推 到办公室去。10点开始会客。要是那天国会开会,他总有1/4的时间要花在电话上 。他 跟人谈话,总是称名不道姓。惯戴咖啡色三角女帽的劳工部长弗朗西丝?珀金斯,在罗斯福 就职后第一周时首都政界还不熟悉她,她也不熟悉华盛顿。一天,她的助手接电话,听到对 方说:“我是富兰克富兰克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名)的简称。——译者,我 可以同珀金斯小姐讲话吗?”助手转告珀金斯,珀金斯回答说:“富兰克?我不认识什么富兰 克。问他是在哪里工作的?”这一问,对方乐了,回答说:“在合众国工作,我是总统啊。 ” 总统随时都愿意接电话,甚至内阁开会时也不例外。跟总统通话那么容易,真叫人吃惊。大 约有百把人可以不必向秘书通报事由就能直接请他听电话。30年后最肯接电话的 高级官员是罗伯特?S?麦克纳马拉,但是能这样直接和他通话的也只有25人。 他的消息来源广泛极了,因此人们往往忘了他是一个跛腿的人。他在内阁会议上常 常信口说出什么地方的人说了些什么话,包括他夫人的话。例如他会告诉人家:“内人说, 那个地方伤寒病流行。”他上任以后,头一批命令里就有这么一条:凡是因有困难打电话向 白宫求助的,一概不准挂断,政府里必须有个人同对方谈谈。这就使他的群众来信在美国总 统史上占有最出色的地位。有一封信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总统先生: 此信只是想告诉您,现在一切都办妥了。您派来的人找到了我们家,我们便同他一道去了银 行,银行答应押款可以慢一点还。上次去信,我说家具也给人拿走了,这一点您想 必还记得 。这些家具,您派来的那人也帮我们弄回来了。像您这样的总统,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 是啊,谁也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总统。罗斯福每天收到的群众来信,少则五千,多则八千,十 倍于胡佛的。有个众议员把他同耶稣相比。根据在纽约小学生中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他最 受欢迎,上帝其次,得票远不如他。美国人民确实感到,罗斯福把他们看做自己的朋友。当 时总共有41首流行歌曲是歌颂他的。当他系好腿上支架,站在公众面前的时候,有人真 的伸手去摸他那斗篷的边缘来表示敬意。纽约市演出歌剧《真是乐死人》,演员们在谢幕时 唱一支歌,竟把歌词原文“让温特格林当总统”改成“罗斯福是总统”,观众听了每次都起 立鼓掌。安尼?奥黑尔?麦考密克在《纽约时报》写道:“从来没有哪个总统能在这样短的 时间里叫人觉得这样满怀希望。”甚至连皮埃尔?杜邦和威廉?伦道夫?赫斯特也高兴起来 了。有个金融巨头对约翰?弗林说,他认为自从耶稣去世以后,最伟大的领袖是罗斯福,并 深悔自己错投了胡佛的票,请求上帝宽恕。沃尔特?李普曼也修正了原先的估计,他写道: “我们全国人原来对任何事物、任何人都不相信了,不过一周时间,我们现在对政府、对国 家又恢复了信心。” 罗斯福的魅力把各大学、各机关里的大批聪明有为的青年都吸引到华盛顿来了。首都供应食 宿的场所骤然成了生意鼎盛的行业。G街、R街、新罕布什尔大道和第21街一带的褐石 住 宅统统改成了宿舍,招待新政派里边的单身汉。首都那些墨守成规的人不禁害怕起来。日后 有人同小阿瑟?施莱辛格谈起这事,说:“一批讨厌的青年律师在华盛顿住了下来。… …他 们得意扬扬,闯进办公室,占用桌子,索取文件,忙这忙那,没个完。我始终不明白,这 些人来这里干啥,来了之后干了些什么,后来为什么又走了。” 这些人有的一来就再也不走了,有的走了又回来干别的。当日汇集在新政旗帜下的人物有迪 安?艾奇逊1949~1953年任国务卿。——译者——财政部副部长;J?W?富 布 赖特后来先后任众议员和参议员。——译者——司法部的青年律师;休 伯特? 汉弗莱后来是约翰逊政府的副总统。——译者,他放弃了药物学研究,担任 救济工作;还有亨利?福勒,他是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的青年律师。在办事最能干的新人当 中,有一位叫林登?约翰逊的,是得克萨斯州众议员理查德?克莱伯格的行政助理。约翰逊 说服了美国政府,让得克萨斯州农民带头铲掉自己所种的一些棉花,来拥护农业调整管理局 的减少剩余农产品的措施,因而引起社会的注目。 新政派中,还有一些二流的知名人士,如萨姆?罗森曼、雷克斯福德?特格韦尔、阿道夫? 伯利、“铁裤汉”约翰逊、哈罗德?伊克斯和雷?莫利。伊克斯有个众所周知的绰号“急躁 鬼”,他暗地倒也喜欢这个诨名,却不知罗斯福背后叫他“唐老鸭”。雷?莫利在华盛顿一 家旅馆里 租了一套房间,派 头十足,是这班人中最有才气的。那些名声不如他的人套用圣诗,这样来挖苦他: 莫利!莫利!莫利! 我的上帝!圣诗原文是“圣哉,圣哉,圣哉,我的上帝!”英语“圣哉”(holy)与“ 莫利”(moley)谐音。——译者 农业部的劲头特别大。新到的总顾问杰罗姆?弗兰克罗致了一大批才华出众的青年律师:瑟 蒙德?阿诺德、阿贝?福塔斯、艾德莱?史蒂文森、纳撒尼尔?韦尔、约翰?艾布特、内森 ?威特、李?普雷斯曼,以及普雷斯曼在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同班同学阿尔杰?希斯。政府其 他部门有些人对他们很钦佩,认为日后此辈多数是要飞黄腾达的,尤其是希斯。 希斯同普雷斯曼、威特、艾布特和韦尔是共产党一个小组的成员,常在康涅狄格大道一间音 乐室里秘密碰头。这几个人对新政府进行了研究,感到颇难捉摸,这是不足为奇的。他们认 为,莫利是一个狂热的自由派,而农业部长亨利?###却是强烈反对承认俄国的。 当时美国还不承认苏联政府为合法政府。——译者###认为共产主义制造阶级 对立,这种论调跟艾尔?史密斯很相似。但是最使人迷惑不解的还是总统本人。刚就职时, 罗斯福主张进行试验,可是依然倾向保守,而且他在新政初期采取的那些措施又得到中间偏 右的人大力支持。他挽回银行颓势后的第一招就是提出一项法案,要求削减退伍军人退役金 和政府人员(包括议员)的薪金,这也是费解的。 罗斯福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很得保守派的好评。这个队组织贫苦的青少年参加水土保持 工作,让大家有活可干。共产党有个发言人说这是“强迫劳动”,劳联领导人威廉?格林更 说它大有“法西斯主义、希特勒主义和某种苏维埃主义”的味道。但是民间资源保护队是罗 斯福的得意之作,而且由于陆军的协助,一成立就办得很好。这项工作是由麦克阿瑟负责组 织的。乔治?马歇尔当时还是上校,因管理南方各州17个大队卓有成效,名噪一时,因而 受到罗斯福的注意。(艾森豪威尔少校却在宾夕法尼亚州碰了钉子,因为他没有考虑政党关 系,把重要职务都给了共和党人。)最后总共有250万青年参加这个队,穿上了草绿色 制 服。他们完成了罗斯福设想的防护林带,南起得克萨斯州,北至加拿大,遍种树木2亿株。  
2。罗斯福!(5)
4月19日,罗斯福废止了金本位制,这在右派当中可不那么得人心。现在看来,这是由于当 时 迷信黄金之故。若干世纪以来,欧美各国都死死抱住黄金不放,以为这是西方文化的标志。 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金本位制成了强国的特征,银本位制成了落后国家的特征。有些共和党 人把货币贬值的方案叫做“橡皮本位制方案”“橡皮”在美国俚语指没有价 值。— —译者。艾尔?史密斯说,他赞成“金本位”,反对“吹牛本位”。罗斯福的预算 署长也说,废止金本位意味着“西方文明的毁灭”。不过,当美元贬值之后 (同年夏天贬值17%,随后稳定了下来),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就又能同欧洲那些早已走 上通货膨胀道路的国家竞争了。这一点,一般人不理解,华尔街那些大老板们却是明白的。 查尔斯?G?道斯对废止金本位鼓掌赞成,共和党的领导人也一样。J?P?摩根有一个 老搭 档叫做罗素?莱芬威尔的,写信给罗斯福说:“你放弃金本位制,挽救了我国免于全面崩溃 。”摩根本人也不准人们非议罗斯福,他在一篇罕见的公开声明中说:“据说总统放弃金本 位,我表示欢迎……看来很清楚,要扭转大萧条的局势,就要驳斥并战胜那些主张收缩通 货的人。” 但是不论是什么措施,只要受到华尔街23号摩根财团所属公司所在地,这里用它来 代表垄断资本集团。——译者的欢迎,就很难说是革命的,甚至连开明也说不上。 直到了3月下旬,罗斯福才真正向左转,他要求国会批准《农业调整法》和《联邦紧急救济 法》。他在5月12日(也就是上任后第65天)签署了这些法律。《农业调整法》是有鉴于 艾奥瓦州的农民暴动而制定的,用减少产量的办法来提高农产品价格。出钱津贴农民,叫他 们少种地,这显然和常识背道而驰。###下面这段话代表了当时千百万人的看法:“我希 望今后再也不这样搞了。长得好好的庄稼,偏要毁掉,这有违人类的良心。”然而,四个月 以后,他却不得不下令把600万头小猪宰掉。他很不得已这样做了,又说这是因为过去柯立 芝和胡佛的错误政策造成的后果(罗斯福还打趣说,对猪也要实行节制生育)。 关于联邦政府办救济会有什么长远影响,当时的争论就更多了。可是哈里?霍普金斯在一次 国会听证会上不客气地说过:“人们不是在‘长远’以后才吃饭的,他们天天都得吃啊。” 此人瘦长个子,一头蓬发,说话刻薄,在纽约搞社会福利工作,在对付大萧条的工作中出过 力,到新政结束以后还一直同罗斯福保持密切关系。他是从楼梯下边进入政府的。原来最初 他没法见到总统,就趁劳工部长弗兰西丝?珀金斯参加纽约一个来宾云集的晚会时,把她拉 到楼梯底下一个角落谈话(那时人声嘈杂,只有在楼梯底下谈话才听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