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青壮年为主,20~29岁年龄组占536%,特别是中部地区以有供血史者为主。防治形势严峻。 某专家在中原地区某村对有卖血史的农民抽血检查艾滋病病毒抗体,提取血样155人,结果有96人的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占60%以上。 输血有风险,这是专家们多次提出过的。 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输血仍然是其他任何药物与技术难以代替的,在各种大出血及严重贫血等疾病治疗过程中,输血是不可缺少的。 然而,输血治疗在使病人转危为安的过程中,同时也会通过输血而传播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血液检验,可有效地减少因输血传播疾病,但不可能完全杜绝,其原因是: (1)艾滋病在病毒感染初期,病毒滴度低,从而出现阴性结果(即艾滋病窗口期),不能及时检查出感染者。  '返回目录'  
10血 祸(2)
(2)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会寄生在有核细胞内部,并将基因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中,逃避免疫系统对它的识别和排异,这时既查不到抗原,也查不到抗体。 当今,供血者复杂,采血站不完全像大城市义务献血站那样纯正,必须提高警惕。要转变旧的输血观念,防止输“人情血”、“保险血”和把血液当成“补品”。要让人们知道:血液仅是提高携氧能力的特殊“药品”;输血实际上是一种危险的类似器官移植的干预治疗;应在严重贫血免疫力低下、术后感染、癌症或急性失血等迫不得已时再用;血液传播比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性更大。 事实也证明,血液已是艾滋病最大的传播途径。因此,不能简单地把艾滋病与作风问题联系在一起,误认为不嫖娼、不卖淫、不吸毒就不会得艾滋病。许多因血液感染艾滋病的人,他们都是作风正派、人格高尚的人,却不幸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他们是最大的受害者。 有人问:义务献血是否会传染上艾滋病病毒。有关人士指出:正常献血不会引起艾滋病。因采血前要求所有献血者填写健康状况表,抽血时会再次进行筛选,排除高危人群。采血时使用的是国家定点厂家生产的质检合格的一次性采血器、采血针、采血袋;采血方式为“全采”,不存在回输现象,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请放心吧!  '返回目录'  喜书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艾滋遗属的现状
本章系艾滋遗属的现状,叙述了被艾滋病夺去生命者留下的老人、配偶和子女,他们不单是被贫困、歧视、羞辱所折磨,封建迷信势力在摧残,医骗子也在掠夺,他们的处境真让人难以想像。在这么多来信中选择了有代表性的35封,让读者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 2003年12月4日,作者赴商丘地区某县某乡某村,该村拥有2000多口人,在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有千余人从事卖血活动,现在已证实有800多人感染了艾滋病,时下双孤、单孤儿童已有80余人。某关爱之家的孤儿,在摄氏零下二度的天气,有人还穿着单裤,另有几个女孩的头发里有很多虱子、虱卵……这个关爱之家条件还是最好的,其他处的生活条件可想而知。这仅仅是一处,而另外许许多多的艾滋孤儿,目前突出了他们的生存问题、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若被忽视,或解决不妥将来会造成社会治安问题的隐患! 自2003年秋以来,中央电视台以及各地方电视台,《面对面》、《公益行动》等栏目播出之后,每天都有人来信来电话要求领养艾滋孤儿。3个月时间,作者收到了近百封信,有些来信者生活相当富裕,尤其是那些中年丧子者,望子心切,如泣如诉地要领孩子,但当地官员为了面子,又怕孩子离开之后说当地的“坏话”,不肯让孤儿们出去投奔新的家庭…… 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我建议:借鉴1960年代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解决上海等地三千孤儿进入内蒙的经验。艾滋孤儿应进入健康家庭,能得到母爱,与健康儿童在一起,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和社会的安定。一位朋友对此有感,在春节前下雪后送来一首诗: 雪夜有感 夜雪纷纷 夜雪纷纷! 沸沸扬扬下得美丽。 艾滋可恨 可恨艾滋! 不知多少人被夺去生命,太可悲! 老人怨恨 孤儿哭泣! 不但少食缺衣,还有更多痛恨和冤屈。 向何归 向何去? 苍天为何如此无知!  '返回目录'   txt小说上传分享
1艾滋孤儿分散抚养好(1)
艾滋孤儿是被艾滋病夺去生命者的遗孤,他们并没有感染艾滋病,是健康无恙的孩子。他们和艾滋病孤儿不同,后者是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儿童,他们都是无辜的受害者。 昔日的“血祸”造出了今日的孤儿,在艾滋病病人死亡的背后,每对夫妻会留下1~3名孤儿;孩子的生活大多没有着落,更谈不上接受教育。这些孩子们正处于学龄段,在饥寒交迫和歧视下,失去了一切,就成了文盲、法盲,将来对社会治安会引发大的危害。 有人问现在“防艾”工作的当务之急是什么,关键是孤儿,中心是孤儿,孤儿第一,其他问题次之!否则,会埋下民族的灾难。 在山东曹县,一些好心的农村家庭出于同情和爱心,收养了其中的六个孩子。这几个孩子又有了自己的家,又有了爸爸和妈妈,又有学上了。他们之外,还有更多无辜的孩子等待关爱,哪怕是一点点的温情。 最小女孩爷爷的来信 高姑姑: 您好!您的来信已收到,看得出来,您对这几个孩子非常牵挂,其实情况是这样的:这几个孩子的户口除杨静外,都已安好,杨静的户口一事有些特殊,因为她所在村子(李仙堂村)不归属于梁堂村,是另外一个行政村,所以不在我的管辖范围之内,我也有心无力,爱莫能助。不过我已做了调查,其户口难安是因为其村村民内部纠纷,现在可能已做了调解,渴望今日能够安好杨静的户口。 杨静的妈妈被叫到派出所一事也请您不要误会,派出所并没有难为她,只是向她问讯杨静的身体健康状况,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其余的几个孩子:像张蕊、王媛媛等都很好,且王媛媛在初三班级考试经常得第一名;闫炳政生活得也很幸福,他们各自在新家庭中生活得很好,绝对不会再回河南的,况且这些孩子的新爸妈已与他们产生了感情,他们也舍不得离开这些孩子了。你寄来的书,他们都收到了,并对您表示感谢,请您放心,他们都非常喜欢现在的新家。 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侄:张某 2003419 最小男孩养父的来信 高奶奶好: 甚念。从青晗来到家以后;他的体重比原来增加了5公斤,学习各方面比以前大有进步,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一份欢乐,每天晚上两个女儿给他辅导老师布置的作业。 户口方面政府基本上给解决,300元已交给村委会,现在正在办理之中,望老奶奶放心。 对于青晗来说,高奶奶真是费尽了心血和操劳,给予精神上的帮助以及物质的帮助。如果没有您的关怀和支持,青晗也没有幸福的今天。我怀着深厚的心情默默地向您祝福,祝您健康长寿。另您年龄已高,身体及各方面一定要注意,如果家里有啥事我再给您写信。 祝您:全家身体好! 祝某 2003年4月21日 艾滋遗属的现状知行基金会干事的来信 敬爱的高老师: 感谢您的安排,并陪同我去山东,看望您的六个艾滋孤儿。 我感到很欣慰,看见他们都生活得很好,找到新家庭,愿他们能重新生活,好好做人。我亦十分感谢您对我的信任,把这六个孩子交托给我(您说是“过继”)。您在山东时说把孩子交给我供养,“如释重负”。我一定不会叫您失望,好好照顾他们,提供他们教育费用,希望他们都能读书成材。 另我回到香港之后会寄壹万元给您;资助您16到18期的通讯。 祝好!杜 聪 20030707 父母因艾滋病辞世留下的孤儿究竟有多少?是1万,10万;还是更多,谁也说不出一个准确的数字。 在山东曹县苏集镇5个村庄里,6个来自河南农村的艾滋病遗孤已经在新家里生活了1年多,他们年龄最大的15岁,最小的5岁,其中两对姐弟分别被不同的家庭收养。 最小孩子的爸爸说,孩子刚领来的时候;他的身上脏乎乎的,满是污垢。他妈妈把他放在澡盆里洗了几个钟头才洗干净,他的小手却死死地抓住脏衣服不肯放松,怕扔掉后没有衣服穿!煮熟的鸡蛋剥皮后放在面前也不知道如何吃,并且只能数四个数。现在给他买了好几身新衣服,每天早上给他煮一个鸡蛋;他自己也会剥皮了。目前他能数一百多个数,今年秋季在村里的小学上学了。 8岁的张蕊开学升入二年级了。小女孩很沉默,当杜先生问她开学交多少学费。“一百零五块两毛。”小女孩发出蚊子叫般的声音,迸出的数字如此清楚。 她妈妈怀里抱着这个女孩,乐呵呵地说:“俺闺女可听话了,虽然这里的生活比不上城里,但是我们尽量让她吃好穿好。”8岁的小蕊拥在妈妈怀里,看起来活泼漂亮,身上看不到一点孤儿的影子。她的老师说,张蕊上学期在全班考了第四名。 叫熊林果的小女孩,11岁,她的父亲得艾滋病死了;母亲被迫改嫁。2002年10月1日,被山东曹县一个姓杨的人家收养了她,改名叫杨静。 香港一个慈善教育基金会的干事杜聪三月份来到这几个偏远的村庄,给孩子送去了开学要交的学费,杜先生承诺今后负责这6个孤儿的学杂费。 要开学了,小杨静在杜聪来之前的几个晚上老是做同一个梦。  '返回目录'  
1艾滋孤儿分散抚养好(2)
“梦见新爸妈没钱给我交学费。他们干活很辛苦哩!”小杨静说。 熊林果还有个可怜的小妹妹熊林叶,生下来6个月,爸爸因害艾滋病死了,妈妈被迫改嫁。现在她才5岁,吃不饱饭,害了佝偻病。 我后来又去他家,想带孩子出来,80岁的爷爷说什么也不同意。原来是有人上她家说:“熊林果被人卖了……” 还有一个13岁的孤儿,读到小学五年级,父母就因艾滋病死了,他一个人在家乡无依无靠;靠拾荒乞讨来养活自己。一个烧锅炉的工人看他太可怜,又听说山东的高新庄收养孤儿,便租了一辆三轮车,把他送到了山东曹县,被高新庄村长的哥哥收养,改名叫闫炳政。 他上学的前一天,养母进城买了一件灰蓝色的西装。第二天,他穿着去上学,同学们笑他像“新郎官”,他撇撇嘴:“咋啦?这是俺娘给买的。俺爱穿。” 陈祥鸽(高闯)13岁,是第一个从河南到山东的艾滋孤儿,到陈家后进入邻村的白集小学读五年级。他每天和村里的同学一起骑着自行车上下学。陈祥鸽人缘很好,能说会唱,他有了很多伙伴,今秋升六年级考试成绩获全班第一,在县参加比赛时,成绩名列前茅。 2002年7月31日天刚亮,高丽就站在县废品收购站门外一个公用电话亭旁边,等候山东接她的恩人。 下午4时许,高丽看见来接她的爸爸、妈妈,像见了亲人一般,她未停脚,连口水也没喝,什么行李也没带,两手空空,就去了山东曹县的家。 高丽姨妈扣留了她的户口本,养母不得不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