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提点我们认清时务,早早抽身。”
谢遥知神色凝重:“如果没有佛塔再次走水和简使郎失踪的事,的确是这样。可是你口中的‘他’是谁呢?”
“典座或许算是一个……我说不清。死在塔中的人背后有双眼,死在塔底的人背后有双眼,我们背后也有——我不知道他们背后是不是同一双眼,或者,他们本身也是其中的一双眼。”
“阿苏,你把我弄糊涂了。”
“我也糊涂,可是现下有一事,我们必须想好,谁也不能再糊涂了。”苏俭行面色冷肃,死死盯着大敞的顶层塔门,“这件案子,你是否还要再查下去?退一步或许还能苟安,若进这一步,便是听天由命了。”
柳眉无声锁紧,谢遥知沉声道:“阿苏,我与你同进退。”
“好!”双手紧握,片刻,默然松开。苏俭行肃容退了几步,敛裾回身,蓦地叩向空荡荡的塔顶隔间:“臣苏俭行冲撞圣驾,望陛下恕罪。”
——陛下?谢遥知一怔,愣愣地跟着叩拜下去。
塔中死寂,只有油灯的火光默默地淌着。细辨之下,谢遥知还是辨出了除她两人之外的呼吸声。灯火蓦地一荡,便见一层隔壁打开,一双明黄錾金高底靴从中踱出,缓缓踱到眼前,站定,却并不急于开口。
谢遥知僵硬地伏着身,视线所即,只是那明黄的靴面,也不敢轻动,只觉时间异常难捱。也不知过了多久,但看那靴尖微微转向自己身侧之人:“你叫苏俭行?”
“是,陛下。”
“你怎么知道朕在塔中?”
“回陛下,臣等初到佛塔时,顶层塔门上锁,而今塔门开着,若不是故意所留,便是有人在塔中。想到这一层,臣细察四下,果察觉到第三人的呼吸声。陛下不习武艺,掩不住气息最是正常,然对与习武之人来说,修习越高,越能隐藏呼吸,让人察觉不到,但高手本事却又有一种无形的气场,让人不敢轻易近身。臣虽没有听到其他呼吸之声,却感到了这种气场,所以猜想这塔中除一个不会武功之人外,还藏着三四个高手。三四个高手护着一个不习武的人,想必其人身份极为尊贵。天子脚下,皇家寺院,由高手护卫,随意出入佛塔的,恕臣斗胆一猜,必是当今圣人了。”
苏俭行话音一落,塔中复又岑寂,片刻,凝重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你们是甄明台的?”
“回陛下,正是。”
“哪一部?什么职位?”
“简部,随习龙墀卫。”
“哦,还算不得龙墀卫。”女皇淡淡应声,“也不知你们的使郎究竟是高看你们,还是低看你们了。”莫名其妙的一句,让人不待反应,又被下一句话盖过,“苏俭行,你很好,朕今日便给你个恩赏,此案查与不查,朕允你自己决定,你可要想清楚了。”
心中无端一动,这是皇帝许下的平安符,此事收手,留位重修罢了,这本是最好的结果。只是,便是自己能退,那么简绍呢,她父母的至交,她的救命恩人,她的师友,如果就这样让他藏身在这座佛塔中,她只怕自己,此生难安。
其实根本没得选择。
心下既定,苏俭行叹口气,静静迎上女皇凛凛的目光:“臣愿查。”
“好”女皇似赞赏又似惋惜,缓缓回身背手,扔下一块玉佩,“凭此佩可自由出入禁宫,朕只给你三日时间,三日后来御花园见朕,若你的答案不能让朕满意,后果你自己清楚。“
苏俭行直身目送女皇的背影没进塔道的墨色中,突然平生第一次觉得这般无力。这种感觉,哪怕是当年她以区区既笄之年,虚携龙墀卫之名为父母翻案时,都不曾有过。或许那时候,她还知道有个简绍会帮他,而如今,只能靠自己了。
她也知道这些风雨她早晚要自己面对,只是这头顶的遮蔽去的太快,这迎面的风雨来的太劲猛,就像是一株突然暴露在暴雨中的幼芽,突然就,不知所措。
——竟然,连皇帝也在其中!
天地为枰,万物为子,谁在谁的局中,谁又是谁的卒?彀弽之中,红尘万丈,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纷乱无序的思绪充溢脑海,不知为何,苏俭行突然忆起儿时听闻的一个故事。故事典出《说苑》,中有一句却是颇为耐人寻味: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简绍,果然就此消失在龙墀卫中。龙墀卫之中,人如蝼蚁,这样的故事多了,早已见鬼不怪,便如死水,惊不起一点儿波澜。哪怕使郎,亦如是。
苏俭行就那么站在幽长而昏暗的长廊里,任自己没进黑暗——看不见前路,也看不见退路,却发觉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惶恐,只是,无尽的荒凉。那一刻,苏俭行突然想起简绍曾对她说的话:“你知道,龙墀卫中有些事我可以一手遮下,但更多时候,我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苦苦求渡罢了。”于是,突然毫无征兆得落下泪来。
那一日,副使郎郭巘也自龙墀卫中蒸发,苏俭行和谢遥知并没有感到多么意外。那早的话,她俩不是听不出来,他知道的太多,看的也太清,只是,愿醉,就真的能醉吗?他们不知道。如果说她们是碰巧遇见了简绍的结局,那么郭巘的生死,或许便是一个永远的谜。而人生中这样的过客太多,谁能奢望看尽谁的一生?
(八)安能离彀中·下
自鹿鸣寺回来后,苏俭行一言不发,将自己反关进屋中,一连两天,不知在纸上勾画着什么,一遍遍地写,写罢又一遍遍地烧。只得第三日清晨,谢遥知忍无可忍,径直进去,拍案掀了纸笔:“够了苏俭行,你这成什么样子?!简使郎和郭使郎的路是他们自己选的,他们是为自己的选择复出代价,你这又算什么?你可知道你为的是什么?赌的是什么?”
“是命,身家性命。”案前之人兀自叹道。
“你也知道。”谢遥知神情一黯,“阿苏,你是个无情的多情人,你想救天下苍生但你做不到;我只是个多情的无情人,我不爱天下苍生,只关心我关心和关心我的。”停了停,又道,“阿苏,这已经是最后一天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大不了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那人静静听罢,微微仰头对上来人恳切的目光:“那么阿谢,你以为我在做什么?”
以为?谢遥知一愣神的功夫,那面已淡静地开口:“本来我已将思路写在纸片上,理的差不多了,你一来……”说着摊开手,望着那满桌满地乱七八糟的纸片。
原来苏俭行思考时,喜欢把事情具细写在纸片上,再归类勾连,排成体系,这样不重不漏,一目了然。谢遥知未看清她桌上物件,只当她一味消沉,不查之下便这么一把掀了。
谢遥知尴尬地看看那一地狼藉,突然有一种被算计了的感觉。这面懊恼着,那面又有声音追来:“呐,我好容易理出的东西让你给毁了,你总该说说你的想法吧!”
这话怎么听着都有种狡黠的意味,谢遥知自知理亏,心中默念三遍交友不慎,敛色开口:“阿苏,说实话,这佛宝佛塔之案,恐定有简使郎一份。”
“怎么说?”
“我仔细想过那日侧塔的情形,觉得有三点很重要。第一,侧塔中死者一批是先被人灭口死在火前的,而另一批则是求生不能被活活烧死在塔底的,暂且不说背后那第三批人,就说死在塔中的两批人,彼此之间有没有关系?换句话说,这第二批人,是恰巧遇到了死去的第一批人,还是第一批人根本就是他们所杀?侧塔是龙墀卫活动的地方,若说有人堂而皇之在龙墀卫眼皮底下杀人,虽不能说完全不可能,但其可能也是微乎其微。”谢遥知微微摇了摇头,又道,“第二,这两批人的人数恰好相同,如果说这两批人相遇是巧合,可是连人数也相同,也未免太凑巧了。第三,便是塔中和塔底的‘真假’使郎,我想过,人尽皆知的东西未必可信,那些铜牌很可能只是旁人系上的,而死在塔底的,更可能才是真的使郎。”
谢遥知回过头来,迎着苏俭行深浅不定的眸子,一字一顿道:“也许有一个词很适合解释这个情况——金蝉脱壳。”
“不错。”苏俭行沉声点头,“如果侧塔没有上锁,如果第二批人顺利离开,那么我们只会以为,这第一批人就是龙墀卫使郎,因为佛塔遭雷击失火而不巧死在塔中罢了,而那第二批人从此便可以脱离龙墀卫,自由来去,好一片海阔天空!”顿了顿又道,“我之所以这么说,还因一点:初探鹿鸣寺的那个晚上,我去找简使郎,他过了很久才开灯让我进屋,我看得出,他案上的灰烬就是处理磷粉留下的,可当时他却对我说,他许久没用磷粉了。”
“鹿鸣寺第一场火,就是磷粉引起的。”谢遥知沉声垂目,“不过阿苏,有一点我不明白,金蝉脱壳这方法虽然可行,但并非毫无破绽,他们难道到不怕上峰追查?”
“他们既然敢这么做,便一定是为自己做好了准备,拿定了上面拿他们无可奈何,至于这,便是另一个问题了。”苏俭行缓缓踱近窗子,打起帘子,让光亮透更多,“遥知,你还记得你问佛宝失踪与佛塔再次走水有没有关系吗?现在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佛宝失踪案,便是在为此事做准备。”
谢遥知了然地点点头:“这我倒是想到了,却一直想不明白,佛宝失踪与使郎们脱离龙墀卫有什么关系?”
“佛宝与此事自然无关,这正是你之所以想不明白的问题所在。”苏俭行顿了顿,道,“其实一开始,我们都错了。我们接了佛宝的案子,所以想当然的以为佛宝就是案子的关键,所以我们对塔顶失火乃至佛宝的失踪给出了这样的解释:有人想窃取鹿鸣寺佛宝舍利,但苦于塔顶之锁无法开启,因而想到用磷粉造成一场人为的失火,趁僧人开门救火之时进入塔顶,接触佛宝,又碍于身份受限不能将其取走,所以暂时将佛宝混入蜡液之中,这样既不惹人注意,又能很好的保存佛宝,只待风声过后,再来将佛宝取走,一切就天衣无缝。”
“是这样。”谢遥知点头应诺。
“这番推论听起来合情合理,却也带来了一些我们无法解释的问题:偷盗者要想将磷粉等物布置进塔内,不可能不被发觉,若说是典座参与其中,以他的身份位置,断没有理由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这是其一。其二,舍利有价无市,且皇家寺院失窃必然闹得沸沸扬扬,纵使那人能盗走佛宝,舍利对于他也只能是烫手的山芋,他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其三,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侧塔是精心隐藏供各部使郎集会处事的地方,此人怎么会知晓侧塔的秘密?又怎能避开龙墀卫的眼?若说此人就是龙墀卫,可龙墀卫要了佛宝又有何用?”
谢遥知抿抿微干的唇,蹙起柳眉:“的确无从解释。”
苏俭行微微摇头:“只有一种解释——这并非正确的推断。”摆开杯盏,执起醍醐,缓倾缓注,一盏递与谢遥知,一盏拿来润喉,“我们以为火是在为盗宝造势,其实恰恰错了,所谓盗宝,不过是为了让这场火起的有理由罢了。”
“难道说,盗宝实则是为了放火?呵,可这又是为什么?”
“这恐怕就得问问典座了,他究竟是将什么东西夹藏进了经卷?或者我应该说,他在塔顶存放经卷,是为了掩饰什么?”
“你又如何知道塔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