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迅速扫了一眼对面的景象,确定不是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这才迈开步子,穿越过了光门。
目前法则使们使用的时空通道已经经过了多次的改良,拥有了在普通人的面前隐形的作用,所以苏听风也不担心时空门出现时会被普通人看见而引起恐慌。
通过时空门之后,苏听风伸出手,银色钥匙就掉了下来,重新落到了他的手里。他把钥匙收了回来,放回了法则书之中,继而关上了法则书。
苏听风目前所处的地方是一处山野,也不知道距离最近的城镇有多远的距离。苏听风只好随便找个方向往前走。为了预防在山里迷了路转圈,他采取的是一往无前的走法,遇峰则爬,遇崖则跳。
路途中甚至还遇见了不少小兔子小狐狸什么的,苏听风只瞅了两眼就走了。法则使一般很少会自己捕猎,除非是大型猛兽。如果非要吃野味的话,也要从别人的手中购买,或者是被大型猛兽攻击的时候反击——这遵循的是因果律等价交换原则。虽然猎食的因果丧失微不足道,但是对于法则使来说实在是不必要的消耗。
所以中途遇见一只凶恶的棕熊想要袭击他,拿他果腹的时候,苏听风也没有手下留情,伸手就把对方宰了,还用庖丁术好好地处理了熊掌,肉和内脏,以充作备用粮,熊皮和熊骨则放在包裹里为可能会有的材料需求做准备。
这样一路往前,好不容易系统发出了提示,苏听风接到了一个“寻找水源”的任务。
他施展了点墨山河,一路奔驰,飞越了路途中的奇石峭岩,终于看见了那流光溢彩的瀑布和淙淙的流水。
系统继续发布任务,提醒他沿着河流寻找城镇人踪。
事实上,就算没有系统的提醒,这样的常识苏听风也是知道的。
他沿着水流循游而下,花费了大半日的时间,终于在红日西沉之前找到了城镇。
而远远开始靠近城镇的时候,苏听风的系统提示就开始频繁起来,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这是因为越靠近城镇,人与人之间的因果关系就会越发复杂起来,身上所带的因果含量也会越高,而苏听风身上的系统检测到这样的因果关联,就会自动生成任务,提示苏听风。
任务界面上列出的任务也是五花八门,主要分为几类:恩怨类比如“王凤的怨恨”,大概就是街头某位大婶对于邻家人品不好的高大妈积年累月的怨恨;果报类比如“李二狗的好报”,就是一位名叫李二狗的中年男子常年和睦邻里,敬老爱幼,身上积累了不少不同来源的善因值……
一般来说,像是恩怨类这种,需要苏听风去帮助王凤折腾高大妈,发泄一口怨气,就能获得因果值;而李二狗的这种果报类任务,则需要苏听风帮助或者给予李二狗什么,才能获得他身上的部分因果值——如果是救命之恩,那么就基本上能转化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因果成为苏听风可以使用的因果值。
而此时任务栏中显示的各种任务实在是良莠不齐五花八门。
苏听风查看了一下自己的任务界面,调整了系统的设定,让它停止检测因果含量在500点以下的分布点,只检测因果量在500点以上的任务。这么一筛选,任务界面就清爽了许多。
500点因果值是什么样的概念呢?
在很多很多年以后,因果值这东西是以一个单位不带善恶因果的人类性命作为计算标准值的。这样一条人命一般价值100点因果,500点因果基本上等于五条人命。
但是救人一命属于瞬间行为,所以它带有的因果量虽然充足,跟一些持续性行为却不能比。一个普通人一生之中所能够创造的因果值也绝对不止这么一点。
所以这就导致了很多恩怨类关系的因果值远远要比救人充沛得多。
500点因果,基本上只等于一个受虐儿待在施虐者身边一年会正常积累的因果。这之中的因由十分复杂,因果学甚至有专门一本4G的因果字典,用来陈列因果数值。
苏听风设定好了任务筛选条件之后,任务界面上就只剩了五六页的因果任务,顿时让苏听风感叹了一下古代的人际关系之密切。
如果是在他生活的时代,别说方圆不到十公里的一个城镇,就是直径一万公里的一个小型行星,也不定能攒齐五六页500点因果以上的人物关系。
足见这时人们和他们生活形态的差距。
第一次见识到这个时代的苏听风,很是稀奇地站在城镇街头,自以为穿上件万花校服就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古代的社会,完全没意识到他穿着的这一身是多么的引人注目。
万花套装从来美貌如花,未来科技又已经完全做到了各种基本材料的轻松合成。新人法则使使用的半夏套,暂不管实际上用的是什么材料,总归它在古代冒充的是丝绸锦袍。
于是外表是看上去完全是青春美少年的苏听风,穿着一身黑底银边,华丽异常,却又带着三分劲帅飒爽的锦衣就这样一个人在这偏远小镇上逛了好一会儿,成功引来了许多人的瞩目与窃窃私语。
苏听风也不是傻瓜,周围人的反应看得久了,多少意识到了自己有些引人注目,慢慢地就加快了脚步。
道理上来说,这个时候的他应该开始准备接任务了。任务界面满满的五页多列表,算起来得有一百五十多条的任务吧。
但是一旦点开这项项目,苏听风就发了完成这些任务项目的困难度。
之前说过,剑侠系统只是一个辅助拟态系统,它的任务功能其实是通过检测因果分布、浓度以及内部流动规律还有散布在拟态系统周围的零碎信息,来确定对象和内容的。
它并不是真正的游戏系统。
正常的游戏任务内容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奖励组成的,而辅助系统的任务却是由一段段细碎的,由本人或者其它人说出来的相关对话组成的。虽然辅助系统的智能组件会对这些对话进行筛选,却仍然不能抹除任务信息非常琐碎的现实。
而且游戏里默认每一个NPC都会认得你,都会非常热情主动地跟你打招呼,但是现实中?
如果苏听风热情洋溢地跑去跟张大妈李大姐套近乎询问有没有什么忙可以帮……估计最多能接到个跑腿的活,或者被骂神经病。
现实总归是很无奈的。
所以苏听风首先需要做的事情,还是找一个地方住下,想办法和目标人物混个脸熟,再来考虑获取因果值的问题。
他使用任务系统细细筛选过所有任务,把它们按照因果值的储存量一个一个排列好,不同类型都分类排列,然后开始一行一行地阅读和整理任务讯息。
这些任务的因果值从500到2000,跨越度不算太大,而且多数集中在500到1000这个位置之间,只有排在最前面的那一项是2000有余,定位的对象则是一个叫做叶七娘的姑娘。
叶七娘的位置指向着小镇之中最大的一座大宅,看样子就不是普通人能进去的。虽然对苏听风来说硬闯也不是不行,但是仔细考虑了一下之后,却觉得就算闯进去见到了叶七娘本人,也未必就能直接完成任务。
所以,仍旧只能徐徐图之。
相应来说,后面的任务就方便了许多。苏听风把它们全部阅读过一遍之后,多少对于这些任务的情况有了一点概念。
他决定从一些线索和因果比较明确的任务开始做起。
做好决定之后,他找到了一家药铺,抬脚跨过门栏走了进去。
作者有话要说:
☆、序章【四】婴灵夙愿
苏听风用一些系统炼制出来的药品在药店换了钱。
其实目前苏听风用系统炼制出来的药品虽然说比这时候的一般药品要好了一些,但是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毕竟他使用的药材和配方都很低级。
不过苏听风所在的时代技术和这时候却是大有区别的,虽然药性并没有显著的增加,但是药材利用率却有很大的增长,而且调整了药材的作用方式,使它的药性能在第一时间里快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看上去颇有些奇效。
这种药物对苏听风来说的作用不大,但是却可以拿去换点货币。俗话说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就是这个道理。
苏听风的药也没有卖上多高的价钱,最主要是这种药铺都是小本经营,虽然苏听风当着掌柜的面展现了药散的奇效,还是只卖出了二十两的银子。看上去很少,对于店家来说却已经是下了血本,是一笔巨资。当然对于苏听风来说,这也并不是大事。
物质炼金算是一种非常古老和普及的技术,对于曾经金十字出身的苏听风更是最基础的学科,只是“点石为金”,对苏听风来说还是很简单的。
只是元素转化需要的步骤比卖药可麻烦多了,而且消耗精神力,和卖药相比起来相对价值就少了,且需要原材料,所以他选择了更简单的方法来获取基础货币。
一圈逛下来,苏听风基本上也已经了解了这个世界的物价。二十两银或许不是很多,但暂时却够他花用了。
他便装成个书生,先在城里面租了个小院子住了下来。
他租的这个院子也很有讲究。
房子的地段不好不坏,算是中等。因为这时的物价使然,这样一个还算宽敞整洁的院子租金也不算太贵,不过每月一百文钱。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这附近是因果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虚拟地图上聚集满了大大小小的任务图标。比如苏听风租下房子的这一户人家,就颇有些问题。
这户人家的媳妇名叫刘青娥,邻里多叫她刘嫂子,目前已经怀胎九个月,眼看就是要生的样子。苏听风这时候记录在列表上的一个任务,就着落在她的肚子上。
这一胎应当是刘青娥的第一个孩子,却不是第一胎。刘青娥身上的因果,全部都在肚子上。像苏听风这样深修因果学的,光是从她的肚子上就可以看出,这女人至少已经流产了两胎。
这两胎怎么流的,苏听风不知晓前事,也说不清楚。但他至少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这流掉的两孩子,都在刘青娥身上留下了因果,而这前因已然快要化作恶果。
未成形的孩子们渴望着出生,想要活下来,但是却没能活下来。这样的执念如果是在这段时期的文明里面,一般被称为怨灵,还是据说非常凶悍强大的婴灵。不过对苏听风来说,不过是因果而已。
这因果在女人生产的时候其实是有所助益的,因为这因果的目的是死去的孩子怀着想要出世的愿望,渴望后来的弟弟或妹妹能够好好地,完整地被生下来。但是如果这一胎刘青娥仍旧不能平安生产,后果就非常难说了。这种浓度的因果,如果转成业力,伤一两条人命还是不在话下的。
结果很容易变成一尸两命。
刘青娥生产那天,苏听风果不其然发现了周围的气氛都不稳。因果律仿佛在呼唤法则使一样,促使着苏听风接近后院。
房东家的老太太这时候却没有出现,只放着媳妇儿在生产。刘青娥的丈夫倒是急慌慌地等在门外,产婆迟迟没到,他转身就想往外走。
院里院外匆匆忙活的人看不见,但是在苏听风眼里却是很明显,空气中都开始隐隐出现了因果流动的漩涡,这表示刘青娥的生产已经非常地危险了。
而且因果的漩涡,并不止在刘青娥身边形成,还隐隐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