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活在当下:365日静心课-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那个时代的人有明确的生活目的,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知道自己应该需要什么。我们的追求并不像现代社会的人那样仅仅是物质的。

  当然,我只不过是一个守旧的老家伙,如果不像一个出土文物,起码也是不合时宜。实际上,所有的变化都是进步。如果这个世界得到了什么东西,它一定失去得更多。 
【2月20日】 珍惜摆在我们面前的爱



  一位年轻的妇女这样写道:

我甚至都不想对你说这些话,我也不知道我能否表述清楚,但是,我必须以某种方式表述出来。

  简单一点儿说,就是这样的:现在很多家庭超过16岁的年轻人都不喜欢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之间也一点儿都不喜欢。

  我们为什么要爱这个人?只是因为他是我们的父亲吗?他们根本不理解我们,认为我们给他造成了麻烦,把我们甩得越远越好。

  姐妹之间为什么要互相爱护?只是因为她们是姐妹吗?如果她们没有任何共同点,并且互相辱骂,她们为什么要互相爱护呢?

  我之所以讲得这么直率,是因为我所讲的都是事实。甚至那些信仰宗教的家庭也是如此。信仰宗教与否并没有什么两样。

这样的话听起来有些奇怪,但它却是事实,是通过耳闻、目睹以及思考得出来的事实。很多家庭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很紧张,摩擦不断,当然,有一些可能没有暴发出来。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一种巨大的压力之下,这种压力在家庭生活中表现了出来。往日的安详与宁静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兴趣不同,追求迥异。

  亲近的血缘关系并不一定意味着爱,人们对这种血缘关系的忽略是一种非常令人遗憾的事情。我们忽略的东西太多了。

  当然,自私是它的基本诱因。我们必须获得他人的爱,不辜负他人的爱,这需要善良与智慧。如果我们忘记和忽略了这些,如果做得很差,爱就会在我们之间死去。

  如果我们不能使自己变得平和,我们就一定无法与他人相处,即使是在家里,也会与家人发生摩擦。我们必须珍惜、保护和在意摆在我们面前的爱。 
【2月21日】 人不可能满足别人的所有要求



  一位德国诗人曾经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有人满足别人的所有要求吗?”在思考了一个晚上之后,他得出的答案是:“不可能。”

  即便这个人与我们非常亲近,他也无法满足我们的所有要求。不管这个人与我们是什么样的关系,他都不可能使我们完全满意。

  能够了解这一道理,应该是人生的一大智慧,而忽视这一道理则会使我们的人生痛苦不堪,因为这种思想会使我们变得贪得无厌。

  没有哪位妻子完全了解自己的丈夫,也没有哪位丈夫完全了解自己的妻子。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之中都有自己的隐秘之处,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乔治?艾略特曾经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妇女在即将死去的时候非常不快,她不高兴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即将死去,而是因为她知道,她的丈夫再也找不到楼上蓝色壁橱的钥匙了。

  一位朋友说,人们可以与著名牧师菲利浦?布鲁克斯相处得非常亲近。这时,一扇门关上了,我们可以听到关门的声音。他不能在里面把门打开,他的朋友也不能在外面把门打开。这一道理适合于每一个人,它是正确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样一个“极端隐私”(语出埃米莉?迪金森)。我们都知道迪金森是一个极端孤僻和怪异的人。

  但真正的问题存在于更深的层次。我们不了解自己,别人更不了解我们。“了解自己”是古希腊人的至理名言。这确实是一个好的建议,前提条件是我们知道从哪儿开始,如何开始。

  这就是真理之所在。 
【2月22日】 给他人一点点帮助



  一位老年妇女站在我家门口,向我乞要一些钱,她弓着的后背似乎正在诉说着一个终日劳累的故事。她的双手瘦削而又苍老,青筋暴露,并且由于劳累而长满了老茧。可她的态度却非常耐心与和蔼。

  她说话的口音很难让人听懂,语气却非常缓和与悲伤。她的脸满布沧桑,诉说着世代以来的痛苦。

  她的脸上透露着高贵的神气。她的上额宽大,她的嘴唇柔和里带着坚定。她的这张脸刻满了人类的凄惨与悲伤。

  她的一双眼睛最有特色,很大,很黑,令人难以忘记,由于年龄的缘故显得有些呆滞,仿佛不是在看外面的世界,而是在反观自己的内心。她的眼睛非常深邃,似乎在审视着遥远的事物。

  我问她从哪里来,她告诉了我她来自于哪个国家。当她回答问题时像一个小女孩一样,高兴而又充满童真与生命的活力。

  你多大年纪了?她知道自己60多岁了,却不知道自己的具体年龄。因为人们往往在生活贫困的时候会忘记自己的年龄等不必要的东西。

  你结婚了吗?这个可就说起来话长了,因为她不只结过一次婚而是结过很多次。但是,最近一些年,她一直自己生活,与生活的重负相抗争。我们似乎听到了了厄运对她的敲打之声,她是那么的无助,那么的凄惨,对于她来说,除了食物和避风之所,其他再没有什么别的意义了。

  你有孩子吗?是的,她有孩子,但有四个孩子已经死去了,有三个孩子仍然活在世上,可谁又知道他们在哪里呢?他们抛下了自己的老母亲,任她在世界上飘零。

  我顿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痛苦!她是这个繁华城市里的流浪者,她所需要的只是他人的一点点帮助,可她得到的帮助却非常之少。为什么这样的老母亲会在别人的门口乞讨呢? 
【2月23日】 重拾精神上的信仰



  一位读者说:

在你结束有关精神治疗的题目之前,我还要提一下荣格博士,他是在世的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值得我们记忆和思考。

   他告诉我们,在过去的30年里,来自各种文明的人都曾经到他那里就诊,他给数以千百计的人看过病,这些人在神经和心理上都有一些问题。

  在他那些已过中年的病人当中,很多人的问题都来自于宗教。

  他说,他可以很确信地说,这些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在自己时代生活的宗教,如果他们不能重新找回这种宗教,他们的病就不会好。

  他的这些话对我的印象很深,给这个本已恐惧的世界加入了一些阳光。除非我们能够重拾精神上的信仰,否则,我们就没有希望了。

  “信仰与填饱肚子有一定的关系”,乔治?艾略特作品中的女主角如是说。不但与填饱肚子有关,与整个身体甚至与整个精神上的健康都有关系。

这位读者的理解是准确的。很多人都想过一种健康快乐的生活,可他们却从不去考虑信仰或者生活的意义等问题。如果这样,他们肯定不会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生命是一个宏大、丰富而又复杂的东西,但是,无意义的生命是鄙俗而无聊的,这样的生命无法履行高尚的责任。健康因素很重要,但是精神上的因素同样重要。

  想要过一种健康的生活,我们必须有自己的信仰和哲学,要全身心地投入生活。

【2月24日】 不要仰赖他人的荣耀而活



  查尔斯?兰姆曾经在他的一篇散文中提到过一个人,他曾经在这个人的手下做过职员,这个人的妻子和他的生活只依赖于一个事实,而即使这个事实也是不确定的、暗淡的。

  他的妻子以一种不可告人的方式研究了自己的家世,得出的结论是她来自于“荣耀而又不幸的德温特沃特家族”。他们的生活就依赖于这个事实之上。

  他还说:“这就是托马斯?戴姆和他的妻子生活的唯一希望。”他非常贫穷、谨慎而又呆板,但是,他妻子的家世使他非常自豪和高兴。

  荣耀的家世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况且是否属实还有待商榷。但是没有关系,妻子的荣耀家世对于他来说可以代替财富,代替头衔,代替各种成就。

  几年以前,一位朋友在研究林肯一生的时候,带我去见了一位古老、和善而又健谈的老人,希望通过他的回忆能够得到一些有关林肯的有意思而又有价值的东西。

  但事实并非如此。人们从他那里能得到的信息只是:他是林肯的第三个或第四个堂兄。这就是最大的收获了。想要从他的嘴里得到更多的东西,需要时间和技巧。

  他不称林肯为总统,而是称其为“我的兄弟”,而且他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其他则是一些不知所云的啰嗦话了。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在英国的一个小村庄度过了一个周末。在这个村子里有一家人,他们的祖先曾经被阿克的琼关押过。这一历史成了整个村子的荣耀!

  人类有一种追求荣耀的心理,即便这种荣耀是来自他人的。因为,即使这种来自他人的荣耀也会使他们高人一等。

  这种努力与荣耀沾上边儿的思想是可悲的,但是,即便我们不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思想,有那么一点点儿自私、一点点儿荣耀、一点点儿空虚。 
【2月25日】 不要因琐屑小事迷失方向



  千万个美国人,都在芝麻绿豆般小事中空耗生命,这些事无巨细中,至少有9/10是毫无收获的,就更不用说会带来幸福了。他们活得很匆忙,虚浮,也从不努力,茫无目标。因为期望自己能早点知道究竟要往哪里去,所以便拼命地赶趟似地。其实,只要他们不要想得太多,问题也许就会单纯些。坏就坏在他们从不停下来检讨一下,究竟哪个目标值得去追寻。更为可怜的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

   上面引述的那句话的作者梭罗,他是美国最伟大的自然哲学家,当他在碰到这样的问题时,就自有一套办法。譬如说,当他要写一本书时,就在森林中度过两年的隐居生活,自己种豆和玉米做饭食。他能毅然脱离城镇中琐屑而又忙碌的生活,直到将书写成后才回家。总之,一旦他找到了有价值的目标,就会专心致志,决不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杂务上。

   我举他的例子,当然不是希望大家以他作为榜样照着去做。比如,对于那些不会耕种的人就至少行不通了。但是,每个人最低限度都可以采取他的原则。我们许多人尽是在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打转转,这样在我们还没有走多远,就被弄得筋疲力尽,甚至精神崩溃了。我们不必隐居到森林里去,但至少可以找出我们真正要做的事,剔除使生命中最宝贵的时间被浪费掉的一切琐屑小事。我们不求跑得快,只求有深度的生活,这应该是行得通的。我想,这便是梭罗那句话的真正涵义了。

【2月26日】 用大脑来感受事物



  一个新生代的、可爱的女孩摘下自己的帽子,扔到椅子上,高兴地说:“这个讲座真好,爸爸,这些有关诗的理论和例子都很好。”

  “很好”,父亲看着孩子灿烂的脸说,“跟我说说吧,讲一点儿做诗的技巧,准确一点儿。但是,一个人如果知道诗是怎么做的,他就可以做诗。”

  她说:“我只是很喜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