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家有序郎-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息传不到京城,能有三十余人前来已经很不错了。
  将两个儿子安顿好,黎耀楠径直走入课堂。跟时下流行的小胡子不一样,黎耀楠的下巴很光洁,笑起来很好看,给人一种温文儒雅的味道。
  “黎大人。”
  学子们先跟他见礼。
  “坐吧。”黎耀楠笑着说道,打开手中准备的文稿,开门见山地说道:“今日不跟你们讲学问,我们来讲讲为官之道。”
  下面三十几位学子,眼睛瞬间变得明亮,谁不知道黎大人年纪轻轻官居三品,他若能传授一星半点,他们将受益无穷。
  黎耀楠清了清嗓子:“先说明,这是我的个人看法,也是我总结出的一些经验,不代表其他大臣。”
  三十几位学子聚精会神,黎大人总结出的经验,绝对不会有错,黎大人身后没有任何靠山,他能从一介布衣,走到朝中三品大员的位置,只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们学习,需知,他们同样是没有后台的寒门学子。
  “为官之道,是要为百姓做好事,是要为民请命,为民申冤,大家或许都略有见解,心中有所宏愿,孔子曰: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然则,我今天要讲的却不是这个。”
  黎耀楠顿了顿:“接下来我要讲的,是我的为官之道,我讲课的时候不许大声喧哗,稍后会留出时间让你们提出疑问,好了,现在我们进入正题,就拿前朝大名鼎鼎的清官瑞海举例,他是一位大清官,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大家是不是觉得很钦佩?”
  那是自然,三十几人不自觉地点点头,瑞海大人是他们的楷模,只可惜没有生到好时候,前朝末年,奸相当政,纵有瑞海那样的清官,也保不住朝廷覆灭。
  “然而我要说的是,瑞海是一位清官,却不是一位好官。”
  黎耀楠此言一出,下面学子立马哗然,有人更是怒目而视,如果瑞海都算不上好官,那么怎样的官员才能算是好官,如果黎大人不是朝廷三品大员,有人当场就想甩袖子离开。
  黎耀楠面色一凛,做出一个肃静的手势,让他们安静下来,板着脸道:“我说过,我讲课的时候不许喧哗,有问题可以课后解答,现在都给我坐好。”
  课堂瞬间安静下来,黎耀楠清了清嗓子:“你们或许会觉得疑问,瑞海大人一生清明,为官兢兢业业,为民请命不畏强权,为了天下百姓,宁愿和皇上对着干,更有一次抬着自己的棺材御前告状,可笑他告的还是前朝皇上,你们觉得很威风是不是,觉得瑞海无所畏惧,觉得他不负自己高风亮节的名声。”
  “可是,他凭什么,他凭什么和皇上打擂台,为了状告汉成帝一事,瑞海成全了他的一世清明,汉成帝迫于形势,确实没有处罚他,瑞海大获全胜,从此在民间的声望更上一层楼,然而你们可知道汉成帝雷霆一怒,事后死了多少人,有多少人被他牵连,尽管死去的人心甘情愿,自以为轰轰烈烈,但我却不以为然。”
  “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如果瑞海此举起了作用,能让汉成帝幡然悔悟,我或许还会说句敬佩,但结果呢,你们说说?”
  下面的学子表情艰涩,结果是没有任何结果,汉成帝依旧我行我素宠幸奸相,瑞海大人晚年悲苦,因贫困死与任上。
  黎耀楠也不是真要他们回答,转而说道:“这一点我们就先不说了,瑞海大人一生眼睛里容不下沙子,办过不少贪官污吏的案件,现在我们来说说,他办的几件大案。”
  “魏涵亮大家都知道,瑞海办过的案子当中他很有名,犹记得史书上记载,这件案子曾经名动一时,魏涵亮乃是前朝户部尚书之子,就任县令一职,说白了就是镀金,他在任上的时候广捞钱财,所判冤案无数,瑞海大人铁面无私,将其判了斩立决,百姓当时拍手称快,你们也认为他没错吧,瑞海此举确实为民除害。”
  看见下面的人不服气,黎耀楠微微一笑,安抚住他们的情绪:“我也认为他没错。”紧接着话锋一转:“你们熟读史书,不知有没有看过前朝各地的刑事大案,如果没有看过,那我们就从瑞海扳倒尚书的案子说起。”
  “户部尚书当时所犯的事情,扣押赈灾银两百万有余,受灾的地点正是魏涵亮斩首的地方,尚书为了儿子报仇无所不用其极,只苦了当地的百姓,瑞海费时三年,为了扳倒户部尚书可谓历经千辛万苦,然而,百姓所受的苦难能消磨吗?”
  “难道就放任贪官不管。”有人当时就忍不住出声责问,今日黎大人所言,对他们的冲击实在太大。
  黎耀楠笑着回答:“怎么可能不管,魏涵亮根本不适合为官,但是你们也不能否认,瑞海办案的手段太极端,将魏涵亮斩首示众确实大快人心,只不过却会留下后患无穷。”
  “那该怎么办?”
  “户部尚书势大,除非放任贪官不管,否则哪能有什么办法。”
  “就是。”
  “。。。。。。”
  “好了。”黎耀楠拍了一下桌子:“都静一静,有什么问题,课后提问,现在都给我认真听讲。”
  众位学子立马噤声,神情变得更加专注,黎大人所言所思,全是他们从未考虑过的事情,但这些实实在在让他们震动莫名,一位清正廉明的好官背后,如果建立在百姓的苦难之上,那所谓的为民请命,岂不是成了笑话。
  “魏涵亮一案,由于年代久远,案宗上记录不详细,我也不能确定自己当时会怎样断案,但有一点我敢肯定,无论有什么后患,我都会将它扼杀在萌芽里,手中既然有魏涵亮的罪证,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会用来谈判。”
  “现在让我来说说,我在云南任职的情况,当时云南土着势大,上有荒诞巡抚,下有世家林立,作为一位清正廉明的好官,我猜他一定会严惩世家,状告巡抚。”
  难道不是吗?众位学子脸上均露出一副惊愕的神色。
  黎耀楠轻轻一笑:“自然不是,扳倒世家,民间的经济岂不是乱了,状告巡抚,这种以卵击石的事情,头上的乌纱帽你还要不要。”
  “利益吧,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同样也有利益存在,世家内部绝对不会没有裂缝,挑拨离间,分而化之,是我当时想的对策,至于巡抚那边,同样选择了进行讨好,我以为,为官者首先需要做的一点是审时度势,其次是能屈能伸,有了这两点保证,接下来才能干实事,否则只凭一腔志愿,你以为你能干嘛,你是想当一辈子的官,还是想干几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之后便销声匿迹。”
  所有学子们全神贯注,心知黎大人讲的重点来了,废话,读书考科举,谁不是为了光耀门楣,谁不想为百姓干事实,谁不想步步高升,如果当官只为了一时廉明,之后便要万劫不复,谁还愿意费心劳力考科举。他们也想像黎大人一样,年纪轻轻官居高位。

☆、第123章

  黎耀楠谈吐优雅,上课的内容全是实用之处;字字句句引人深思;学子们听得很认真;心中情不自禁开始庆幸,幸好他们今日有来听课;黎大人升官如此之快;不是没有原因。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流逝,黎耀楠这一堂课讲到了尾声;就连课堂外的李明章此时也听得津津有味;脸上时不时露出一抹深思。
  几个小孩更是正襟危坐,竖起他们的小耳朵,听得入了迷。
  黎耀楠微微笑着:“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不懂的地方,现在可以提问。”
  一位学子站了出来,心中纠结不已,黎大人所言和他以往所学背道而驰,更可恨的是他居然觉得黎大人言之有理,两种理念的冲突,令他自相矛盾,如果不能找到一个突破口,他怕自己一生都会受到煎熬,言辞犀利地问道:“按照您的说法,清官岂不是变得不堪,您是否对清官有偏见?”
  黎耀楠轻轻一挑眉,这位学子问得好,不过他并不打算成为所有清官的公敌,笑着道:“自然不是,我对清官没有任何偏见,相反对于真正的清官我很钦佩,他们的气节受人敬仰,本朝官员当中,大铭知府顾大人,连州府尹于大人,都是我很尊敬的人。”
  学子们一脸茫然,这两位大人是谁?
  黎耀楠很快给了他们答案:“顾大人为官二十载,他是承泽十三年进士,初上任只是一届县令,当时石康县可没有现在繁华。”
  “石康县?”有位学子一惊,石康县近十年出了好几位举人,这个地方他曾听说过。
  黎耀楠颔首而笑:“是极,正是因为顾大人石康县才有如今的景象,二十年前石康县出了名的贫困,顾大人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放低身段恳求当地富户,筹集银两修路架梁,组织当地百姓开荒耕种,又在县里建了学堂,一步一步奠定了石康县的根基,方有了今日的繁华。”
  有人好奇的问道:“二十年前的事情,黎大人又如何得知?”
  黎耀楠弯了弯唇角:“本官是通政司使。”
  学子们倒吸一口凉气,黎大人才任职多久,往年的事情居然知道的一清二楚。
  黎耀楠面色严肃,谆谆教诲道:“为官者,在其位,谋其政,我既是通政司使,自然要对衙门的一切了如指掌,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职位负责,既然深受皇恩,便当对得起皇上看重。”
  “于大人呢,他又是谁?”
  黎耀楠侃侃而谈,对于大人的事迹如数家珍:“于大人为官严谨,连州一带百姓称之他为于青天,为官清正廉明,不畏强权,所审冤案无数。。。。。。”
  学子们有些不解:“同样是审判冤案,他和瑞海有何区别?”
  “当然有区别。”黎耀楠正色言道:“于大人行事作风果断,一个人拉满仇恨,旁人只会恨他却不会迁怒百姓,当然,这和当今圣上贤明无不关系,之前我已经说过,为官者需审时度势,不同的环境结果肯定也不同。”
  “游大人呢,东河县令游大人,他是不是一位好官?”一位学子红着眼眶问道。”
  “游大人。。。。。。”黎耀楠沉思片刻,摇了摇头,回答地非常委婉:“他不适合为官。”
  “游大人为国为民,他都不算好官,谁算好官?”乔志鑫激动起来,神色间略显愤恨。
  其余学子目光紧紧盯住黎大人,很明显被乔志鑫的情绪感染。
  黎耀楠很有耐心:“对于百姓来说,他是一位好官,但对于皇上来说,他却是一位监守自盗的官员,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论什么样的原因,他未经过上官允许,开仓放粮是事实,你们可曾想过这些粮是干嘛用的,当年黄河泛滥,东河是受灾严重的区域之一,筹集粮草的方法有很多,他却偏偏选了后果最严重的一种。”
  学子们沉默下来,黎耀楠接着说道:“这些粮草是国家的军需备用,他私自开放粮仓,上官毫不知情,如果有什么突发事件,你们可曾想过怎么办,如此感情用事,他或许确实一心为民,然而我却以为他不适合为官,就算没有开仓放粮的事情,他的仕途也不会长远。”
  “如果换成黎大人,您会如何?”乔志鑫眼眶发红,他就是东河百姓,当年若不是受到游大人恩惠,他们一家说不定都死在那一场灾难当中。
  黎耀楠嗤笑一声:“城中富户难道是摆设,游大人对商户弯不下腰,强制征粮有何不可,说穿了,还不是自尊心作祟。”
  乔志鑫唇角蠕动,反驳道:“游大人是一位好官,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