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娘的都这么说了,二舅自然是没有异议:“人品好才是真的好。知恩图报,到底是读圣贤书的。”
陶老太爷眉头一拧,不快地闷声喝斥:“什么恩不恩的!这种话以后别再让我听见!”
萧墙内外之第52回
陶氏领会得,赶忙回道:“这个事儿我回头也跟怀儿嘱咐两句。有些事儿,心里清楚就好,说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别让人家以为,好像欠了咱多大的一个人情似的。”
大舅咳嗽暂停,弱弱敌说道:“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是要这么着才好。”
陶氏扭身寻了一圈,纳闷道:“然儿呢?给她留了瓜,怎么还不过来吃?”
西厢里。
桂月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对着释怀笑:“好了,好了,这么多年,咱家总算是熬出头了。大嫚,你再也不用受苦了……”
释怀的脸红了一整天,绣活儿也没法做。心不在焉的同时,那绣花针老往指头上招呼。春天都已经过去那么久了,好像仍想看到桃花朵朵开似的。
释容一脸惆怅,为没有亲眼看到未来的姐夫而感到深深的遗憾:“早知道,我也跟着你去了……”
她有太多的问题亟需解答,比方说孙先生好不好看?长多高?穿什么衣服?多大的官?
释怀羞得恨不能钻进地洞里去,哪里还有心情谈论些这个?
倒是桂月一贯好脾气,一一地替她解答,同时也在给释怀作必要的交代:“一县最大的官儿,就是县令……”
县令也分级别,有正五品的,也有从七品的。正五品的年俸近二百石,而从七品的一年的俸禄只有不到一百石。
莱阳县令为正七品,月俸是七石五斗。
县令的助手有县丞一人、主簿一人。县丞是正八品,月俸六石六斗。主簿是正九品,月俸为五石五斗。
如果会过日子,这个收入养活一家几口是没有问题的。
住的地方也不必操心,县衙都安排有家眷居住的院落。
释怀嫁过去虽为填房,可也是正经的当家主母。做丈夫的若有升迁表彰,做妻子的也要跟着荣光的。将来生的儿女,都是嫡出的,可以正正当当地读书、科考。
孙县丞父母早亡,虽然失了长辈的庇护,但也少了最让人头疼闹心的婆媳纷争。
若是遇上像杨老太爷、老太太那样霸道偏心的公婆,任你山珍海味摆在眼前,吃下去怕也要变成绵絮、石头。
“你爹恰好又在衙门里做事,这次的事儿若是成了,以后相互照应,慢慢地给转正了都是很正常的。若是有个做官的亲戚照拂,以后言哥儿的前程也能顺利不少。最起码,读书考试的时候,不至于两眼一摸黑,到处抓瞎……”
释容颇有些依依不舍:“大姐几时出阁?我不想大姐走……”
桂月微笑道:“可能很快吧?没听说吗?孙家很着急。三天内就要派人来确定了这事儿。”
说着,把怀里带着体温的鱼佩摸出来,交给释怀。
释怀扭着身子,不肯伸手去接。
桂月故意生气地拽过她的手,重重地把鱼佩拍在她的手心里:“是你的,自己收好!又不是叫你牵他的手,怕什么!”
释怀低垂着头,越发地连额头都瞧不见了。
“男人一诺千金,这种人才值得依靠。老天保佑,这事儿真的是巧得不能再巧了。要不说,人还是要积德。你外祖父当年要不是帮了他,怎么着也不会有今天的皆大欢喜。这就是缘分。”
孩子们频频点头。
“要是寻常人家的闺女,怎么这也要耗上个一年半载,慢慢看、细细选,最起码,先把你祖宗三代查问清楚吧?你这边因为你外祖父摆在那儿,一下子就省去了好些个麻烦。”
桂月长舒了一口气,起身整衣:“说了半天,说得我口干舌燥的。我再去吃块瓜,还有什么该注意的,回头你娘会教给你。别担心,好日子才刚开始呢。”
才刚开始?确实。
释然默默转身,贴着墙边走出屋子。
对于三房这样的情况,嫁女就如同过关。有太多的嫁妆需要准备,每一样都要用到钱。
释然很怀疑母亲会不会出去借钱?要嫁女,前头的老太太和大太太、二太太以及四太太她们,应该多少会表示表示吧?
但是,人家送了礼,以后都是要还的。
况且,也不能指望她们能帮到什么忙。从铺的盖的、从头到脚四季穿的,大到家具,小到一块香胰子,都是要考虑进去的。
嫁妆的多少,直接决定新娘子日后在婆家的地位。
嫁妆丰厚,公婆自然会欢喜;反之,就会被亲戚们瞧不起,往后的日子就会很难过。
释怀是没有公婆的烦恼,可是,过门后用不了多久就要生儿育女,养孩子是需要花钱的。没有足够的嫁妆,急切时,就会连象样的典当物也没有。
若是逢着孩子有个差池,可不是要人命么!
所以,早在宋朝的时候,就有一位进士袁采告诫过世人,说是如果养了女儿,就当及早为她储蓄衣衾、妆奁之具,等到了出嫁的时候,才不会费力。
好些人家因为没有预先准备,到女儿出嫁时一时拿不出足够的钱,只好去做典当,甚至于把自家房子典押出去。
京城里的富裕人家给女儿置办的嫁妆,时下一般是二十四抬、三十六抬、四十八抬,取的都是代表吉利的双数。
而那些超级有钱的富商大贾,则多到百余抬。往往是光抬嫁妆,就要抬上好几天。那场面,敲锣打鼓、披红挂彩、浩浩荡荡,引来万众瞩目、妇孺皆知。新娘子还没进门,这威势先就张起来了。
萧墙内外之第53回
自古有钱有势的谁敢惹?
说白了,嫁妆这个东西,就是个镇宅立威的东西。
至于京中普通的人家,嫁妆也基本会固定在十六抬或二十抬。
远的不说,就说莱阳地、栖凤镇吧。谁家嫁女儿不得准备个十抬八台的嫁妆?先不说嫁妆里都含着些什么,总归,这个过场是必不可少的。
除非是穷得出名的,且不怎么爱惜脸面的,一点嫁妆根本不值当让人扛,雇个有力气的,往肩上一甩,驼过去拉倒。
只是这种往往就会沦为笑柄,会一辈子给人记着,时不时翻出来嘲弄、取笑。
到那时,当事者心里有多难堪、气愤,就可想而知了。
陶氏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一向要强的她,要如何解决这迫在眉睫的难题呢?
释然摸摸胸口,越发感觉那里的沉重了。
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没道理不通知当家的。
陶氏决定派二舅去县城走一趟,叮嘱老三一些注意事项,省得在未来姑爷面前失了礼数。
要去县城,就需要一辆马车。
街面上从事车马雇佣的唯一的人家,就是老癞痢头的儿子,谭麻子。
释容便要跟着二舅一起去,她想看看老癞痢头家到底是什么样子,看看父亲酒醉后的不二之选、“第二个家”。
刚走上大街,就瞧见杨家的院墙外,几个闲汉正围着一个人滔滔不绝。
走近了才发现,那个口若悬河的是杨家的一个家仆。说的是五姑奶奶的显赫与排场。
昨天午前,五姑奶奶启程回济南城了。可是,关于她的这次衣锦还乡期间的呼奴唤婢、挥金如土,仍为人所津津乐道。
走远了,释容忽然叹了口气。
二舅摸摸她的头顶,吓唬道:“小小年纪,唉声叹气。给你娘听见了,非骂你坏毛病不可。”
释容故作沧桑道:“我是害愁啊……”
二舅乐了:“你个小丫头,知道什么是烦恼吗?”
“我怎么不知道?”释容不服气,“身为家仆,当街对自家的主子评头论足,就算说的全是好话,也是大大地没有规矩。娘教过:财帛不外露,美妾不示于人。他们这是犯了大忌。”
二舅颇有几分性幸灾乐祸:“管他们呢!丢人现眼的又不是咱们。”
“二舅舅这话可是大大地不妥。”释容较起真来,“虽然说他们好了,没有咱一点好处。可是,都是一家子,要是他们出了什么事儿,咱不也跟着倒霉?别以为我不懂,罪及三族。我早就把《大诰》全都背过了。”
她仰起脸,得意洋洋地等着表扬。
二舅频频点头:“好,能说出这种话来,说明我们三嫚长大了。那些奴才白活了那么大,还不如我们三嫚懂事呢。”
“二舅舅又错了,你怎么能把我跟那些家奴家婢们相提并论呢?”
释容愤愤然地表示抗议。
“对了,对了,是二舅舅糊涂了。”二舅忍住笑,忙不迭地道歉。
释容这才稍稍气平了些:“奴婢们什么身份!太爷和老太太就不能好好管教管教他们,由着他们满大街胡说八道地。知人知面不知心,防人之心不可无。这要是给坏人听见了,一传十、十传百,传到江洋大盗那里去,最后来个打家劫舍,可就糟了。”
二舅深不以为然:“哪来那么多大盗,朗朗乾坤,你以为负责治安的都是吃闲饭的?”
释容寸土不让:“老太爷还是老人儿呢,自己家里的奴才都约束不住,还要说什么?老人们常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着。别人怎么着,我不知道,我就知道一点,要是有人天天盘算着要揍我,我肯定会担心得吃不好、睡不香。”
“谁?谁敢揍你?”二舅气势汹汹地虎起脸。
“比方说——”
释容的声音突然就没了,几乎是跳着藏到了二舅的身后。
旁边的胡同里冲出来一队孩子,拖枪曳棒、喊打喊杀着。领头的可不就是威震一方的王大胖!
两下子几乎撞个满怀,王大胖愣了一下。
看官们,亲耐滴,求收藏收藏啊~~~~厚着脸皮求收藏~~
萧墙内外之第54回
二舅的高大和拼命四郎那森冷的眼神,对他一个半大孩子来说,都是莫大的压力。
一贯欺软怕硬的他很清楚,镇子上哪些人可以欺负,哪些人绝对不能动。
陶家就是后者。
实在是陶老太爷在地方上太有名了,几十年没有过一丝偏差,从不会在人前人后说别人的是非,都说老太爷比“六出寺”以前的方丈还慈悲。
就连杀猪的爹,都对陶老太爷客气三分,见了面,该作揖就作揖,不敢有丝毫的慢待。
而对待杨家老太爷,爹他可是背后不止一次地骂过“老东西”、“黑心狼”。
王大胖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
身后的狗头军师、糊涂喽啰们可不知道他的心思,有心要给他扎架子、壮胆,就不约而同地将木剑、标枪、木棍在地上、墙上捣得咚咚响。
一边制造着声势,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