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倘佯在甲板上的游客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由于今天天气很好,风平浪静,甲板上聚集了许多人。有人在凭栏远眺,有人在喁喁细语,有人则在躺椅上闭目养神。这时候,邮轮四周却在慢慢升腾起一层淡淡的蓝色雾霭。在航行的海面上,突然起了雾,这是很平常的海洋气象,大家谁也没有把这雾当回时儿。依然从容淡定地各行其乐。不多一会儿,这蓝色雾气渐变渐浓,而且从迷雾中还飘散出一种奇异的香气来。甲板上的人呼吸着这种香气,都感觉特别的舒服,仿佛它有一股透彻肺腑的清新。大家都张开鼻翅儿,贪婪地吸着。有一种神奇的魅力在吸引着大家。
就在人们尽情地享用这种芬芳异香的时候,从远处空中传来了一阵乐音。刚开始的时候,这乐音还是断断续续的,似有若无,有些虚无飘渺。但慢慢这乐音却越来越清晰,给人渐行渐近的感觉。是谁在演奏这悦耳的音乐,是谁在指挥这庞大的乐队?大家都陶醉在这悦耳的音乐中,一时间人人都有飄然欲仙的感觉。突然,从深空中又传来一阵洪亮的钟鼓齐鸣之声,将邮轮置于热烈振奋的氛围中。邮轮上的雾气渐渐向四周排开,在百米开外形成了一圈雾气的屏幕。而其上空却已清新如洗,一丝杂色都没有。雾幕直立天穹,象盈天巨蚌一样,捧着东方皇后号这颗珍珠。此时,邮轮上的客人都已聚集在甲板上,大家都亲眼见到了这玄妙神奇的一幕。
一阵鼓乐响过之后,苍穹之上,突然洞开了一个巨大的门户。
“哇!天门开了,天门开了!”有人发出惊呼。
沁人心脾的异香就是从这个开启的天门中飘落下来的。动听悦耳的音乐也是从这个开启的天门中传送下来的。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一个个木然僵立在甲板上。除了一双眼晴和两只耳朵尚有知觉,依然在看,依然在听,肢体的其他部位都已完全麻木了。
被浓雾包裹的邮轮此时已经在渐渐离开水面,顺着雾气的幕墙渐渐向上飘升。万吨巨仿佛是一片鸿毛,在雾霭中悄无声息地滑动着。异香依然沁人心脾,音乐照样曼妙悦耳。就在这样神奇的氛围中,一船人轻轻盈盈向天堂飞去。
可是,当他们快要抵达天堂之门的时候,天门却突然关闭了。香气没有了,乐音停止了,雾霭也消散了。东方皇后号依然航行在海上,所有失灵的机器仪表都恢复了正常。这次神奇的邂逅让一船人如醉如痴,从船长到乘客,大家都感觉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他们原来以为是受邀去赴天堂的盛宴,不想,刚到了天堂的门口,却突然又遭到了拒绝。
然而,更让大家惊奇的是,东方皇后号明明航行在西印度洋,现在却突然出现在鹿特丹港的近海,航行路程大大缩短了。船长指挥着邮轮安全进港,十分高兴顺利到达了目的地,但他並不知道,这次航程却整整晚了三个月。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全世界都在为东方皇后号的神秘失踪震惊不已。又一次泰坦尼克号的新闻,通过各种媒体传遍了各地。800多位旅客的亲人们更是陷入极大的恐惧和悲伤中。然而就在人们已经绝望了的时候,突然又传来了好消息:东方皇后号安全停靠在港口。得到了信息的人们都涌向码头,他们想亲眼见证这个奇迹。船上的乘员们并不知道有这样的事,当喜形于色的船长在众人的簇拥下,回答大家提问的时候,只用了简洁明了的四个字:“航程顺利。”
在这次航行中有位旅客是物理学博士。他亲身经历了这一怪异现象,百思不解。博士认为这个地方一定存在着某种通灵的力量。它能改变现存世界的物理状态,昭示远古和未来的秘密。如果揭示了这种神秘的力量,掌握了它的规律,将会极大地改变人类思考问题、感知事物的方式。地球文明兴许会由此发生质的飞跃。
博士组织了一支科考队伍,带着仪器设备,来到圣?诺亚湾,他想重走这条航道,重现昨日奇遇。博士指挥轮船开进离凤凰灯塔不远的那片海域,架起设备,开启仪表,等待通灵的力量出现。一连五天,海面没有任何动静。博士等得不耐烦了,便吩咐队员用大功率磁能发生器在轮船周围制造了一个强磁环境,希望能以此诱发出那通灵的力量来。但是他们将机器开到了极限,船上的磁场能量超过正常值好多倍,结果仍然一无所获。到这时,博士才明白,世事无常,天有定数。通灵力量的出现,是自然的秘密,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这次实验的后果十分严重,参与实验的人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有的人精神失常了,有的人得了重病。主持这次实验的物理博士最后也自杀了。他在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话,“实验与爱因施坦的相对论有关”。这句简短的话令人费解,而他也没有作具体阐释,以至于这次实验本身又给人留下了新的难解的谜团。
拉蒙?克鲁恩说:“这是三胡散人在《幽灵海湾》中记述得最为详尽的一章。这次海湾奇遇事件发生后,三胡散人进行了详尽的追寻和调查。他挨过仔细询问了100多位乘客,包括那位物理博士。为了证实自己的记述並非子虚乌有,他还在书中登录了这些受访乘客的名单。三胡散人的这份名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记录了博士临死前说的那句话:‘我的实验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关。’这句话虽然确实令人费解,但是它却为我们提示出了思考问题的方向。”
拉蒙?克鲁恩还真的是学识不浅。他遵循父亲的教导,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有丰富的知识积累,谈起爱因斯坦来也同谈起某处自然景观一样头头是道。他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他的关于时间、空间都要随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观点,冲破了牛顿时代以来形成的时间、空间绝对不变的旧观念,揭示了作为物质存在方式的时间和空间在本质上的统一性,诞生了象征科学新时代的狭义相对论。此后,他又推动了宇宙学,统一场论蓬勃发展,创立了广义相对论。博士临死前的话,其实已经提醒了我们,爱因斯坦的巨大成就虽然是人类文明的丰碑,但不是人类文明的最后一站。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还很肤浅,还有许多奥秘没有揭开,还有许多疑难需要求解。智慧人类依然要走上漫长的探索之路,要揭示出物质状态之间更深层次的规律。我觉得博士临终的话应这样解读:他找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新证据,或者他发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继续扩展的空间。”
大卫?雅尼可听了拉蒙?克鲁恩的分析,补充说:“博士的话也可能是在提示人们,要像爱因斯坦那样,善于运用思维的洞察力,改变现存的物理程式和理念,创造一个新的天地。”拉蒙?克鲁恩连连点头,同意他的这个补充:“完全正确。”
拉蒙?克鲁恩的话,使大卫?雅尼可深受震撼。自从与拉蒙?克鲁恩相识以来,原只以为他洒脱大度,见闻广博,为人谦和友善。今天听到了他的宏论,才发现这位朋友有如此深邃的眼光和睿智的头脑,真是应刮目相看了。于是,他坦诚认真地对拉蒙?克鲁恩说:“我的朋友,你的见解睿智而高远,我很佩服。我喜欢你!”
拉蒙?克鲁恩举起杯,将干红一饮而尽,高兴地说:“是的,我们很投缘!朋友,我有一个提议,不知你是否响应?”
“请讲。”大卫?雅尼可肯定地点了点头。
拉蒙?克鲁恩说出了自已的想法:“我们已踏上了一片神奇的土地。这应该算是我们的幸运。我隐约感觉,就在这凤凰山中有一种神奇的超自然的能量。千百年来,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种种神奇诡异的事件,就是这种能量存在的昭示。前人已察觉到它的存在,并且在试图揭示它,比如三胡散人、物理博士等,还有欧文老板,他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记录着这些诡谲和玄奥。但他们都没有能力作更深入的探究。”
听到这里,大卫?雅尼可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打断他的话,说道:“我的朋友,你的心思我懂了,你是希望我们能留下来,多花一些时间,作一次探秘之旅,对吗?”
拉蒙?克鲁恩高兴地说:“正是此意。欧文说,凤凰山有两大看点,一是山奇,二是水灵,这个认识应该是准确的。但可惜他只搜集了一些资料,没有更深的思考,因而他的认识尚觉肤浅。三胡散人的文集,是从更宏观的角度观察自然,並试图揭示出地球内部的隐秘能量,因而对凤凰山上的神奇记述的並不多。到了晚年,他可能已对此有所察觉,所以定居在山中,但可惜他没有时间了。感谢上苍的指引,把我们带到了凤凰山,亲眼目睹了天灯的神奇光芒。我想,我们就以这神奇天灯为目标,作一次深入细致的探测,追根索源,解迷释惑,兴许会有些突破呢。”
“好哇!探索玄奥、标新立异正是我的喜好,我创办的公司就是要迎接各种超极限的挑战。我们把它当作一项工程来实施吧!”
“太好了!那就叫‘奥秘探索’吧!”
拉蒙?克鲁恩很高兴结识了这样的朋友,高举起了酒杯,大声说:“来,为我们的心灵契合干杯!”
大卫?雅尼可也举起了手中的杯子,然而,他没有把酒杯碰过去,而是很认真地看着自己的朋友,陷入了沉思。
“你怎么啦?”拉蒙?克鲁恩问道。
“拉蒙,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哦,说来听听。”
“几百年来,所有探测神奇天灯的努力都失败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什么原因?这我可没有想过。”
“究其原因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些探测者都忽视了凤凰山自身的能量。”
“是吗,此话怎讲?”
“你看啊,无论是从空中、海上和陆路前去探测凤凰天灯的人,都是外来者,他们並没有研究过这座山,也没有研究过这里的人,对凤凰山一无所知,一来就直奔主题,要上山求宝。这无论是出于好奇还是出于贪婪,都是不好的。”
“有道理。我们怎么办呢?”
“我觉得要达成探测玄奥这个目标,关键在一个字上。”
“哦,哪个字呀?”
“这个字就是‘探’。我们要探清生活在这里的人,还要探清眼前的这座山。只有叩拜了凤凰山之魂,才有可能探到山顶上的那件宝贝。”
拉蒙?克鲁恩听了,哈哈大笑了起来,连声称赞道:“有道理,有道理!不愧是企业家,想得周到。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说完,一抬头,将杯中的玉液琼浆一饮而尽。
第四章 大卫和拉蒙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大卫?雅尼可和拉蒙?克鲁恩这对朋友相识和相交的过程,正好印证了这句话。
两个多月前,拉蒙?克鲁恩来到北美一座美丽的城市巴尔迪摩旅游,住在惠特曼?华美兹大酒店。巴尔迪摩市位于大西洋岸边,是美国重要的海港城市。对于建国历史不太长的美国来说,这座海港城市可以算是一处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战斗传统的地方。独立战争期间,在英国军队威胁费城的时候,它一度作为美国的战时首都。市内有丰富的历史遗迹,有“不朽城”之称。
1814年英国军队同美国民兵在市西南的北角发生战斗。英军指挥官罗斯(Ross)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