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昭昭没有具体回答方清颖的问题,乔穆不愿意说的事,她也会为他守口如瓶。乔穆对方清颖的持保留态度让她心里有一点小小的欢喜。同时,她还为自己与乔穆的经年相识而喑生欢喜。多好,她从小就认识他,他的身世,他的家庭,他的性情,他的人生际遇……她都再了解不过了,熟悉他就如同熟悉她自己。哪怕是凌明敏,也不如她对他的了解之全面之彻底吧?毕竟她与他中学时才认识。
秦昭昭终究还是婉拒了方清颖的“美意”,没有去她爸爸的公司上班。继续网上网下地四处求职。
谭晓燕打电话来关心她的工作找得怎么样,得知在上海找工作还有“本地户口优先”这一条时,十分愤愤不平:“上海这地方就是这么排外,什么都优先照顾本地人。昭昭,你不如来深圳找工作好了。深圳才不在乎什么本地人不本地人,严格算起来,这儿几乎就没有多少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深圳就是全靠外地人才发展起来的城市。而且深圳的收入不比上海低,消费却不像上海那么高,还有深圳的气候也比上海好。你不是老说上海的冬天多冷多冷嘛,就别在上海待了,来深圳找工作吧。有我在你只管来,我管吃管住一直到你找到工作为止。”
有谭晓燕这样的朋友,秦昭昭知道是自己的幸运,她真是把她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样上心。而她对上海深圳两地做的比较分析也都颇为中肯。深圳其实并不比上海差,虽然它不如上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这座年轻的现代化都市自有它朝气蓬勃活力焕发的一面。加上南方海滨城市得天独厚的气候,深圳四季如春风景如画,以她这样畏寒畏冷的体质,去深圳生活再合适不过了。
虽然来到上海四年了,但对于这座城市秦昭昭至今还有些无从适应。上海的生活节奏太快,上班族们一个个走在马路上脚步都快得像要飞起来似的;上海的物价也太高,随便买点东西钱就哗哗如流水般流走了;上海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那是属于有钱人的天堂。普通人终其一生也很难在上海拥有一平方米属于自己的天地。上海虽然比她家乡的小城要繁华很多,但生活在上海的压力也同样很多。
如果上海没有乔穆,秦昭昭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南下深圳。那儿有谭晓燕在,能和多年好友在一起彼此照应难道不比她独自留在一个陌生城市打拼更好吗?可是有乔穆的上海,让她舍不得离去。
谢娅也认同谭晓燕的建议:“昭昭,其实你真应该考虑去深圳发展。上海这个地方,其实不适合我们这种没有任何家庭背景也不是特别出类拔萃的人。欧阳浩都打算回南京,我毕业后也会跟他一起走。”
秦昭昭一怔:“你们打算去南京,为什么?欧阳浩在那家公司做得不是挺好嘛?”
“也不算特别好。加上他父母只有他一个儿子,很希望他能回到身边,已经在南京为他找好一家很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他就打算回去,我当然跟他一起走,他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谢娅还没有“嫁鸡”就要“随鸡”了。她曾经无比向往的大上海,现在比不上她心爱男人的一句话。他说想回南京,她就义无反顾地追随,不再贪恋这十里洋场的纸醉金迷灯红酒绿。
常可欣毕业后也要离开上海,她征婚征到了一个原籍无锡丧偶再婚的台湾医生,四十出头的年纪,医学硕士的学历,据说在台北有两家自己的私人诊所,绝对称得上“成功人士”的标准。她要去台湾当过埠新娘了。系里的一干男生都酸溜溜的,说海峡两岸尚未统一,她倒先找个台湾老公统一上了。
章红梅和徐瑛求仁得仁,都考上了研究生。他们可以继续相对单纯的求学生涯。同宿舍的几个女生,除了秦昭昭外,未来的道路都已经明确了各自的方向。她不由有几分迷茫,她的未来到底在哪里呢?
迷茫中,乔穆来学校找她了,在宿舍楼下给她发信息,让她下来一下。夕阳正好,染他一身橙红的光彩,让她眼中再看不见别的颜色。
乔穆开门见山地问她的工作找得怎么样?她说:“还在找呢,没关系,还有时间可以慢慢来。”
“没有上海户口,想在上海找一份好工作不容易的。”
秦昭昭刻意一派轻松:“上海如果不好找大不了就不在上海找了,我有朋友在深圳,她叫我过去深圳发展。”
“深圳好哇!那你的确可以考虑去深圳发展。那里的机会一定比上海要多,而且海滨城市的气候也比上海要好。”
乔穆如此赞同她去深圳找工作,秦昭昭心里不由有些敏感地猜想,他是不是不愿意她留在上海呀?勉强一笑,“可是来了上海四年都习惯这儿了,还是想争取一下留在上海的机会。”
“秦昭昭,你在上海四年真正融入了这座城市吗?我来六年了都始终不曾融入它。虽然我的根在上海,但我毕竟是在外省长大的孩子,回到上海后我其实很不适应,尤其是我妈过世后……我在上海根本就没有归属感。上海太大,城市生活的节奏也太快,物价太高,人情太薄,我在上海待得越久就越不喜欢上海。如果不是因为外婆,我也会在毕业后选择离开。”
秦昭昭怔住,乔穆回到上海六年,却原来一直不曾真正融入上海这座城市。而她在上海四年,又何曾融入了上海?上海这座浮华都市其实根本就不适合她。
“你也不想留在上海,那如果可以选择你会去哪里?”
“我想去厦门,去鼓浪屿当一名音乐老师。我很喜欢那座不大的海滨城市。风景优美,生活节奏悠闲,是我理想中的桃源。”
音乐专业的学生就业面比较狭窄。能成为职业演奏家的只是风毛麟角;能进大型乐团担任专业演奏师的也只有极少数;绝大多数都在相关的艺术学校做了音乐教师,或是自己开班带学生。乔穆算是不错了,毕业后他有机会进入一家音乐台担任音乐编辑,很多同学羡慕他。秦昭昭也为他感到高兴,却没想到,他其实更愿意去鼓浪屿当音乐老师。真是人各有志。
“秦昭昭,你还是考虑一下去深圳吧。我觉得深圳应该比上海更适合你。”
秦昭昭心乱成一团,是走还是留?全然没了头绪:“我再想想吧。”
乔穆默然片刻,迟迟疑疑地开口:“你舍不得离开上海……是因为……我的缘放吗?”
秦昭昭浑身一震。当日凌明敏在火车站说破了她喑恋乔穆经年的心事,他当时没做任何反应,事后也绝口不提,仿佛不曾听见一般。但她知道他听见了,也知道他听若未闻的处理态度,是避免双方尴尬的最好办法。现在他终于把话挑明了说,她的窘迫羞赧比起在火车站来只多不少。
她的脸迅速涨红,心乱跳一气,慌乱无措得像鸟窝里一只受了惊动的雏鸟:“我……我……”
“如果你是真心喜欢上海这座城市,那么我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你留下;如果不是,那么我希望你离开这里去寻找更适合你的地方。千万不要因为我而影响你的决定,那样会让我感到愧疚的。”
秦昭昭一怔,一直以来,她都把对乔穆的暗恋以及单方面的付出当成是自己私人的事,那都是她心甘情愿的,她并不指望通过付出获取回报。
但乔穆却因此而感到愧疚,她对他如此诸般的好,都变成了他觉得难以回报的亏欠和难以承受的压力。为什么会这样?
一时间,两人俱沉默无语。唯有头顶的满树新绿枝叶在微风拂过时发出籁籁轻响,仿佛声声叹息。
秦昭昭想不明白,为什么她执着的情意会演变为乔穆的压力。她只想对他好,毫无企图、无须回报地对他好,但他却产生了深深的愧疚。为什么?
28
晚上她还在反复思索着这件事,直到无意中拉开抽屉找东西,看见那台已经报废的步步高复读机时,她才蓦然间有所明了。
那台复读机让她想起了林森。当年林森对她也很好,但他越是对她好她就越是觉得内疚,因为她无法回报他同样的好,深深觉得对不起他。乔穆对她,显然也是怀着一样的心情。他们都是善良的人,都不会把别人真挚无私的付出当成自己理所应得的权益。在确定自己没办法回报同等的爱后,他们都希望能让对方快点死心、早点醒语,放弃毫无希望的单相思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幸福。
她对林森如是,乔穆对她亦如是。如果因为乔穆继续留在上海,就等于是继续钻死胡同。他不希望她这样傻气的执着,所以建议她离开上海去深圳,去新天地开始新生活。
手机的短信提示音突然叮叮响了,秦昭昭打开一看是乔穆发来的,很简单的一句话:我刚往你的邮箱发了一封信,有空查看。
乔穆给她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他在邮件中写了一些什么呢?她马上跑出校园找网吧上网,从邮箱里找到那封信,打开细细地看。
秦昭昭:
有很多话当面不好跟你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所以选择用邮件的方式来告诉你。
其实我早就知道你喜欢我了。还记得那次外婆中暑住院吗?你写了一张物品清单让我回家拿东西。我认出了你的笔迹,和我曾经收到过的一张贺卡一封信上的笔迹是相同的。
当时,我真的很意外很吃惊。我曾经猜测过贺卡和信是谁寄的,却无论如何没有猜到是你。虽然我们同是长机地区长大的孩子,你说很小就认识了我,但我却一直对你没有什么印象。高一同班了一个学期,你在班上是沉默寡言的容易被人忽略的女生。我丝毫没有察觉到你的心意,完全没有想到你一直在默默喜欢着我。
贺卡和信件的主人原来是你,我这才明白为什么你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主动帮助我、甚至我的家人。我还以为都是因为你心肠好而乐于助人的缘故。不得不说我真是太傻了,太不了解女孩子的心了。
秦昭昭,你为我付出了那么多我很感动。如果感动可以转换为心动,我很愿意回报你同样的情意。但是偏偏不能,我为此很愧疚。既然回报不了你的感情,我就不希望你再在我身上浪费感情;不希望你把最好的年华蹉跎在一份毫无可能的感情里;不希望你将来为自己当初的执迷不悟而后悔。所以,我希望你离开上海,离开我,去新的城市认识新的朋友开始新的生活。
另外,虽然我不能接受你的感情,但我很珍惜和你之间的友情。你是我认识最久的一位老朋友,又伴我度过了人生中最低潮的几年,在我心目中有一份无人可以取代的位置。虽然这位置与爱无关。请相信,我说这些话绝对是为你着想为你好,希望你能理解,不会误会我是想赶你走。
秦昭昭,你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子,你应该得到一个真心爱你的人。我衷心希望你能过得好,过得幸福。
秦昭昭把整封信反复地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视线被泪水模糊,再也看不清楚。
阳光点石成金的六月底,校园里弥漫开了浓浓的离别气息。即将各奔前程的大四学生们戴上学士帽拍了毕业照,要和朝夕相处了四年的大学校园说再见了。
四年的时间仿佛弹指即逝。秦昭昭还清晰记得初到上海的情形,现在居然就要毕业了。她好舍不得生活了四年的母校。离别在即,走在校园里看着那些熟悉的景物时,心就不由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