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商途-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跟他们共同创业,没必要搞的等级那么分明,这跟奖惩分明是两回事。
周蕙没有说话,只是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她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她不相信肖扬这个少年老板会一直让自己去喂猪,她以为她会很淡定,没准到那时候还会微笑着推迟下。只是当这一刻终于来临的时候,她却感觉自己除了紧张和激动,没有任何想法了。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怀揣着漏*点和梦想,谁不想出人头地,谁不想成为人上人?
肖扬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根据你的能力,公司决定任命你为营销部门的经理,月薪一千五,各种补助,都写在合同上,合同为三年一签,升职改签新合同,你看下,如果没问题,就把字签了吧。”说着玩笑道:“你可要想要,这回签了字,你可就是飞扬公司的人了,可不能任性的告诉我:本姑娘不侍候你的猪了啊。”说着大笑起来。
周蕙红着脸,两只手扯了扯衣角,明明自己大他好多,为什么在这个少年面前总有种被看穿了的感觉?周蕙看了一眼合同,上面的条款太详细了,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她不是没见过那些合同范本,却从没见过如此详尽的合同,而且条款都很中肯,跟自己见过别公司的霸王合同完全不同。虽说一签三年时间不短,但在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工作,三年还不够呢!
周蕙签了合同之后,肖扬认真的看着她问道:“有个问题问你,你就说你个人想法就好。”
周蕙点点头,不知道肖扬有什么是需要请教自己的。
“来了这么长时间,你也看到蔬菜的种植培育方法了,咱们公司现在有两套标准,一套是八十栋大棚用农药化肥,他们的特点是长势快,产量高。还有一套是二十栋大棚的不施农药,然后用生物肥做养料的,这些蔬菜的特点是长势也很好,但产量不高,容易遭到病虫害,但优点很明显,它们没有任何害处!”
肖扬看了一眼认真听着自己说话的周蕙,问道:“如果你是一个消费者,你会选择那种蔬菜?”
“那还用说,当然是吃了没有任何坏处的蔬菜了,产量高不高关我什么事儿?”周蕙快言快语的答道,而后又疑惑的看着肖扬:“不过,农药化肥的蔬菜有毒么?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呵呵,你觉得呢?很多杀虫剂都是剧毒农药,虽然喷洒后经过雨水的洗礼会减去一些,但你能保证一点残留都没有吗?就算只有一点点,但一天吃的蔬菜有一点点农药残留,十天的呢?一百天的呢?一年的呢?十年的呢?”
肖扬一连用了好几个疑问句,把周蕙问的哑口无言。接着又抛出一个重量级的词语,周蕙从来没有听过的。
“无公害蔬菜!”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受到有害物质侵染的蔬菜,吃了不会引起任何的身体不适,可以通过各种检测,绝对符合标准的蔬菜。
九三年,还很少有人提出无公害这个说法,就算有也没引起过任何的注意,菜篮子工程还没完全普及,老百姓还有很多吃不上蔬菜的呢?哪有功夫考虑蔬菜上的农药残留问题?
说起菜篮子工程,肖扬记得前世上课的时候老师曾说起过一段数据,并且略带讽刺的说了其中一段。
1993年底,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达2080个,城乡集贸市场已达8。3万个,其中农副产品专业市场8220个,初步形成了全国大市场、大流通的新格局。
这段数据实际上也就是今年正在发生的,当年的任课老师说过:“所谓的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达到2080个,这说的是沿海市场和南方,东北?当年的东三省除了辽宁省稍微好点,就连大庆那样的富裕地方都没几个蔬菜市场,所以说平均值是最不可信的东西,就跟现在的GDP一样……”
到了1999年9月,全国10大城市第12次“菜篮子”产销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透露出这样一个事实:国内“菜篮子”供求形势已经从长期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这标志着我国“菜篮子”工程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直到2001年4月,一项重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保证农产品消费安全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才由农业部组织实施。这项工作以“菜篮子”产品为突破口,以市场准入为切入点,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通过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计划用8到10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
2002年7月,国家经贸委有关负责人宣布,“三绿工程”进展顺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三绿工程”是指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以提高食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随着“三绿工程”的实施,全国“菜篮子”卫生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进一步加强,筑起一道道食品安全防线,有效防止有害食品流入市场。
也就是说,肖扬现在提出的理念,整整超出原来那个时代将近十年的时间,也难怪周蕙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周蕙也不愧为一个有头脑的大学生,思考了一会便想明白事情的关键,两眼发亮的看着肖扬:“老板,心服口服了,你是个天才!天啊,这么细节的东西,你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太厉害了!”
肖扬老脸难得红了红,谦虚道:“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很多时候小刀就在那琢磨,你说,这收藏书的人也不少,要是每个人每天都能投俺一票……这不就上周推了?嗯,还有不天天上线的,那有三分之一投票的也不少了,何至现在这么可怜啊,我说,兄弟姐妹们,还没投票的,别太懒惰了,看在俺拖着伤手还算勤勉的份上,投出您的推荐票吧……又不是月票,大家动动手就好!多谢多谢多谢多谢……】
正文 第七十二章 财富的神话
 更新时间:2009…9…21 1:19:33 本章字数:3896
周蕙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觉得肖扬这个小老板幽默的很可爱,但她确实为肖扬的见识感到佩服,作为一个市场经济出身的学生,刚刚肖扬一说出无公害蔬菜的含义,她就想到了这其中蕴含着的巨大的利益。
转而又有些忧虑的道:“可是,现在人们一般还没有意识到这点,如果我们提出无公害的说法,一是会伤及其他人的利益,引起别人对咱们的不满,二是无公害的产品成本要高,卖价自然也会高出很多,这样一来会不会有市场?现在人们的购买力能达到这个层次么?”
肖扬见周蕙能提出这样的见解,对她的评价又上升了一层,微笑着说道:“第一点可以忽略掉了,因为完全就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东西,没有可比性和竞争性。其实,在任何的时代,有钱人的数量都比我们知道的多很多,你可以想象一下你下个月的生活安排,一个月加上各种各样的补助,你的工资肯定超过一千六了,你会去计较一件二三十块钱的小衫么?”
周蕙当即摇摇头,说道衣服,她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滔滔不绝的道:“哈,你还真了解女孩子的购物心理,我们永远不会害怕逛街麻烦,永远不怕衣柜里的衣服太多,永远不怕化妆品用不完,你说的很对啊,我正愁这个地方有些偏僻,开那么多的工资,我要怎么才能花完呢!”
听着周蕙有些抱怨的口气,肖扬翻了翻白眼:“行了吧你,管他在哪,活着有钱花,总比身处繁华的大都市,兜里却比脸还干净要好吧,我只是跟你讨论下人们的消费心里,可没兴趣跟你聊女孩子的购物狂行为。”
“这你就不懂了吧。”周蕙满脸得意的道:“女人啊,无论是八十还是十八的,其实购物的时候心里都差不多的,咱们的无公害蔬菜要卖给谁?还不是那些家庭主妇?你不先把这部分人的心态研究明白了怎么行?”
肖扬一听笑了起来,周蕙有些不解的问:“你笑什么?难道我说的不对?”
“周蕙,敢不敢跟我打个赌,买无公害蔬菜的,肯定是男人多!就算是女人进来买,也是男人拿主意!”肖扬笑得很得意,俗一点说,仿佛一只偷鸡成功的狐狸。
“呵!说的你跟算命先生似的,赌就赌!我就不信男人有兴趣进市场买菜!”周蕙年龄也不大,半开玩笑的说道。
“谁说我们的产品要进农贸市场了?”肖扬摊摊手道:“既然要作出不一样的东西,那也要在不一样的地方卖,才能体现出与众不同,你得研究有钱人的心里,就像刚刚我跟你说的那样,你一个月开一千六七百块人民币了,就不会在乎二三十的衣服钱了,同样的道理,真正有钱的人,也不会在乎菜是几毛钱还是几块钱一斤的,他们在乎的,就是吃到的东西,是不是一别人吃不起的,是不是独特的!”
看着目瞪口呆的周蕙,肖扬笑道:“怎么样,这回你明白了?”
周蕙却目光有些呆滞,一言不发的站起身朝外走去,轮到肖扬有些急了,寻思着是不是自己的超前意识把这孩子给打击坏了?问道:“你干嘛去?”
“回家找妈妈吃奶。”周蕙呆呆的回答道:“顺便问问她我是不是白上这么多年学了。”
“……”
虽是个玩笑,但周蕙听了肖扬的话之后真的有种自己过去的二十来年都活猪身上去了的感觉,为什么听了他的话就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真是个……妖孽啊!”这是周蕙此刻心里唯一的想法。
六月份飞扬农业公司的蔬菜已经产出了好几茬,价格虽然不如年底时候那么可观,但总的来说胜在量大!北方气候寒冷,四月中旬方始复苏,六月份的时候除了一些山间田地的山野菜,也就一些诸如水萝卜、小白菜之类的能出现在农家饭桌上。茄子豆角黄瓜这种蔬菜平日里只存在于想象中。
人的生活就是如此,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实在没有也就罢了,但就在自己村上,天天都有不少各地蔬菜贩子前来倒腾蔬菜,让村子里的人自豪的同时也习惯了有菜吃的生活,就算是困难的家庭也会时不时买点打打牙祭。而且肖扬也会时不时的弄出一些特价的蔬菜来供给本村村民,这是别的地方都享受不到的待遇,所以幸福村的大多数村民都对肖家心存感激。
至于周边的乡镇早在去年冬天肖家只有两个蔬菜大棚的时候就盯上这里了,现在飞扬公司的产量虽然还不能完全满足周边的蔬菜供应,但极大程度的刺激了这里的消费。
仅仅五月到六月这一个月间,公司的营业额就达到了三十多万,肖扬自己都想不到会有这么巨额的利润,不禁感到有些咋舌,垄断行业果然赚钱。
蔬菜大棚的好处别人都瞧见了,有心在这里掺一脚的自然不在少数,肖扬清楚,自己的技术优势最多只能维持一年左右,一年后,就算不从自己这里开口,各乡镇的政府领导只要不是太废柴,都会从不同的渠道得到蔬菜大棚的完整技术。莫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再赚一笔培训的费用,还落得一个好名声。
果然,肖扬刚一放出可以培训蔬菜大棚技术人员的风声,报名者就络绎不绝,甚至还有从外地坐了两天火车赶来的,颇让肖扬感到震撼。本村的报名人数也不少,这样一来,极大的带动了村子的经济繁荣。各种相关的商店、饭店、农家小旅店都雨后春笋似的开了起来。
肖家的人气在这时候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恐怕这个时候肖国梁要说一句相当村长的话,不全票通过也差不多少。
肖扬把培训费设置成两个档次,普通的费用是一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