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在台湾-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是自己曾经对人说过呢。只是这样,你小子的情报收集的本事也太大了吧。
李哲楷心知即使问赵文凯,赵文凯肯定不会与自己说实话,不过现在他到是很想知道赵文凯的真正想法了。现在看来,赵文凯可不是单纯的想收购香港卫视这样简单了。
“文凯别在卖关子了,有什么话尽管直说。哥哥的就这么点小心思也瞒不过你的眼睛。想必文凯一定藏有什么好东西吧。”李哲楷毕竟不是寻常之辈,几个转念之间,心中就已经平复下来,然后依旧满面微笑的开口问话。这一点不由得叫赵文凯在心中暗暗称赞。
赵文凯也不绕***,直接说道:“以李大哥的估计,现在的信息科技要想真正的实现大规模的普及,还有互联网及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完善,大概需要多久的时间?”
李哲楷闻听,沉思了片刻,想了想道:“如果依照目前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我预计,大概四年到五年之间,世界范围内,互联网就可以普及。而相关技术恐怕也就是这几年就可以完善和投入使用。毕竟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的发展,说是一年内,技术层面更更新两代产品,这也是可能的。”然后李哲楷开诚布公道:“按照我的想法,在未来信息传媒将是未来发展的主流。互联网内则蕴含了大量的商机。以前我们华人在各次的技术工业革命中总是落后与西方人。这一次如果能够在信息科技领域先行一步。我想这也是我们的民族赶上世界科技发展脚步的一次机会。”
赵文凯闻听此言,心中赞叹李哲楷不愧为多年以后打造信息网络产业神话的商业巨子。
当即赵文凯就道:“李大哥所言不假。小弟也深为大哥的志向而感到钦佩。不过大哥说,未来技术发展和网络普及需要四年或者是五年。以文凯看来,恐怕这个年限要大大的缩短了。”
李哲楷闻言就是一惊,惊讶的问道:“文凯何出此言?”
赵文凯微微一笑,道:“如果在一年前,李大哥的此番言论,必定预测着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可是如今有了我的华夏科技。整个互联网的发展和完善,将引导世界提前一半的时间成为现实。而华夏科技的技术如果传播出去所产生的催化效应,将会使得现在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比现今的速度要大大的提高,我敢说未来的信息领域将属于华夏,将属于华人。”
好大的口气!李哲楷看着眼前这个似乎有些狂妄的小子,心中暗暗想到。想以一家公司的力量来推动世界互联网信息产业的发展,以他看来,无疑是痴人说梦。
可是转念一想,这家华夏科技,只是短短一年之内就在世界范围内崭露头角,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想想在今年,华夏科技在全世界大放光芒,所有人都认为这间公司只是“昙花一现”。可是,以目前的信息看来,赵文凯手上的这家企业,收拢了全台湾IT技术方面的人才。光是此点,就足以证明赵文凯此人志向远大,非是那些志大才疏之人可比。
赵文凯似乎看出李哲楷的心思,于是拿出几份文件推到李哲楷的面前。
李哲楷也不多问,接过文件仔细观看其中内容,心中立刻惊讶华夏科技的实力。
这几份文件都是未来华夏科技将陆续推出新产品的简介,和产品发布的时间表。
这代表了什么?李哲楷可以清楚的看出来,这一长串的技术发布时间表,证明了华夏科技完完全全的掌握了这些先进技术,也同时证明了赵文凯所言非虚。另外的文件中,都是不涉及公司核心机密的合作文件。其中有以美国微软为代表的新兴软件公司,也有例如IBM,苹果此类的老牌企业。更有几分是和某某国家实验室合作的相关意向书。
赵文凯看前面的热身准备已经就绪,当即笑道:“怎么样,李大哥此刻觉得小弟所言非虚了吧。”
李哲楷听到赵文凯说话,长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上的文件,对赵文凯苦笑道:“今天我可算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天才了。李哲楷我看了文凯的这些成就,以前的所作所为都耻于见人了。”
赵文凯听到李哲楷如此说,心中甚是得意,这可是未来的大神的夸奖啊。但是表面上却道:“大哥何必妄自菲薄。这一切也不是文凯一人的功劳。要是没有人帮衬,小弟即使是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面面俱到。”
李哲楷闻此言,挑大拇指称赞道:“好!文凯不愧有台湾第一才子之称,今日一见,为兄才真正的认同了这个说法。不说别的,就是这一份不贪慕别人成绩的心胸就非常人可比。”听到此言,赵文凯都觉得自己脸上发烫,全身都似乎不自在。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别人不清楚,自己可是知道的。
李哲楷看到赵文凯满脸通红,越发的觉得眼前这个小兄弟是一个可交的朋友。于是哈哈一笑,忽然说道:“今日你我一见如故,如果文凯不嫌弃,我们就此结为兄弟如何。”
“什么?”赵文凯可没有想到自己几句话,竟然把这个小超人“忽悠”的想和自己做兄弟。当下却是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PS:十一旅游完毕,本人旅游归来。正好新周本书强推,到时候也学大神们爆发一下。收藏过15000继续爆发,收藏过18000爆发!收藏20000爆发!上架后大家订阅捧场,继续爆发!届时欢迎各位全力支持!
今天一天全力码字,午夜0点上传一章!明天全天冲击周点击,周推荐,大家多帮忙砸票啊!
正文 第九十章 唇枪舌剑
 更新时间:2008…4…30 23:46:50 本章字数:2585
第九十章
李哲楷见赵文凯一副吃惊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的想法太过突然,使得这个小兄弟一时间没有转过劲来。虽然暗笑赵文凯心情轻易外露之时,也是暗自想到赵文凯毕竟年纪小,城府即使再深,也只不过是一个没有成年的少年。
于是故意佯作不悦道:“难不成文凯嫌弃我不成?”赵文凯闻听这话,才回过神来,迅速的权倾了下利弊,然后急忙说道:“怎么会,大哥能看得起小弟,小弟是三生有幸,刚才小弟只是欢喜的不知所措了。”
李哲楷闻言哈哈大笑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文凯有别的想法呢。”
赵文凯脸色顿时尴尬无比,要说想法,自己的想法还真就不少。最起码能搭上李家的这条大船,日后对公司的发展估计也方便多了。李超人可是全世界华人的首富,这人面之广就不是自己可能比拟的。
曾有人讲,一个人的成功,其中百分之七十五要依靠人际关系,百分之二十五才是自身的才能。
李哲楷见赵文凯答应,于是就笑道:“既然文凯同意,那么此事就此说定。不过文凯也不要以为大哥会因为此事在生意上对文凯放水哦。”
赵文凯也点头笑道:“亲兄弟还明算账呢,生意归生意,这一点小弟还是懂得的。”
“既然如此,文凯也别藏着掖着了。说了这么多,又能猜到为兄的心思,我可要听听文凯到底有什么高见。”李哲楷正色问道。
赵文凯见火候已经足够,于是直奔主题道:“我知道李大哥准备这次把香港卫视出售之后,就自己另起炉灶,准备进军信息产业。既然如此,我希望在这一次的买家中,李先生能够把香港卫视卖给我们东森传媒公司。”赵文凯后半句不是称呼李哲楷为大哥,而是先生,这一点很是得李哲楷欣赏。生意就是生意,任何事情在当面一定要讲清楚。
李哲楷笑问:“这个我知道,可是你不能以为你拥有了华夏科技,我就会把香港卫视卖给你们吧。要知道现在买家不只有你们东森一家。现在除了新闻集团,英国的传媒企业也有参与。我们是商人,讲究寻求最大利益。人家如果出的价钱比你大,那么最后赢家也不会是你们东森。”
“这一点我当然知道。但是我们出的价钱未必会低于其他的买家。”赵文凯正色道。
“是吗?不过,香港卫视毕竟是我一手建立起来的,我自然要给它找一个好东家。以东森传媒现在的实力,我很难相信,你们能有新闻集团那样的能力,也不相信你们能经营好卫视。”李哲楷道。
赵文凯大声说道:“李先生既然如此说,那么我请问,你又凭什么认为我们没有这个实力呢?香港卫视的主要经营项目都集中在卫星电视上面。我想以李先生多年来的经历。应该知道,现在的卫星传媒市场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光鲜。除了规模扩大以外。李先生,你能告诉我香港卫视一共为你赚了多少钱吗?”看到李哲楷沉默不语,赵文凯继续说道:“恐怕没有多少吧。”
李哲楷反驳道:“那是因为我们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大,只要有充裕的资金补充进来。我认为卫星电视一定会有盈利空间的。这一点我就比较看好新闻集团默多克。最起码他们的计划是在未来五年里投资五亿美金来经营卫星电视。你们能够有这样大的投资额度吗?”
“我们虽然不能和新闻集团想比,但是新闻集团的模式未必就适合卫星电视的发展。现在新闻集团也有卫星电视业务,你看见过默多克的旗下的卫星电视到目前为止什么时候为他赚过钱?从英国星空电视开始,默多克就经历了数次的亏损。我想这一切都足以说明,新闻集团未必就适合香港卫视。”赵文凯解释道。
听到赵文凯的观点,李哲楷心中慢慢分析,忽然发现默多克似乎真如赵文凯所讲,就在之前,新闻集团就差一点因为投资失败而导致破产。到了现在李哲楷也不知道自己应该选择谁了。想到这里,李哲楷问道:“新闻集团的模式不适合香港卫视,那么东森传媒的就适合吗?”
赵文凯见到李哲楷这样问,就知道李哲楷已经被自己说动,当即就道:“任何一个所谓的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都有适合自己的模式。而不是单纯的生拉硬套。这一点李先生应该很明白。就以李先生所熟悉的硅谷而言,那里的工作模式就不适合香港本地。毕竟除了地域环境,民族构成,社会元素和生活节奏都不相同之外,文化和习俗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我说,香港卫视只能用自己的模式,只有的不断的完善和改良,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规则。如果让我们东森接手香港卫视的话,我想我们做的未必就没有新闻集团要好。”赵文凯对这点到是很有信心。
“再者,未来的卫星电视要想寻求出路,就必须和互联网进行合作,进行互动。只有结构呈现多维立体的发展结构,卫星电视才会有出路。因此,卫星电视与信息传媒的组合就成了必然的趋势。具体的内容我们合作后可以慢慢的详谈。至于在未来,我们将在香港设立一家数码传媒技术的研究实验室,到时候我希望能够和李先生合作。”说着,赵文凯把一份收购计划的草拟合约交给李哲楷。
“这一份是我们东森传媒收购香港卫视的部分内容,我希望李先生仔细看看。这一份合同里。东森传媒将出资五亿美金收购香港卫视70%的股份,其余的部分则以华夏科技15%作为交换。同时在未来,我们双方共同建立研究所,所研究的技术成果,双方可以共享。这样的计划,我想李先生应该可以接受。”
赵文凯简单的介绍道。李哲楷此刻心中却不断的盘算,如果把香港卫视出售给台湾东森的利弊得失。
李哲楷翻看着收购细则,眉头紧紧的锁住,半天过去了才指着合约说道:“你们用五亿美金就要收购香港卫视70%的股份,这一条,我们就无法接受。如果追加到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