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装着一口泉-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小宇捉冒失鸟呀。”刘军浩撅着屁股继续挖圆洞。
“这就能捉鸟,不用网行吗?”赵教授有些怀疑,难不成你在地上掏两个洞那小鸟就飞下来不动,任你捉?
“你老人家就等着瞧吧,看看我今天不用网怎么给你捉鸟”说完他将两小一大三人轰到屋里,然后自己也进屋将门掩上,几个人凑在窗户边上偷偷的看着院子里的动静。
刚开始院子里仍然静悄悄的,不大一会儿,十来只冒失鸟就从莲子树飞下来,在地上梆梆的捉着玉米粒,一直捉到几个圆洞前。
接着让赵教授目瞪口呆的情况出现了,只见那冒失鸟把脑袋朝下一伸,想捉圆洞里的玉米粒,可是头重脚轻,一头扎进圆洞中,两只爪子就横在了虚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翅膀也因为被圆洞束缚,根本无法展开。
更重要的是旁边那几只冒失鸟好像浑然未决,一个个的继续将脑袋伸进圆洞中,直到将圆洞完全填满。
“好了,现在可以出去了。”刘军浩说着打开堂屋门,拎着铁笼子去捡冒失鸟,就像拔萝卜一样,一伸手一个。
这冒失鸟个个拳头这么大,摸上去有些温热。
“这样就行了,这鸟也太傻了吧?”赵教授仍然有些难以置信。
“要不怎么叫冒失鸟,这种方法也只有捉捉这种傻鸟,其他鸟机灵着呢,冬天下雪的话捉斑鸠也行,”他略显得意的说道。
两个小家伙立刻开始分起了冒失鸟,然后跑到后边捉蚂蚱喂小鸟吃,他们主要就是图个好玩。
赵卫红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帖子在十八楼竟然带来了这么大的影响,第二天的时候上边的回复已经快到三千了,那些回复中大多数都是带着羡慕的语气。
她在市联通分公司上班,上班的时候几个要好的小姐妹不住的到她的位置上追问那个帖子是不是她发的。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一个个约定下星期一起去刘家沟旅游一趟。
更离谱的还在后边,不到两天,公司的领导就把她叫到办公室,问起她上个星期在农村的经经历,恰好公司准备这个星期天开展一次旅游活动,经过几个领导一起商量,最后决定来一次乡村游,让赵卫红先去安排一下公司员工的住宿问题。
领导发话了赵卫红自然要遵从,从办公室出来,她立刻有些兴奋地给自己的父亲打电话,说了公司组织乡村游的事情,让他提前给村里的人说说,腾出房子,住宿费一晚上一百。
这样的好事儿刘军浩自然乐意,立马就给刘广聚说了一下,刚开始刘广聚还不相信,跑到赵教授跟前再三确认后才联络起各家各户来,让有空闲房子的家庭将屋子拾掇出来,准备星期六迎接城里人到来。
不过赵卫红那个帖子带来的影响远远不止于如此,这一个星期已经陆陆续续不少城里人打听到了刘家沟的位置,赵卫红将路线写的一清二楚,不少人觉得要想知道梨子有多好吃,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纷纷自己开着车子来到村里,到村民家借宿。
村民们也乐意招待,这些城里人给钱大方,一顿家常的农家饭做出来就能弄几十块钱,材料自己的地里都种的有,那些鱼类更不值什么钱,大堰塘里多得是,随便钓上半个小时,就能够弄上几条鱼,有的甚至是来人自己带着渔具钓的。
这群城里人大部分都还是第一次到乡村来,对什么都新鲜,那些农村人见怪不怪的野花野草野果子他们都兴致勃勃的用相机拍照,然后摘几个尝尝,甚至还大包小包的带回去。
尤其是那些野兰花城里人更有兴趣,纷纷挖上一两株,小心翼翼的用土包好,准备弄回去栽种。
大青山野兰花多得是,沟壑中,小溪边,山涧中,到处都能找到野兰花的踪迹。这些兰花实打实的野生,虽然不是什么名贵品种,但是汲取了山间的灵气,长的特别水灵。
不少人甚至对种地产生了兴趣,非要帮人家农户种庄稼。农村人朴实,虽然知道这群城里人种不好,还是大大方方的让他们丢种子。
当然更多时候村民都将这群人介绍到刘军浩的院子里,让他们看稀奇,那几十斤重的大火头,带着寿字的老鳖,让他们啧啧称奇。
有很多人动了想将老鳖火头买回去的想法,刘军浩倒是一概拒绝,现在这两个东西已经成了刘家沟的招牌,几乎每个人来都要参观一翻,然后拍几张照片。
星期六的时候刘家沟来了两辆大巴车,总共有四十多个人,领头的就是赵卫红,因为早就联系好的,每家分上两三个人,倒也不显得拥挤。
赵卫红特意将几个领导安排在刘军浩的院子里吃饭,地地道道的农家菜非常可口,自然让这群人乐不思蜀。
闲谈之中不少人露出了想在农村种上几分地的念头,还想在这里包一块地:“我们都有车子,完全可以星期天来一趟,在田里中些蔬菜,自产自销,吃不完还可以送给亲朋好友……”
这让刘军浩心中一动,立刻找刘广聚商量起来,刚开始刘广聚还以为他的脑子烧坏了呢,这群城里人会老老实实的在乡下种地?但是经过刘军浩分析后,他立刻点头同意,让人将河边上那二十多亩荒地开辟出来,然后搭上凉棚出租。
没有想到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热捧,不住的有城里人到这里尝新鲜,包上一分地,一年七百块也不算贵,完全可以接受。
做农活其实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撒上种子就要翻土、施肥、除草、到了季节还要收割,可是这群城里人并不在乎,或者说钓胜于鱼,这里有大片大片的青山绿水,自己动手中的体验一把浓浓的乡村情趣,给人一种说不出的享受,这是在城市忙碌生活中所享受不到的,一个多月的时间,河滩上整理出来的二三十亩地就被承包一空,经常看到有车子隔三差五的开到刘家沟。
这个结果让刘广聚兴奋不已,在刘家沟,一亩地年收入也就在三千多元左右,可是这一承包出去,一亩地一年就可“卖”七千元,不用自己种,经济效益就提高了一倍,他立马又指示村民开了三十亩荒地。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随着来村里旅游的人日渐增多,就有村民看好机会,在村头开了几家农家菜馆,专门招待这群城里人。
刘军浩家的黄鳝也随着这群城里人的到来而卖的火热起来,口碑就是经过一传十十传百响起来的,来这里的城里人吃过他家的黄鳝后一个劲儿的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推荐,结果来刘家沟的人都点名要吃他家的黄鳝甚至回去的时候还特意带上两斤。
结果刘军浩足不出户就卖掉了黄鳝,今天二斤,明天三斤,虽然都是些小钱,但是细水长流,一个月下来他竟然卖了两三千块。
日子这样闲着过他倒是能够忍受,可是赵教授忙了一辈子,就是到了农村也闲不住,看到村里种起了玉米黄豆等秋收农作物,也心急起来,问刘军浩家的地在哪里,刘军浩分的几亩地,全部被他种上了花椒小茴香等等作物,这些东西不是多年生就是一年生的,根本不需要收拾,哪有闲地给他种。
于是赵教授将他家后边的院子那几分地全部种上蔬菜,什么小白菜,辣椒、丝瓜,南瓜,葫芦等等只要是能够找来种子的都一股脑的种下,甚至还自费的掏钱到镇上买了二十多只半大的小母鸡在院子里散养起来。
人家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年人干劲儿还这么十足,刘军浩也不好意思闲着,跟在后边帮帮忙。他主要是到镇上买了半斤秋西瓜籽儿,然后在墙角撒了一圈,就不再管。
第二十四章 渔夫
刘家沟这次彻底的露脸了,竟然因为租地这种事儿上了市电视台,也不知道那些记者是怎么知道这件事情的,开着车子跑到刘家沟进行采访。当然这种露脸的事儿少不了刘广聚,他穿着崭新的衬衫,汉奸头梳的溜光溜光的,神情有些激动地站在摄像机下背台词。
那摄影师倒也尽职尽责,将这里的山山水水美妙之处完全拍摄下来,连带刘军浩家的大火头和老鳖也上了电视,风光了一回。
这个“城里人双休日农村包地种田当农夫”的新闻一经播出,就有无数人打电话到栏目组询问刘家沟的具体位置。
一晚上栏目组的电话不断,显然有兴趣的人不在少数,这样一来到刘家沟游玩的人更加多了。
刘家沟上电视这件事情带来的好处远远不止于此,县里终于决定要在大青山修公路,路一修通,大青山从此就要告别与世隔绝的时代了。
其实大青山这段公路县里很早就有规划,可是一来投资不小,再加上难度大,县里就让青山镇自己筹措一部分资金,可是镇里的财政根本没有闲钱,连教师的工资都是经常拖欠呢。因此这事儿一直停在纸面上,没有办法实施。
这次恰好赶上“村村通公路”工程展开,加上市里边对刘家沟的报道,让县里第一个讨论的就是大青山这段公路,决定由县里出资修,顺便开发大青山的旅游资源。
当然这一切都影响不到刘军浩,他的日子越过越悠闲,就连不少来这里旅游的城里人也羡慕他这种“农夫山泉有点田”的生活。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了,吃过午饭,刘军浩美哉美哉的将刷碗刷锅的事情留给了赵教授,自己将茶壶提到杨树下,然后倒了半碗凉茶,躺在椅子上拿了一本《读者》瞎翻看着,翻了一会儿实在无聊就看蚂蚁搬知了。
这些知了早上脱掉壳的还好说,一旦过了六七点钟还在脱壳,那就危险了,碰到它的天敌蚂蚁,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尚未脱掉壳的知了被壳子束缚,根本无法移动,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黑压压的蚂蚁将自己吞没。
“你小子越来越懒了,看看这一片有哪个青年像你一样,整天就坐在院子里当二大爷,就连碗也不想刷,吃完一抹嘴就了事?”赵教授利索的将锅碗刷完,看到他在树下那副慵懒的模样,就开口训斥道。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他基本上将刘军浩看成自己的晚辈,因此说话也越来越亲近。
“嘿嘿,谁让你老连输两局,输的人刷碗这可是你老定下的规矩,我也得遵守是不?你不是常说破坏规矩的人是可耻的吗?”刘军浩笑了笑,将椅子给他递过去,然后又倒了一碗凉茶。
“你呀你……”赵教授摇了摇头有些无奈,“真是小富即安,你有一手养黄鳝的技术,如果开个水产养殖场早就发家致富了,销路也不是问题,王家的娃子这些天一直追着你后边买黄鳝,可是你这个性子……”
王胜利这些日子也是隔段时间就朝刘家沟跑,每次都建议刘军浩开一个养殖场,甚至要和他签协议包销。
可是每次都被刘军浩拒绝了,他已经适应了这种悠闲的日子。
“赵叔,你这话我不爱听了,给你讲个故事怎么样,说是有一个人在沙滩上遇到一个晒太阳的渔夫,他就开口问‘今天天气这么好你为什么不去打鱼?’,那渔夫回答‘今天已经打过一次了’,那人奇怪的说‘为什么你不多打几次呢?如果我是渔夫的话就会每天多打几次网,挣钱后把小船换成大船,然后再开一家公司,等到四五十岁有一定的资本,到那时就可以在沙滩上晒太阳’
那渔夫反问道‘我现在也能在沙滩上晒太阳啊,你费那么大周折不是也跟我一样吗?’”
“这个故事你从哪里听到的?”赵教授有些郁闷的问道。
“《读者》上呀,刚看的”刘军浩拍了拍手中的书。
“你倒是会现学现卖……”赵教授彻底无话可说了。
其实他不知道刘军浩雄心壮志消散这么快的原因除了他本身就是一个懒散的人之外,还有就是村里人的生活明显发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